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理财 » 哪个银行的理财产品有亏损

哪个银行的理财产品有亏损

发布时间: 2022-09-01 08:23:38

Ⅰ 银行理财产品亏损名单

具体来看,净值低于1的理财产品中,来自中银理财的产品数量最多,共有28款;其次是建信理财,共21款;再次是招商银行(含招银理财)和中信银行,两家均有19款。
1、129款理财产品浮亏,中银理财最多 “稳赚不赔”的美梦已然苏醒,投资者“闭眼买理财”的时代也已过去,在净值理财的浪潮中,出现亏损的又何止招行这一款产品。
2、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中国理财网和各银行官网查询统计发现,截至6月11日,大行和股份行(包括旗下理财子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中,有129款净值在1以下。
3、从发行时间来看,这些理财产品成立时间集中在今年4月到5月,其中4月成立的有44款,5月有66款。
拓展资料:
1、记者注意到,在这几家银行净值低于1的产品中,有不少是同系列但发行期数不同。例如,建信理财“睿鑫”封闭式理财产品同系列6款产品的净值低于1,8款招商银行金葵十八月定开理财产品净值低于1。 从风险范畴来看,风险等级为三级的理财产品最多,共有67款;其次是二级,共57款;还有2款产品风险等级为四级、3款为五级。
2、根据《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商业银行应当对非机构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确定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等级,由低到高至少包括一级至五级,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分。也就是说,这些净值低于1的理财产品大部分为中等风险。3、从产品投资性质来看,固定收益类占绝对地位,共有111款,其次是混合类产品。理财产品投资性质的不同源于其底层资产不同的投资比例,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较多地投向国债、金融债、地方债、银行存款、同业存单等债权类资产,小部分投向股票等权益类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

Ⅱ 我买的中国银行稳固封闭式理财,为什么每天看都是在亏本呢

根据您的描述,无法具体了解您购买的理财产品信息,请您致电中国银行客服热线95566查询。
请您在购买理财产品前仔细阅读理财产品说明书,并知晓投资风险。
理财非存款、产品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理财产品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不等于理财产品实际收益,投资需谨慎。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业务规定请以实际为准。
如有疑问,欢迎咨询中国银行在线客服。
诚邀您下载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或中银跨境GO APP办理相关业务。

Ⅲ 光大银行理财亏损的多不多你有买过吗

光大银行的理财产品都是正规的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亏损的情况并不多。

在用户想要进行投资行为的时候,有些人会选择自主投资,通过购买股票和基金的方式来实现一定的投资回报。对于自主投资能力相对比较差的人来说,很多人会选择直接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稳健的投资回报。不管是通过何种方式,投资行为本身就存在风险,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更需要在投资之前就了解到相关产品的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

一、光大银行的理财产品基本上都不会出现亏损。

之所以会这样说,主要是因为光大银行的理财产品多数都是保本型的理财产品,有些理财产品的主要构成也是货币类基金。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配置不同的理财产品,多数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可以达到5%左右。

Ⅳ 2022年广发银行理财产品有夸损的吗有哪些理财走品比较可靠的

2022年广发银行理财产品有亏损的,比如幸福低波系列,该产品自2021年12月成立至今一直亏损,截止至2022年1月,本金已亏损3千余元。。也有比较可靠的,比如幸福理财系列,该系列比较稳妥,资金回流比较好,在这个季度,有较好的收益。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Ⅳ 中国银行的理财产品有没有亏损的

我行销售的理财产品,注明保本的产品属于保本浮动收益产品,由中国银行明确承诺保本,但不承诺保证收益。
注明非保本的产品属于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本金和收益均不承诺保证。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将按照产品说明书的约定,本着尽职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投资者的理财资金,但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不对投资者的理财本金和收益进行保证,理财计划相关的投资风险和收益均由投资者承担。
请您以说明书中显示的信息为准。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最新业务变动请以中行官网公布为准。
如有疑问,欢迎咨询中国银行在线客服或下载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咨询、办理相关业务。

Ⅵ 中国银行理财产品会出现亏损本金的情况吗2022

会。
中国银行理财产品会出现亏损本金的情况。因为中国银行理财产品并不是保本保收益的产品所以可能会发生本金亏损,亏损是需要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目前银行只有存款是保本保收益的产品。
一般来说,银行理财根据风险大小可以分为5个等级,从小到大依次为R1-R5,等级越低那么风险越小,相对来说预期收益也越小,等级越高,那么风险越大,相对来说预期收益也
越高。

一. 银行理财风险产生的原因
1.对客户风险评估不严
客户风险评估过于形式化,没有严格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风险认知能力和承受力评估客户的财务状况,即便客户的风险评估较低而不能购买高风险的产品,也可以重新评估,直至客户达到购买高风险理财产品的要求,造成将高风险产品销售给风险规避型客户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理财产品风险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违背了“把适当的产品销售给适当的客户”的原则,不符合监管部门“卖者有责”的要求。
2.存在不当销售行为
面对竞争激烈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银行销售人员为追求效益并完成年度考核指标,往往会夸大相关理财产品的收益,刻意忽视产品的投资方向、投资比例、风险收益实现形式、提前赎回机制等风险提示,从而误导投资者。由于客户的风险意识不高,普遍将银行理财产品视为利率更高的存款产品,将预期收益率视为确定收益率。这就导致投资者购买的理财产品并不是真正意义的零风险、高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而是风险等级较高的私人债务,当产品到期不能兑现承诺的收益时会增加银行的商业纠纷。
3.信息披露不充分
一些理财产品只有成立时以及到期时的信息披露,对运作中的信息披露不足,缺乏后续跟踪的研究分析。如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只包括简单的投资类型、大致比例范围,缺少投资组合变动、收入、费用和资产估值的信息,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偿债能力分析等风险评估及审查不到位。这种信息披露不充分也反映了银行投资后管理形式化、简单化,存在资金发放条件未落实、资金流向监控不到位、对借款人和项目未进行跟踪风险评估、还款来源无法保障合法及时足值性、对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敏感度不足等问题。
4.各部门协调监管不足
由于银行理财产品涉及的机构较多,不仅涉及到银行业金融机构,而且还涉及到证券、信托、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之间存在大量的交叉往来,当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趋严时会促进金融产品的进一步创新,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等渠道,使新产品绕过原有的监管规则以满足投融资的目的。如在2008-2011年间银监会连续发布10篇公文以加强银信合作的监管,而其他部门在2012年的券商创新大会上却对相关行业的管制放松,使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期货公司资管等均被允许当通道使用,这就造成了新的理财产品可以绕过银监会的监管,导致银监会之前发布的监管成为一纸空文。会。
中国银行理财产品会出现亏损本金的情况。因为中国银行理财产品并不是保本保收益的产品所以可能会发生本金亏损,亏损是需要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目前银行只有存款是保本保收益的产品。
一般来说,银行理财根据风险大小可以分为5个等级,从小到大依次为R1-R5,等级越低那么风险越小,相对来说预期收益也越小,等级越高,那么风险越大,相对来说预期收益也
越高。

一. 银行理财风险产生的原因
1.对客户风险评估不严
客户风险评估过于形式化,没有严格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风险认知能力和承受力评估客户的财务状况,即便客户的风险评估较低而不能购买高风险的产品,也可以重新评估,直至客户达到购买高风险理财产品的要求,造成将高风险产品销售给风险规避型客户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理财产品风险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违背了“把适当的产品销售给适当的客户”的原则,不符合监管部门“卖者有责”的要求。
2.存在不当销售行为
面对竞争激烈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银行销售人员为追求效益并完成年度考核指标,往往会夸大相关理财产品的收益,刻意忽视产品的投资方向、投资比例、风险收益实现形式、提前赎回机制等风险提示,从而误导投资者。由于客户的风险意识不高,普遍将银行理财产品视为利率更高的存款产品,将预期收益率视为确定收益率。这就导致投资者购买的理财产品并不是真正意义的零风险、高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而是风险等级较高的私人债务,当产品到期不能兑现承诺的收益时会增加银行的商业纠纷。
3.信息披露不充分
一些理财产品只有成立时以及到期时的信息披露,对运作中的信息披露不足,缺乏后续跟踪的研究分析。如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只包括简单的投资类型、大致比例范围,缺少投资组合变动、收入、费用和资产估值的信息,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偿债能力分析等风险评估及审查不到位。这种信息披露不充分也反映了银行投资后管理形式化、简单化,存在资金发放条件未落实、资金流向监控不到位、对借款人和项目未进行跟踪风险评估、还款来源无法保障合法及时足值性、对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敏感度不足等问题。
4.各部门协调监管不足
由于银行理财产品涉及的机构较多,不仅涉及到银行业金融机构,而且还涉及到证券、信托、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之间存在大量的交叉往来,当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趋严时会促进金融产品的进一步创新,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等渠道,使新产品绕过原有的监管规则以满足投融资的目的。如在2008-2011年间银监会连续发布10篇公文以加强银信合作的监管,而其他部门在2012年的券商创新大会上却对相关行业的管制放松,使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期货公司资管等均被允许当通道使用,这就造成了新的理财产品可以绕过银监会的监管,导致银监会之前发布的监管成为一纸空文。

Ⅶ 哪三家银行理财亏损本金

有很多家银行理财都亏损本金,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和平安银行尤为显著。
财汇金融统计数据显示,正处于运行中的184只理财产品中,有22只理财产品的最新年化收益率处于亏损状态。其中,亏损最严重的前3只理财产品来自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和平安银行这三家中资银行,其最新年化收益率亏损均超过10%。 这3只理财产品分别为,招商银行的尊享权益系列之积极策略5号理财产品(3年),目前亏损30.29%;平安银行的盈丰0712基金优选人民币理财,截至目前其收益率显示该理财计划已亏损10.94%;交通银行的“得利宝宝蓝12号”人民币理财产品(1.5年),其最新年化收益率显示,该理财产品正处于亏损10.16%的局面。
招商银行
亏损无下限-30%尚属正常范围
据财汇金融统计数据显示,招商银行的尊享权益系列之积极策略5号理财产品(3年),投资对象为招商银行委托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设立的华润信托·尊享权益灵活配置5号资金信托计划(以下简称“尊享信托计划”)。
从招商银行方面的介绍来看,这一信托计划主要投资于中国境内依法公开发行的股票、权证(只限于申购可分离债时所获配权证)、证券投资基金、交易所债券、银行间市场债券以及债券逆回购、货币市场基金、银行存款、低风险银行理财产品等符合中国法律法规的金融市场工具。
据悉,招商银行这只专门针对私人银行客户的理财产品,其购入门槛为50万元人民币,投资期限为3年,属于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同时不设止损点。
这也意味着,如果一位投资者认购100万元该只理财产品,则在理财产品每元净值为0.9533元时,其预期投资收益率将为-4.67%;如该理财产品每元净值跌至0.8088元,则投资者此时的投资收益率则为-19.12%;如该理财产品每元净值为1.5元,则在产品计划提前终止的前提下,该产品的投资收益率将达到15.25%。
交通银行
运作一年亏损10%
相比上述招商银行理财产品,交通银行的“得利宝宝蓝12号”人民币理财产品在运行期中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该产品收益期起始日为2009年10月28日,到期日为2011年4月28日,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5%,目前预期收益率亏损10.16%。 从产品介绍来看,这只理财产品的购入门槛高达100万元人民币,并且属于高风险的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
据交通银行方面介绍,该理财产品的募集资金将用于投向上海信托设立的证券资金投资信托计划的优先受益权,而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则来源于优先受益权人按照信托合同的约定可取得的信托利益。
这些信托计划主要投资于以沪深300成分股为主的股票池,并投资于经上海信托审核认可的配股、增发和转债的认购、申购,首发新股的配售、申购,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包括ETFs、LOF基金)及其他创新型基金,期限7天以内的交易所国债封闭式逆回购品种和银行存款及经受托人审核认可的期货、期权、权证。
该信托计划的优先受益权及一般受益权资金配比为2:1,止损线为0.85元,当信托财产单位净值达到或低于0.85元时,由上海信托主动将所有资产变现,以保障优先受益权人的投资本金及收益安全。
2010年1月8日,交通银行公布的“得利宝宝蓝12号”人民币理财产品净值收益报告显示,2010年1月31日,该只理财产品的每元净值为0.8994元,每元净值亏损10.1%;到2010年6月30日,交通银行“得利宝宝蓝12号”的理财产品每元净值微跌0.0008元,跌至0.8986元。
到了2010年9月30日,上述这只理财产品的净值再次由0.8986元,微跌0.0002元,跌至0.8984元,每元净值亏损10.16%。
平安银行
投资收益率亏损过大
投资者免费展期一年
据财汇金融统计数据显示,来自平安银行的盈丰0712基金优选人民币理财计划(以下简称“盈丰0712产品”)将于今年9月18日到期。虽然该只理财产品的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25%,但是据财汇金融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31日,平安银行该只理财产品的最新年化收益率为-10.94%。
从平安银行出具的产品介绍书来看,盈丰0712产品以基金投资为主,预期年化收益率有望达到6%~25%,上不封顶。其购入门槛为5万元,为非保本的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
而根据产品的资产配置,以平安证券管理的基金账户近4年的历史数据进行测算,这只理财产品持有2年后,其年化收益率大于10%的概率预计为90.29%。 在这只理财产品的投资范畴中,深圳平安银行将与其他符合《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的合格投资者共同委托平安信托投资有限公司设立的平安步步高基金优选集合信托计划。这一信托计划的投资范围为国内依法公开发行的各类证券投资基金和现金类资产,现金类资产包括新股申购、银行存款、国债回购等经委托人认可的其他投资。据悉,证券投资基金投资比例为0%~80%;新股申购等现金类资产投资比例在20%~100%。
2010年9月3日,平安银行发布公告称,凡是购买盈丰0712产品的客户,可与平安银行签署一份自动展期协议书。通过该份协议书,客户可以自2010年9月19日起将其手中持有的全部理财份额自动展期一年,至2011年9月19日。而在此期间,理财产品的固定管理费及银行保管费经信托受托人及保管人协商后,将一致予以免收。

热点内容
炒股亏钱还会怎么样 发布:2025-08-23 09:17:59 浏览:434
目前私募股权市场的大环境如何 发布:2025-08-23 09:08:56 浏览:197
公司如何分股权让员工有积极性 发布:2025-08-23 09:01:42 浏览:942
股市萌新怎么看 发布:2025-08-23 08:54:34 浏览:267
80万买哪个银行理财好 发布:2025-08-23 08:45:17 浏览:275
股市里什么是拟10派多少钱 发布:2025-08-23 08:42:51 浏览:364
股市怎么攒钱 发布:2025-08-23 08:02:24 浏览:101
dcep是什么金融 发布:2025-08-23 07:50:55 浏览:893
为什么有人会跟着老师炒股 发布:2025-08-23 07:31:31 浏览:869
解禁一半以上股票对股价的影响 发布:2025-08-23 07:22:09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