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理财 » 金融帝国2选哪个主管

金融帝国2选哪个主管

发布时间: 2022-09-02 07:13:13

① 金融帝国2怎么改运营主管的工资

1.运营主管好坑!所有东西都托管给他了,但从来没见过他自动找供应商,我自产的手表好棒好棒的,他也不会调,甚至连生产原料断货他也不管。他每天调调价拿走公司一半的利润。
2.市场主管在干啥?没见过
3.怎么吞并人家的公司?
4.手动的累死了,除了第一家工厂会自动找供应原料,剩下的全要手动!自动就一直卡主,断货了也不会自动连
5.内销点上了没用,被人家抢光了,有办法断掉人家的订单吗?
6.工厂莫名其妙的停工:原料充足,但是制造格子里完全停止了。总觉得bug了,好多该自动的东西都不能自动了,每次加一个工厂都要一个一个的商店去调供货商。。。电脑完全在吃干饭,,
7.运营主管光是添乱,没货还要进货,自己生产的东西他死都不买,电脑都抢。不用他调价又不行,反正就是坑坑坑!!

② 金融帝国2

我的方法是上来就拆,掌握现金,然后重新开建,我一般选农牧开局,在每个城市建3个大型农场,分别卖鸡肉、牛肉、猪肉、鸡蛋,再建立3个零售商店,分布在城市周围,然后建立总部,集中培训,农场级别到了4-5级时停止培训,将时间开启。(这时请注意现金流和定价,价格要保持较高竞争力,现金要维持100w左右的现金,如果钱多了就多培训几下,如果钱不够就暂停培训。)这样会很容易积攒起现金,大约一年时间,你的现金将会很充裕,这时建立研发中心,研发香水、头痛药、感冒药、咳嗽糖浆,同时研发塑料、玻璃,建立6个研发中心,聘请个高研发能力的研发主管,全力攀科技,一般1个研发中心,9个研发部一起研发,再加上个高能力的研发主管,二年时间可以将研发攀到100以上,这时开始霸占化工矿物,化工矿全部买下,将销售策略设为内销,然后生产药和香水,开始出售药物、香水,这样你的现金就会源源不断,后期剩下的就是攀科技和垄断矿物了,有了现金这些都好说,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怕矿场亏,大胆买入,一年亏不了几个亿,这样你可以牢牢控制对手,完成垄断,药物完了一般就是电子产品和汽车等产品了,这些在有现金保障的条件下都不是问题,达成目标是很简单的事情。

③ 金融帝国2的经营管理

1.正的现金流
和模拟城市一样,你要尽快建立起正的现金流。这里没有拖欠债,也没有资产抵押贷款(这点很不好),一但手中没有现金了,你就得倒闭。倒闭的标准不是资不抵债,而是你无法按期支付债务,这是西方15世纪以来的商业传统。而中国因为商人文化和契约观念比较薄弱,加之政府担心国企倒闭造成的失业压力,所以破产法的限定很紧。在民间也受契约观念弱的传统影响,私营企业主往往手中有钱就拿去投资,而不能区分现金和利润的差别,等到讨债的人上门时再想办法,反正自已的资产放在那儿,又不是还不出钱,你怕什么,想讨债先等两天吧。
2.品牌政策
一开局就要决定你的品牌政策,因为变更品牌政策会导致以前的品牌报废。这个设定不是很合理,朗讯刚成立时还借用了一阵子AT&T的大名,中国电信在分割之后更改标识,你能说它的用户就会重新开始认识中国电信,以为那个高收费低服务的公司不再存在了吗?当年电话初装费所导致的负的品牌忠诚度,不可能这么快就消失的。
你可以选择三种品牌政策,统一品牌、系列品牌、个别品牌。统一品牌可以通过公关部的费用开支去加强,广告开支比较少,而且开发别的城市的新市场时会已经有一些品牌基础,不需要从零开始。但是如果你的产品质量不平衡时,给人的印象不好,低质量的产品会拖累你高质量的产品,但是象GE和三菱那样from chips to ships样样都做得很好的企业也不是没有。个别品牌是指每个产品都使用一个品牌,相互之间不会影响,但是广告费用的开支是个问题,不过好处是品牌值涨得非常快,比用系列品牌和统一品牌时都快许多。系列品牌是同系列使用一个品牌,这可以将较差质量的产品的影响局限在某个系列中。而且同系列的产品使用的原材料相类似,在技术开发上一般是共同受益的,一但某个技术得到提升,往往是同一系列中产品的品质一起得到提升。例如芯片技术的提升导至芯片质量的提升,而芯片质量的提升导致电脑系列中台式、笔记本、掌上电脑三种产品(第四种产品是打印机,不用芯片的)的质量提升。
游戏中允许OEM,这是个很有趣的设定,不过游戏中并没有说清楚这个功能。你在零售店和工厂里可以看到有个商标部门,但是在管理指导菜单里只看到一句“该部门处理的产品”,如何个处理法?没有任何说明,这个部门是干什么的。现在我告诉你,这个部门是贴商标的。将消费品从港口或者NPC的工厂买来,经过这个部门处理一下,再卖出去就成了你的产品。你要检视产品明细时,它变成了你生产的产品。相应的代价是,你无法利用原有的品牌,而你的品牌是从0开始的,远不如供货商的品牌。在工厂里也有一个商标部门,不知有什么用。因为工厂的进货是中间产品,而中间产品是只有价格质量没有品牌的(现实世界中当然有品牌,这是一种合理的简化)。所以这个商标部门是用来给自产的产品贴商标的。为何需要贴商标?可以加强自己的品牌吗?找不到答案。
3.研发
前面提到过,零售业是没有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当然,要成为沃尔.马特那样的零售业品牌巨人,也不是不可能,这个我们在后面策略一节里会提到。在这里,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三个基本因素:价格、质量、品牌。我们前面已经提过如何通过运费和产能降低成本,也讲了品牌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现在谈质量。不同产品之间,价格与品牌的影响是此消彼长的,但是质量的影响,则是永恒的。
研发,就是生产技术的提升,而生产技术的提升,就是产品品质的提升。
当我们的研发将芯片制造技术从30提高到100时,这时我们的芯片质量就是95+2.5=97.5,提高了66.5。
你也可以向别人购买技术,因为你开局时往往没钱支撑太多的研发中心。技术领先的公司一般不愿意卖技术,但能成功向它买到的机率还是有20-30%左右。从技术排第二的公司就能100%地买到技术。
4.定价
技术的提升导致质量的上升,广告的支出导致品牌的加强,两者结合的结果是你的产品的总体评价远远领先于竞争者们。这么高的评价对你没有用,你只需要总体评价略高于竞争者就可以了,剩下的,就是你的提价空间。品牌和技术上的投入,并不仅仅是从销售量的增加上来得到回报,通过总体评价指数下降到略高于竞争者时,所能得到的最大提价幅度,是评价你在技术和品牌上的投入的回报有多少的更直观的方法。
NPC的公司在调价上做得很频繁,品质比我高时会上调到高过我一倍有余,品质太差时又完全不到我的一半,而这时我根本没上调过价格,可见他的销售必然是处于亏损状态。调价就和调房租一样,是一件很麻烦的事,调房租你要时刻注意出租率,调价格你要时刻注意竞争对手的价格。除非是独家垄断的生意我一次性涨价完事,否则这种麻烦事我一般是丢给雇来的COO去做。COO的面板里有个选项是价格政策,如果选激进,那么他就会尽可能高地调价以榨取每一分钱利润。不过我雇的几个COO做得并不好,大概是因为在零售方面的能力太差。
5.雇人
你建立总部后并建立相应的办公室后可以雇三个人,销售总监、CTO、COO。工资标准取决于你的年销售额,并依个人能力的不同而略有浮动,COO的工资可以占到年利润的1/5。当你的年利润增加时他们便会要求加薪,因为你不知道该加多少比较合适,如果拒绝的话会导致关系恶化,无法再次雇用。所以我一般加一点,然后对方拒绝后我再跑到人物信息里聘他。
销售总监是用来加强你的零售店的销售的,不知为何选人的标准却是营运的能力。销售总监对于提高销售水平有着很大的影响因素,我无从得知其中的算法。不过有一次我的销售总监向我要求加薪,加薪后月利润增加了一倍,而此前一年及此后一年我都在股市里作并购,对于生产经营上并无任何举动。
CTO能加强你的研发,并自行决定新的研发计划,以免研发资源被闲置浪费,当然你可以对他的计划作出调整。CTO的问题在于他会对超过100的技术继续研发,而事实上整个经济体系中有近百种技术等待研发。你可以通过CTO的办公室向别人购买技术,你也可以通自己(CEO)的办公室买技术,我不知这两者有何不同。买技术时,如果技术低于80,一般对方都会愿意卖,如果技术高于80,就只能向该项技术排第二位的公司买,处于领先地位的公司一般不愿意卖技术,别人向我买技术时,如果这个技术是我正在应用于生产中的,我也不会卖。
COO的工资比另两个人高出几倍,同一个人任不同的职位会提出不同的工资要求。COO是一个自动化管理的助手,其自动化管理的水平与该人在某项能力上的水平有关。游戏入门课程的建议是制造业、矿业、种植业强一些比较好,事实上也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许多关卡里所有的人的所有能力指数都是0。我主要是指望COO能帮我自动给零售业调价,不过事实上他做得并不好。另外,零售业向制造业采购时,在同一产品有几个工厂生产时,经常会发生不平衡的情况,一个厂供不应求,另一个厂却产能富余。因为零售店各自的销售波动都是相对独立的,而零售店的进货则是锁定某个供应厂商无法调整。在厂家暂时不及供货时零售店不会暂时切换到产能富余的厂家采购,因为自动切换只有在厂家完全断绝了销售时才会发生。我本来指望COO能帮我做这件调整工作,但事实上AI中并没有加入这个功能。
另一个解决同一产品的不同工厂销售不均衡问题的办法,是设立一个仓储中心。因为资本主义2没有提供仓储中心的建造,我们只能用一个小工厂以“购进-仓储-销售”的方式,从多家厂商购进,再统一卖出。虽然要付一笔小工厂的维持费,但是在管理上方便许多,而且销售不均衡的问题解决了以后,市场潜力的挖掘就更充分了。但是这只能适用于中间产品的销售不均衡,因为工厂不能从工厂购进最终消费品,而商店也不能从商店购进最终消费品。最终消费品从工厂出来后,就只能直接进入面向消费者的销售点,而无法增加一个中间环节。这也是一个设计上的缺陷。
6.工厂选址
对于高附加值的消费品生产,其中间产品的采购决策是一件很头痛的事。如果能够外购的话,建议先暂时外购,同时加强研发,等研发完成后再自产,因为自产意味着要从矿场开始直到中间产品的工厂为止的一大笔投资。在无从外购时,可以去别的城市找找看,虽然城际运费相对于其原价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有时甚至运费比原价还要高,但是对于高附加值的制造业来说,原材料的成本只是一个很小的数字,在暂时没钱自产时,付运费比花钱投资要划算。
有时所需的中间产品在别的城市的港口有供应,因为你不能直接购买别的城市港口的产品,所以你可以在当地建一个小工厂,从港口进货后再转卖到你的最终消费品制造工厂。
有时你自建了中间产品的制造工厂,但是当地的下游企业却消化不掉它的产能,而你又打算在别的城市开发新市场。新的最终消费品工厂是建在新市场边上,还是建在中间产品所在的城市?若新工厂是建在新市场边上,中间产品是就地外购,还是花一笔城际运费自产自销?
中间产品外购还是内购,这个答案很简单。如果你有工厂在生产的话,尽可能内购。因为你的成本并没有看起来那么高,你的进价有很大一块是你另一个厂的利润。但是对于新厂选址,则要考虑运费的情况。
资本主义2对于城际运费的算法有两个BUG。台北与汉城的距离只有24公里,而台北市东边到西边却有上百公里,城际距离远小于实际距离,甚至小于同城内的距离,这是件不可思议的事。另一个BUG是车体和引擎的运费,比整车的运费要高许多。
另外,运费是以产品自身的价值为基础进行计算的,而不是以体积、重量为基础进行计算的。结果就是原材料的运费少得可怜,运一只引擎的运费所能运的钢材,够造几百只引擎了。对于这种情况,我们的对策是,将高附加值的生产放在市场当地,而原材料和车体引擎之外的中间产品,则可以统一在某个城市生产。
6.市场调研
游戏直接给出了市场调研的数据,你可以直接从产品明细中查到占有率、以及销售各因素的对比。而在现实中,这种数据并没有这么容易就能拿到,要么你花大钱自己去搞调查,要么向AC尼尔森之类的公司去买。即使是AC尼尔森这样的大牌公司,拿到的市场数据仍可能与市场的真实情况有较大的偏差。
所以,好好把握这份免费的资源,经常查一下产品明细。

④ 金融帝国2总部职位

技术:能自动选择要升级可技术
市场:广告能力,提高品牌效果,增加销量
运营:能代管大部分公司
其他部门就不需要讲了吧 ~~~
运营的你进入你开的商店啊,工厂农场之类的分公司,点击左上角的头像,就可以换运营总监来代管了!

⑤ 金融帝国2 部门如何升级

两种方法
1,培训,进入店中中下方有个小管子。那是培训力度。力度越高,升级越快,花的钱也越多。你用鼠标可以调。
2,在总部设立人事部,有个高强度训练选项,
可以一下子让所有部门都升级,这也是缺点,因为有的部门已经满级了,为了给升级的部门培训,还要带上已经升级完的部门,浪费钱。总体来讲这种方法快但是费用高。
总共有9个级别,但是具体培训有什么用我也不太知道。

⑥ 金融帝国2研发产品的问题

建立了研究中心,就可以直接研发新产品了。少量产品一开始不能研发,过几年就可以。不过你玩到2000年应该全部都可以了。
刚才开了游戏试了一下,1990年1级研发中心1个部门就已经可以研发新产品,DVD要12年,便携式游戏机、电视游戏机、笔记本电脑和手机10年,掌上电脑和溜冰鞋还不能研发。所以LS说的是不对的。

⑦ 金融帝国2城市发展

我一般不会把工厂建在市区的,一是地价贵,二是建在哪里没什么大的用处,我会把工厂建在没有建筑的地方,零售店建在市区,所以我没有遇到你的问题。
还有就是金融帝国在后期我会发现城市总是进入衰退,消费能力下降,虽然我是全垄断了,赚的钱在缓慢下降,我的解决办法是控制物价上涨,还有就是在一个地方多建研发中心,好像可以提高该地工资水平,这样到了后期城市也一直会繁荣下去,每次我都是200难度,全垄断,后期所有城市欣欣向荣。很有成就感。
最后,游戏前一定要挑个好城市,一般要有个工资低的城市,3个高工资,400万人口的大城市,最好随到东京、香港、北京、汉城这4个城市,把工厂、研发全建在北京(北京工资低,呵呵)然后再其他城市开零售店(农产品最好还是在当地生产,出口运费太高),还有就是商务楼、住宅楼少建,每个城市建8个住宅,4个商务就差不多了,建多了总亏,虽然咋不差钱,但是总是觉得不舒服。
我的经验是8个9级汽车厂可以满足4个大城市的供给需求,电器厂每种电器建4个厂,台式电脑6个,手提电脑3个,掌上电脑2个(均为9级),大致每种产品4个9级工厂,钢厂2个,塑料厂2个,芯片厂2个,原材料厂建2个左右(其实1个可以供应,但是害怕火灾),农产品,消费类的每个城市1个,棉花6个,其余农产品原材料类均为3个以上,统一建在工资最低城市。 还有好多经验,就不一一交流了,呵呵。
记住不要用电脑自带的生产规划,我都是用的自己琢磨出来的规划,厂子不会生产多种产品,这样方便你管理。还有就是不要把所有厂子都交给首席运营主管,前期一定要把产品竞争力提上去再涨价。

⑧ 玩过《金融帝国2金融帝国实验室>的大神请进。

先回答第二年需求急剧下降的问题

首先同一种商品不能开那么多的销售点,一个城市一种商品只能有一个销售点,

只要出现一个以上销售点,就会产生竞争,即使那几家店都是你的,也不行。

第二是价格问题,决定一个商品的供需,是由品牌、质量、价格三个计算而来的

总体评价,只有高于城市平均值,才能保证供需稳定。在游戏刚开始,品牌、质

量都无从谈起,只有靠大幅降价来使总体评价上升,随着品牌、质量的提升,可

以逐步的提价,但也有一个限度,否则即使品牌、质量再好,总体评价一旦低于

城市平均值,需求立刻消失,成为供大于求。这个限度每种商品都不一样,上下

多试几次就找到了。

第三是复合经济的影响,即繁荣和萧条,不同经济阶段,市场需求的差别是非常

明显的。如果碰上大萧条,需求是大幅度下降的。

第四是市场容量,可从世界地图调看城市情况,4000万人口、高消费的城市市场

要远远大于1000万人口、低消费的城市。有的玩家,反复开局,就为了开出一个

大的城市。

第五是产量增加,随着农场工厂升级产量是成倍的增加,开始时的产量是不足的

,但后期就过剩了。

还有不要指望一两年内就实现盈利,很多以农产品开局的玩家(农产品好像反而

是实验室最容易的开局),以1分钱的价格销售,待把品牌、质量都提升上去,超出城市

平均一大截后才敢提价要利润的。

其他的问题

品牌策略在信息中心——总公司明细报表,选择自己的公司,右边品牌里调整。
只有建了总部才能招聘员工。员工能力,查信息中心——人物信息。
工厂的成本跟部门多少无关,建几个部门都一样。
自己生产的商品就不用贴标签了。如果用了劣质产品,当然会影响自己所售商品

的总体评价,总体评价一低,销售就不好了。
同一种商品只需要连接一个广告,就会对自己整座城市内的同一种商品起到作用

,但也只对该城市有效,其他城市无效。
大量倾销产品,需求不会下降,但会挤出其他竞争者,不过财力不雄厚别干,即

使挤出其他竞争者,你一提价,他们又回来了。
仓库是为了平滑、保证供应,有些商品的供需节奏不一致,要用仓库来平滑。比

如羊毛的供应有季节性(六到十月),就需要仓库来储存,否则其他月份就没法

用了。
大中小超市成本和销售同比增长,专卖店的销售相比会更高一些。如果你是买别

人的产品来销售,做零售商,就建超市,可以根据市场灵活变换商品。如果自产

自销,就建专卖店吧。

⑨ 金融帝国2的问题

运营主管会私自按照他认为的最优策略(一般都比较脑残)改变你的供应链结构,比如选择非自己的供货商、比如私自去建造或者购买几个大厦...
反正我是从来不请,因为最烦人的是会打乱我心里面自己的战略规划。

如果你请一个技术100的技术主管,那么之后你建的所有研究所,刚一建好每个部门模块都是5级的,好像90是4级,80是3级....不过技术主管有时候也会私自改变你的研发计划,比如我九部门集中10年研发汽车,他就给我改成1年半年2两年等三四个乱七八糟的研发项目,我的做法是,请一个技术100的技术主管,再建好想建的研究所,设定好研究计划以后就解雇他。

同理,生产主管就是可以提高工厂的初始等级...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得有钱,得有稳定的现金流基础。。

⑩ 金融帝国2的游戏

主管一开始不要聘请,纯浪费..
有从头开始玩么?教程一步步的教下来,很快就能学会了。
至少我很快就学会了..而且轻松突破任务要求..

热点内容
江向阳管理哪些基金 发布:2025-08-23 13:02:43 浏览:276
公募基金的机构投资人有哪些 发布:2025-08-23 12:32:58 浏览:158
银行石油期货怎么处理 发布:2025-08-23 11:56:24 浏览:873
股市用户多少 发布:2025-08-23 11:16:35 浏览:509
炒股软件怎么批量添加个股 发布:2025-08-23 11:03:40 浏览:866
一万存理财通一个月赚多少钱 发布:2025-08-23 11:03:30 浏览:813
股票累计投资有分红 发布:2025-08-23 10:42:15 浏览:970
金融化泡沫化怎么处理 发布:2025-08-23 10:15:48 浏览:963
受假疫苗影响的股票 发布:2025-08-23 09:41:57 浏览:871
炒股亏钱还会怎么样 发布:2025-08-23 09:17:59 浏览: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