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产品如何避免被骗
『壹』 银行理财怎么买才安全看完这三点,再也不怕被坑了!
很多人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出于对银行“公家人”身份的信任,认为这些由银行出售的产品是没有风险的,银行方面也会保证客户的利益。然银行理财产品亏损的示例频频发生,这也就导致了许多投资者对银行的信赖感几乎降至冰点。实际上,并非如此!要知道,银行售卖的理财产品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银行自营的理财产品,另外一类是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包括基金、保险、信托、国债、第三方理财等,这些产品都不能称为银行理财,除了国债之外,其它产品的风险普遍要高于银行理财。
而我们所听到的银行理财亏损示例,大都属于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所以,今天要跟大家详细讲讲如何购买合规且正式的银行理财,让大家避免入坑!如果觉得有用,大家不妨转发分享哟~
购买银行理财之前,这些问题一定要搞清楚:
1、何为自发,何为代售?
银行作为一个拥有庞大客户量的金融机构,不仅仅会销售自营理财产品,还会代理发行其他金融机构的产品。这里郑重提醒大家:“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之前,一定要先确认是银行的自营产品还是代发行产品”。
自营产品和代发产品如何区分?自营产品有以下三点特征:
1直接打开所属银行官网或手机银行投资理财板块查看。
2银行自营的理财产品,在产品说明书中都会有一个以大写字母“C”开头的14位产品登记编码。
3可以通过中国理财网输入该理财产品的编码,如果可以查询的到,即为正规的银行自营理财产品。
2、正确区分理财产品和保险
相信大家看过不少关于银行存钱理财变保险的新闻,当客户在银行办理业务时,遭到银行工作人员推销某款理财产品,出于对银行工作人员的信任,以及自身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不到位而随意购买,从而导致了日后血本无归的惨剧。
因此大家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一定要事先确认产品究竟属于理财性质,还是保险性质?同时要注意理财性质产品的预期收益和风险等级是否与自己所能承受的风险等级相对应。
3、预期预期收益率
投资理财保本增值是关键,如果光看中预期收益,那么极有可能一不小心就掉入了高风险的理财陷阱。理财产品说明书里,一般提到的预期收益率,是指“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即只有你选择的理财产品期限达到1年时,才能达到的预期预期收益率。
比如一款宣传预期年化预期收益6%的理财产品,产品期限为6个月(180天),6个月后,你的预期收益不是本金×6%,而是本金×6%÷365×180。
总结: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很多人通过合理地长期坚持投资理财,不仅仅提高了自身的财富效能,还有利于实现更高品质的生活。
『贰』 民生银行30亿假理财案,在银行买理财产品如何防骗
1、选择正确的购买渠道,减少被骗风险;2、购买理财产品在自己的力所能及的范围内;3、对于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要谨防被骗,理性购买。
『叁』 买银行理财怎么避坑银行理财小技巧
浙商银行买到8亿假理财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这个新闻一出,很多投资者开始担心,连银行都能被骗,理财产品这么多坑,是不是不能买了?其实买银行理财,多注意一点就好了,下面就来聊一聊买银行理财的注意事项,请看下文。买银行理财怎么避坑?
一、警惕虚假宣传
一般来说,银行对产品宣传的管控是比较严格的,但是每行每业总有不靠谱的人。有个别理财经理,保不齐就跟你大忽悠,口头承诺一些不靠边的事,比如“这款产品保本保息”“预期收益能有多少”。
实际上,自从资管新规出来后,银行保本理财已经不复存在,银行也不许承诺预期收益,有的银行理财还允许投资股市,所以理财经理的意见参考一下就好,最安全的还是自己看产品合同。
二、看理财合同
评估一款银行理财,最重要的是看这款理财的底层资产,看这个产品的钱,最终去购买了什么产品,比如债券、存单或者货币基金,这些都是预期收益比较我呢间的。
如果钱是借给某个不靠谱的企业或者烂七八糟的项目,又或者投资了股市,这款理财产品就要谨慎对待。一款理财产品的合同,对投资标的、资金流向、资产结构是写的清清楚楚的,了解了这些能够充分掌握这款理财的风险点。
三、分清自营和代销产品
银行理财和银行买的理财不是一个概念,银行自营理财有银行信用背书,它的安全性相对较高。但是银行代销的其它起购的产品就不一定了,代销产品银行是不负责的,如果这款产品本身风险较高,或者流动性很差,投资者买到就很亏。
要分清自营和代销产品,最简单的方法是登录中国理财网查询,银行自营理财一般有产品登记编码,在这个网站能查到这个登记编码就说明确实是银行自营理财,至于代销的理财产品,我们可以到手机银行等官方渠道查询相关信息。
好了,关于银行理财怎么避坑就说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温馨提示,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肆』 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如何避免入坑,才能防止存款变保险呢
购买理财产品是一个技术活,需要对理财产品的发行、运营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有人却会借助这些专业技术欺骗投资者,网上经常看到理财变保险,银行理财变非法集资的案例,所以理财时一定要小心谨慎。
那么如何避免理财被骗,防止存款变保险,理财变非法集资呢?结合我自己的一些认知和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1、不要相信道听途说的信息
根据监管要求,正规的理财产品是不允许在公众媒体进行广告宣传的,更不允许通过小道消息进行私下传播,因此,只要是道听途说或者有人兜售的理财产品基本都是骗局。银行的理财产品是不会在银行以外的地方销售的,所以理财还是到正规金融机构。
我身边一个同学就是这样被骗的,通过一个朋友的微信介绍,可以投资某个数字科技公司的股权,不但能分红,可能还要上市,现在投资1000元,几年后会变成上百万。这种消息竟然有人相信,不但自己投资,还不遗余力的向别人介绍,认为被骗也就是1000元,万一是真的呢?简直太可笑了。
理财产品就不一样了,理财产品是没有任何保障的,有承诺也是非法的,理财公司一旦倒闭,理财资金就会打水漂,所以,即便是银行理财,也无法保证资金安全。在最终选择理财产品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那些资产规模大、成立时间长、口碑比较好的大型银行或资管公司,这对规避风险也是非常重要的。
结论
总之,理财是有风险的,风险不只是来自产品本身,也有可能来自外部,外部的风险主要是防止被骗,防止被“飞单”办理保险或者高风险理财,防止因为理财单位经营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通过上述五个步骤,相信您能够对理财诈骗有了一定的识别能力,在投资的时候能够避免陷入理财陷阱。
『伍』 投资理财产品爆雷了怎么办如何避免买到爆雷的金融产品
在投资之前,最好对投资公司做一个调查,如果仅仅是因为注册公司或者注册资本很高是不够的。我认为,投资者可以通过工信部的地址和域名信息,查询公司是否备案,在管理系统中是否可以查到,是否有第三方资金托管。这些看似很小的细节,基本可以判断公司是否合法,这是最基本的信任。
要认准上市的公司。
有一些投资平台为了吸引大众,很多人的平台都开出了投资的高年化率,有的甚至开出了30%左右的年化率。不能说非上市公司不安全,但是相对来说,上市公司是透明的,不敢做一些违法的事情,因为很多投资的人都在关注非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这是不可思议的。
总而言之,投资者还要明白一点,即使是正规的金融公司,依然也是避免不了爆雷的情况。投资者切莫只看到预期收益,却没有看到实际风险,这样做就会让投资者忽略了投资的风险。
『陆』 如何挑选一支好的银行理财产品买银行理财如何避坑
首先要打消大家的一个想法,就是觉得银行理财的收益太低,所以完全不值得买。我们在做投资的时候有一个观念叫配置,意思就是你不可以所有的钱都拿去买高风险的理财或者投资,不可以重仓全部押在高风险的股票或者私募基金等等项目上。因为一旦亏损,就会发生很大的损失,我们讲的配置就是要稳稳地幸福。把自己的钱做一个分配,有的做激进型的投资,有的做稳健型的投资,有的买保险作为自己和家人的保障。所以,银行理财就相当于是存款,因为亏损的风险很低,你如果直接把钱直接存在银行,完全不动,会发现是完全跑不赢通胀的,稍微做一些理财,可能会好一点,但是理财产品也是要挑选的,如何挑选呢?
首先要说一说有两个坑要注意避免,第一个坑是容易受银行经理的误导,你要买一个稳固的投资产品,结果理财经理给你一顿介绍之后就买了一个风险很高的产品,有的银行比如原油宝,这个产品对标的就是原油,原油市场的价格波动是很大的,第二个坑就是银行除了自己的产品也会代销其他产品,常见的有基金公司,信托平台的产品,如果是银行自己的产品,会有银行做信用背书,一般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如果是代销的产品,银行是不负责管理的,也不承诺资金安全。
我们挑选银行理财的时候先要看清楚产品是银行自身的还是代销的,可以通过中国理财网查询产品备案信息,确定了是银行自己的产品之后,要学会看风险说明,对应自己相应的风险评估结果去买。最后,不要被表面收益率蒙骗。
『柒』 如何避免买到假冒伪劣的银行理财如何查理财产品的真假
金融骗局防不胜防,有很多网络骗子挂羊头卖狗肉,打着高收益银行理财的幌子诱骗投资者购买不正规的理财产品,我们应该如何为这些理财产品验明正身呢?根据银保监会《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要求:商业银行不得发行未在全国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进行登记并获得登记编码的理财产品,投资者可以依据该登记编码在中国理财网查询产品信息,记住了,理财产品登记编码就是产品的身份证号码,是产品是否合规的重要标志。
理财产品的登记编码都会体现在产品的销售文件当中,一般是以大写字母开头,公募理财的产品登记编码共14位特征组合码,私募理财是15位。可以在销售文件的显著位置看到这个编码。
编码分为三个部分,从左到右分别为:6位金融机构代码,2位年度码,一位标志码(仅私募理财有),6位顺序码,比如,中国银行的6位金融机构代码就是“C10104”,中银理财的6位金融机构代码就是“Z70010”。
怎么查询呢?
我们可以通过中国理财网的官网或者是微信公众号的渠道查询。
官网
进入中国理财网官网页面之后,找到“鉴别产品真伪”菜单,输入产品登记编码可以准确查询,或者输入产品名称可以进行模糊查询再臻选。
微信公众号
关注中国理财网微信公众号,进入之后点击“产品查询”,选择是通过登记编码查询还是产品名称还是发行机构查询。
这样就可以获取产品的信息啦。
『捌』 湖北女子听网友推荐理财7天被骗220万元,如何避免落入这样的骗局中
要避免落入骗局,就要做到不轻信,不贪财。
不轻信
现在的骗子人手一本心理学,专门突破你的内心防线,而且手段多变,让人防不胜防。
就好像这个理财项目,一般人在刚开始接触一个新鲜事物的时候总是有些防备的。所以他们的手段是先让你花几千块钱去尝点甜头,逐渐建立信任感,再哄你把自己的全部身家投进去。因为有了前车之鉴,你毫不犹豫把钱转进去了,结果发现不仅没赚钱,连之前的钱都无法提现了。
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