金融是如何进行资源配置的
⑴ 简要叙述金融的六大功能
1,聚敛功能,2.融通功能,3.交易支付功能,4.配置功能,5.调节功能 ,6.反映功能
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广而言之,是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
金融市场具有资本积累、资源配置、经济调节和经济反映等主要功能。
1.资本积累
金融市场的积累功能是指金融市场引导众多分散的小额资金汇聚成可以投入社会再生产的资金集合的功能。在这里,金融市场起着资金“蓄水池”的作用,可以调剂余缺、裨补缺漏。金融市场之所以具有资金的积聚功能一是由于金融市场创造了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二是由于金融市场上多样化的融资工具为资金供应者的资金寻求合适的投资手段找到了出路。
2.资源配置
金融市场的配置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源的配置,二是财富的再分配,三是风险的再分配。
在经济的运行过程中,拥有多余资产的盈余部门并不一定是最有能力和机会作最有利投资的部门,现有的资产在这些盈余部门得不到有效的利用,金融市场通过将资源从低效率利用的部门转移到高效率的部门,从而使一个社会的经济资源能最有效地配置在效率最高或效用最大的用途上,实现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在金融市场巾,证券价格的波动,实际上反映着证券背后所反映出的信息来判断整体经济运行情况以及相关企业、行业的发展前景。从而决定其资金和其他资金资源的投向。一般地说,资金总是流向最有发展潜力,能够为投资者带来最大利益的部门和企业,这样,通过金融市场的作用,有限的资源就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
财富是各经济单位持有的全部资产的总价值。政府、企业及个人通过持有金融资产的方式来持有的财富,在金融市场上的金融资产价格发生波动时,其财富的持有数量也会发生变化,一部分人的财富量随金融资产价格的升高而增加了其财富的拥有量,而另一部分人则由于其持有的金融资产价格下跌,所拥有的财富量也相应减少。这样,社会财富就通过金融市场价格的波动实现了财富的再分配。
金融市场同时也是风险再分配的场所。在现代经济活动中,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而不同的主体对风险的厌恶程度是不同的。利用各种金融工具,厌恶金融风险的人可以把风险转嫁给厌恶风险程度较低的人,从而实现风险的再分配。
3.调节经济
调节功能是指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金融市场一边连着储蓄者,另一边连着投资者,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通过对储蓄者和投资者的影响而发挥着调节宏观经济的作用。
金融市场的直接调节作用。在金融市场大量的直接融资活动中,投资者为了自身利益,一般会谨慎、科学地选择投资的国家、地区、行业、企业、项目及产品。只有符合市场需要,效益高的投资对象,才能获得投资者的青睐。而且,投资对象在获得资本后,只有保持较高的经济交易和较好的发展势头,才能继续生存并进一步扩张。否则,它的证券价格就会下跌,继续在金融市场上筹资就会面临困难,发展就会受到后续资本供应的抑制。这实际上是金融市场通过其特有的引导资本形成及合理配置的机制首先对微观经济部门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宏观经济活动的一种有效的自发调节机制。
金融市场的存在及发展,为政府实施对宏观经济活动的间接调控创造了条件。货币政策属于调节宏观经济活动的重要宏观经济政策,其具体的调控工具有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操作等,这些政策的实施都以金融市场的存在、金融部门及企业成为金融市场的主体为前提。金融市场既提供货币政策操作的场所,也提供实施货币政策的决策信息。首先,因为金融市场的波动是对有关宏微观经济信息的反映,所以,政府有关部门可以通过收集及分析金融市场的运行情况来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其次,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通过金融市场可以调节货币供应量、传递政策信息,最终影响到各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从而达到调节整个宏观经济运行的目的。此外,财政政策的实施也越来越离不开金融市场,政府通过国债的发行及运用等方式对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加以引导和调节,并提供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手段,也对宏观经济活动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4.反映经济
金融市场历来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和“气象台”,是公认的国民经济信号系统。这实际上就是金融市场反映功能的写照。
金融市场的反映功能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由于证券买卖大部分都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人们可以随时通过这个有形的市场了解到各种上市证券的交易行情,并据以判断投资机会。证券价格的涨跌在一个有效市场中实际上是反映着其背后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及发展前景。此外,一个有组织的市场,一般也要求上市证券的公司定期或不定期公布其经营信息和财务报表,这也有助于人们了解及推断上市公司及相关企业、行业的发展前景。所以,金融市场首先是反映微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指示器。
(2)金融市场交易直接和间接地反映国家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货币的紧缩和放松均是通过金融市场进行的,货币政策实施时,金融市场会出现波动表示出紧缩和放松的程度。因此,金融市场所反馈的宏观经济运行方面的信息,有利于政府部门及时制定和调整宏观经济政策。
(3)由于证券交易的需要,金融市场有大量专门人员长期从事商情研究和分析,并且他们每日与各类工商业直接接触,能了解企业的发展动态。
(4)金融市场有着广泛而及时的收集和传播信息的通讯网络,整个世界金融市场已联成一体,四通八达,从而使人们可以及时了解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情况。
⑵ 现实生活中金融市场是如何发挥其配置功能,实现财富的再分配的
发挥市场在资金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正是因为经济领域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以及金融领域资金分布不合理等问题的存在,所以要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用,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就需要摒弃以往以货币高增长推动经济发展的老路。只有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盘活货币信贷存量,才能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
(2)金融是如何进行资源配置的扩展阅读:
1、优化金融资源配置,首先要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合理保持货币信贷总量。
统筹兼顾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防风险,合理保持货币总量;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和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引导作用,盘活存量资金,用好增量资金,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还要从当前货币信贷的结构性矛盾入手,按照有扶有控的原则,做好存量货币信贷的“加减法”,盘活存量资金,防范金融风险。
既要将部分资金从低效行业或不合理领域退出,又要引导、推动重点领域与行业转型和调整,整合金融资源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加大对“三农”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发展消费金融促进消费升级,支持企业“走出去”。
⑶ 金融市场配置功能
金融市场的功能包括聚敛功能、配置功能、调节功能以及反映功能。其中,金融市场的聚敛功能是金融市场具有聚集众多分散的小额资金,成为可以投入社会再生产的资金的能力。金融市场起着资金“蓄水池”的作用;配置功能是金融市场通过将资源从低效率利用的部门转移到高效率的部门,从而使一个社会的经济资源能最有效的配置在效率最高或效用最大的用途上,实现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调节功能是指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反映功能是指金融市场的变化可以反映出经济的发展趋势。
金融市场是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也是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
一、金融市场《 financial market、即资金融通市场)是指由货币资金的借贷、金融工具的发行与交易以及外汇资金买卖等所形成的市场,是资金供求双方运用各种金融工具、通过各式各样的金融交易活动_实现资金余缺的调剂的场所。
按融资期限可分为短期金融市场和长期金融市场,按交易对象则可分为本币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证券市场等。
二、含义
金融市场又称为资金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是资金融通市场。所谓资金融通,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资金供求双方运用各种金融工具调节资金盈余的活动,是所有金融交易活动的总称。在金融市场上交易的是各种金融工具,如股票、债券、储蓄存单等。资金融通简称为融资,一般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直接融资是资金供求双方直接进行资金融通的活动,也就是资金需求者直接通过金融市场向社会上有资金盈余的机构和个人筹资_与此对应,间接融资则是指通过银行所进行的资金融通活动。
⑷ 金融市场是如何发挥配置金融资源这项功能的
通过金融机构
比如 证券市场
期货市场
保险公司
银行
社保基金
等将手中有多余资金的人的资金流入需要投资或者支出的人手中
大大的提高了资源效率
利率放开不一定
因为一些大的金融机构也许会更加容易操控市场==诸多原因
⑸ 谁能帮忙详细解释下这句:金融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不确定情况下如何进行资源跨期配置的学科
资源配置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而是由市场根据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的一般规律,由市场机制通过自动调节对资源实现的配置,即市场通过实行自由竞争和“理性经济人”的自由选择,由价值规律来自动调节供给和需求双方的资源分布,用“看不见的手”进行优胜劣汰,从而自动地实现对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跨时空的资源配置,即跨越了时间和空间进行配置,产生了碰撞和交融,它可以四两拨千斤,它可以改变生活,可以兴邦,可以富民强国,当然更是一个地方经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很重要的助推器。
不确定情况就是结果是多种多样的,根本无法进行预测。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试验或观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也就是说,多于一种可能的试验结果),而且在每次试验之前都无法预言会出现哪一个结果(不能肯定试验会出现哪一个结果),这种情况称为随机情况。
宏观金融学研究在一个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经济中如何获得高就业,低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增长。宏观金融学是宏观经济学(包括开放条件下)的货币版本,它着重于宏观货币经济模型的建立,并通过它们产生对于实现高就业、低通货膨胀、高经济增长和其它经济目标可能有用的货币政策结论和建议。
微观金融学是研究如何在不确定的环境下,通过资本市场,对资源进行跨期最优配置,核心内容是个人在不确定环境下如何进行最优化;企业如何根据生产的需要接受个人的投资;经济组织(市场和中介)在协助个人及企业在完成这一资源配置任务时,应起的作用;关键在于怎样达成一个合理的均衡价格体系。
⑹ 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金融活动体现了金融市场能够在时间上、空间上转移并配置资源
1.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贷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从广义上讲,金融是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托管、兑换和结算有关的一切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销售,狭义的金融是专指信用货币的融资。金融的内容可概括为货币的发行与提取、存款渠道的吸收与支付、贷款的发放与追回、金银与外汇的买卖、证券的发行与转让、保险、信托、国内外货币结算等。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主要有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以及信用合作社、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和证券、金银、外汇兑换等。图2。金融的本质是价值的交换,可以是同一市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价值交换。金融产品种类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涉及学术领域,包括: 银行、保险、信托。
⑺ 如何理解传统金融的核心功能是资源配置
传统金融的核心功能是资源配置这个在市场当中。金融所起的作用实际上是对市场的一种导向作用。作用,能够提升某些资产的价值。促进这个行业的发展。也就向着这个行业转移。
⑻ 二饼金融配置
金融资源配置是指金融资源通过何种方式从资金供给者配置给资金需求者。
资源配置是金融活动的最终目标,互联网金融的资源配置效率是其存在的基础。在互联网金融中,金融产品与实体经济结合紧密,交易可能性边界得到极大拓展,不再需要通过银行、证券公司或交易所等传统金融中介和市场进行资金供求的期限和数量匹配,而可以由交易双方自行解决。
资源配置是金融活动的最终目标,互联网金融的资源配置效率是其存在的基础。在互联网金融中,金融产品与实体经济结合紧支柱都具有相关特征。
⑼ 金融资源配置
存在四大不平衡:大中小金融机构不平衡、东中西部金融不平衡、城乡金融不平衡、直接间接金融不平衡,相应地要实施四个倾斜,其中农村金融最大问题是政策性和市场性的矛盾,造成商业性金融机构缺乏积极性。为此要建立“市场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体系”,财政通过贴息贴本方式对商业性金融机构予以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