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理财 » 80年代香港金融大亨有哪些

80年代香港金融大亨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6-21 08:07:33

Ⅰ 金融界名人有哪些

摩根,罗斯柴尔德,索罗斯,保尔森,黄毅雄,本间宗久,理查德.丹尼斯,马帝.舒华兹,德吉拉是金融界欧洲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我栽这小子手里好几次,其他还有很多就不一一道来了,比如华尔街早期曾经有个贩牛使用骗术成了金融大亨

Ⅱ 金融大亨的介绍

作品简介华裔徐然,本是华尔街金融大鳄,却为保卫祖国利益,被万恶的美帝资本家们在背后捅了刀子。意外重生,让他回到97股灾年,面对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炒家,看股神徐然如何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从而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在货币战争、石油战争、粮食战争中翻云覆雨,在这轰轰烈烈的大时代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Ⅲ 蔡朝晖的金融大亨

蔡朝晖(Stanley Choi)不仅是一位富有潜力的职业德州扑克玩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金融家。
蔡朝晖(Stanley Choi)以优等生的成绩获美国肯萨斯威奇塔州立大学颁授商业管理学士学位,主修金融财务,毕业之后他继续到伊利诺大学深造,主修国际金融,并获得了理科硕士学位。一个硕士学位并不能满足他的追求,不久之后他又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得了他的第二个硕士学位。其后他又完成了香港城市大学的工商管理博士学位课程,其论文题材为金融工程。
蔡朝晖(Stanley Choi)在金融服务和地产投资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曾在香港不同规模的金融集团及上市公司担任高层管理人员。同时蔡朝晖也是云锋基金始创发起人之一,该基金为极具规模的私募基金,致力投资于电讯、媒体、科技及新能源投资项目。云锋基金的发起人还有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聚众传媒创始人虞锋、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银泰投资董事长沈国军、新奥集团董事长王玉锁、分众传媒董事局主席兼CEO江南春、美特斯邦威创始人周成建、易居中国董事局主席周忻、华谊兄弟董事长兼CEO王中军、七匹狼创始人周少雄、九阳股份董事长王旭宁等。
2010年2月蔡朝晖(Stanley Choi)作为天行国际(控股)有限公司(00993.HK)股东代表,联同内地中式快餐连锁集团真功夫创办人蔡达标和华脉无线通信有限公司(00499.HK)合组财团出资10亿收购福记食品,自此他真正参与营运,并非单纯扮演了投资者的角色。

Ⅳ 谁有香港老大龙五的介绍

不是龙五,是向华强
对于不太了解香港电影的人来说,知道向华强这个名字的人可能会很少。但是看过周润发的《赌神》的人可能都不会忘记电影中那个不苟言笑,尽职尽力的发哥的好兄弟——龙五,这个扮演龙五的人,就是向华强是香港娱乐业大亨,永盛、中国星、一百年电影公司的老板。 80年代,向华强和弟弟向华胜创办“永盛”电影公司,拍摄出了很多卖座的佳片好片。包括《柔道龙虎榜》和《黑社会》等。向华强除投资电影,也很喜欢客串,最有名的角色当属《赌神》系列中不苟言笑的“龙五”。
80年代,向华强和弟弟向华胜创办“永盛”电影公司,喜欢看港片的人都知道,一般永盛出品的电影,前面的出品人、制片人等很多就是他们兄弟俩的名字。向华强的前妻便是丁佩,知道丁佩的人可能不多,但是说起李小龙的死,便不由得会想起丁佩了。当年李小龙便是猝死在她的香闺之中。向华强之后娶的是陈明英,即陈岚。夫妻二人从90年代后期经营“中国星”电影公司,一般向华强都是出任出品人,而陈岚即任行政监制,拍摄出了很多卖座的佳片好片,公司事业现今颇为兴盛。最近的香港电影《黑社会》就是“中国星”和旗下子公司一百年电影公司共同制作的。
向华强的弟弟向华胜,香港著名电影商人。他们兄弟俩出身自一个大家族,有江湖地位,在香港电影界也都举足轻重。1993年电影市道开始不振,向华胜淡出电影圈,把永盛的招牌给哥哥向华强搞“永盛娱乐”,而他自己却专注炒股,并进军澳门赌业,荷包暴涨。直至1997年金融风暴,加上其膝盖骨刺复发,向华胜的事业发展才有所减缓。1999年底,向华胜东山再起,注入作价两亿的永盛电影版权及宽带业务换回近三成控制股权。2000年底,香港网络股票飙升,向华胜计划出售宽带业务引发大股东撤股,股价暴跌,当时市场盛传向华胜有意出货,实则他早已金蝉脱壳。向华胜在向氏13个兄弟中,排行老幺,与七哥向华波和十哥向华强都活跃在娱乐圈。
向华强向华胜兄弟是香港黑社会老大,香港众多大腕明星都与向氏兄弟有关系,女明星就更不用说了,从刘嘉玲到关之琳等等。向氏兄弟祖籍广东,他们的父亲是国民党少将。
作为演员,曾经拍摄过的电影:
赌神2 (1994)
蓝江传之反飞组风云 (1992)
赌侠Ⅱ之上海滩赌圣 (1991)
五亿探长雷洛传II:父子情仇 (1991)
赌神 (1989)
至尊无上 (1989)
黄埔军魂 (1977)
参与制作过的电影:
可可的魔伞 (2000) .... 编剧
九品芝麻官 (1994) .... 出品人
天龙八部-天山童姥 (1994) .... 出品人
天与地 (1994) .... 出品人
唐伯虎点秋香 (1993) .... 出品人
倚天屠龙记-魔教教主 (1993) .... 出品人
武状元苏乞儿 (1993) .... 出品人
皇家赌船 (1990) .... 出品人
捉鬼合家欢 (1990) .... 监制
追女重案组 (1989) .... 监制
傲气雄鹰 (1989) .... 监制
赌神 (1989) .... 出品人
战龙在野 (1992) .... 监制
逃学威龙Ⅲ之龙过鸡年 (1993) .... 出品人
柔道龙虎榜 (2004) .... 制片人
柔道龙虎榜 (2004) .... 制片人
钟无艳 (2001) .... 出品人
雀圣 (2005) .... 出品人
天若有情Ⅲ烽火佳人 (1997) .... 出品人
火舞风云 (1988) .... 出品人

Ⅳ 李嘉诚\是什麼首富

李嘉诚
香港首富李嘉诚,1928年7月19日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因为父亲去世早

,14岁的李嘉诚便被迫辍学,担负起了家庭的重担。他最初是在舅父的钟表公司里当学

徒,后来又做推销员,在生活的磨砺下成熟起来。1950年他筹集五万港币创办了长江塑

胶厂,以生产塑料花打开了市场,被誉为"塑胶花大王"。60年代他转向投资房地产业,

凭借他出色的经营和华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香港最大的地产发展商和物业拥有者。他所

经营的房地产、金融、酒店、石油、电力等产业遍及世界五大洲。根据《澳洲人报》的

最新调查估计,香港首富李嘉诚及其家族的身家约有110亿美元(即约港币780亿元),在

亚洲十大首富中位列第4,较去年跃升2级,而其财富只仅次于日本孙正义、文莱苏丹及

印度阿吉姆。

一、辛酸的童年

李嘉诚的祖先原为中原人士,因灾荒而南迁至福建莆田。后又因战火连绵不断而由

世祖李明山带领全家迁至粤东潮州府海阳县,定居于潮州城内北门面线巷。从此李氏家

庭同大批因战乱而南迁的中原人一起成了潮州各部落、各家族中的一支。李氏家庭可以

说是书香世家。李嘉诚的曾祖父李鹏万曾经是清朝每12年选拔一次的文官八贡之一,一

时传为佳话。李氏祖居门前用于插贡旗的碑座,就是历史的见证。因其家族人士治学风

气甚浓,知书识礼,学问渊博,在乡村之中颇有名望,颇受村民尊重,故地位极高。

大凡有志之人,无论年长年幼,只要心里一旦有了宏大的目标,就会有永不枯竭的动

力和永不气馁的行动。所以李嘉诚一有时间就躲在小书房里,如痴如醉地看书,海阔天

空地去考虑问题。即使有很多书他不能看懂或似懂非懂,但他仍能凭他的天赋和聪颖努

力去领悟。在书房的小小天地里,李嘉诚常常做着状元及第、衣锦还乡的好梦,他对那

些精忠报国的有识之士敬佩不已。

然而美丽与祥和却是暂时的。

1939年6月,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开始践踏这片宁静的土地。整日整夜,日本的飞机

对潮州地区狂轰滥炸,宁和而美丽的潮州城成了一片废墟。李氏一家冒着随时可能被杀

的危险,躲着不时而来的流弹,爬过一道道封锁线,步行十几天,一路风餐露宿,历尽

千辛万苦,辗转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静庵的家里。

祸不单行,这时候李嘉诚的父亲李云经因劳累过度不幸染上肺病。身为长子的李嘉

诚一边照顾父亲,一边拼命地温习功课。他知道父亲是给累病的,因此,他希望通过自

己的努力学习,以取得好成绩,让生病的父亲能获得一份精神上的慰藉。

为了给父亲治病,李嘉诚一家的生活过得相当清贫。两顿稀粥,再加上母亲去集贸

市场收集的菜叶子便是一天的"美食"。全家唯一的希望都寄托在李嘉诚的父亲身上,希

望他能尽快把病养好,让全家能度过这一难关。父亲没能熬过那年冬天,还是撒手归西

了。作为长子,李嘉诚从此不得不眼含热泪,无奈地结束他的学业出来打工,以维持一

家人的生活。父亲死后,14岁的李嘉诚被迫离开了心爱的学校用他还很稚嫩的肩膀,毅

然挑起赡养慈母、抚育弟妹的重担。

李嘉诚先在舅父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当泡茶扫地的小学徒。李嘉诚到这里之后,

学到的第一个功夫就是察言观色,见机行事。他每天总是一个到达公司和最后一个离开

公司。

辛苦而困难的3年过去了,当年那个14岁的少年已经长成精瘦但结实、英气十足的小

伙子了。17岁的李嘉诚在一家五金制造厂以及塑胶带制造公司当推销员,开始了香港人

称之为"行街仔"的推销生涯。

当今世界很多杰出的企业家都从事过推销工作。推销是一门十分复杂而且不容易学

会的工作。李嘉诚酷爱读书。每天白天工作之后,晚上他还要买些旧书来自学,学完的

旧书再拿到旧书店去卖,再用卖掉的钱买"新"的旧书。这样既学到了知识,又节省了很

多钱。最初,李嘉诚向客户推销产品之前,心情总是十分紧张。于是他就在出门前或者

路上把要说的话想好,反复练习,从而成功地克服了紧张的心理。渐渐地,李嘉诚发现

自己不仅推销有术,而且大有潜力。他那与生俱来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十分适合于做

推销员。他总是能凭着直觉看出客户是什么类型的人物,并且能马上了解客户的心理和

性格,从而定好相应的推销策略。

李嘉诚认为,在从事推销工作的时候,必须充满自信,而且要熟悉所推销的产品,

尽最大努力,设法让客户感到你的产品是廉价而且优秀的。很快,李嘉诚成了全公司的

佼佼者。但李嘉诚从来不喜欢高谈阔论,他认为从事推销工作,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勤

劳,二是创新。由于出色的推销成绩,李嘉诚18岁就做了部门经理,两年后又被提升为

这家塑胶带制造公司的总经理。

走南闯北的推销生涯,不仅初步形成了李嘉诚的商业头脑,丰富了他的商业知识,

而且也使李嘉诚结识了很多好朋友,教会了他各种各样的社会知识。同时,在推销过程

中,也使他学会了宽厚待人、诚实处世的做人哲学,为他日后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

的基础。

二、塑胶花大王

李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

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

毕竟是董事长的,失败的最终承担者也只有董事长本人。企业的成败都与李嘉诚的关系

不大,这使十分渴望向社会证明自身价值的李嘉诚下定决心要自立门户。因此无论老板

怎样赏识,再三挽留,他都决意要离开,他要用自己平日点滴的积蓄从零开始,自己来

亲自创业。

1950年夏天,说干就干的李嘉诚以自己多年的积蓄和向亲友筹借的五万港元在筲箕

湾租了一间厂房,创办了"长江塑胶厂",专门生产塑胶玩具和简单日用品,由此起步,

开始了他叱咤风云的创业之路。

在创业最初的一段时期,李嘉诚凭着自己的商业头脑,以"待人以诚,执事以信"的

商业准则发了几笔小财。但不久之后,一段惨淡经营期来临了。几次小小的成功,使得

年轻且经验不足的李嘉诚忽略了商战中变幻莫测的特点,他开始过于自信了。几次成功

以后,他就急切地去扩大他那资金不足、设备简陋的塑胶企业,于是资金开始周转不灵

,工厂亏损愈来愈重。过快的扩张,承接订单过多,加之简陋的设备和人手不足,极大

影响了塑胶产品的质量,迫在眉睫的交货期使重视质量的李嘉诚也无暇顾及愈来愈严重

的次品现象。于是,仓库开始堆满了因质量问题和交货的延误而退回来的产品,塑胶原

料商开始上门催缴原料费,客户也纷纷上门寻找一切借口要求索赔。

从做生意开始就以诚实从商、稳重做人处世的李嘉诚付出的代价是很惨重的。这种

代价几乎将李嘉诚置于濒临破产的境地。

这段时间,痛苦不堪的李嘉诚每天睁着布满血丝的双皮眼,忙着应付不断上门催还

贷款的银行职员,应付不断上门威逼他还甭原料费的原料商,应付不断上门连打带闹要

求索赔的客户,以及拖家带口上门哭哭闹闹、寻死觅活要求按时发放工资的工人们。

充满必须信心的李嘉诚做梦也没有想到,在他独自创业的最初几年里初尝成功的喜

悦后,随之而来的却是灭顶之灾。1950年到1955年的这段沉浮岁月,直到今日,李嘉诚

回想起来都有心有余悸的感觉。这是李嘉诚创业史上最为悲壮的一页,它沉痛地记录了

李嘉诚摸爬滚打于暴雨泥泞之中的艰难历程,它用惨重的失败反映李嘉诚成功之路的坎

坷不平和最为心痛的一段际遇。

失败其实并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失败之后是否仍有信心,能否继续保持或者拥

有清醒的头脑。像任何身处逆境的人一样,李嘉诚经过一连串痛定思痛的磨难后,开始

冷静分析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分析市场走向。

在种类繁多的塑胶产品中,李嘉诚所生产的塑胶玩具在国际市场上已经趋于饱和状

态了,似乎已经没有足够的生存能力。那么意味着他必须重新选择一种能救活企业、在

国际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从而实现他塑胶厂的"转轨"。

一天深夜,李嘉诚自修完当天的功课后,仍象平日一样随手翻阅着一些杂志。当他

阅读最新英文版《塑胶》杂志时,发现在一个不太引人注目的地方,刊登了一项有关意

大利一家公司用塑胶原料设计制造的的塑胶花即将倾销欧美市场的消息。

李嘉诚马上联想到和平时期过着平静生活的人们,在物质生活有了一定保障之后,

必定在精神生活上有更高的要求。如果种植花卉等植物,不但每天要浇水、除草,而且

花期短,这与当时抓紧时间工作的人们的生活节奏很不协调。如果生产大量塑胶花,则

可以达到既价廉物美又美观大方的目的,能很好地美化人们的生活。想到这时,李嘉诚

兴奋地预测着:一个塑胶花的黄金时代即将来临。

1957年,李嘉诚带着企业复活的希望踏上了学习塑胶花制造技术的征途。精明的李

嘉诚深知生意人对于刚面世的新产品是十分重视的,而且在技术上会有很大的保留,不

会轻易地让人学去,故不断以购货商、推销员等身份,甚至不惜打短工,千方百计地搜

集点滴有关塑胶花制作的技术资料。

不仅如此,李嘉诚又购置了大量在款式、色泽上各具特色的塑胶花品种带回香港,

不惜重金聘请香港乃至海外的塑胶专业人才,对这些购回的塑胶花品种进行研究。他一

边进行市场调查,一边了解国际市场的发展动态,希望能找出最受欢迎的塑胶花品种进

行大规模生产。

1957年,咬紧牙关走出绝境的李嘉诚开始了他的一系列别具新意的"转轨"行动:生

产既便宜又逼真的塑胶花。这在当时的香港还是一个"冷门"。经过李嘉诚的努力以及各

方面的促销和广告活动,塑胶花开始引人注目起来,为香港市民所普遍接受。"长江塑胶

厂"的名字也开始为人们所熟悉。

重新开出一条道路的李嘉诚,在度过危机之后,便渐渐地走上了稳定发展的道路。

1957年底,李嘉诚为了适应大规模的生产需要,将"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

限公司"。李嘉诚开始着手引进西方的管理经验。他认定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企业内部

保持高水平的管理,坚持按责任办事是非常重要的。

李嘉诚常常这样告诉身边的人:"我们长江要生存,就得要竞争;要竞争,就必须有

好的质量。只有保证质量,才能保证信誉,才能保证客观,才能保证长江的发展壮大"。

李嘉诚极其看重自己产品的质量。李嘉诚宣布:"从今以后,长江的产品,没有次品"。

今天的李嘉诚给人最鲜明的印象是足智多谋,在经营策略上他从不轻易去冒险,更

不会有随便碰碰运气的行动。他的所有决策都来源于对全面、广泛的资料的占有和分析

;他的决定,都是按照理行的实际情况而做出的合理的反应,这也是他最为人称道的本

领。

然而,李嘉诚的胆识和才华并不都是与生俱来的。除了他得天独厚的天分之外,更

多的是来自于他的勤奋和毫不懈怠的求知,以及善于吸取自己与别人的经验教训和谦虚

谨慎的作风。

李嘉诚虽然率领企业步出了深渊,但并非就此脱离了困境。这时,他的资金仍然十

分不足,生产设备仍旧很简陋。他无法更新设备,增加厂房,招聘技工,生产规模也无

法像计划的那样扩大。

正当李嘉诚预感到资金问题会给他的企业带来新的危机的时候,有一位急需大量塑

胶花的订货商来到他的公司。

第二天,在香港一家酒店的静谧而优雅的咖啡厅里,李嘉诚和订货商对坐着。有那

么几秒钟,他们都没有说话右侧是沉默地品尝着咖啡。接着,李嘉诚从手提包里拿出八

种按照订货商的要求设计出来的机关报颖别致的塑胶花,放在外商面前。然后,李嘉诚

诚恳地告诉外商。

"先生,这八款塑胶花是我和公司设计人员昨晚一夜没睡按你的愿望设计出来的,有

五款我想基本符合你的要求;而另外三款,因为我考虑到你的订货是为圣诞节准备的,

因此,在你的要求的基础上,再揉进一些东方民族的传统风味,我认为或许你会喜欢,

所以全部拿来,供你挑选。"精明的李嘉诚明白自己资金不足的劣势,但他看准了这次薄

利多销的机会。他敏感地预测到如能与这位订货商达成协议,那么长江工业公司不但可

以脱离困境,而且还可以在香港取得相当有利的竞争地位。李嘉诚接着说:"就我个人而

言,我当然十分希望能够长期与您合作。长江目前虽没有取得足够的资金以及担保,但

是我们却可以给你提供全香港最优惠的价格、最好的质量、最优的款式,并保证在交货

期按时交货。而且,这八款塑胶花样品,如果你觉得满意,我愿意送给你,只是希望有

机会跟你合作。"

李嘉诚这翻坦诚相见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外商。这位订货商以十分惊讶但十分欣赏

的目光注视着面前这位华人企业家,钦佩他竟然能在一夜之间设计八种款式的塑胶花供

他挑选,订货商高兴得情不自禁地握着李嘉诚的手连声说:"了不起,年轻人,我同意跟

你合作,你会干好的!"

这次成功使长江工业公司从此站稳了脚跟,并在香港塑胶企业内有了相当的竞争能

力,也使李嘉诚清醒地认识到对一个即使是身处逆境,但决意抓住机会的人来说,不管

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有信心、决心和执着的诚意,机会的大门将永远为这些胸

怀抱负、希望有所作为的人们而敞开。

在接下来的日子,李嘉诚领导长江工业公司迎来了香港塑胶花制造业最为辉煌的时

期。欧美各国对塑胶花的需求量更大了,就连中、下等家庭也渐渐养成了插花的习惯。

李嘉诚也充分利用这段鼎盛时期,不断创新。他以高薪招聘塑胶专业人才,研制出

欧美用户最感兴趣的接近天然花的的喷色塑胶花、特种花、热带新奇花卉,以及具有中

国传统特色的中国特种花,从而顺利地打入欧美市场。李嘉诚利用长江工业公司高品质

的塑胶花产品,全方位地争取到了海外买家的长期合约,业务得以迅速增长。

庞大的塑胶花市场,为李嘉诚带来了数以千万港元计的利润,长江工业公司的塑胶

花和李嘉诚本人也愈来愈受到塑胶界的注目。"长江"因此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塑胶花制

造基地,而李嘉诚则被誉为"塑胶花大王"。

Ⅵ 霍英东的真实背景,旗下主要经济支柱是什么产业

霍英东的成长过程和一生的经历,其实也是香港半个多世纪以来,从一个小小货运港口变成国际大都市的历史。

战前兴旺的海上货物驳运,3年零8个月的沦陷,战后军用剩余物资的买卖,朝鲜战争时期,香港参与对中国“禁运”,地产行业的勃兴,银行挤提风潮,填海开港,淡水湖的兴建,“六七风暴”,内地开放后中港经济的交流和合作,《基本法》的起草,未来香港特别行政区“炉灶”的搭建……这一系列关于香港发展和前途的历史大事,霍英东不但都身临其中,很多时候还在里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并以自己的创造力和影响力,催化着香港的繁荣和平稳过渡。由此可见,霍英东不仅是香港沧桑巨变这部辉煌历史巨剧的见证人,还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参与者和出色的创造者。

在当今香港商界,个人经历与香港的演变、成长如此密切相关,且足以反映出香港半个多世纪之历史发展的人,除了霍英东,似乎找不出第二个人来。霍英东非凡的一生,如一块多棱镜,清晰地折射出香港20世纪的风云变幻和光辉岁月。

霍英东的历史,固然说得上是香港的历史;他的传奇,也可以说是香港的传奇;而他创造的奇迹,当然也可堪称为香港的奇迹。

霍英东财力雄厚,富甲一方,是香港屈指可数的超级大亨。据美国权威的财经杂志《福布斯》1994年6月号的“香港富豪排行榜”披露,霍英东的财富估计为25亿美元,折合港币约200亿元,在香港的富豪排名榜中约居第8位。霍英东庞大的商业王国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私人公司性质,账目和财力不尽为外人知,故他实际拥有的财富可能大大超过25亿美元。

霍英东经营的生意繁多,包括博彩、石油、地产、酒店、贷款、航运等等,可谓林林总总,其中有些还是当地的经济命脉。例如他占最多股份的澳门娱乐有限公司,专营澳门的博彩业,独领风骚,成为澳门最重要的经济支柱和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据1994年的统计数字表明,澳门赌场的投注额约1500亿港元,其中上缴给政府的赌税约60亿港元,占澳门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30%左右的澳门人直接或间接受雇于他旗下的公司。实际上,他和另一位澳门娱乐有限公司的大股东、有“赌王”之称的何鸿声,都是澳门相当一部分市民的米饭班主。

不仅在港澳,即使在中国内地,霍英东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可以这样说,近10多年来,他是在中国内地最广为人知的香港资本家。有人也因此以古诗“天下谁人不识君”来形容他在大陆的知名度。霍英东的知名度,主要来自他在大陆的一个个引人瞩目的创举----1978年,霍英东率先在广东中山县投资兴建中国第一家涉外旅游酒店和第一家高尔夫球场。

紧接着,他又匠心独运、眼光独到地在广州沙面兴建另一座宏伟的酒店----白天鹅宾馆。这座由中国人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行管理的酒店,在正式开业后的第二年,即1985年,就被“世界一流酒店组织”评定为中国第一家世界公认的一流酒店。如今,这座“白天鹅”早已成为广州新八景之一 ---- “白鹅展翅”。

他又在珠江三角洲捐赠或投资建起了多座桥梁,并率先提出在广珠公路四座桥推行收费还贷、以路养路、以桥养桥的新方法。这在中国内地是个大胆创举,它使中国的桥梁建设走向市场化、产业化。广东省就是靠这一方法,在过去的10年间,建起1000多座桥梁,成为中国桥梁史上的奇迹。除了“以路养路、以桥养桥”的新方法,霍英东在中国内地投资时提出并经实践成功的一些新思维,比如“有人气才有财气”、“送一条肥鱼,不如送一张网”等,以及在中山温泉宾馆和白天鹅宾馆推行的工资、物价和管理方法等一系列改革,都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后期,霍英东提出开发广州南沙岛。由他力倡和筹划的南沙发展大计,在这几年间正逐步实施。这个总投资额高达数百亿元的发展计划的成功实现,将对珠江三角洲乃至省港澳三地的经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为了在有生之年完成这个跨世纪工程,年过古稀的霍英东正在做着人生的最后一次冲刺。

此外,霍英东可能是对内地捐款最多的香港资本家。10多年来,他捐赠给内地的款项,总计超过20亿元。他的慷慨捐赠,也在很大程度上使他的香港大亨和爱国资本家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香港开埠至今只有150余年,其间经历了不少风云变幻和风风雨雨。当年默默无闻的小渔村,早已成为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被誉为“东方之珠”。香港的沧桑巨变,除了天时、地利的优越条件外,人的因素无疑是最重要的。而霍英东,他不仅亲身经历了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香港沧桑巨变的过程,而且还以自己在经济活动中的一次次开拓性的创举,加速了香港的进步和发展,在香港的发展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霍英东对香港最突出的贡献,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率先利用宣传小册子(售楼书)及广告推销自己的楼宇,并首创了分层出售楼宇、预售“楼花”的经营方法----这是地产经营手法的一次重大突破,它把香港的地产市场推向空前的活跃和繁荣。

尔后,在地产市场叱咤风云的同时,霍英东又涉足淘沙业,重金购买淘沙机船,运用先进机器淘海沙,成为“海沙大王”、淘沙业的巨擘----虽然淘沙生意并没有给霍英东带来太多的收益,但这盘生意的大规模经营,却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香港地产市道和建筑行业的繁荣和发展。

由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霍英东一改往日敢想敢干的作风,除参股澳门赌博行业外,在香港几乎不做任何重大投资,近乎处于“冬眠” 状态。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蛰居”多年的霍英东才“重出江湖”,在中国内地大举投资,雄风再现;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船王”董浩云创建的东方海外货柜航业公司,由于受世界航运业衰退的冲击,负债累累,面临清盘的命运之时,霍英东像“白武士”一样,毅然充当北京的代理人注资11亿港元,支持“东方海外”重组资本。其大胆举措和巨资来源,惊动财经界,此举既有助于“东方海外”度过困境,也在某种程度上维持了香港的安定和繁荣。

霍英东为香港的繁荣和发展所做的杰出贡献,得到了社会的公认和赞许。1991年2月,香港出版了《香江百人志》一书,“为香港开埠150年以来最有贡献和影响力的人物作一次检阅”。该书的选取范围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演艺等领域,入选的100人“均为在某一范畴有突出成就或贡献,对香港各阶层有重大影响力的人”。

《香江百人志》选取了一些已经过世,但曾经在香港叱咤一时的工商界巨头,如何东、胡文虎、许爱周、罗文锦、利铭泽等……而当时仍健在,且入选《香江百人志》中的工商界人士,却只有霍英东、何善衡、邵逸夫、包玉刚、李嘉诚等寥寥几人。----霍英东在香港的地位和影响力,由此也可见一斑。

霍英东的名字是伴随着他在内地大举投资和慷慨捐赠,而广为内地老百姓所知的。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霍英东就已经和中方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朝鲜战争时期,联合国对中国禁运,但霍英东却运载柴油、镀锌水管、轮胎等物资入内地,也由此开始了他作为“红色资本家”的生涯……

1967年香港事件发生,霍英东一贯的亲中态度,引起港英的不满,以致他辖下的“星光行”,迟迟未获英资电话公司接驳电话,结果没有商户问津,他只好壮士断臂、贱价出售,损失惨重。但霍英东爱国的信念从不动摇。20世纪70年代,为了恢复中国在国际体育组织的各种合法地位,他亲赴世界各国奔走呼号……他在香港体坛和国际体坛的卓越表现,又为他带来了商界以外的另一种成就和荣誉。霍英东可能是20世纪最出色的华人体育社会活动家。

内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与中方渊源很深的霍英东捷足先登,带头投资内地,并慷慨捐献;其爱国爱乡的义举和情怀,使他与中方的关系更加非同一般。

近几年,霍英东多次到东欧和西欧考察,希望能为中国的繁荣发展和统一大业出谋献策----他的爱国之心,广受世人称赞。

Ⅶ 曾经身家78亿美元的郭炳湘,是怎样挖到人生第一桶金的

郭炳湘是香港著名的房产大亨,也是帝国集团的主席,新鸿基地产公司主席,香港四大家族之一,在福布斯排行榜中,排名第十位,他在通过家族雄厚的财力,进军房地产行业,并凭借出色的地产质量和经营头脑,一举获得成功,并成功地赚到了人生中第一桶金。

三、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郭炳湘代理公司接下了无数的香港代表性建筑,并成为了香港口碑最好的房地产公司,从此郭炳湘一举成名,挣了大量的金钱,而他的公司被称为香港的地产巨头,除了在香港的业务之外,郭炳湘还将精力放到了中国内地的发展,先后在香港投资了国际金融中心,中环广场等标志性建筑,从此,新鸿基地产彻底的位居中国最厉害的房地产公司之一。

Ⅷ 李嘉诚有多少钱

2006年身价:

2006年3月9日,美国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公布了2006年度全球富豪排行榜。在净财富达到或超过10亿美元的793位上榜者中,美国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连续第12年位列第一,中国内地也有8人跻身富豪行列。
其中,李嘉诚以188亿美元排名第10位,这是近年来中国富豪首次跻身10强

《福布斯》杂志3月8日公布全球身价在十亿美元以上的富豪排行榜。2007年全球有946位身价十亿美元以上的富豪。前十名中有三位美国人,一位墨西哥人,一位瑞典人,一位印度人,一位法国人,一位西班牙人,一位加拿大人和一位香港人。比尔·盖茨以五百六十亿美元的身价,连续第十三度高居全球首富。排名仅次于比尔盖兹的是投资专家“股神”巴菲特(五百二十亿美元),第三名是墨西哥的电信巨子卡洛斯·斯利姆·埃卢(四百九十亿美元)。身价两百三十亿美元的香港大亨李嘉诚从去年的第十名上长升到第九名。

Ⅸ 香港十大首富分别是谁

no.1 李嘉诚(197亿美元 约1,529亿港元) 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及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no.2 郭炳湘、郭炳江及郭炳联兄弟(121亿美元 约945亿港元) 郭氏兄弟自1990年父亲逝世后,接管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其后并进军数码通流动电话网络通讯,旗下物业包括四季酒店。 no.3李兆基(115亿美元 约897亿港元) 78岁,恒基兆业集团执行董事。 no.4郑裕彤(51亿美元 约398亿港元) 新世界集团执行董事,旗下公司包括新世界信息科技公司。 no.5 龚如心(42亿美元 约328亿港元) 华懋集团主席。 no.6 米高.嘉道理(38亿美元 约296亿港元) 64岁 3名子女,为中电控股有限公司、香港大上海酒店有限公司及香港半岛酒店集团董事。 no.7 霍英东(37亿美元 约287亿港元) 82岁,曾协助何鸿燊在澳门筹组资金,现仍是何氏公司的大股东。 no.8 冯国经及冯国纶(30亿美元 约233亿港元) 76岁,4名子女,台湾富邦金控创办人。 no.9 邢李火原(28亿美元 约217亿港元) 56岁,香港思捷有限公司创办人。 no.10 陈廷骅(26亿美元 约202亿港元) 83岁,南丰纺织集团董事长。 这是09年的排名。10年的还没出来

Ⅹ 香港大亨

2014福布斯香港50富豪榜榜单 排名 姓名 净资产(亿美元) 年龄 财富来源 1 李嘉诚/Li Ka-shing 320 85 多元化经营 2 吕志和/Lui Che Woo 210 84 博彩业 3 李兆基/Lee Shau Kee 200 85 多元化经营 4 郭炳江、郭炳联及其家族/Thomas & Raymond Kwok & family 175 - 房地产 5 郑裕彤/Cheng Yu-tung 155 88 多元化经营 6 刘銮雄/Joseph Lau 97 62 房地产 7 米高·嘉道理及其家族/Michael Kadoorie & family 86 72 多元化经营 8 吴光正及其家族/Peter Woo & family 70 67 房地产 9 何超琼/Pansy Ho 68 51 博彩业 10 冯国经、冯国纶兄弟/Victor & William Fung 47 - 采购 11 陈氏家族/Chen family 37 - 房地产 12 何猷龙/Lawrence Ho 34 36 博彩业 13 蔡志明/Francis Choi 33 66 房地产 14 蔡崇信/Joseph Tsai 32 49 电子商务 15 邓耀/Tang Yiu 31 79 零售 16 邢李(火原)/Michael Ying 30 64 零售 17 陈启宗、陈乐宗兄弟/Ronnie & Gerald Chan 29.5 64 房地产 18 李德义/Samuel Tak Lee 29 74 房地产 19 梁安琪/Angela Leong 28.5 52 博彩业 20 董建成及其家族/Chee Chen Tung & family 28 71 航运业 21 罗家宝/Law Kar Po 27 65 酒店 22 李运强/Patrick Lee 26 71 纸业 23 苏海文/Helmut Sohmen 25 74 航运业 24 梁绍鸿/Edwin Leong 24 62 房地产 25 利氏家族/Lee family 23.6 - 房地产 26 方润华/Henry Fong Yun Wah 23.5 89 房地产 27 汪穗中及其家族/Patrick Wang & family 23 63 电子产品 28 郭少明、郭罗桂珍夫妇/Simon & Eleanor Kwok 22.5 61 零售 29 伍步刚、伍步高/Michael & Patrick Wu 22 - 银行业 30 曹其峰/Silas Chou 21.5 67 服饰 31 罗康瑞/Vincent Lo 21 64 房地产 32 李思廉/Li Sze Lim 20.5 56 房地产 33 柯为湘/Or Wai Sheun 20 62 房地产 34 李泽楷/Richard Li 19 47 电信 35 李国宝/David Li 18 74 银行业 36 理查德·埃尔曼及其家族/Richard Elman & family 17 73 商品 37 罗伯特·米勒/Robert Miller 16 75 零售 38 罗嘉瑞/Lo Ka Shui 15 66 房地产 39 黄子欣/Allan Wong 14.5 63 电子产品 40 朱李月华/Pollyanna Chu 14 55 金融服务 41 许世勋及其家族/Sai Fun Hui & family 13.5 94 房地产 42 李文达/Lee Man Tat 13 84 蚝油 43 霍斯特?帕德威尔/Horst Julius Pudwill 11.4 69 电力设备 44 胡应湘/Gordon Wu 11.3 78 房地产 45 杨受成/Albert Yeung 11.2 69 多元化经营 46 陈婉珍/Ina Chan 11 59 博彩业 47 杨世杭及其家族/Franco Yeung & family 10.8 59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48 冯钰斌及其家族/Patrick Fung & family 10.7 66 银行业 49 黄敏利/Wong Man Li 10.6 48 家具 50 吉姆·汤普森(中文名:詹康信)/Jim Thompson 10 73 运输

热点内容
股市里十朵金花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5-17 21:00:38 浏览:108
股票交易规则金字塔 发布:2025-05-17 20:55:27 浏览:714
为什么说期货对散户的危害很大 发布:2025-05-17 20:55:15 浏览:208
买普通股票算投资吗 发布:2025-05-17 20:34:02 浏览:201
理财丢失怎么处理 发布:2025-05-17 20:29:36 浏览:934
退市整理期股票门槛 发布:2025-05-17 20:18:55 浏览:852
基金跌停什么意思 发布:2025-05-17 19:58:40 浏览:138
江铃科技股票 发布:2025-05-17 19:42:42 浏览:257
金太阳怎么查股票历史 发布:2025-05-17 19:41:32 浏览:535
货币计量是什么价值 发布:2025-05-17 19:31:42 浏览: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