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周报哪个最好
Ⅰ 关于经济方面的权威杂志有哪些
经济理论类核心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经济学动态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2 经济评论 武汉大学经济学院 武汉大学经济学院(430072)
3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4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5 当代经济研究 中国《资本论》研究会 长春市人民大街长春税务学院(130021)
6 当代财经 江西财经学院 江西财经学院(330013)
7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福建社会科学院 福州市小柳村(350001)
8 经济学家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610074)
9 南开经济研究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天津市八里台南开大学(300071)
10 财贸研究 安徽财贸学院 安徽省蚌埠市宏业路243号(233041)
11 经济科学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北京大学法学楼(100871)
12 学术研究 广东社会科学联合会 广州市黄华路四号之二(510074)
13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中南财经大学 武汉市武珞路114号(430064)
14 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15 探索 中共四川省委第二党校,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 重庆市渝州路160号(400041)
16 当代经济科学 陕西省财经学院 西安市纬二街(710061)
世界经济类核心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世界经济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中国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2 世界经济与政治 中国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3 世界经济研究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497室(200020)
4 西亚非洲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非洲研究所 北京鼓楼西大街158号(100720)
5 拉丁美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北京1104信箱(100007)
6 东北亚论坛 吉林大学 长春市解放大路123号(130023)
7 经济学动态 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8 现代国际关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寺甲2号(100081)
9 东欧中亚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 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东院(100007)
10 当代亚太 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 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100007)
11 现代日本经济 吉林大学,中华全国日本经济学会 长春市解放大路123号(130023)
12 亚太经济 福建社会科学院亚太经济研究所 福州市柳河路18号(350001)
13 国际经济合作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所 北京市安定门外东后巷28号(100710)
14 国际贸易 中国外贸部国际贸易研究所,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北京市安定门外东后巷28号(100710)
15 国际贸易问题 中国外贸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00029)
16 欧洲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493室(100732)
17 世界经济文汇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上海市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0433)
18 国外社会科学情况(改名为: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江苏亚欧区域经济研究所 南京市虎踞北路12号(210013)
19 国际经济评论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5层(100732)
20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中央编译局马列主义研究室 北京西城区西斜街36号(100032)
Ⅱ 国内著名周报是
你好《南方周末》以“反映社会,服务改革,贴近生活,激浊扬清”为特色;以“关注民生,彰显爱心,维护正义,坚守良知”为己责;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熔于一炉,寓思想教育于谈天说地之中。创刊24年,一纸风行,独步报林,发行量达600多万份,读者群主要是知识型读者。2008年被中国传媒大学等单位主办的评选活动评为最具品牌的报纸,其中,《参考消息》第二,《人民日报》第三。
Ⅲ 国内哪家媒体的深度报道做得最好
21世纪传媒系: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商业评论,理财周报。
21的三本刊物各有千秋。主报重视重大财经,金融,政经,产经事件的挖掘,能够采访到高层。商评重视对新颖题材的挖掘,前段时间有个关于blackwater创始人的深度稿;理财重视上市公司和VC,也能拿到独家的料。
财新杂志;
胡舒立老师的团队,几本杂志能就一个选题出连续的深度报道,参见动车系列。
财经杂志,风韵犹存,在选题方面绝对的敏锐,深度不必担心,树大根深有照应。
排名不分先后。
Ⅳ 国内著名周报有哪些
《南方周末》、《体坛周报》、《时代周报》、《汽车周报》、《理财周报》。
Ⅳ 推荐几本最好的证券股票周刊杂志好吗,还有报纸多谢!
我自己的一点心得。
《每日经济新闻》里一个版面有主力增减仓的仓位变动情况,是个不错的参考。另外一些评论文章也不错。属于微观方面。
《上海证券报》或者《中国证券报》,里面的大政方针是官方的权威言论。还有对于行业的分析报告也十分有水准。另外也有高水平的评论文章。属于宏观方面的。
《理财周报》,这个报纸于理财方面的东西非常全面,包括股票、基金、保险、金融、汽车、黄金等等方面。关于股票方面,这份报纸的编辑水平非常高,无论是对钢铁、汽车、电力等板块的分析还是对主流券商的仓位分析和股票池的分析都十分到位。另外一期对于基金的分析也很到位,是一份非常好的报纸。
《证券市场红周刊》,作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证券周刊,以及中国证监会指定的披露上市公司信息的刊物。无论是官方的权威言论还是民间的高手论道都能找到不少有价值的东西。
这些是我经常看的,但是我很少看那些乱七八糟的报纸,尤其是天天推荐黑马,把自己吹的神乎其神的,往往是用来忽悠人的。最好还是看官方的出版物。
Ⅵ 理财周刊和第一理财网在业内出名吗
创刊于2001年3月的《理财周刊》是中国内地第一本面向个人和家庭投资者的专业理财杂志,每周一出版。他已经连续多年获得了的“影响中国十大期刊”等荣誉,还是不错的。
Ⅶ 《理财周刊》这杂志如何
给你转载个他们主编的话语,自己评价。
“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站在《北京商报》更名3周年的时间窗口上,回头看看这三年来我们倾心打造的《理财周刊》,作为她的执行主编,我对上述格言深信不疑。
最初,我们做《理财周刊》的目的,仅仅是觉得财经新闻中心旗下应该有一个周刊,因为从财经很容易过渡到理财上来。至于能办成多好的刊,能不能“发光”,我的主编、我以及我的同事们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尺。
但是我们经常问自己问题。
比如理财是什么。每一次做版,每一次写稿子,我都先问自己这个问题。比如我们要给读者写点什么。每一次报选题前,我们财经新闻中的记者们都在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再比如我们的文风是什么。每一次在签版付印前,我们的主编都会重新问自己一遍。
结果,在商报改版后的第三年,我们的周刊走过了近150期之后,我们惊奇地发现,这份周刊火了。她的火,不仅借助了《北京商报》人性化的发行方式,还借助于我们成熟读者的不断指点,他们需要的,就是我们追求的。在这种与时俱进中,《理财周刊》“发光”了。
我们坚信——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有钱存到银行嘛,理什么财?”即便是到了21世纪第9个年头,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享受金融业提供的以钱生钱的理财生活。
诚然,靠双手努力劳动换得金钱是“天理”,但依靠金融工具获得财富也是“人情”。而我们更相信,一个国家的金融业需要人气,人多了,这个市场才完整。
理财是什么?这是我们提过的一个问题。在周刊的记者看来,理财就是使你生活变得更有乐趣、更为精致的工具。比如有人认为买基金就是理财,用钱买一款基金,基金就能为自己挣钱。其实,买什么样的基金、在什么时候买,甚至在什么时候赎回,这些都是有据可循的。
比如,2007年6月,上证指数在冲上4300点后出现回调,《理财周刊》就针对当时一部分投资者的心理,写了《震荡市 基金是避风港吗?》这篇文章。文章披露,号称“理财专家”的基金在调整中战绩各不相同,但进取型基金在市场回调时风险很大。到了2008年6月,上证指数已经跌到2868.8点,很多投资者认为这是基金加仓的好时机,但记者在对比后发现,股票仓位较高的基金风险过大,因此写了《暴跌中选择中低仓位基金》。到今年6月,上证指数涨到3000点以上,一时间指数基金这个熊市中的“破落户”变成市场新宠,记者从指数基金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预期出发,报道了《指数基金 昨天今天明天》,提出理财方案,同时提示风险。
这是《理财周刊》“解剖麻雀”的一个例子。平时,我们关注各种理财产品。保险怎么买最划算、普通投资者如何买投连险、退保需要什么手续、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怎么读、保本产品可能不保本、私人银行理财师的能力怎样、房贷转按揭手续费多少、国债提前赎回怎么算利息、银行卡手续费如何计算、哪家银行信用卡积分最值钱、怎样买黄金最划算、挂钩葡萄酒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如何保证……这些都是我们关注的话题。甚至,我们向读者传达这样的理念——哪怕你只想存1元钱,也要计算一下怎样存是最划算的。
到了节假日,我们给读者的理财建议就多起来。比如在今年春节前最后一期周刊1版,我们财经新闻中心12名编辑记者从各自关注的领域出发,简短盘点一年来的理财市场,并对投资者在牛年中的理财生活进行了规划(详见本报2009年1月23日理财周刊A1《牛年到 商报祝您Happy牛Year》),这是财经新闻中心记者一次集体亮相,目的是让读者看到,平时理财精打细算的这些人,其实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惟一不同的,是这12个人都戴眼镜。
我们坚持——
早于读者发现理财陷阱
《理财周刊》的另一项工作是查找不合理的理财市场,或者是市场中的怪现象,以帮助读者成功绕过鲜花装饰的陷阱。
这里要提一点,就是我们这个团队中所有成员,对于理财市场的“负面报道”其实都心怀抵触,原因是作为市场中的一员,我们不愿意向读者传达过多的负面消息。但有些时候,监管层的触角无法伸向异常隐秘的地方,这时,我们的笔就变得很有分量。
2007年4月11日,商报《理财周刊》头版头条刊登了由现任周刊主编刘杰、商报《老周侃股》专栏作者周科竞和那时仅仅是一位新记者的我共同写作的《不炒股票炒股民 黑心咨询机构赚钱伎俩曝光》。这篇稿子一发布,其犀利的语言、独特的视角以及大量采访吸引了众多读者的关注,网络转载数量上百条,链接留言数不胜数,既以内容警示了投资者,也使我们看到了读者的诉求。这篇稿件后来被评选为2007年京报集团好新闻一等奖以及北京新闻奖一等奖。
之后,几乎每隔一个阶段,我们都会对理财市场中的黑幕或陷阱进行曝光。2008年3月5日,针对理财产品市场存在的银行销售者误导投资者现象,我报道了《揭秘银行理财产品五大陷阱》(该文后来被评为2008年京报集团好新闻二等奖),直揭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复杂到连金融博士都读不懂的怪现象。
2008年6月30日,在多次暗访之后,记者陈洁在周刊发表了《原始股骗局卷土重来》一文,揭露了骗子利用投资者“贪小”的心理弱点骗取钱财的全过程;随后周刊再次发文《熊市中股民谨防黑嘴忽悠》(2008年7月21日),警醒投资者切勿上当;今年1月,为提示投资者在进行消费时谨防银行卡被复制,或者被山寨钓鱼银行网站骗去钱财,我和记者黄竞仪写作《理财消费防骗锦囊》(2009年1月16日A1版);今年3月,针对市场上泛滥的假保险理赔单,记者崔启斌在周刊发表《四招教您揭穿“假保单”》;4月,A股股指“龙抬头”,我与记者王丹写作《股市投资的四大圈钱陷阱》,提示投资者要谨防炒股次生风险;而在信用卡滥发背后,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于今年6月在周刊1版写作《信用卡“馅饼”背后的六大陷阱》,供投资者参考。
长长的一串稿件名称背后,是记者们通宵达旦写作的辛苦。但每当新一期《理财周刊》印制出来,我们手里的这份报纸带给我们的快乐都无法形容。
我们期冀——
下一个三年更精彩
过去的三年里,《理财周刊》循着市场的足迹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沿途我们留下精彩的作品和辛勤的汗水。
时不我待。今后三年,我们的目标是在理财行业内部得到更多的认可。除了在稿件中加入更多创新元素外,我们还希望能够与市场中的各方建立广泛的联系,在这种联系中碰撞出更多的好题材。
另外,虽然三年来《理财周刊》一直按照自己的模式向前发展,对市场热点也能准确捕捉,但并没有举办过任何大型的论坛或者发布任何理财消费指数报告。事实上,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水平。
因此,我们几位周刊同志都认为,下一个三年,我们要加大自身的曝光频率,不仅让读者和市场记住周刊,同时也要使大家认识我们,了解我们,鞭策我们更快地往前走,走向“阳光”更充足的地方。
《理财周刊》执行主编 崔吕萍
Ⅷ 理财周刊杂志哪个报社集团的
上海世纪出版有限公司主办.
创刊于2001年3月18日的《理财周刊》,是国内第一本实用型个人投资理财专业杂志,逢周一在上海出版,全国发行。杂志在北京、广州、香港等地派有常驻记者,其广告语“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深入人心。杂志内容主要包括股票、基金、保险、贷款、不动产投资、集藏、创业,以及各种经济趋势分析与理财规划方法等。它擅长透过新鲜生动的文字,深入浅出的介绍,图表化的视觉呈现,让理财信息不再晦涩难懂。
作为目前国内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广的投资理财类专业杂志,《理财周刊》拥有包括平面媒体、网络平台、教育培训、会展服务、手机无线服务在内的专业、立体的传媒资源。《理财周刊》主办了国内第一个理财博览会——上海理财博览会;兴办了国内第一所理财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理财专修学院;创办了国内第一家大型综合理财门户网站——第一理财网(www.Amoney.com.cn);评选了国内第一批理财明星——上海“十佳理财之星”。2002年,《理财周刊》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2004年被国际权威独立品牌评估机构——英国的SUPER BRANDS评为中国财经理财类杂志第一个“超级品牌”, 2006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中心、中国广告协会等权威机构评为“中国十强品牌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