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理财 » 金融学案例分析小组如何开工

金融学案例分析小组如何开工

发布时间: 2022-06-30 15:06:02

A. 国际金融学的案例分析题急急急!

如题:1,政策的放量宽松,发达经济体过剩。
2,香港市场大幅走高。货币兑的汇率上限的连续冲击。
3.当境外有大量资金连续进入一个地区,会连续刺激当地的经济体系,引发当地商品供不应求,市场的活跃带动周边国家以及商业投资者的大批入驻,产生强有力的资金链接。进而带动市场的积极活跃性。
4,实时关注境外资金来历以及时间周期,以防止,短时间内市场经济货币冲击造成本地货币的贬值以及货物产品流失。再者,针对外来经济体系的入驻,制定一定的相关条例,以防止。市场的恶性发展。最后,根据入驻的经济体系,制定出相应的回复措施,以带动经济体系入驻的同时,也同时带动本地经济发展,并且防止投机分子以混乱市场为目的的现象产生。

B. 关于金融的案例分析

我的中文专业名词用的不好,请见谅!

我觉得首先是对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这种金融衍生品要慎用,甚至不用。这种证劵/投资产品简单来说就是把还没有被银行拿到的按揭款经过复杂的拆分和重组,变成可以被投资的金融产品。而投资者并不知道他们投资的具体是什么(其实是很多房奴的按揭款),到底是谁会在未来付款,这种金融产品只有一个风险等级。但是这种产品把银行的按揭风险(也就是说买房人不能按时付款的风险)转移给了投资者。在中国,如果有这种金融衍生品,很可能造成银行疯狂实行住房放贷,而不考虑借贷人的偿还能力。同时,由于中国人对一辈子有个房子看得很重,势必造成疯狂的借贷买房。这就会造成房价产生巨大的泡沫。当泡沫破灭时(也就是房价暴跌时),这种金融衍生品(MBS)会暴跌,银行将无法从这些证劵中获得流动性(也就是现金),那么银行就会收紧放贷,或者提高房贷利率,而这会使很多房奴突然还不起按揭款,而又由于房价下跌而不能把房子脱手,很多换不起贷款的人就会被强令迁出,甚至有无家可归的可能。所以,这种衍生品在中国如果监管不严,很可能有比美国次贷危机更严重的后果。因为中国人现在的钱不是在炒房就是在炒股,MBS的危险性就是他把这两个投资市场的风险联系在了一起。不过我觉得国家现在对房市的控制还是很特意的,所以这种产品应该会被禁止。

对美国金融危机付主要责任的第二种金融衍生品叫做credit default swap(信贷违约掉期)。 他的主要目的或者说是初始目的是为了避免风险,说白了他就是一种保险。比如说你买了莱曼的股票,你可以从保险公司(像AIG)买CDS这种保险,如果莱曼的股价跌倒¥10一下,那么CDS会给你赔偿。这种保险的目的是好的,但是错就错在这种保险是可以被交易的,就比如说你觉得莱曼的股价马上就会跌倒¥10一下,你就可以从市场上买别人的CDS,然后等真的跌倒¥10一下去领取赔偿金。换句话说,这种金融衍生品可以被用来投机。这在熊市的时候只能有推波助澜的作用。我认为在中国,金融保险这种东西可以实施,但是不应该被交易。 在中国这种不完善的股市,绝大部分人在投机,在升的时候买,降的时候卖(这种尤其危险),CDS只会进一步制造恐慌,从而拖垮市场。

我认为从发展的角度来讲,应该切实的从保护投资者的角度去采用可以降低风险的金融衍生品。可以投机的金融产品只会使少数人获利。

这只是我个人的分析,有什么不对的请指正。很抱歉,我对一些金融名词翻译的可能不太正确!

C. 金融法案例分析

案例:2000年8月,甲厂向A银行借款20万元,期限一年,以本厂所有的一辆价值40万元的轿车作抵押,并到车辆管理部门办理了抵押登记;同年9月,甲厂又以该轿车作抵押物,向B银行借款15万元,期限为半年,双方也到车辆管理部门办理了抵押登记手续。2001年2月,甲厂用来抵押的轿车因火灾被烧毁,获保险公司赔偿金40万元,2001年3月甲厂向B银行的借款到期,B银行向甲厂追讨15万元借款,否则便要拍卖被抵押的轿车。A银行获悉后,认为甲厂未经其同意便将抵押给该厂的轿车抵押给B银行,侵犯了其抵押权。甲厂答复说汽车已被烧毁,抵押权没了标的物,自然也没了抵押权。
问题:(1)甲厂用已作抵押的汽车再次抵押是否有效?
(2)汽车被毁,抵押权人如何实现其抵押权?
答案要点:
(1)再次抵押有效。因为《担保法》第35条规定:“抵押人所担保的债权不能超出抵押物的价值;财产抵押后,该财产的价值大于所担保债权的余额部分,可以再次抵押,但不得超出其余额部分。”
(2)根《担保法》第54条规定,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如果抵押合同已登记生效的,拍卖、变卖抵押物所得价款按照抵押物登记先后顺序清偿。第五十八条规定,抵押权因抵押物灭失而消灭,因灭失所得的赔偿金,应当作为抵押财产。由此可知,甲厂因被抵押轿车的毁损所获得的40万元赔偿金,应作为抵押财产,由A银行、B银行先后受偿20万元、15万元。

D. 金融学案例分析题 求助!

请把具体案例说清楚。

E. 金融市场案例分析。。。急。。求解答

1,货币的发行权由政府掌握。
2,开放的货币政策。
3、浮动汇率机制。
4、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
但是中国目前可以借鉴的经验不多。国际环境不同了。

F. 金融学案例分析,求答案啊

金融学计算题答案及案例分析金融基础知识习题答案 作者:韩宗英金融基础知识案例分析参考意见实战演练和习题参考答案下载积分:400 内容提示: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与货币...

G. 金融法作业 案例分析怎么写

找一个案例(越经典越好),从金融法基本原则,金融体系包含的内容,以及他的合规性等等分析,就是一篇好的分析!

H. 金融学的案例分析,求助

1.对于未来企业没有科学的规划与合理的预期。
2.财务风险控制意识薄弱,缺乏科学客观的企业决策机制。
3.企业内部管理昏乱,人事制度极为不健全。
---
乡镇钢铁民营企业的宿命

I. 金融学案例分析求助!!

LZ~以下只是我自己总结的,有不对的地方还请见谅哦~o(≥v≤)o我也是在复习宏观的说~
1 通货膨胀,指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通货膨胀最为直接的结果就是物价上涨。
有需求拉动形成的通货膨胀,成本上升形成的通货膨胀(也叫供给型通货膨胀),有结构性通货膨胀。
2 在需求拉动形成的通货膨胀中,需求增加导致物价上涨,在AS曲线垂直之前,即在充分就业产量下,产量是增长的,但是在达到充分就业产量之后,y就不会增长,总需求增加只会导致价格上升。而结构性的通货膨胀一般也不会造成失业,因为只是人们追赶生产率高的企业造成的价格水平的上涨。
但是在成本上升形成的通货膨胀,则会导致失业与价格上涨并存的局面,即是滞涨。
3 经济过热的本质就是供给多但需求跟不上,所以国家应该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因为存款准备金率越高,银行能贷出去的钱越少,从而抑制经济过热。
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向央行的贷款利率,高的再贴现率可以减少央行对商业银行的货币供给,所以可以抑制经济过热。

J. 金融法作业 案例分析

(1)不能。
《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向企业投资。
(2)能发放抵押贷款。
《商业银行法》禁止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并不禁止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只是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
(3)不合法。《商业银行法》关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规定,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10%,该商业银行向房地产开发公司发放2亿元人民币贷款超过“当月资本余额为17.9亿元人民币”的10%。
(4)正确。因为该商业银行巨额贷款无法收回,可能发生信用危机,在此情况下人民银行可以对该银行实行接管。

热点内容
股市黄昏星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7-05 15:15:00 浏览:495
建设银行股票历史最低是多少 发布:2025-07-05 14:43:57 浏览:373
全球主要的股票交易市场 发布:2025-07-05 13:56:21 浏览:866
如何介绍基金定投业务 发布:2025-07-05 13:56:21 浏览:744
黄金期货浮动盈亏如何处理 发布:2025-07-05 13:47:41 浏览:251
北京竞业达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 发布:2025-07-05 13:39:43 浏览:126
股票历史财务指标查询网站 发布:2025-07-05 13:34:23 浏览:777
首旅酒店股票历史 发布:2025-07-05 12:29:18 浏览:606
佛山照明股票历史最高价 发布:2025-07-05 12:21:47 浏览:48
对冲基金的对冲成本指什么 发布:2025-07-05 12:12:09 浏览: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