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理财 » 金融交易去哪个城市

金融交易去哪个城市

发布时间: 2023-01-08 14:16:34

A. 世界三大金融中心是哪三个城市

纽约,伦敦,香港
纽约
纽约,于1624年建城,位于纽约州东南部,隶属纽约州管辖,下辖五个区。纽约是整个美国的金融经济中心、最大城市、港口和人口最多的城市,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城市,在四个传统“全球城市”中位居首位,它的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世界。作为全世界最大的都会区之一——纽约都会区的核心,在超过一个世纪中,纽约在商业和金融的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全球影响力,它左右着全球的媒体、政治、教育、娱乐与时尚界,其中联合国总部也位于该市。位于曼哈顿下城的华尔街,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导了全球的国际金融,纽约证券交易所亦位于此地。
伦敦
伦敦是英国的首都、欧洲第一大城以及第一大港,也是欧洲最大的都会区之一兼世界四大世界级城市之一,与美国纽约、法国巴黎和日本东京并列。从1801年到20世纪初,作为世界性帝国——大英帝国的首都,伦敦因其在政治、经济、人文、娱乐、科技发明等领域上的卓越成就,而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都市。伦敦不仅是英国的政治中心,还是许多国际组织总部的所在地。由于伦敦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大都市,其居民来自世界各地,具有多元化的种族、宗教和文化,城市中使用的语言超过300种。伦敦亦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拥有数量众多的名胜景点与博物馆等。
香港
香港是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香港是国际重要的金融、服务业及航运中心,也是继纽约、伦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一直名列前茅,并且连续第18年获得评级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系,经济自由度指数排名第一。香港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地方,同时为全球最安全、富裕、繁荣和生活高水平的城市之一,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等美誉。香港把华人的智慧与西方社会制度的优势合二为一,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以及完善的法治闻名于世。

B. 全球范围来说,经济金融最繁华的三大城市是

首推纽约。
纽约金融市场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1810年纽约就已取代费城,成为美国国内最大的金融和商业中心。但当时国际金融交易都集中在伦敦(见伦敦金融市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纽约迅速发展为国际金融中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纽约金融市场在国际金融领域中的地位进一步加强。美国凭借其在战争时期膨胀起来的强大经济和金融实力,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使美元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储备货币和国际清算货币。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作为贯彻执行美国货币政策及外汇政策的主要机构,在金融市场的活动直接影响到市场利率和汇率的变化,对国际市场利率和汇率的变化有着重要影响。世界各地的美元买卖,都必须在纽约的商业银行帐户上办理收付、清算和划拨,因此纽约成为世界美元交易的清算中心。1983年世界最大的100家银行在纽约设有分支机构的就有95家。这些都为纽约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加强了它在国际金融领域中的地位。
纽约金融市场按交易对象划分,主要包括纽约外汇市场、纽约货币市场和纽约资本市场。
纽约外汇市场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外汇市场之一。分为即期市场和远期市场。纽约外汇市场并无固定的交易场所,所有的外汇交易都是通过通讯设备,在纽约的商业银行与外汇市场经纪人之间进行。此外,各大商业银行都有自己的通讯系统,与该行在世界各地的分行外汇部门保持联系,又构成了世界性的外汇市场。
参与外汇市场活动的主要是公司及财团、个人、商业银行、外汇经纪人及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在外汇交易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外汇交易主要通过商业银行办理。 70年代以后,纽约市场外汇交易量急剧增加。纽约外汇交易中心已发展成为欧洲与远东的重要纽带、世界性外汇交易的主要中心,与伦敦外汇市场相抗衡。
纽约货币市场即纽约短期资金的借贷市场,是资本主义世界主要货币市场中交易量最大的一个。除纽约市金融机构、工商业和私人在这里进行交易外,每天还有大量短期资金从美国和世界各地涌入流出。纽约货币市场没有一个固定的场所,交易都是供求双方直接或通过经纪人进行的。在纽约货币市场的交易,按交易对象可分为:联邦基金市场、政府库券市场、银行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银行承兑汇票市场和商业票据市场等。
纽约资本市场是世界最大的经营中、长期借贷资金的资本市场。可分为纽约债券市场和纽约股票市场

其次伦敦。
伦敦是著名的国际金融市场之一。从14世纪起,来自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地区的银行家和商人就在伦敦泰晤士河北岸的一条大街上设立字号,经营放款业务,为英国银行业奠定了基础。这条大街名为伦巴第街,几乎成为伦敦货币市场的同义词。英格兰银行、各大商业银行的总行、商人银行、外国银行的分行、贴现行、证券交易所、保险公司、专营海上保险的劳合社,以及黄金、外汇和商品市场,都集中开设在这条大街及其附近一带总面积不到2.59平方千米的地区内,形成了举世闻名的“伦敦城”。
19世纪英国在国际贸易和海洋运输方面已居世界各国之首,英镑也成为国际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英国的银行体制日趋完善,“伦敦城”成为世界最主要的金融中心。经过先后两次世界大战,伦敦金融中心的重要性曾一度受到削弱。20世纪进入50年代,美国国际收支不断出现逆差,导致美元大量外流。从1957年起,欧洲美元市场应运而生。伦敦凭借其原有的优越条件,逐渐成为这个市场的中心。外国银行为了发展欧洲货币业务,纷纷涌入伦敦城,设置机构。到1982年底,外国银行在伦敦开设的分支机构达449家,世界上100家大银行中已有94家在伦敦设立分支机构,“伦敦城”的地位又大大加强,重新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故至今仍是与纽约金融市场并列的最重要的国际金融市场。
伦敦金融市场交易活动中心集中于伦敦城,由英格兰银行、13家清算银行、6家海外银行以及贴现公司、商业银行、财务公司和保险公司等构成。在职958年英镑恢复部分自由兑换,西欧国家放松外汇管制,美国限制资金输出的情况下,伦敦在英镑资金市场以外,又形成了欧洲美元与其他欧洲货币的借贷市场,1979年月日0月英国全面取消外汇管制,为居民的资金流动提供了方便。伦敦金融市场按货币种类可分为英镑资金市场和欧洲货币市场。前者主要侧重于短期资金的借贷以及证券交易、外汇交易和黄金交易。后者则涉及欧洲美元等外币的同业拆放、工商贷款和欧洲债券等方面。
排第三的城市还是有争议的,个人认为是东京吧。
东京是日本的金融中心,世界上重要的金融市场之一,是亚洲唯一能够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的国际金融中心。日本在19世纪中叶明治维新后,金融业向现代资本主义金融制度发展。1872年明治政府参照美国银行制度制定了《国立银行条例》 。 1882 年又颁布了《 日本银行法 》,成立了中央银行——日本银行。在此前后,商业银行和储蓄银行也相继建立。19世纪末,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明治政府先后创立了一批专门经营长期金融业务和外汇业务的特殊金融机构 。现代金融制度在法律上趋于完善,东京金融市场的基础逐步形成。
进入20世纪,日本经济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金融业走上了集中的道路。东京金融市场的规模随着海外市场和对外贸易的迅速扩大而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的金融资本高度集中,完全置于军国主义政府的统治之下,资金首先满足侵略军军需产业的需要,使东京金融市场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外汇市场的活动几乎完全停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金融机构经过整顿,到50年代初期,东京金融市场恢复正常活动。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东京金融市场也成为世界重要的金融市场之一。
东京金融市场大体可分为中央银行、民间金融机构、政府金融机构和外国金融机构。
①中央银行。即日本银行,是日本金融机构的核心(见日本银行)。
②民间金融机构。有13家城市银行(包括1家外汇专业银行)、64家地方银行、3家长期信贷银行、7家信托银行、69家相互银行以及信用金库、信用组合、商工组合中央金库、农( 林、渔)业协同组合、农林中央金库等等。此外还有21家人寿保险公司、22家财产保险公司和短期资金公司、住宅金融公司、消费信贷公司等。民间金融机构是整个金融机构的主体。
③政府金融机构。有进行贷款业务的日本开发银行、日本输出入银行和国民金融公库、中小企业金融公库、住宅金融公库等10家公库。此外,还有吸收民间资金的邮局、资金运用部简易保健年金等。政府金融机构的作用是从政策方面补充民间金融机构活动之不足。
④外国银行。在东京设立营业机构的有70多家。

C. 全球排名的10大金融城市非洲

《印度时报》19日援引万事达国际组织日前公布的一项全球城市金融状况调查及全球十大金融城市排行榜说,亚洲城市在排行榜中占据三席,印度孟买更是首次进入榜单。
根据万事达国际组织的排名,全球十大金融中心依次是伦敦、纽约、芝加哥,法兰克福、东京、首尔、巴黎、马德里、米兰和孟买。
据悉,该组织是通过5项指标来考察全球各主要城市的金融状况的,即金融服务网络、股票交易量、债券交易量、衍生产品交易量和商品合约交易量,每项指标权重相同。其中,金融服务网络衡量的是城市中的全球性银行机构、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的数量及布局情况。
万事达国际组织表示,这些排名前列的城市都是全球主要的金融交易中心,也是资本汇集的地方,但该组织在排位时也考虑了各城市的具体情况,例如股市或债市的表现。
此外,万事达国际组织还公布了一项“全球商业中心”前50名的榜单,伦敦、纽约和东京排在前三甲。中国有3个城市上榜,分别是香港(第五)、上海(第32)、北京(第46)。(除署名外以上均据新华社电)

D. 中国的金融中心是哪个城市

广义的大中国来说国际化程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金融中心是香港。按贸易量算,最大的贸易中心是上海。如果只算中国大陆,则上海,凭借国内交易量最大的证券交易市场和贸易吞吐量世界第一的海港,成为全国的金融和贸易中心。北京,深圳次之,分别为北方和南方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如果一定要说全国最重要的金融和贸易中心的话,就是上海。

E. 想进金融行业是否只能去北上广深哪个城市的金融行业发展比较好

想要进入金融行业确实只能去北上广深。这几个城市的经济发展非常不错,金融行业非常的发达。上海的金融行业发展的比较好一些,机会更多一些。

F. 做金融去哪个城市最好

比较一下北京、上海、深圳的金融业发展情况:

总体而言,北京的金融业体量最大,因为国有资本集中;

上海其次,代表外资资本;

深圳后发优势明显,代表民间资本。

总体而言,北京的金融业体量最大,因为国有资本集中;

上海其次,代表外资资本;

深圳后发优势明显,代表民间资本。

各有特色,各领风骚。当然,规模只是一方面,金融实力的比拼还需要从区域经济发展、商业环境、城市基础设施、人才集聚效应等多方面综合考量。

根据一家国际权威机构编制的国际金融中心指数,判断一个城市是否为国际金融中心有五个维度:商业环境、金融业务发展,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及城市声誉、其他一般性因素等。

按照这些标准遴选出的国际金融中心排名如下:

国内城市按照上述标准,上海排名在深圳和北京之前,北京可能会觉得很不爽,就因为我雾霾大、我是政治中心,就欺负我嘛,相信看了下面的数据你也会为北京鸣不平。当然,更多的还是从金融业务规模来讲。

金融行业规模

从金融资产总额、金融业增加值及占GDP比重、金融业税前利润等来看,北京都大幅领先上海及深圳,虽然其GDP落后上海2300亿元。

1.金融资产总规模上,北京是上海的8.76倍,是深圳的13.74倍,这一点相信大家去北京的金融街走一走就能感受到了,都是航母级的国有金融机构,工农中建总行、中国人寿、中国人保等等;

2.金融业税前利润深圳后来居上,与上海齐平,且增速虽大幅落后北京,却高于上海近7%;北京的税前利润是上海及深圳的8.5倍;

3.金融业生产总值北京小幅领先上海,深圳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追赶;

4.北京的GDP相比上海及深圳,对金融业的依赖较大。

1.金融资产总规模上,北京是上海的8.76倍,是深圳的13.74倍,这一点相信大家去北京的金融街走一走就能感受到了,都是航母级的国有金融机构,工农中建总行、中国人寿、中国人保等等;

2.金融业税前利润深圳后来居上,与上海齐平,且增速虽大幅落后北京,却高于上海近7%;北京的税前利润是上海及深圳的8.5倍;

3.金融业生产总值北京小幅领先上海,深圳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追赶;

4.北京的GDP相比上海及深圳,对金融业的依赖较大。

银行业实力比拼

决定金融实力的绝大部分因素是银行业。北京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行为主,而上海虽只有交通银行一家大型国有银行,但拥有22家外资银行金融机构,缩小了与北京的资产总额差距。深圳的银行业相比北京上海较弱,从北京的银行法人机构是深圳近3倍就能看出。

北京银行业人均拥有资产1.46亿元,而北京及上海人均拥有资产约0.8亿元。

按照北京银行业金融机构4000亿元假设(实际远远不止4000亿元,还未计算信托、财务公司、金融租赁等其他银行业机构),则北京的人均产值359万元、上海288万元、深圳585万元;

利润率即使按照10%计算,实际上2014年是非常好的年头,远远不止10%,这样计算人均收入:北京36万、上海29万、深圳59万,中位数也是41万元。

终于能够理解为什么深圳莲花山公园的相亲墙上面秀优越的好多都是银行员工了。

不信,有图有真相~

证券业实力比拼

北京上海深圳三城拥有法人证券机构数量相当,但管理的资产规模北京却比上海及深圳少一倍,这也不难理解,北京有四家国有大行、巨型国有资本,对于二级市场股票投资、股票承销发行、财务顾问等并没有那么重视,反倒是深圳后来居上,资管规模及增速都领先。注意,这是2014年的数据,2015年增速估计不会这么高了,因为这一轮牛市(哦,不,应该说上一轮了)正好是从2014年7月开始的。

但北京的证券业在支持实体经济上,遥遥领先上海及深圳,国内非金融机构通过股市筹集的资金额北京最高,是上海及深圳的4.76倍。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上海和深圳有全中国最大的两家“赌场”(嘘嘘,小点声)。

另外,值得特别说明的是,上海有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有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有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对比一下:

上海上交所(战略新兴板):

上交所各类有价证券总成交金额128.15万亿元,增长48.1%,其中,股票成交金额37.72万亿元,增长63.8%。定位为大型企业,盈利能力较强,战略新兴板侧重于高新技术产业。

深圳深交所(创业板):

2014年末深交所上市公司总值128572.94亿元,增长46.3%。上市公司流通市值95128.44亿元,增长50.9%。全年证券市场总成交金额444708.19亿元,增长49.9%。定位为中小型企业,较上交所要求略低,创业板门槛也比战略新兴板要低。

北京新三板:

截至2014年12月末,挂牌公司达1572家,累计挂牌企业362家,投资者总数达48675户,是2013年年末总数的7.3倍。定位面向中小企业或创新型企业,与上交所及深交所基因不同,类注册制,属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础层。

上海上交所(战略新兴板):

上交所各类有价证券总成交金额128.15万亿元,增长48.1%,其中,股票成交金额37.72万亿元,增长63.8%。定位为大型企业,盈利能力较强,战略新兴板侧重于高新技术产业。

深圳深交所(创业板):

2014年末深交所上市公司总值128572.94亿元,增长46.3%。上市公司流通市值95128.44亿元,增长50.9%。全年证券市场总成交金额444708.19亿元,增长49.9%。定位为中小型企业,较上交所要求略低,创业板门槛也比战略新兴板要低。

北京新三板:

截至2014年12月末,挂牌公司达1572家,累计挂牌企业362家,投资者总数达48675户,是2013年年末总数的7.3倍。定位面向中小企业或创新型企业,与上交所及深交所基因不同,类注册制,属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础层。

G. 目前,全球主要外汇市场中,日均交易量最大的金融中心城市是

目前,日均交易量最大的金融中心城市是伦敦。

H. 请问,金融交易去哪

金融交易分以下几类:外汇、黄金和特别提款权、通货与活期存款、股票以外的证券、贷款、股票与其他权益、保险专门准备金、其他应收/应付账款。

如果您有投资需求,也可以选择平安银行。平安银行有推出理财、黄金投资、外汇投资、存款等业务满足客户投资需求,您可以登录平安口袋银行APP-金融-理财,详细了解及购买。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应答时间:2021-06-2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I. 金融行业适合江苏哪个城市

金融行业最适合苏州吧。因为苏州。合资企业多。打工的也多。所以经济流通方便在这里挣钱应该更方便吧

J. 在金融行业,就业热门城市有哪些

金融行业与城市的经济水平紧密相联,同时地理位置、竞争力等因素也影响了金融行业的聚集。综合竞争能力排名前十的金融中心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杭州、天津、南京、成都、重庆和大连。

  1. 上海

上海,一般的介绍都是中国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巴拉巴拉的,虽然一直都没有在金融业上甩开北京和深圳,但至少也确实有优于后两者的地方,比如最大的证券交易所,最大的期货交易所,最大的外汇交易所,最大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等等。这些优势有的是与生俱来的,也有的是中央安排的,但不可否认上海是所有城市中 最有实力,最有资格承接这些任务的,不管是在硬件(地理位置,经济发达程度)上还是软件(人才,政策)上。

上海金融机构众多,券商有海通,申万,国泰君安,东方,光大等;基金有国泰,富国,国联安,华宝兴业,华安,上投摩根,国海富兰克林,交银施罗德,汇添 富;银行有交通银行,浦发银行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公司都把主要业务搬到了上海,这些公司总部虽然在外地,但重要的业务部门在上海,比如广东的广发,成都的国金,福建的兴业等等。在上海插支旗已经不能满足这些金融企业了,这说明上海作为一个金融中心,确实已经慢慢形成集聚效应。 作为金融民工,能够在陆家嘴的某个大楼里拥有一个小隔间,也算是人生赢家了。进入以上这些公司,虽不能说以后平步青云,但至少年薪20万有望短期实现。

2. 北京

一国之都,对于中国这种中央集权且国有化的国家,这代表了各种巨无霸央企,代表了中央最高权力的党和政府,也是各大银行,券商,基金和监管机构的所在地。

北京虽然从不提金融中心,但是人都知道北京就是金融中心,并且这个地位可以说是牢不可破的,除非中国推倒重来。北京的四大行,大央企,一行三会都是金融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北京也有如中信,民生等股份制银行,有华夏,嘉实,天弘等基金巨头,也有中金,中信,中信建投,银河等大券商,可谓配置齐全。北京机会不可谓不多,但唯一的缺点就是政治色彩过于浓重,导致机会被人为地稀释,加上本身拥有清华北大等众多高校,所以对屌丝来说并不是一个容易发展的地方。

3. 深圳

排第三妥妥的。深圳拥有股票交易所,拥有一大票基金:南方,大成,长城,易方达,博时等等,也拥有中信证券(话说中信证券在北京和深圳两地来回迁总部的事迹也算是两地博弈的结果),平安,安信,国信等大券商。 深圳重视金融业,这体现在该市对金融人才的优待上,加上深圳本身并没有名牌大学,所以我个人认为很适合屌丝发展。

4. 广州

作为经济中心城市,金融业当然也不落后,只是与深圳和香港比起来,显得不那么突出罢了。广州的基金有易方达,券商有广发,银行也有广发。广州的唯一弱势就在于没有一个全国性的金融交易平台,这导致许多本地金融机构要外出另立总部。

5. 南京

南京作为省会,不得不面临经济地位不稳的现实,加上临近上海,所以其金融业发展空间有限。


热点内容
离婚期间股权纠纷怎么处理纠纷 发布:2025-07-22 15:38:09 浏览:638
新熊源基金有哪些 发布:2025-07-22 15:24:58 浏览:758
科技股市盈率多少合适入手 发布:2025-07-22 15:23:07 浏览:311
金证公司李结义对股票的影响 发布:2025-07-22 15:13:07 浏览:613
如何解除股权回购担保 发布:2025-07-22 15:12:13 浏览:629
医保基金利率按哪个文件执行 发布:2025-07-22 15:04:04 浏览:377
科技闭环股票 发布:2025-07-22 14:50:43 浏览:103
科技创新的央企股票基金 发布:2025-07-22 14:49:45 浏览:592
中小微金融科技股票 发布:2025-07-22 14:37:41 浏览:490
高瓴旗下都有哪些私募基金 发布:2025-07-22 14:25:47 浏览: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