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理财 » 长治市城区有多少家金融机构

长治市城区有多少家金融机构

发布时间: 2023-01-21 06:48:21

㈠ 山西长治市概况

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北纬35°49 '~ 37°07 ',东经111°59 '~ 113°44 '。

东倚太行山,与河北、河南两省为邻,西屏太岳山,与临汾市接壤,南部与晋城市毗邻,北部与晋中市交界。长治市东西长150 千米,南北宽140 千米,总面积为13955 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8.90%。

长治市域主要由长治盆地及其周边山区两种地貌单元组成。武乡—襄垣—潞城—壶关以东的中山区,主要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襄垣—长子县之间的长治盆地,主要为新生界松散堆积的红土、黄土分布区;

武乡—沁县—屯留—长子一线以西的低中山区,主要为上古生界碎屑岩地层分布区;太古界变质岩、中元古界长城系石英砂岩及石炭系铁铝岩仅零星分布。地层出露总厚度约11500米。

长治市地处黄土高原东南缘,从全市整体地貌看,山峦起伏、地形复杂,总体呈盆地状。最高点为沁源县太岳山主峰之一,海拔2541米,最低点为平顺县浊漳河出境处,海拔标高380米,最大切割深度为2161米。

长治市地貌大致可分为山地、丘陵、盆地、河谷4种类型。2016年,长治市土地总面积13955.2平方千米,其中平川占15.9%,丘陵占33.4%,山地占50.7%。

(1)长治市城区有多少家金融机构扩展阅读:

新中国时期长治市的建制沿革

1945 年10 月8 日, 长治解放。当月中旬,长治市(县级)建立,隶太行四专区。

1946 年6 月,长治市升格为地级市,直隶太行区。

1950年3 月,长治市改为长治工矿区(县级)。

1952 年3 月,工矿区复为长治市,并恢复为地级市,由长治专区代管。

1953 年7 月1 日,长治市改由山西省直辖。

1958 年,长治专区改为晋东南专区,代管长治市。

1971 年,晋东南专区改为晋东南地区。

1975 年,长治市复由山西省直辖,设城、郊两区。

1983 年9 月,长治市辖城、郊两区和长治、潞城2 县。

1985 年5 月,晋东南地区撤销,晋东南地区所辖平顺、壶关、黎城、屯留、长子、武乡、沁源、襄垣、沁县,划归长治市领属,长治市辖2 区11 县。

1992 年11 月,经山西省政府批准,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

1994 年,潞城县正式撤县设市,隶属长治市管辖。

2015年2月,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㈡ 长治小额正规贷款公司有哪些试试这些吧!

长治当地有不少的金融贷款公司,很多急需用钱的人往往会选择这种机构,但是金融市场鱼龙混杂,稍不注意很容易遇到高利贷、套路贷,所以选择正规靠谱的公司非常重要。今天就来盘点几个不错的公司,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1、宜人贷
作为一家老牌P2P平台,旗下也有非常多的贷款产品,优势在于门槛低、下款快,对于征信要求比较高,收费也比较贵,想找正规靠谱的平台,选这个就没错。
2、拍拍贷
在全国各地都有分支,山西同样有线下门槛,已经成功在纽交所上市,费用同样不低,只要资质符合,1小时就能下款,有各种贷款产品可以选择,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
3、平安i贷
平安普惠是平安集团的贷款平台,有非常多产品,其中平安i贷是最方便的一个,直接下载手机贷款APP就可以了,2019年依然需要抢额度才可以获得借款,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试试。
4、万惠及贷
经常投资理财的小伙伴应该听过,PPmoney是非常专业的P2P平台,旗下也有适合缺钱用户的贷款产品,据说很少套路,分为及优贷和积分器两款产品,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一下。
综上所述,民间正规小额贷款公司很多,关键是要学会分辨,考察公司资质,多了解一些背景和用户评价再下手比较好。

㈢ 长治农商银行具体位置在哪

长治城区农村信用合作社去年正式更名为长治农商银行,总部的地址府后西街326号,分部有很多,也就是原来的农村信用社各个街道的营业部

㈣ 长治市招商银行在哪里

由于受诸多条件限制,山西长治还没有招行网点,但我们会对贵处的经济金融事业的发展给予足够的关注。山西目前有招行网点的城市有:太原、晋城、朔州、吕梁。不便之处,敬请谅解。
(应答时间:2022年2月11日,最新业务变动请以招行官网公布为准。)

㈤ 山西长治的发展情况怎样外地人在这里有发展前景吗请熟悉此地情况的朋友进来帮忙!!

长治市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于1945年10月建市。曾当选2004年度中国十大魅力城市。
【地理位置】
长治市,地处北纬35°50'--37°08',东经113°01'--113°40',东倚太行山,与河北、河南两省为邻,西屏太岳山,与临汾市接壤,南部与晋城市毗邻,北部与晋中市交界。
为太行山,太岳山所环绕,构成高原地形,通称“沁潞高原”,又称“上党盆地”。境内山地、丘陵、盆地纵横交错,海拔大都在800--1500米之间,最高的太岳山北台顶,海拔2453米。
【人口】
2007年末,全市总人口为3237526人,人口密度达到235人/平方公里。城镇人口比重达到39.61%。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3.66%。
【自然灾害】
主要为干旱、冰雹、洪涝。2007年的自然灾害给13个县(市、区)均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受灾人口达到113.9万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178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59.4万亩,倒塌住房2729间。
【气候与灌溉】
长治属典型中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在4.9--10.4摄氐度之间,气候条件与避暑山庄承德相近。1月份最冷,平均最低气温为-6.9摄氐度;7月份最热,平均最高气温为22.5摄氐度。号称“无扇之城”。年日照时数2418-2616小时,一般年降水量在537.4-656.7毫米,7月最多,为132.2毫米,1月最少,为5.5毫米,年平均无霜期在156.8-181.9天,年平均风速为1.5-3.0米/秒之间。
长治各月平均气温:
一月:零下6.9 二月:零下3.4 三月:3.7 四月:11.7 五月:17.4 六月:20.5 七月:22.5 八月:20.5 九月:15.6 十月:9.8 十一月:2.6 十二月:零下5.6

【资源】
土 地
境内的土地总面积为138.96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0.7万公顷(1985年),宜林地面积27万公顷,有林地面积19.9万公顷,牧坡20余万公顷。
林 木
境内共有森林面积39万公顷,其中成林面积3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3%,木材蓄积量1100万立方米。沁源境内的灵空山,属太岳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活立木蓄积量289837立方米,主要树种为油松,占林木总量的62.3%。
水 源
境内属北方地区的相对富水区,水资源总量为17.9亿立方米。
牧坡草地
草地主要分布于沁源。
矿 产
上党地区的地下资源十分丰富,矿藏种类达40多种,煤、铁藏量尤为丰富,素称“煤铁之乡”。地质储量为906亿吨,探明储量为242.9亿吨;除沁县、黎城、平顺3县外,其余县、区均有分布,煤种有肥煤、焦煤、瘦煤、无烟煤,以无烟煤为主。铁矿的探明储量为1.4亿吨,矿石品种有赤铁矿、褐铁矿、赤褐铁矿和菱铁矿,矿床的类型为山西式铁矿。主要分布地区为黎城、平顺、壶关、襄垣、武乡、沁源等县。锰铁矿的探明储量为5713万吨,矿石类型主要为含锰菱铁矿和含锰赤褐铁矿,工业分类称屯留式铁矿,分布于沁源、屯留、长子等县。铝土矿的探明储量为5713万吨,主要分布于沁源、襄垣。硫铁矿的探明储量为1462万吨,主要分布于长治、壶关等县。耐火粘土的探明储量为1606万吨,主要分布于沁源、长治等县。大理石探明储量为1400万立方米,主要分布于平顺、壶关、陵川等县。长治市的熔制白云岩就有5827万吨,主要分布于黎城、潞城等县,还有铁矾土、硅石、石膏等,分别分布于沁源、平顺、黎城、襄垣、潞城、长治等县。其他矿藏还有钒矿、钛矿、镓矿、电石灰岩、制碱灰岩及铅、锌、铜等。
野生动物
境内的野生皮毛、肉用、羽用、药用等经济动物,主要有狐、蛇、獾 、野兔、野猪、黄羊、黄鼬、狍子、麝、豺、青羊、猴子及各种鸟类。有害动物有狼、野猪、獾、野兔和鼠类等。害虫天敌有鹰、猫头鹰、黄鼬、啄木鸟 、燕子等。
野生植物
境内群山环列,盆谷相间,地形复杂,各地有不同类型的小气候,从而形成植物资源独具的区系分点,有种子类野生植物,还有蕨类、菌类、藻类、苔藓等。
水利资源
长治是华北地区相对富水区,主要河流有海河流域的浊漳河、清漳河、卫河,以及黄河流域的沁河、汾河支流。全市水资源总量为22.9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量为19.86亿立方米,地下水量为10.83亿立方米,重复水量为7.73亿立方米。全市现在漳泽、后湾、关河3座蓄水一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水库和105座中小型水库,总库容量10亿立方米。
农林资源
长治市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谷子、豆类、薯类等;主要经济作物有党参、潞麻、苹果、核桃、柱子、花椒等;主要名优特产有:沁州黄小米、潞麻、潞党参、黄芪、连翘、木耳、沁源松蘑菇、黄花菜、花坡蕨菜,黎城柿饼、绵核桃、平顺大红袍花椒、马铃薯,长子青椒;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绿色农产品已达81种。林业资源有宜林面积735万亩,实有林地585万亩,其中天然林173万亩,经济林165亩,林木蓄积量达11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23%。牧业资源有宜牧面积480万亩,已开发草场271万亩。
【产业】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255.66亿元,绝对额增加49.64亿元,增长14.8%,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5.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超额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经济增长12%的目标,为1996年以来的最高增幅。人均GDP 7992元(按1:8.2767汇率折算为966美元),可比增长12.5%。
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第一产业增加值27.44亿元,增长0.2%;第二产业增加值153.45亿元,增长21.3%;第三产业增加值74.77亿元,增长10%。一产比重稳步下降,二产比重上升较快,三产因受非典影响比重略有下降,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由上年的12.8:54.3:32.9调整为10.7:60.1:29.2。
宏观经济效益稳步提高。2003年全市财政总收入36.52亿元,增长41.6 %,财政总收入占GDP 的比重达到14.3%,比上年提高1.8 个百分点。全市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16亿元,增长40.9%,增收3.82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执行27.61亿元,增长24.2%,增支5.39亿元,较好地保证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税收保持高平台上的继续较快增长,全年国税系统组织税收收入23.13亿元,增长42.5%;地税税收收入9.15亿元,增长29.9%。宏观经济景气保持高位运行,反映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环境信心与预期 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年末达到128.9点,比上年提高5.6点。
2009年长治市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1779090万元,为年预算的101.33%,比上年增长11.51%,增收183595万元,在全省名列第二位。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实力提升较快。2003年13个县市区生产总值175亿元,增长15.5%,较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近10年来首次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县区财政总收入21.44 亿元,增长53.5%,当年新增6个亿元县,年末全市已有11个县市区财政总收入超过亿元,其中潞城市达3亿元;潞城市店上镇财政总收入1.4亿元,成为全省第二个亿元乡镇。县市区一般预算财政收入8.23亿元,增加2.48 亿元,增长43.3%,潞城市、郊区、襄垣县一般预算收入跨越亿元。
市场物价继续回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2.4%,比上年上升2.4%,比2000年上升6.8%,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居住类价格比上年分别上升7.4 %、0.2%、2.2%和1.9%。各类生产价格指数较大幅度上升,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升19.3%,其中冶金部门上升26.7 %,电力上升6.9%,煤炭及炼焦上升31.3%,化学工业上升1.9%;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上升30.6%。
社会形势稳定。就业机会增多,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50.7万人,比上年末增长3.6%。新增就业岗位3.26万个,城镇从业人员达到45.12万人,其中国有、集体及其他经济类型在岗职工29.9万人,增加2146人;农村从业人员105.58万人。再就业工程取得新进展,通过多种途径使5404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储备再就业岗位8000余个,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率达到7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者人数563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比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社会治安及安全生产状况有所好转,刑事案件立案数比上年下降5.5%,作案成员减少3.9%;交通事故发生数比上年减少16.2%,火灾事故发生数上升13.4%。
农业
200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79亿元,种植业占68.5%,林业占6.3%,牧业占23.8%,渔业占0.2%,农林牧渔服务业占1.2%。蔬菜、畜牧产值比重达到全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9.3%,成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
种植业结构继续向优质、高效型转化,市场化特点更趋明显。在全市耕地和总播种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经济作物面积不断增加,总体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区间。总播种面积30.65万公顷,减少3.5%;粮经比例由上年的83.6:16.4调整为82.3:17.7;2003年末,全市实有耕地面积33.96万公顷,减少3.5%。
农作物产量下降。全年粮食总产量13.41亿公斤,下降7.4%;蔬菜总产量14.47亿公斤,下降0.8%;油料总产量1836万公斤,下降27.4%;棉花总产量8万公斤,下降35.7%。
林业生产快速发展。继续以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大规模植树造林,全年完成造林面积 5.27万公顷,其中退耕还林2.03万公顷,太行山绿化工程完成2.14公顷,新增 干果经济林1.1万公顷,通道绿化1579公里。幼林抚育实际面积2.03万公顷。
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规模化经营、特色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畜牧龙头企业、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加快发展。全年猪牛羊肉、禽蛋、牛奶产量分别为9.16万吨、4.1万吨和1.59万吨,分别增长6.7%、14%和28.7%;猪、牛、羊、驴存栏和出栏数均保持增长。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7.48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比重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当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8千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93万公顷,增长10%;年内265处饮水解困工程全部竣工,新解决饮水困难人口20.66万人。通电、通自来水、通公路、通电话的行政村占总村数的比重分别达到99.9%、64.8%、99%和93.1%。全年农村用电量4.55亿千瓦时,增长6.6%;农业机械总动力123.77万千瓦,增长6.9%;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9.74 万吨,地膜覆盖面积 3.16万公顷。
农村经济在改革中继续发展。全市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39.86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非农经济收入比上年增长19.6%。绿色农业长足发展,依托自然优势,建成开发了20条产业带,积极开发新产品,至年末已有112种绿色农产品通过国家认证。农村私营个体经济和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贸易业、餐饮业和服务业从业人员比上年增加2.6万人,增长7%。有效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农民人均减负54元。乡镇企业生产效益提高,全年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74.48亿元,增长57.6%;入库税金8.34亿元,增长71.9%。
工业与建筑业
工业生产高速增长。全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132.47亿元,增长17.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同)完成增加值94.5亿元,增长29.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60.5亿元,增长23.8%;集体企业完成4.3亿元,增长31.9%;股份制企业完成15.2亿元,增长36.2%;外资及港澳台企业完成0.4亿元,增长110.8%;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14.1亿元,增长17.5%。重工业发展较快,轻工业增加值3.1亿元,重工业增加值91.4亿元,分别增长21.9%和33.7%,轻重工业的比例为3.3:96.7。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均较上年有不同程度提高。 原煤 3297.8 万吨,增长27.3%;洗精煤645.2万吨,增长54.8%;机焦437.5万吨,增长60%;发电量93.17亿千瓦时,增长18%;生铁301万吨,增长32.9%;钢143.2 万吨,增长14.5%;钢材147.2万吨,增长24.3%;水泥212.2 万吨,增长12.5%;交流电机54.2万千瓦,增长35.4%;化肥36.7万吨,下降6.1%。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实现利税总额40.4亿元,增长117.6%,其中利润19.53亿元,增长307.4%。产品销售收入225.7亿元,增长63.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31.3,比上年提高37.9点,为1992年核算该指标以来的最好水平。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32.1%,产品销售率为98.6 %。
全市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90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9.6亿元,比上年增长35.5%,其中竣工产值12亿元,增长7.6%;实现利润4580万元,比上年增长16.8% ;年末职工平均人数3.2万人,增长8.2%;全员劳动生产率5万元/人,增长13%。全年房屋施工面积28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 67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21万平方米,增加 12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投资
2003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7.86亿元,增长87.3%。其中国有及其他单位共完成投资116.49亿元,增长92.8%。在国有及其他单位投资中,基本建设完成51亿元,增长118.7%;更新改造完成29.89亿元,增长92.5%;其他投资28.56亿元,增长70%;房地产开发投资7.05亿元,增长48.4%。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587个,其中新开工项目446个,本年投产项目339个,新增固定资产55亿元。重点工程长晋公路(长治段)、农网二期、漳山电厂、王曲电厂、赵庄煤矿等进展顺利。
房地产发展形势较好。2003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8.38万平方米,增长121.4%,其中,住宅24.97万平方米,增长131%;商品房销售额4.08亿元,增长173.8%,其中,住宅2.9亿元,增长158.9%。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和效益:原煤开采390万吨/年,洗煤72万吨/年,焦炭210万吨/年,生铁106万吨/年,炼钢220万吨/年,水泥56万吨/年,造林面积2.5万亩,火力发电46.2万千瓦,新建改建公路337公里,移动通讯基站13个,程控交换机3万线。
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航空运输实现突破,长治至北京、长治至上海、长治至成都、长治至大同、长治至广州五条空中航线,2008年航空旅客吞吐量达到27万人次。
公路建设成效显著。长邯高速公路通车运营,完成了长晋高速路基桥涵工程,长太高速奠基开工,长临高速展开前期准备工作,一个以长治为中心,东至青岛,南达澳门,西通新疆,北连太原的“十”字型高速公路主骨架呼之欲出。全年完成公路建设总投资8.8亿元,新增公路通车里程125公里,年末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4967公里;高次级路面里程3779公里,增长7.2 %;新建农村公路1380公里,建成红色旅游路39公里。
全年公路货运量5999.2 万吨,增长2.9%;公路货运周转量39亿吨公里,增长2.1%。公路客运量3201万人,公路客运周转量17.54亿人公里。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38亿元,增长44.8%。其中,邮政业务总量8231万元,增长21.5%;电信业务总量8.56亿元,增长47.6%。全年邮寄函件436.71万件,包件9.21万件;报纸353.52 万份,杂志164.34万份,特快专递16.36万件。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和提高,年末互联网固定拨号上网用户累计达12.24万户,增长85.5%。通讯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60万门,增长20.4%;年末本地电话用户55.12万户,新增12.12万户;其中市话用户达到36.07万户,新装电话6.07万户;乡村电话用户19.05万户,新装电话6.05万户;全市移动电话发展到45.77万户,其中年内新增13.77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达到32部/百人。
全市形成24条旅游线路,对外吸引力迅速上升。年末全市共有14家旅行社和7家星级宾馆。在受到非典重创后,全市旅游总收入仍达7.27亿元,下降10.2%,其中国内旅游总收入7.2亿元,下降9.6%;国际旅游收入78.8万美元,下降52%。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304万人次,下降12%;海外游客1411人次,下降51.8%,其中接待外国人1271人次,港澳台胞140人次。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突破50亿元,达到50.45亿元,增长16.3%,增幅提高4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25.7亿元,增长19.1%,对全市零售额的贡献首次超过城市。按营业方式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43.61亿元,增长13.4%;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29亿元,增长18.6%;其它行业实现零售额2.55亿元,增长10.1%。
全年全市进出口总额5163万美元,增长10.5%;其中出口2586万美元,增长39.4%;进口2577万美元,下降8.5%。出口中,加工贸易额70万美元,实现新突破,焦炭、生铁、铸件、金属镁、土特产出口发展较快。新批外商投资项目4个,协议利用外资3669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62万美元,下降27.4%。
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业健康平稳运行。各项存款快速增长,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突破300亿元,达315.89亿元,比年初增加72.4亿元,增长29.7 %。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314.39亿元,较年初增加72.26亿元,增长29.8%,增幅、增量均创1996年以来的新高。城乡居民储蓄继续增加,本外币储蓄突破200亿元大关,达219.16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达217.91亿元,比年初增加33.92亿元。各项贷款较快增长,信贷结构得到优化。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17.19亿元,比年初增加54.49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214.79亿元,比年初增加54.54亿元,增长34%,增幅、增量创1993年以来新高。人民币短期贷款余额145.3亿元,比年初增加28.17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46.8亿元,比年初增加11.92亿元;居民个人消费信贷余额11.17亿元,较年初增加5.74亿元。
保险事业日益兴旺。平安保险公司进入长治市场,年末驻市保险公司达到5家。全年承保金额300.65亿元,其中财产险212.37亿元,人寿险88.28亿元。各种保费收入6.16亿元,增长32.3%, 其中财产保险收入1.44亿元,增长12.5%;寿险保费收入4.47亿元,增长52.9%;健康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2477万元,下降45.7%。赔款支出金额8678万元,增长1.3 %;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7276万元,寿险给付金额930万元。
【交通】
公路、铁路、航空纵横交错。境内有太焦和邯长两条国家铁路干线,贯穿南北西东。207、208国道纵贯南北,309国道横穿东西,“四纵四横”的公路主骨架北接太旧高速公路,西连大运路,直达西部腹地。
长邯高速公路全线贯通,长壶一级路建成通车。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5113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里程4793公里。新建农村公路1084公里,村村通总里程达到5741公里,行政村油路通达率91.8%。建成山西省第二大空港长治至北京、长治至大同、长治至广州、长治至上海、长治至成都等空中航线相继通航。全年航空旅客吞吐量达到27万人次,货运量4.84万吨。

㈥ 山西长治怎么样

人口
2007年末,全市总人口为3237526人,人口密度达到235人/平方公里。城镇人口比重达到39.61%。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3.66%。
自然灾害
主要为干旱、冰雹、洪涝。2007年的自然灾害给13个县(市、区)均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受灾人口达到113.9万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178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59.4万亩,倒塌住房2729间。
气候与灌溉
长治属典型中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在4.9--10.4摄氐度之间,气候条件与避暑山庄承德相近。1月份最冷,平均最低气温为-6.9摄氐度;7月份最热,平均最高气温为22.5摄氐度。号称“无扇之城”。年日照时数2418-2616小时,一般年降水量在537.4-656.7毫米,7月最多,为132.2毫米,1月最少,为5.5毫米,年平均无霜期在156.8-181.9天,年平均风速为1.5-3.0米/秒之间。 长治各月平均气温: 一月:零下6.9°C二月:零下3.4°C 三月:3.7°C 四月:11.7°C 五月:17.4°C 六月:20.5°C 七月:22.5 °C八月:20.5°C 九月:15.6°C 十月:9.8 °C十一月:2.6°C 十二月:零下5.6°C
城市规划布局与规模
定位:综合功能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在未来环漳泽湖链状城市空间体系中,将老城区和新区作为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共同组成未来长治市的主城区。新区建设以“东山西水、南秀北美”为特色,重点在“特”字上下功夫,全面打造出一个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 新区建设将根据“水边的五彩石”这一开发主题,在新区城市空间上规划了“绿、紫、蓝、红、橙”的五色物质空间,即绿色空间———生态魅力新区,紫色空间———传统民间文化的激活和历史文化脉络的传承,蓝色空间———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的朝阳产业,红色空间———新区的政治职能,橙色空间———新型的人居环境。要在三年内构筑起比较完善的现代城市框架,五年内粗具规模,十年内建成大气典雅的全省一流新区。
[编辑本段]旅游胜地
中村申家宅院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郊区西白兔乡,北依小寒山 ,西临漳河 ,地处上党盆地的东北角 ,属于上党盆地的边缘丘陵地带。据申氏族谱记载,申氏宗祖是明万历年间从潞城县天贡村迁入的。全村现有300多户,共1300余人,申姓族系占70%之多。 申家大院中村在明朝时属潞城县 ,直隶山西布政司。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未打消这里民众积极求生的欲望 ,他们从农业生产转而向丝绸 ,布匹 ,酿造等手工业发展。由于处在河东盐池及本地物资向东南转输的运道上 ,也是从陕西和晋南向河南运输的必经之路 ,并且是与以北的太原连接的重要通道。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再加上本地铁矿产量丰富 ,于是盐与铁便成为泽潞商人重要的贩卖货品。据《潞城县志》记载 ,清朝至民国期间 ,中村是当地著名的物资交流中心集市之一。晋商发展的同时 ,商家大院也就成了晋商文化的代表 ,成为中华民居建筑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申氏在明初从潞城县天贡村迁入南村,明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迁入中村定居。自始祖申十三开始,至今已繁衍到第二十一代。申十三有二子,第四世时有七子,第七世时发展为三十子,第八世时发展到五十子,成为一大家族。 村内申家的老宅院始建于明代中叶 ,至光绪年间基本建成。村内现存明清院落 20 余座 ,窑 50 余孔,房 300 余间 ,基本保存完好 ,是非常宝贵的建筑遗产。村落位于半丘陵地带 ,地势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以十字街为中心 ,呈网格形分布 ,分为东北、东南、西南和西北 4 个大的区域 ,申家宅院落位于东北区域。 村中的明清建筑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建于古街道两旁的商业区 ,分布有当时申家在中村开的店铺 ,由当铺、盐店、布店、花店、染坊、铁铺院、歇马店等手工业、商业建筑组成;另一部分则是申家的家宅———二十四院 ,占地面积约 3 万 m ,主要用于居住、接待贵客以及一些仓库 。 村中一条古街自村口引入 ,贯穿全村。古街南北走向 ,并随着古商道与商业的互助性发展而演变成一条商业街 ,并且最终成为清代中村的村落布局轴线。古街北端止于申家大院 ,这就导致申家在村中开设的店铺布局呈现沿街与顶端两种布局方式 ,最终形成了 T字形的排列。申家店铺所在院落的布局有两种:一种是院落本身正南正北朝向 ,而将临街一面的房屋设置为店铺的铺面 ,对外开放;另一种则是以垂直街道方向的空间轴线统领整个院落 ,多样的组合方式使得村落的空间布局更加灵活 ,更有效地利用了土地。 村中空间布局另一个特色的部分就是申家宅院,原由24个院落组成,由于建成年代久远加之文革时期一些人为的破坏,现存只有7座院落保留完好,但是从倒塌的墙垣和留存的基石仍可看出当年大院的规模和气魄。这二十四座院落分列于东西两条并列的轴线上,一条高差近4.5m的断坎将两条轴线自然分开。 申家大院从十字街往东 ,首先步入的是二十四院西轴线。西轴线上分布5 个空间节点 ,分别是临街的店面院 ,过厅院 ,花园 ,宅院以及裙楼和窑洞。商家独有的宅院功能承载了以店面为中心的外向性功能模块和以花园为中心的内向性功能模块。西轴线的起点是十字街东北角临街的空间 ,这里并列地设置了两个前店后寝的宅院 ,分别是当铺和盐店铺 ,这当属商家宅院的一大特色。两个院子之间用巷道相连 ,虽为巷道却也是二十四院西轴线的起点 ,故在临街处建有门,既保障了院落的私密性,也为院落空间的功能增加了趣味性和相对的完整性。沿巷道向北则进入了商家宅院的又一特色空间“厅”院。厅房院是一个多向性空间 ,对内对外的流动性都很强。厅房的北边是小花园 ,也是内外空间的分界点由此向北则进入到后宅院。 由盐店院向东 ,在断坎上面的院落组成了二十四院东轴线东轴线上分布了 4 个空间节点 ,分别是三节楼 ,中庭院 ,东庭院以及东北角的两进牛棚院。东轴线承载的使用功能与西轴线相比较为单一 ,大多为不承担对外交流功能的宅寝。沿拔贡院前的小路向东爬上断坎 ,首先看到的就是三节楼院。这是一座一层窑洞再加两层楼房的三层门楼式建筑 ,也是申家大院里的制高点 ,起到了保家护院的作用。三节楼的西边一条小道直通后宅院 ,东面是中 ,东两组并列的庭院。中线庭院南起中庭下院 ,直接利用台地的侧面挖凿窑洞组成 ,地势较低。中庭下院正房窑洞的正中有一条导入型通道 ,连通其后的中庭院。中庭院也是现存整个大院里单体建筑形制最高的一进院落。中庭院之后为中庭后院 ,院子已毁 ,只留有基址可见。与中庭组院并列的东庭组院分别是东庭下院 ,东庭院和东庭后院。两院的空间布局基本一致 ,东庭组院每进院子的规模均大于中庭组院。东庭下院大门临十字街 ,东庭院建在台地上与中庭下院平齐。台地上的每进院子均开设旁门方便相互贯通。东庭组院的北面原建有两进牛棚院 ,是申家杂役圈养牲口的地方。整个东轴线连接了三大功能模块 ,防御 ,居住和辅助。 多元化的要求使空间功能性质也具有多样性 ,但在众多空间特性要求的前提下 ,申家大院用简单而有序的组合方式解决了多重矛盾 ,充分体现出商家大院在规划设计之初对于空间处理手法的独到认识 ,同时也是晋商文化空间特征的一个优良典范。
产业与交通
资源
土 地 境内的土地总面积为138.96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0.7万公顷(1985年),宜林地面积27万公顷,有林地面积19.9万公顷,牧坡20余万公顷。 林 木 境内共有森林面积39万公顷,其中成林面积3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3%,木材蓄积量1100万立方米。沁源境内的灵空山,属太岳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活立木蓄积量289837立方米,主要树种为油松,占林木总量的62.3%。而长治境内的老顶山森林面积达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4%。 水 源 境内属北方地区的相对富水区,水资源总量为17.9亿立方米。 牧坡草地 草地主要分布于沁源。 矿 产 上党地区的地下资源十分丰富,矿藏种类达40多种,煤、铁藏量尤为丰富,素称“煤铁之乡”。地质储量为906亿吨,探明储量为242.9亿吨;除沁县、黎城、平顺3县外,其余县、区均有分布,煤种有肥煤、焦煤、瘦煤、无烟煤,以无烟煤为主。铁矿的探明储量为1.4亿吨,矿石品种有赤铁矿、褐铁矿、赤褐铁矿和菱铁矿,矿床的类型为山西式铁矿。主要分布地区为黎城、平顺、壶关、襄垣、武乡、沁源等县。锰铁矿的探明储量为5713万吨,矿石类型主要为含锰菱铁矿和含锰赤褐铁矿,工业分类称屯留式铁矿,分布于沁源、屯留、长子等县。铝土矿的探明储量为5713万吨,主要分布于沁源、襄垣。硫铁矿的探明储量为1462万吨,主要分布于长治、壶关等县。耐火粘土的探明储量为1606万吨,主要分布于沁源、长治等县。大理石探明储量为1400万立方米,主要分布于平顺、壶关、陵川等县。长治市的熔制白云岩就有5827万吨,主要分布于黎城、潞城等县,还有铁矾土、硅石、石膏等,分别分布于沁源、平顺、黎城、襄垣、潞城、长治等县。其他矿藏还有钒矿、钛矿、镓矿、电石灰岩、制碱灰岩及铅、锌、铜等。 野生动物 境内的野生皮毛、肉用、羽用、药用等经济动物,主要有狐、蛇、獾 、野兔、野猪、黄羊、黄鼬、狍子、麝、豺、青羊、猴子及各种鸟类。有害动物有狼、野猪、獾、野兔和鼠类等。害虫天敌有鹰、猫头鹰、黄鼬、啄木鸟 、燕子等。 野生植物 境内群山环列,盆谷相间,地形复杂,各地有不同类型的小气候,从而形成植物资源独具的区系分点,有种子类野生植物,还有蕨类、菌类、藻类、苔藓等。 水利资源 长治是华北地区相对富水区,主要河流有海河流域的浊漳河、清漳河、卫河,以及黄河流域的沁河、汾河支流。全市水资源总量为22.9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量为19.86亿立方米,地下水量为10.83亿立方米,重复水量为7.73亿立方米。全市现在漳泽、后湾、关河3座蓄水一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水库和105座中小型水库,总库容量10亿立方米。 农林资源 长治市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谷子、豆类、薯类等;主要经济作物有党参、潞麻、苹果、核桃、柱子、花椒等;主要名优特产有:沁州黄小米、潞麻、潞党参、黄芪、连翘、木耳、沁源松蘑菇、黄花菜、花坡蕨菜,黎城柿饼、绵核桃、平顺大红袍花椒、马铃薯,长子青椒;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绿色农产品已达81种。林业资源有宜林面积735万亩,实有林地585万亩,其中天然林173万亩,经济林165亩,林木蓄积量达11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23%。牧业资源有宜牧面积480万亩,已开发草场271万亩。
产业
综 合 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775.3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2亿元,下降3.5%;第二产业增加值486.7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253.4亿元,增长9.5%。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4.8:63.4:31.8调整为4.5:62.8:32.7。人均生产总值23558元(按年末美元汇率折算为3450美元),增长9.5%。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3%,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5%。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6.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6.7%。 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155.50万人,比上年增加2.19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65.00万人,减少0.60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41.79万人,增加0.55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48.70万人,增加2.24万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3.9万个,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6%,比上年上升0.11个百分点。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77.9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9.57亿元,增长11.1%。扣除“两权”收入,全市财政总收入169.1亿元,一般预算收入60.8 亿元,同口径分别增长10.3%和7.9%。全市一般预算支出112.4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8%,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1.3%,科技、教育、农业支出比上年分别增长20.7%、18.9%、19.3%。 农林牧渔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56.6千公顷,减少0.3%;油料种植面积2.4千公顷,减少14.6%;蔬菜种植面积18.1千公顷,减少8.2%。 全年粮食产量116.6万吨,同比下降18.2%;其中夏粮7.1万吨,下降24.1%;秋粮109.5万吨,下降17.7%。油料产量0.35万吨,减产28.1%;蔬菜产量79.5万吨,下降14.4%。 全年肉类总产量5.99万吨,增长17.6%,其中猪牛羊肉5.37万吨,增长18.8%;禽蛋产量7.29万吨,增长8.3%,奶产量1.37万吨,下降12.1%。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1亿元,下降3.2%。其中,农业总产值36.2亿元,下降15.0%;林业总产值4.6亿元,增长23.2%;牧业总产值15.4亿元,增长24.9%;渔业总产值0.27亿元,增长8.4%。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2.8亿元,增长12.2%,其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8.6%,重工业增长12.3%;产品销售率93.9%。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比上年增长10.5%,发电量增长10.7%,生铁增长8.9%,焦炭增长6.2%,钢材增长5.3%。 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24.85,比上年提高20.16个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032.99亿元,比上年下降6.8%。实现利税146.42亿元,下降11.4%,其中实现利润76.83亿元,下降9.1%。亏损企业亏损额23.67亿元,比上年下降40.1%。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1.3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0.54亿元,下降8.47%;上缴税金1.69亿元,增长4.97%。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3.7亿元,比上年增长62.3%。其中,城镇投资425.0亿元,增长66.5%。其中国有投资240.3亿元,增长60.1%,非国有投资184.7亿元,增长75.6%;农村投资18.7亿元,增长2.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3.8亿元,增长145.6%;第二产业投资247.2亿元,增长53.5%,其中煤炭投资56.6亿元,增长54.6%;第三产业投资164.0亿元,增长85.2%。其中教育投资增长138.4%。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6.5亿元,比上年增长48.8%,其中住宅投资22.2亿元,增长44.9%。商品房销售额29.3亿元,增长130.6% ;其中,住宅销售额为25.4亿元,增长132.1%。 能 源 城镇能源工业投资中,煤炭工业投资56.6亿元,增长54.6%;电力工业投资21.9亿元,下降42.5%。全年共向省外运输煤炭2780.63万吨,比上年增长3.68%;向省外运输焦炭821.09万吨,增长6.86%。全市采区煤炭资源回采率达到79.4%。 国内外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8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54.3亿元,增长21.3%;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90.5亿元,增长22.5%。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10.5亿元,增长22.0%,其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61.4亿元,增长9.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7.4亿元,增长20.9%;其他行业零售额6.9亿元,增长16.2%。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0.2%,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1.5%,服装类增长5.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5%,石油及制品类下降4.8%,家具类下降19.5%。 全年进出口总额27918.6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2.2%。其中,出口2416.7万美元,下降51.0%;进口25501.9万美元,下降5.0%。 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3家;合同利用外商投资2970.26万美元,下降53.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0967.4万美元,下降72.0%。 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民航客运量34万人,比上年增长30.97%,旅客周转量305697万人公里;货邮运输量1490吨,货邮周转量132.91万吨公里,运输总周转量350.79万吨公里。公路客运量3281.74万人,比上年下降2.5%,旅客周转量21.5亿人公里;货运量5217.4万吨,比上年下降22.5%,货物周转量72.4亿吨公里。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21.58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4.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2.9%,其中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16.41万辆,增长17.5%。民用轿车保有量7.81万辆,增长31.5%,其中私人轿车6.27万辆,增长39%。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0.45亿元,比上年增长43.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1370万元,增长14.2%;电信业务总量48.3亿元,增长45.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58.10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37.07万户,农村电话用户21.03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81.95万户。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及小灵通用户总数达到245.24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74.3部/百人。年末全市互联网用户累计达23.97万户,比上年增长37.5%。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89.1万人次,增长28.8%;国内旅游总收入74.6亿元,增长21.6%。全年入境人数7.2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1%。其中,外国人4.12万人次,增长20.3%;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3.09万人次,增长8.9%。在入境旅游者中,过夜人数7.20万人次,增长15.1%。旅游外汇收入1368.7万美元,增长27.1%。 金融和保险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131.5亿元,比年初增长22%;其中居民储蓄存款636.9亿元,增长16%。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75.8亿元,比年初增长19%;其中个人消费贷款9.8亿元,增长22%。 年末全市共有保险公司14家。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2.23亿元,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15.66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0.91亿元;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5.66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5.24亿元,其中寿险业务给付2.25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给付0.21亿元;财产险业务赔款2.78亿元。 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有独立招生的高等院校6所,全年招收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学生9224人,在校大学生3.04万人,毕业学生8919人。全市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5所,全年招生2.10万人,在校学生5.19万人,毕业学生1.56万人。全市普通中学245所,其中完全中学40所,普通高中10所,普通初中156所。全年高中招生2.79万人,在校学生8.07万人,毕业学生2.53万人。全年初中招生5.33万人,在校学生15.37万人,毕业学生5.97万人。全市普通小学1625所,全年招生3.50万人,在校学生25.63万人,毕业学生5.33万人。特殊教育在校学生883人。幼儿园在园幼儿6.80万人。 全年全市共受理各项专利申请667件,比上年增长35.8%。全年全市科学技术成果93项,其中有38项技术获得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成果奖,比上年增加3项。全年签订技术合同220项,增长81.8%;成交金额20781.7万元,增长36.3%。 全市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42家,全年对69户企业实施了产品认证,对11种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全市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2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4.5万台件。 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9个,文化馆14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4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112万册,档案馆14个,已开放各类档案6114卷。全市广播电台12座,电视台12座,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3.98%和96.59%,年末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到35.3万户,其中接收数字信号用户36036户。在全国地方戏评比演出中,我市创作的小戏《拆围墙》成为全省三个入选剧之一。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在长治举办了地方戏研讨会,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梅花奖”艺术家奉献了精彩演出。 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75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47个,妇幼保健机构1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4个。病床位14484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3702张。卫生技术人员2015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0586人,注册护士5347人,药剂人员1058人。乡镇卫生院142个,床位3124张,卫生技术人员2616人。年末全市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的比重达到100%,全市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达标率88.75%,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98%。 全市运动员在各类体育比赛中获得全国冠军10个,全省冠军84个。 城市建设、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4530万平方米。年末城市房屋建筑面积5355.74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长14.1%,其中住宅建筑面积3917.98万平方米。年末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7.8%,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年末城市交通运营车辆557辆,出租汽车1800辆。市区有公园4座,总面积127公顷。 全年城市供水总量8458万吨,人均日生活用水量160升。全年液化气供气总量5310吨,天然气供应量1592万立方米,煤气供气总量1.10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煤气4086.17万立方米。燃气普及率82.81%,比上年提高12.53个百分点。市区集中供热面积由上年的1374万平方米提高到185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供热面积148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83万平方米。市区污水处理能力14万吨/日,全年污水处理量5113万吨。生活垃圾年清运量22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年末全市耕地保有量519.36万亩,年内增加耕地面积0.86万亩。本年度检查验收合格造林面积20.6千公顷,其中退耕还林面积4千公顷。义务植树762万株。全市有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46.8千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3.3%。 年末全市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2.45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600万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4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增长10.9%,工业用水增长2.4%。全年曾有14.2万人、2.7万头大牲畜因干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 全年全市空气质量Ⅱ级以上天数达354天,比上年增加8天,占全年天数的97.0%。全市达Ⅲ类水质标准的断面比例52.17%。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辛安泉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全市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3人,比上年下降42.3%;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0.37人,比上年下降27%。全年发生火灾事故68件,比上年下降45.2%,直接损失109.3万元。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81起,造成251人死亡、46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52.8万元。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为329.91万人,比上年增加1.63万人,出生率11.12‰,死亡率6.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4‰。城镇人口比重达到41.04%,比上年提高0.59个百分点。性别比(女=100)为105.73。 年末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33.41万人,比上年增加2.12万人。其中职工25.27万人,离退休人员8.15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人数为44.96万人,比上年增加4.6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24.61万人,全年领取失业保险金10525人。 年末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73所,比上年增加27家;床位9473张,收养各类人员304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95处。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1292万元,直接接受社会捐赠款755万元。全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5149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23746人。
[编辑本段]观光游览
长治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自秦开始,为历代郡、州、府所在地。境内她那山河壮丽气势磅礴的锦绣山河与历代古物交辉息息相印,有其独特的文化神韵。全市有大量的不同时代历史古迹文化和古建筑艺术珍品。壮丽的山川和悠久的历史,淳朴的民风和光荣的传统,构成了长治市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长治旅游资源独特。有老顶山森林公园、太行山大峡谷和太行水乡、灵空山、武乡溶洞等天然胜景;有上党门、城隍庙、二贤庄、仙堂山、北魏石刻等文物古迹;有八路军总部旧址、黄崖洞保卫战旧址、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等革命纪念地。位于市郊的三垂冈(也称三垂山、二冈山),在中国历史上大有名气,唐末天下大乱,群雄逐鹿,三垂冈之战,使李存助不仅占据了上党,而且为最终消灭后梁政权、统一中原、建立后唐奠定了基础。清代著名诗人严遂成为此写下了一首奇诗《三垂冈》。毛主席一生饱览古代典籍,用兵如神,对三垂冈之战史事烂熟于心,挥笔书写了严遂成的《三垂冈》诗,那大气磅礴、雄健潇洒的毛体书法,为三垂冈增添了无穷魅力。 作为长治市象征的上党门,钟鼓二楼左右对峙,风驰云动,蔚为壮观;分水岭出土的大批战国时期车马文物,多系上乘精品;观音堂殿内的明代悬塑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玉皇观的琉璃塔,飞阁流丹,金碧辉煌;五凤楼斗拱莲柱,匠心独具;原起寺的八角七层大雄宝塔,巧夺天工;南涅水北魏石刻,技艺精湛;位于沁源县的灵空山,松林密布,古树参天既有五龙池、益海洞等“灵空十景”,更有“三柱重”、“九杆旗”等珍贵古松,实为旅游避暑之胜地。壶关县的天然紫团溶洞,洞内怪石嶙峋,千姿百态,洞外山雾缭绕,郁郁葱葱,确属人间奇景,使游人流连忘返。除此之外,还有长子县的法兴寺和崇庆寺、襄垣县的仙堂寺、壶关的二仙庙、以及相传女娲补天采石的黎城县广志山、精卫填海采山的长子县发鸠山,神农氏炎帝尝百谷的老顶山等。此外,还有革命纪念地八路军总部旧址、上党战役主战场、黄崖洞保卫战旧址、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等处。 长治及附近主要旅游景点:始祖百草堂 灵空山 红豆峡 太行山大峡谷 青龙峡 黑龙潭景区 金灯寺 黄崖洞 五凤楼 大云寺 九天圣母庙 广志山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盘秀山 天台庵 石评梅故居 林里关王庙 花坡 老顶山森林公园 女妖洞 八泉峡 羊肠板 长治观音堂 法兴寺 紫团山 天脊山 城隍庙 北齐石刻造像 大寺 古佛 分水岭古墓群 上党战役指挥部旧址 原起寺 仙堂山 七宝塔 龙祥观 古脊椎动物群化石遗址 大云院 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 长乐村战斗纪念碑 阎寨 南涅水石刻造像馆 崇庆寺 黄崖大峡谷 上党门 壶关太行大峡谷十八盘 太岳烈士陵园 玉皇观 八路军总部北村旧址 正觉寺 神头之战纪念碑 嶷神岭 太行八泉峡 太行水乡 古城长治
还是不错的

㈦ 长治邯郸 气候差距是这样造成的 1,邯郸地处华北平原,夏季时南方湿热气流会顺利扩散到整个华北平原

邯郸市位于河北省南端,地处东经114°03'~40',北纬36°20'~44'之间,西依太行山脉,东接华北平原,与晋、鲁、豫三省接壤,辖4区、1市、14县,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57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896.4万。邯郸市的市花是月季。邯郸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成语典故之都和中国散文之城、太极之乡。国务院批准具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和市区人口超百万的特大城市。

面积: 1.2万平方公里
人口: 896.4万
方言: 晋语、冀鲁官话、中原官话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武灵丛台、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 二祖塔 (慧可大师)
机场: 邯郸国际机场
2011年总人口约1000万,其中城市人口180万。居民绝大多数为汉族,还有回、满、蒙古、朝鲜、布依、苗、壮等少数民族。境内地势西高东低,海拔48.7~1898.7米。西部多山,中部丘陵、盆地分布较广,东部地势平坦,系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境内主要河流有南运河水系的漳河和子牙河水系的滏阳河及其支流牜亡牛河、涧河、渚河、沁河、输元河、南洺河、北洺河等。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5℃,极端最低气温-21℃,极端最高气温42.5℃。年平均降水量627.2毫米,年最大降水量1575.5毫米,年最小降水量266.8毫米。邯郸是冀南重要的粮棉产区和全国钢铁、煤炭、纺织、陶瓷、建材生产基地,也是晋冀鲁豫接壤区域最大的城市。 邯郸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城市,全国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享有对外贸易经营权的城市,1997年城市综合实力名列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第50位。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591.7亿元。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72家,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126家,年工业总产值244亿元。年产原煤1878万吨、洗精煤395万吨、焦炭497万吨、铁矿石416万吨、生铁788万吨、铸铁管34万吨、钢533万吨、钢材442万吨、铝1.7万吨、纱17万吨、布23665万米、化肥24万吨、农药7929吨、烧碱3万吨、塑料制品19045吨、白酒2.4万吨、水泥690万吨、陶瓷17893万件、发电166亿千瓦时。耕地67.2万公顷,农业总产值199亿元,粮食总产量385万吨,棉花总产量8万吨。邯郸商贸发达,市区内有钢铁、煤炭、陶瓷、建材、汽车、标准件、日用百货和农副产品等各类市场438个,其中年销售额超亿元的12个;有以邯山、万达、康德、新世纪广场、天客隆超市、中道国际为代表的现代化大型商厦和购物中心,其中建筑面积超万平方米的16个。 邯郸交通便捷。京广铁路纵贯南北,邯长、邯济铁路横跨东西,形成十字铁路枢纽;京深、青兰两条国家主干线公路,京深高速公路、青兰高速和大广高速交汇于邯郸,邯临、邯大、邯邢等6条省级公路交汇于市区,形成五纵五横的公路网络。邯郸机场可通达国内许多大中城市,如上海、重庆、广州、深圳、南京、厦门、大连、合肥、呼和浩特等。邯郸通讯技术、信息技术及装备发展迅速,开通了本地网电话、国际国内长途电话、
邯郸风光(20张)数据通讯、智能网业务、可视电话会议业务、电话信息业务、互联网业务、无线寻呼业务等电信业务,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技术先进的现代化通讯网络。邯郸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武灵丛台、赵王城、古邺城、娲皇宫、南北响堂寺、磁山文化遗址、京娘湖等景区景点可供观光。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市内有各类金融机构1100余家,有国库券兑换点和证券交易所20余家。科教文卫事业发达。有高等院校4所,中专18所,中学634所,小学5096所,高等院校在校生3万余人;独立科研机构13家,博物馆4座,群众艺术馆、文化馆20个,公共图书馆14个,体育馆(场)3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6.5%,电视人口覆盖率83.5%;有医疗卫生机构617个,床位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3万人编辑本段历史沿革邯郸一词最早出现在《春秋谷梁传》(“襄公二十七年:故出奔晋,织絇邯郸,终身不言卫。”)。古称邯(赵邯郸县。从邑,甘声。――《说文》。朱曰:“今直隶广平府邯郸县,甘地有邯山。”)邯郸地名之由来,现一般以《汉书·地理志》中三国时魏国人张晏的注释为源:“邯郸山,在东城下,单,尽也,城廓从邑,故加邑云。”意思是说,邯郸的地名源于邯郸山,在邯郸的东城下,有一座山,名叫邯山,单,是山脉的尽头,邯山至此而尽,因此得名邯单,因为城廓从邑,故单旁加邑(阝)而成为邯郸。邯郸二字作为地名,三千年沿用不改,是中国地名文化的一个特例。 邯郸城邑,肇起于商殷。邯郸之域在西周时属于卫国,春秋时为晋地,当时邯郸已是闻名遐迩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比较发达的著名城邑。晋定公十二年(前500年),晋国正卿赵鞅(赵简子)已将邯郸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从此,邯郸便成了赵氏的世袭领地。邯郸在春秋时代先属卫,后归晋。 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迁都于邯郸,为赵国都城长达158年之久。 秦灭赵,置邯郸郡。西汉置赵国。邯郸至西汉末仍为全国五大都城之一,东汉末叶,豪强并起,割据混战,邯郸罹难兵燹灾祸,开始走向衰落。建安十八年(213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国公,于邺城建都。邺城的兴起导致黄河以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南移,邯郸此时沦为一般的县城,隶属于魏郡。 三国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邯郸属广平郡,东晋后又改属魏郡。 邯郸古城址分布图
隋唐时,邯郸先后归属或复辖为洺州、磁州、武安郡和紫州,衰落而成蕞尔小县。 宋金时属洺州,北宋末年,因长期的战乱,逐渐衰落。 元代隶属于广平路,明清时期隶属于广平府(治所邯郸永年县广府镇)。 1945年设市,为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所在地。1949年降为镇,但仍为邯郸专区专署驻地。1952年12月22日复升为市,1954年改为省辖市。1956年峰峰市并入邯郸市,1983年邯郸县并入邯郸市。1984年改为省辖市。1986年武安县(后改市)划归邯郸市。 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撤消邯郸地区,实行地市合并,将邯郸地区所辖各县划归邯郸市管辖,称邯郸市至今。编辑本段地理环境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数据为准。
战国时期赵国都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较大的城市。位于河北省南端,太行山东麓,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东界山东聊城,南临河南安阳,西连山西长治,北接邢台。南北最大纵距104公里,东西最大横距180公里。总面积1206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34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106平方公里。 邯郸市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高差悬殊,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京广铁路为界,西部为中、低山丘陵地貌,东部为华北平原。海拔最高1898.7米,最低32.7米,相对高差1866米,总坡降为11.8‰。全市自西向东大致可分为五级阶梯:西北部中山区、西部低山区、中部低山丘陵区、中部盆地区、东部冲积平原。[1] 气候环境 邯郸市属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热同期,干冷同季,随着四季的明显交替,依次呈现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3.5℃,最冷月份(一月)平均气温-2.3℃,极端最低气温-19℃,最热月份(七月)平均气温26.9℃,极端最高气温42.5℃,全年无霜期200天,年日照2557小时。编辑本段资源植物资源
邯郸境内自然植被类型可分为针叶林、阔叶林、灌丛和灌草丛、草甸、沼泽植被、水生植被6种类型。邯郸市的森林植被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草丛植被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区的沟谷和荒坡,草甸植被则遍布全境;沼泽植被和水生植被主要分布在东部滞水洼地。亚热带树种漆树在西部山区有着广泛分布。领春木和太行花为邯郸市特有的植物物种。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植物分121科1146种,其中栽培植物达150种。邯郸栽培植物资源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稻谷、棉花、花生等,是全国主要的粮棉、禽蛋、蔬菜生产基地,主要土特产品有核桃、柿子、花椒、鸭梨、大蒜、辣椒等。
动物资源
邯郸市野生动物主要为陆栖脊椎动物,其中马类较多,两栖类、爬行类和兽类较少。较大的兽类几近绝迹;哺乳类有豹、狼、狐、獾、狸、野兔、黄鼠狼、刺猬、水貂等;鸟类有麻雀、鸽、喜鹊、燕子、猫头鹰、雕、雉鸡、石鸡、乌鸦、鹌鹑、啄木鸟、布谷鸟、画眉、黄鹂等;鱼类有鲤鱼、草鱼、鲫鱼、鲢鱼、泥鳅、青鱼等;爬行类有龟、鳖、壁虎等。
矿产资源
邯郸蕴藏有种类繁多的矿产资源,是全国著名的煤炭和高品位的铁矿石产区,拥有丰富的“两黑”——煤、铁资源,煤炭和铁矿石储量分别达到40亿吨和4.8亿吨,被誉为现代“钢城”、“煤都”。其中煤炭储量丰富,煤种齐全,煤质较好;铁矿品位高、有害杂质少、可选性好。此外还有较为丰富的非金属矿资源如铝矾土、耐火土、硫铁矿、含钾砂页岩、碳石等四十种以上矿藏。各种矿产地200处。编辑本段行政区划2009年,邯郸市辖4个市辖区(另有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邯郸市面积12087平方千米,人口约1000万。 行政区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万人 邮政编码 驻地
丛台区 28 43 056002056004

邯山区 32 38 056001

复兴区 37 32 056003

峰峰矿区 353 50 056200 峰峰矿区临水镇
武安市 1806 72 056300 武安镇
邯郸县 522 40 056100 南堡乡东小屯村
临漳县 744 59 056600 临漳镇
成安县 485 37 056700 成安镇
大名县 1052 75 056900 大名镇
涉 县 1509 39 056400 涉城镇
磁 县 1035 64 056500 磁州镇
肥乡县 496 31 057550 肥乡镇
永年县 898 86 057150 临洺关镇
邱 县 448 20 057450 马头镇
鸡泽县 337 25 057350 鸡泽镇
广平县 320 25 057650 广平镇
馆陶县 456 29 057750 馆陶镇
魏 县 862 90 056800 魏城镇
曲周县 667 41 057250 曲周镇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8年底。* 建设中的邯郸
邯郸龙湖公园
邯郸国际会展中心
编辑本段交通邯郸区位交通条件优越,居晋冀鲁豫四省要冲和中原经济区腹心,在四省交界区是唯一的特大城市,与石家庄、太原、济南、郑州四个省会城市的距离均在200公里左右,与北京、天津等大都市的距离均在500公里以内。邯郸是全国179个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之一,交通便利,纵穿中国南北的京广铁路、石武高铁、京深高速公路和107国道与横贯祖国大陆东西的长治——邯郸——济南——青岛铁路、青兰高速公路和309国道交汇于邯郸,境内形成了“五纵五横”的干线公路网络,邯郸国际机场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干线机场,已经通航上海、重庆、大连、杭州、西安、厦门、广州、深圳、南京、呼和浩特、温州、海口、合肥、天津等多条航线,五月中旬开通邯郸至秦皇岛和成都航线。在四省交界区域中,只有邯郸具备铁路交叉、国道交汇、高速纵横过境和航空港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条件。 2010年,全市完成货物运输总量25507万吨,比上年增长30.8%。其中:铁路2837万吨,增长14.9%;公路22669万吨,增长36.0%;民用航空605吨,增长64.4%;全市完成旅客运输总量13236万人,比上年增长35.7%。其中:铁路739.9万人,增长5.5%;公路12484万人,增长38.0%;民用航空12.6万人,增长48.2%。 截止到2010年末,主城区共有公共汽车运营车辆1863辆,客运出租车运营车辆4261辆;全年公共交通共运送乘客1.76亿人次,出租汽车客运总量3888万人次。开通卫星城公交线路,实现城乡一体化。出租车起步价6元每公里1.2元。 2010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57.61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0.1%。其中:轿车19.81万辆,增长32.6%。在全市汽车总量中,私人汽车达到45.1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3.1%。其中:轿车18.1万辆,比上年末增长34.1%。 邮电驶入快车道。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收入4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邮政业务收入2.5亿元,增长4.2%;电信业务收入34.5亿元,增长12.7%。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35.0亿元,增长29.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0亿元,增长8.1%;电信业务总量131.0亿元,增长29.8%。固定电话用户减少6.1万户,年末为93.7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85万户,年末达到631万户。互联网用户为112.6万户,新增12.7万户。 按照全省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和把邯郸建设成为“四省交界区域经济中心”、“全省实施‘东出西联’战略重要节点”要求,邯郸市努力构筑公路、铁路、航空立体化大交通体系,为区域经济中心建设提供强大交通支撑。逐步建设形成“三纵(大广高速邯郸段、石安高速邯郸段和远景规划的邢峰高速公路)两横(青兰高速公路邯郸段和远景规划的邯大高速公路)一环(环城高速)五射线(以主城区为中心的五条高速公路射线)”为主框架的高速公路网,京广、长治-邯郸-济南-青岛、邯黄铁路网,邯郸机场航空网立体大交通,从而实现对外与经济发展强省有航班相通,与沿海港口有铁路相接,与周边城市有高速公路相连,对内构筑起以市区为中心的1小时交通经济圈,达到县县通高速公路,村村通油公路,极大提升邯郸“四省交界区域经济中心”地位,为建设沿海经济强省作出积极贡献。
房价地里位置有区别:2000----6000元不等
火车站: 邯郸火车站
车牌代码: 冀D

㈧ 中国有多少银行

2018年2月9日,银监会首次披露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名单。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12月底,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共4549家。

“最常见的银行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又可以分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其中国有银行有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国有股份制),它们涵盖的业务比较广泛,而且网点数量非常多。股份制银行有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等,这些银行网点相对国有银行较少”。


(8)长治市城区有多少家金融机构扩展阅读:

银行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出现了货币兑换业和兑换商。

第二阶段:增加了货币保管和收付业务即由货币兑换业演变成货币经营业。

第三阶段:兼营货币保管、收付、结算、放贷等业务,这时货币兑换业便发展为银行业。

银行的产生和发展是同货币商品经济的发展相联系的,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货币兑换业是银行业形成的基础。货币兑换业起初只经营铸币兑换业务,以后又代商人保管货币、收付现金等。这样,兑换商人手中就逐渐聚集起大量货币资金。当货币兑换商从事放款业务,货币兑换业就发展成为银行业。

热点内容
华为现在股票市值多少 发布:2025-07-19 00:16:23 浏览:296
股市占公司多少股不能随便卖出 发布:2025-07-19 00:04:24 浏览:472
什么是单向额理财 发布:2025-07-18 23:51:22 浏览:330
美国人是怎么做期货的 发布:2025-07-18 23:25:52 浏览:801
股票型与混合型基金有哪些 发布:2025-07-18 23:20:54 浏览:860
汉钟精机股票历史数据 发布:2025-07-18 23:16:36 浏览:486
光大期货账号怎么填写 发布:2025-07-18 23:09:58 浏览:854
科技100股票一览表 发布:2025-07-18 22:37:27 浏览:745
领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股票 发布:2025-07-18 22:25:51 浏览:672
一瑞生物科技股票 发布:2025-07-18 22:24:17 浏览: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