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金融股为什么暴涨
A. 中国资产全线上涨,中概股迎久违反弹,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是因为受到国际局势的影响,也是因为受到了国内经济的影响,所以才导致了出现反弹的情况。
B. 中概股大涨,下周看好这些
本周沪深股市先抑后扬,超级逆转,周内深“V”反转,成交量环比上周放大1300亿,达到5.55万亿,市场人气回升,赚钱效应膨胀。具体看:全周以周三中午为分水岭,前半时段连续“跳水”低开下跌,后半周强势逆转,成长周期、价值股轮番表演。全周上证指数下跌1.77%,深成指下跌0.95%,创业板指数上涨1.81%,科创50指数下跌1.45%。
北上资金净卖出了166.95亿,沪股通净卖出73.44亿,深股通净卖出93.51亿,这意味着外资目前仍旧持谨慎态度。而外资尽管在A股的成交金额,市值占比并不大,但是其对投资者心理暗示作用极强,具有很强的导向意义。
题材上,周期类、低估值类板块领跌,而消费类和涨幅滞后板块、调整较为充分的成长赛道回归市场,这或许意味着“稳增长”逻辑在外部冲突催化下的加速阶段已成为过去式,后市逻辑或以年报为支撑,结合行业景气度展开。
所以,小结一句话: 目前市场中期趋势大概率逆转,再度单边下跌概率极小;短期更像是超跌反弹,而反弹的火力并不集中,共识有待进一步磨合;压抑的反弹量能集中爆发之后,市场大概率是要再度回落,反复震荡,寻找确认市场底
......
此外,本周末我觉得最让大家觉得兴奋的事情是,中概股集体性大涨, A50期货大涨,纳斯达克中国金融指数更是大涨7.5%,虽然说周末降息降准的预期落空,但各种消息面的刺激,也或将对下周A股市场出现高开的格局。滴滴大涨超过50%,美股中概股的接连大涨有背后的预期,中概股的继续大涨,有利于A50的上涨、恒生 科技 股的继续反弹,有利于A股外资由净流出转为净流入状态。
周五午后金融和地产产业链出现较大程度的反弹,是指数上涨的主要推手。中国平安、招商银行、万科等大涨,保利涨停。不过每次出现这种局面的时候,其他方向都是被吸金的比较明显,因为大家对于这些的反弹并没有什么意思,而且市场时将这些当作方向指标,尤其是在缩量的情况下。
至于医药(新冠)方向,金融委会议之后,风向变了,各方面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以疫情防控其实也在变,普及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加快国产特效药研发,引进辉瑞特效药等,这些都是新方向。所以,对于后边,辉瑞等相关的概念可能不是那么香了,如这几日之前大涨的几只特效药已经不怎么大涨了,而国产特效药明显正飞舞中。
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再迎利好,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意见》全文共九方面31条举措,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金融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除了利好原本已经活跃的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概念股,浙江建投、杭州园林等,还利好金融 科技 概念股,新力金融、海联金汇等。明天浙江板块是预期一致高开回落,还是继续走强,前排一字需要看,毕竟弱势下,如果直接封杀溢价,那么后续接力吃面就是常态,所以还是建议观望为主。
节能建材这条线是本周后半周开始炒作的,主要是受到《“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这个利好加持,从周五的资金走向来看,下周还有持续发酵的机会,这条线涉及的公司比较多,好的核心品种都走出了连板,这条线大家要高度重视。
为了做好锂资源产品保供稳价工作,这次拿着锂矿股的,也不用太过紧张!不是约谈,而是讨论。主要是下游现在确实吃不消,有厂商生产一辆就亏1万块,其它主流新能源车厂商像特斯拉、小鹏等也只能提价了!要想整个新能源产业链 健康 发展,锂矿不能再涨价了,接下来应该是缓慢地下跌。这么一来,对上游锂矿带来一定利空,但是对中游锂电池和下游新能源车来说就是利好了。
总之,市场也说了多次,别老是指数怎样怎样的,重点还是方向,市场股票这么多了,大多数又会是没有资金关注的方向,所以实际点,或者说就是投机。 目前来说,还是以几大重点方向医药、基建、数字经济为主。踏好节奏、低吸就行
......
C. 热门中概股涨幅居前,纳斯达克ETF涨超2.59%!为何上涨
2022年9月12日,美国三大股指收高,受利率上调预期调整影响,到期美债收益率开盘集体走高。其中,纳斯达克指数上涨1.27%,创下“四连涨”纪录,纳斯达克ETF(513300)开盘涨幅超过2.59%。
受欢迎的中国股市是在广泛的市场收益,中国概念ETF KWEB上涨2%,CQQQ上涨1.9%,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上涨1.5%。在纳斯达克上市的4只股票中,京东上涨2.3%,网易小幅下跌,网络上涨1.8%,拼多多上涨1.4%。其他股票中,阿里巴巴上涨3.3%,腾讯adr上涨3.7%,B股上涨2.5%。
D. 中概股大涨对a股影响
中概股大涨对a股影响是极大的。
首先,中概股大涨可以给a股市场带来大量流动性,从而使投资者更有信心在a股市场进行投资。其次,中概股大涨可以提高投资者的信心,从而使投资者更有信心长期投资a股市场。
中概股大涨还可以提高投资者的购买能力,因此,投资者会更有信心购买a股。
同时,中概股大涨还可以促使市场重新估值,从而提高a股的估值水平,使a股市场更具吸引力,有利于a股市场的发展。
中概股大涨还可以促进a股市场的整体发展,从而使a股市场更加稳定。
总之,中概股大涨对a股影响是巨大的,有利于a股市场的发展。
E. 为什么金融股会异常大幅拉升,拉升背后的目的是什么
A股大盘指数直接高开,高开之后在证券股的带动指数,大盘指数直线拉升最高涨到3464.35点,距离新高一步之遥。但创业板指数和深圳指数同时创下2015年7月新高,这一切的功劳都是金融板块拉升刺激的。
金融板块就是A股做多的最大动力,为什么金融板块吃了兴奋剂一样突然会拉升呢?其实我们回顾前几天的行情就会发展,金融板块突然拉升是已经储蓄好的,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原因一:政策支持
近期大盘为什么一直都是不让下跌,每当大盘下跌之时,政策就吹暖风,随后次日就借助金融或者周期股进行拉升指数,让大盘指数涨回来。
目的二:为了假期行情做铺垫
大盘已经在这里横盘5个多月时间了,始终涨不起来,要知道大盘在这里横盘的真正原因不是储蓄,而是为了煎熬,释放风险,消磨投资者们信心而已。
说明白一点就是大盘不会横盘之后会大幅拉升的,想要启动下一轮拉升,一定还会下调挖坑的,而金融股的拉升可以认定为诱多,为了元旦回来收割韭菜。
始终坚信现在的拉升是为了吸引接盘侠,给更多人希望,在这个阶段进行接盘,超大资金可以逢高套现,会在这个阶段收割一波韭菜的。
总结
通过上面分析得知,2020年金融股异常拉升的真正原因是政策支持的,其次就是金融股反弹需求,两大原因一批即可启动金融的上涨。当然这种上涨背后并非是牛市加速,背后目的除了做业绩报表之外,最大的目的就是吸引韭菜,吸引更多人接盘,为了元旦过后的挖坑行情。
总之对于金融股异常拉升,一定要理性看待,并非是牛市加速信号,而且一个诱多行情,谨慎大盘后面的挖坑风险。
F. 最牛中概股暴涨1100%!超万亿外资却在争夺A股的核心资产
回望中国资本市场过去30年,是一段逐步深化改革和不断扩大开放的 历史 。从发行B股有限开放,到建立QFII制度吸纳外资参与A股交易,再到沪港通、深港通的相继落地,最终实现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
30年来,中国资本市场既“请进来”也“走出去”,在国际金融资本市场的浪潮中经风雨、见世面,开放的中国资本市场正加快与世界的互联互通。
随着A股对外开放进程提速,A股的核心资产正在成为外资“疯抢”的对象,截至12月22日,2020年北上资金累计净买入金额已高达11845亿元,超出2019年全年的9934亿元,再创新高。
第一只B股诞生
回望之初,20世纪90年代,中国资本市场初具雏形,处于国民经济转型浪潮中的中国企业尝到上市融资的甜头。大批企业亟需发展生产和扩大市场影响,与正在寻求中国市场投资机会的境外资金不谋而合。对外开放,是这一时期中国资本市场的内在动能。
首任证监会主席刘鸿儒此前透露:“我们吸引外资,过去是发债券这种形式,资本进入,股份制的形式,股票的形式,这个是客观需求,外资有要求,企业也有要求,因为我们自有的,国内的资本量不够用 ,投资上不去,那个时候缺钱,就提出这种形式,上海、深圳都提出来了。后来我们就做了试验,就两个市场,两个价格,两种货币,就搞个A股、B股。”
1992年2月,第一只B股上海电真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正是这天,中国的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这扇门就是由有着来自全世界24个国家和地区、230名“股东老板”的电真空B股所开启,也谱写了中国金融市场的新 历史 。
当年2月21日上午9点30分,上海证券交易所一号大厅旁的贵宾厅内,一群西装革履的海外证券专家挤在窗前。随着一个锣声的敲响,电子行情屏上显示着发行价每股70.8717美元的电真空B股开盘价为每股71美元。
一位香港的投资者成为幸运儿,其委托的券商“红马甲”抢先以72美元成交的10股B股,成为中国 历史 上第一单成交的B股。电真空B发行认购相当火爆,3天内即被抢购一空。
B股的上市在中国香港和国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同时B股的发行和上市交易使得中国与国际市场更接近,使得更多的外国人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信心。
但对于中国内地企业而言,要想真正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这还只是迈了半步。因为上市公司和企业都在境内,只有投资者是境外的。
青岛啤酒成H股第一股
B股的诞生,为境外投资者打开了投资中国内地企业的通道,但内地企业要不要走出去?如何走出去?对于90年代新生的中国资本市场却是个争议性的话题。
首任证监会主席刘鸿儒回忆当时的情形时说:“争论当然有了,为什么好企业拿到外面去上市?不在国内上啊?它就是有一个问题,国内没那么大市场,吸收不了。再一个问题,资金量的问题,再有一个问题,国有企业改成股份制国际上市,是国有企业股份化的一个非常好的道路,学习国际经验,用国际规格改造国有企业,这是改革的创举。再一个,扩大中国的影响,中国的企业,中国的产品,在国际上扩大影响。”
实际上,1990年开始,监管层就已经开始研究国有企业改组后去中国香港上市的问题。当年6月香港联交所组织30多位专家,成立了中国研究小组,专门研究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的有关问题。
刘鸿儒后来在镜头中透露:“在香港上市是香港先提出来的,国务院派我带着小组专门向香港去做调查,写过意见,最后才定下来的。组织一个联合小组,香港内地联合小组,研究国有企业到香港,改成股份公司到香港和国际上市问题,我们在联合小组干了一年,研究各种问题,主要是法律问题,研究完了之后,才上市的。这是国际化的一条必由之路,越走越宽。”
1993年7月15日,“000168”出现在香港联交所交易大厅的屏幕上,青岛啤酒成为内地第一家到香港上市的企业。这只谐音“一路发”的股票,最终获得110倍的超额认购。
“从香港联交所成立那天起,所有公司上市都是开香槟酒庆祝,唯独青岛啤酒上市这一天,开的是青岛啤酒!”刘鸿儒在著书回顾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时这样写道。这个小小的细节,反映出香港对内地首只在港上市股票的重视。
自青岛啤酒成为第一家国企获准在香港上市至今,几近20余年光景,在此期间,陆陆续续已有290家国企登陆香港市场,总募资额达近1.88万亿港元。
赴港上市,开辟了内地企业“走出去”的通道。1994年后,这条路越走越宽,中国内地企业开始出现在美国、新加坡、伦敦等国家和地区的证券市场上。
外资“买爆”A股
如果说H股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企业真正进入国际资本市场,那么,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则加快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步伐。
2002年11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发布,正式推出QFII试点。2003年7月份,瑞银买入宝钢股份、上港集箱、外运发展、中兴通讯等4只股票,正式拉开QFII投资A股的帷幕。
QFII制度落地后,又陆续实施QDII、RQFII等制度,极大地推进了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进程。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QFII、RQFII投资总额度限制在一次次松绑。
2002年,QFII总额度为100亿美元。2012年,QFII总额度升至800亿美元,2019年则再度提升至3000亿美元。2020年9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取消合格境外投资者投资额度限制。
时任光大控股总裁陈爽表示:“我进入到光大控股,是在2004年,当时我们觉得,中国作为在一个发展的轨道上面,人民币资产正好是进入到上升的轨道,吸引了大量的海外投资者要进入到中国,我们就抓住了这样的一个机会,就发展我们海外的基金管理业务。”
经过18年多的发展,QFII等从无到有,一步步壮大,多年来,给A股带来巨额的增量资金。
据央行网站披露,截至2019年末,境外投资者通过QFII、RQFII、陆股通合计持有A股市值高达2.1万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4.35%,正在成为参与A股的重要力量之一。
2020年1月21日,深交所官网信息显示,截至1月20日收盘,外资(QFII/RQFII/深股通投资者)合计持有美的集团(000333)总股数达19.54亿股,占总股本的比例达到28%,触及外资禁买比例线。美的集团也因此成为2020年第一只被外资“买爆”的个股以及A股史上第3只被外资“买爆”的个股。
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钱于军对全景网表示,“早年可能偏向于更多的是利用外资来做我们的事,现在逐步的有外资积极想参与中国的成长,不仅仅金融资本,而且战略投资人、企业,国外都纷纷来中国直接投资,展业都在这儿。总有一天人民币会自由兑换,而且中国的资本市场会成为全世界不仅最大的,可能是最强的。”
“最牛”中概股今年涨超1000%
进入21世纪,境外资本投资中国内地资本市场的途径日益多样化,同时,中国内地高 科技 企业也掀起了海外上市的浪潮。受“知识经济”、“新经济”概念推动,以互联网、电子上午为特色的企业成为这一时期海外上市的主角。
2014年,21家中国 科技 公司在境外上市,微博、京东、迅雷、阿里巴巴等纷纷登陆美股。随后,海外资本市场则出现了更多中国 科技 巨头的身影。
回忆起在美国上市的情景,网络董事长兼CEO李彦宏曾在镜头前说:“原来觉得中国公司就跟中国制造的这种货物商品一样,应该是属于便宜的代名词。网络股票定价的时候,人家就天然的认为说你是一个中国公司,所以我们参照美国同类公司给你打一个折,就是你的定价。”
“所以我在定价的时候就跟他们讲,你不能这样看,因为我们比美国公司更具有成长性,所以不应该打折,反而应该比他更贵,我对这个公司有信心。”李彦宏如是说。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2日,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达265家,市值合计21827亿美元(约14.28万亿元),占美股总市值比例约4%。
中概股也不断在创造 历史 。在11月份中期的成交额排名前十的股票中,前所未有的出现了5只中概股。成交量暴涨意味着,中概股在美国备受追捧,其中成交额最高的蔚来 汽车 今年以来股价涨幅超1117%。
近日,多家华尔街巨头持仓曝光,其中包含桥水基金在内的多家机构在今年三季度大举加仓明星中概股。达利欧更是多次唱多中国。
北上资金、南下资金成投资“风向标”
对外开放,让国际资本更加深刻的了解中国企业。然而2014年以前,无论是QFII、RQFII,还是QDII,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都是单向且分割的。
2014年11月沪港通正式启动,才第一次实现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随后的深港通与沪伦通继续加码双向开放,相继实现了深交所市场与港交所市场以及上交所市场与伦交所市场的互联互通。
随着沪深港通的逐步开放,北上资金、南下资金也逐渐成为投资的“风向标”。
中银证券日前指出,从配置偏好看,目前北上资金偏好消费医药,南下资金偏好 科技 医疗。从资金属性看,北上资金近期由以“配置盘”为主导的资金属性向“交易盘”属性倾斜,南下资金属性仍以“配置盘”为主。
北上资金也一度被誉为“聪明资金”。今年以来,北向资金浮盈快速增长,12月份终于迈过1万亿元大关,创造了新的纪录,最新浮盈高达10168.18亿元。
目前,北上资金与南下资金已分别成为A股与港股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是资金面观察最为重要的数据之一。
30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从试点引入境外投资者开始,从尝试开放、到有限开放、再到对世界金融市场全面开放、互联互通,逐步形成了多渠道、多维度的开放格局,开放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
30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了:要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中国资本市场,必须加强与各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合作,以开放促改革。
我们相信:只要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始终保持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未来的中国资本市场,一定能够发展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资本市场。
G. 冷门中概股尚乘数科于上市15天市值涨近百倍!哪些人因此收到高回报
从尚乘数科中挣到钱的基本上是以李嘉诚为首的各种金融巨鳄,普通散户投资人基本上没有赚到什么钱。
这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概念,当尚乘数科在美股上市以后,尚乘数科竟然可以在短短15天内翻了近200倍的市值,很多投资人也因此而一夜暴富。这个情况令他感到非常震惊,因为很多人根本就没有听过尚乘数科的名字。除了尚乘数科之外,很多中概股的市值反而缩水了90%以上,谁也没有想到,一家如此小的企业会呈现出如此大的爆发力。
最后,我觉得尚乘数科的暴涨跟普通投资人基本上没有任何关系,特别是当散户投资人知道消息以后,尚乘数科基本上已经走完了所有的上涨行情。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很多人在资本市场可能根本就赚不到钱,毕竟自己所掌握的市场消息实在是太少了。
H. 股市暴涨的原因
大致原因如下:
1、疫情控制较好,老百姓绝大部分不必担心因为新冠病毒送了命。2、复工复产情况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4月末复工率已经达到96%;第三产业也在迅速恢复,除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尚未开放以外,绝大部分服务业陆续恢复经营。性命无虞,复工复产有工资可以领、有奖金可以拿,心情不错。3、疫情期间世界各国超发了大量货币,造成全球“资产荒”,北上资金连续多个交易日净买入。4、中国,房地产市场仍旧保持宏观调控,大部分人对房价心理预期稳定。5、市场流动性充裕,余额宝收益降到年化2%,比存款利率多不了多少。6、信托产品近期连续暴雷,大家心里有阴影。
手上有闲钱,有理财需求,这些钱放到哪去比较好呢?买基金、买股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另一方面:
7、国家希望股市上涨,希望通过股市直接融资为企业发展服务。国家希望是“慢牛”,现在是“疯牛”。政策制定者是聪明人,吸取了2015年的教训,已经开始查场外配资、国有股开始减持,IPO提速。有控制,才能长远。
8、科创板迅速扩容,海外中概股即将以CDR方式回归,并纳入上证综指,A股成长性将获得巨大边际改善,市场预期乐观。
I. 美联储加息“如约而至”,中概股暴涨,这会对金融市场造成什么影响
这可能会导致金融市场一路走低,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判断,并不对任何人的投资行为构成投资建议。
每当我们谈到美联储的加息问题时,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美元回流,其次想到的就是美联储加息对于全球市场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美联储加息的时候,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市场会一路走低,很多地方的行情可能会出现剧烈波动,所以投资人需要重点关注自己的投资风险问题。
一、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
这是关于美联储加息和中概股的新闻,严格意义上讲,美联储加息和中概股暴涨并没有必然关系。在美联储加息的过程当中,美联储的首次加息是0.25%。虽然这次加息的幅度并不大,但这已经体现出了美联储对待通货膨胀的基本态度。与此同时,中概股的很多股票在一天之内暴涨了20%以上,有些股票甚至当天暴涨了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