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国际金融中心怎么样
❶ 汇丰银行在中国现状
成立于1865年3月3日的汇丰银行(HSBC),正面临其成立以来在和平时期的重大风险之一。它因为涉及美国政府打压华为,而成为中美地缘政治博弈中一个难以回避的棋子。
汇丰银行与中国的渊源颇深,其英文名称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显示了与香港和上海的紧密关系。汇丰最初的中文名称是“香港上海汇理银行”,1881年改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据称,“汇丰”二字是由华人买办古应春在测算过笔划吉凶之后建议的,取其“汇款充裕”之意。20世纪初,汇丰已成为远东地区第一大银行,由汇丰经手买卖的外汇经常占上海外汇市场成交量的60%-70%。从晚清至民国,汇丰上海是中国政府偿还外债和赔款的主要经收机关、代总税务司收存保管中国内债基金、收存中国关税的主要银行。1915年上海所有中外金融业的库存金银合计8099万两,其中华商银行和钱庄占17.3%,其他9家外国银行占44.3%,汇丰一家即占38.4%。从成立到抗日战争,上海一直是汇丰在全球最为重要的市场。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汇丰在中国大陆的分行相继关闭,只有在上海分行继续运作,是少数在中国大陆未中断业务的外资银行。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于2007年4月2日正式开业,总行设于中国上海。至2014年,汇丰中国共有135个网点,29家分行设于北京、上海、广州等29个城市。目前,汇丰近170家网点覆盖57个城市,其中约三分之一位于广东,是唯一一家在广东全部地级市设有网点的外资银行。目前,汇丰是内地规模最大、网点最多的外资银行。
不过,与中国市场渊源极深的汇丰银行,现在却深陷与中美地缘政治博弈之中,其配合美国打压华为就是一个焦点。
今年5月28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裁定孟晚舟案的本质是“欺诈罪”。7月24日上午,该法院公开了孟晚舟引渡案下一阶段庭审的证据材料。从公开证据看,汇丰银行有参与构陷、“做局”的嫌疑,它提供了关于华为在伊朗业务的材料作为证据,换取了美国对汇丰违规的赦免。
在美国向加拿大法院提交的《案件起诉记录》中,一个关键证据是华为CFO孟晚舟对汇丰“隐瞒”了华为与香港星通技术有限公司(“香港星通”,即Skycom)的关系,“误导”汇丰继续向华为提供银行服务,导致汇丰违反了美国对伊朗制裁法案。这意味着,孟晚舟对汇丰构成了“欺诈”。此案的“唯一关键证据”是孟晚舟交给汇丰的一份PPT文件,包括PPT全文以及汇丰与华为的业务邮件记录。不过,在自称不清楚华为与Skycom的关系这个关键点上,汇丰撒了谎。从华为发给汇丰的香港星通2009/2010财报可知,汇丰完全了解Skycom在伊朗的业务情况。汇丰声称,只有“初级”员工清楚华为与香港星通的关系,但这些“初级”员工没有将相关信息传递给“高级”管理者,导致汇丰高管只能依赖孟晚舟提供的PPT判断风险。
这一说法显然站不住脚。2012年12月,汇丰因违反美国对伊朗制裁规定,与美国司法部签署《延期起诉协议》。汇丰向美国司法部保证,针对全集团客户开展审视和清理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汇丰仍然未能识别华为和香港星通的关系,显然不合逻辑。2013年2月,香港星通关闭了汇丰账户,华为与汇丰关于伊朗业务的合作到此结束。但在此之后,汇丰仍要求与华为进行“沟通”。2013年8月,孟晚舟应邀与汇丰高管会面,陈述了华为在伊朗的业务情况,所提供的PPT被汇丰转交给美国方面,成为美国打击华为的关键证据。
汇丰配合美国打击华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利益——通过举证孟晚舟来换取美国对汇丰的赦免。2012年,美国政府就严重洗钱和资助国际恐怖主义行为指控汇丰,汇丰为此支付了19.2亿美元罚金,并与美国司法部达成为期5年(2012-2017)的《延期起诉协议》。汇丰同意“在任何调查中配合美国司法部”,如果未能履行相关要求,美国司法部有权撤回该协议,并向汇丰提出刑事指控。
2016年9月,美国司法部就是否撤回《延期起诉协议》以及是否以刑事罪名起诉汇丰进行讨论。同年底,汇丰开始秘密对华为账户进行调查。据路透社当时的报道,汇丰“配合”向美国提交对华为的调查结果,“凑巧”就在汇丰与美国司法部协议到期前。路透社的报道明确指出:汇丰在2016年底到2017年开始“配合”美国司法部对华为发起的调查,是为了换取美国司法部对汇丰银行的宽恕,因为汇丰本身还涉及其他违反美国制裁禁令的案件。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2月到7月,汇丰积极配合美国对华为的调查,主动向美国司法部至少做了4次陈述,内部上千人被美国司法部约谈。2017年12月,尽管美国司法部合规监管员认为“汇丰的合规仍有很大缺陷”,但美国检方却“出人意料”地撤销了对汇丰的全部刑事指控,并结束了对汇丰的监管。从时间线和事件线来看,自2013年约见孟晚舟,到2016年内部启动对华为的调查,直到2017年8月终止与华为合作……汇丰通过一系列操作,在保留华为这个大客户的同时,通过向美国提供华为的证据,换取了美国撤回对其的指控。
从一般的商业逻辑来看,一家追逐利益的全球性金融机构在主观上不应该去“构陷”自己的大客户。但汇丰的现实情况是,它因为一系列违规事件被美国政府拿住了“把柄”,不得不配合美国司法部对华为进行调查,来换取美国政府“放汇丰一马”。站在美国立场上,需要汇丰银行扮演“污点证人”。众所周知,美国政府在全球调查和打压华为,早已不是商业利益或违背制裁禁令,而是美国调整对华战略并对中国进行长期遏制的一场特殊“战斗”。换句话说,打压华为是美国针对中国地缘政治行动的一部分,而汇丰银行已经深深卷入其中。
面对中国媒体指责其“构陷”华为,汇丰在该行(中国)的微信账户上发布声明称,它没有参与美国司法部调查华为的决定,“华为事件发展的背景清楚地表明,美国对华为的调查并非是由汇丰银行触发的”,“汇丰银行对华为没有恶意,也没有‘陷害’华为”。声明还称,“为响应美国司法部的信息要求,汇丰仅提供了事实信息。汇丰银行没有‘捏造’证据或‘隐瞒’事实,也不会为了我们自己的利益而歪曲事实或损害任何客户。”
不过,汇丰的声明回避了重点。美国司法部发起对华为的调查,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用不着汇丰解释。汇丰在此事中的角色、动机和利益交换才是重点,汇丰的积极配合对于美国司法部实施打击华为的行动,并以此为理由借加拿大之手逮捕孟晚舟,无疑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
在这个敏感时点,深圳银保监局于7月24日公布了一份批复——同意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关闭深圳龙岗支行(巧合的是,华为公司总部正好也在龙岗)。市场高度关注的是,汇丰银行的未来命运将会如何?它在中国市场会受到什么影响?对此,安邦智库的研究人员有如下个人判断:
第一,汇丰银行难以离开中国市场。与其他西方金融机构不同,汇丰控股的注册地虽在伦敦,但其“历史和文化注册地”却在中国香港,其市场深深根植于中国市场(包括香港和内地)。据汇丰年报,2019年汇丰银行经调整的收入为554亿美元,经调整的税前利润为222亿美元。在亚洲市场,经调整的收入为305亿美元(占全球收入55%);税前调整后利润达186亿美元(总利润占比83.8%)。其中,香港市场调整后的税前利润为121亿美元(总利润占比54.5%)。汇丰2020年一季报显示,一季度集团106.6亿美元的总营收中,香港地区贡献了46.1亿美元,占40%;在32.3亿美元税前利润中,香港占28.5亿美元,占比高达88.2%。
第二,汇丰银行将难以摆脱中美博弈“磨心”的地位。香港已经成为美国与中国博弈的“磨心”,是地缘政治博弈的“前哨”阵地。以香港为根的汇丰银行难以摆脱这种处境。同时,由于市场利益所在,汇丰银行很难做出撤出中国市场的决定。在安邦智库(ANBOUND)对撤离中国外资的分类中,汇丰银行属于“撤离就倒”的一类。汇丰银行难以摆脱中美地缘政治博弈,尤其是在中国《港区国安法》和美国《香港自治法案》实施后,两国将基于法律层面进行地缘政治博弈,汇丰在金融业是“巨无霸”,但在国际政治中则如一叶扁舟,其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如果不能撤离中国市场,今后汇丰需要更多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而不能只考虑美国单方面的霸权和利益。
第三,汇丰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处境将有微妙变化。加拿大法院公布的最新证据,揭示了汇丰银行参与“构陷”孟晚舟、配合美国打压华为的事实。这迅速在中国国内舆论中激起了对汇丰的愤怒情绪,今后针对汇丰的攻击性言论肯定会增多。此外,汇丰协助美国充当“污点证人”的行为,将会影响其商业信誉和市场形象。今后一些与中国有重要关系的企业和个人客户,在选择银行时有可能会避开汇丰,避免成为汇丰向美国奉献的“祭品”。这对汇丰在内地和香港的市场将会负面影响。
第四,中国政府可能不会刻意打压汇丰银行。虽然汇丰银行在背后“捅”了华为一刀,但从更大的格局来考虑,安邦智库的研究人员估计,中国政府不会因此而刻意打压汇丰银行。理由是:(1)汇丰银行对香港来说十分重要。未来香港需要维持繁荣,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在香港诞生、与香港居民和企业有重大关系的汇丰银行是一个重要象征,也是一个重要的商业存在。(2)中国的对外开放需要有外资,不仅需要引进外资,也需要有外资的持续经营。汇丰银行是在中国网点最多的外资银行,在外资金融机构中具有代表性。(3)中国“制裁”外资银行需要基于法律,目前的立法现状难以溯及以往。中国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于2018年出台,《港区国安法》于2020年6月30日出台,这两项法律可能不会追溯汇丰过往的行为,但会对汇丰今后的行为形成法律约束。
汇丰银行参与美国打压华为一案,在中国将引发复杂的反响。从大局出发,中国政府应该不会刻意打击汇丰,法律上可能也不会溯及过往。不过,汇丰今后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汇丰未来的行为将受到中国法律的约束。说白了,协助“构陷”中国公司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❷ 北京哪有汇丰银行
汇丰银行北京支行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8-1
电话: 010-59998888
汇丰银行北京翠微路支行
地址: 翠微路17号b楼
电话: 010-59997968
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北京华贸支行
地址: 建国路89号院华贸中心商业街13号楼L09单元商铺1层、B1层
电话: (010)59997268
汇丰银行英蓝国际金融中心支行卓越理财中心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7号英蓝国际金融中心F109-F110单元
电话: 010-66555288 |010-66555213
汇丰银行北辰支行
地址: 北辰东路8号北辰时代大厦首层商铺0101单元
电话: (010)59997711, (010)84975315
❸ 国际金融中心的排名
根据英国Z/Yen咨询公司发布的报告,2014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香港稳居第三,继续力压新加坡、东京、首尔,蝉联亚洲首位。而内地一线城市深圳和上海也位列前20名。香港得分为761分,较去年9月略高2分。2013年,香港首次超越东京,成为全球综合竞争力前3位的国际金融中心。深圳今年进步显著,首度打入前20位,较9月大升37分,排名由第27位跃至18位,以2分优势超越排名第20的上海。因自贸区概念备受关注的上海,排名从9月的第16,降至第24,较2011年3月的第5更大幅倒退。据英国媒体报道,由于所得评分的降幅是上榜的前50座金融中心城市中最大的,伦敦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被纽约超过。英国Z/Yen咨询公司每年会进行两次调查,在此次公布的调查结果中,排名前四的城市仍然包括纽约、伦敦、香港和新加坡。自2007年建立排名以来,伦敦一直以微弱的优势领先于纽约,而两座亚洲金融中心城市也在逐渐缩小差距。该报告指出,伦敦评分下滑的幅度,为前50个金融中心当中最大(下滑10分),可能受到多项因素影响,包括欧洲的不明朗因素、伦敦对外国人的吸引力下降,及外界认为伦敦市场受到操控。报告又指,纽约虽击败伦敦,但以1000分总分计算,两者仅差2分,差距其实不大。他认为,香港及新加坡等亚洲金融中心继续发展,纽约及伦敦的领导地位很容易被动摇。伦敦、纽约、香港和新加坡长期位列该榜前四位,但与苏黎世、东京和首尔等“追赶集团”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据悉,这是英国Z/Yen咨询公司自2007年启动以来进行的第15次调查,共询问了3246名受访者。调查结果除了考虑受访者对各金融中心不断变化的竞争力的评价外,还要结合基础设施、人才队伍规模和国际市场准入度等客观因素的排名情况。排名城市 得分01纽约786分02伦敦784分03香港761分04新加坡751分05苏黎世730分06东京722分07首尔718分08波士顿715分09上海713分10三藩市711分
“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14)”11月6日在上海发布,全球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十大国际金融中心新座次出炉:老牌国际金融中心纽约和伦敦牢牢占据两强席位,上海比2013年上升一位与香港并列第五,而北京成长发展速度加快,五年来首次进入前10队列,位居第九位。
■ 第一纽约
■ 第二伦敦
■ 第三东京
■ 第四新加坡
■ 第五香港上海
■ 第七巴黎
■ 第八法兰克福
■第九三藩市
■ 第十芝加哥
国际金融中心位次变动呈现规律明显,欧洲地区金融中心位次仍处于小幅下滑态势,亚太及北美金融中心位次均有所提升。金砖国家方面,除莫斯科以外,其他国家金融中心均处在稳健或上升通道中。报告认为,综合对比过去四年排名情况,排名前10位城市发生一定微调,但在全部45个样本城市排名中依然最为稳定,个别年份相互之间位次有变动。2014年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排名较为稳定的城市增加较多,位次稳定与较为稳定的金融中心为35个,占样本城市总数的77.78%,高于2013年17.78个百分点。异常波动与波动性较大的金融中心有所减少。
美国纽约
纽约(New York),是纽约都会区的核心,也是美国最大城市。纽约是一座世界级城市,直接影响着全球的经济、金融、媒体、政治、教育、娱乐与时尚界。纽约在商业和金融的方面发挥巨大的全球影响力。纽约的金融区,以曼哈顿下城的华尔街为龙头,被称为世界的金融中心。纽约证券交易所是世界第二大证交所,它曾是最大的交易所,直到1996年它的交易量被纳斯达克超过。纽约时报广场位于百老汇剧院区枢纽,被称作“世界的十字路口”,亦是世界娱乐产业的中心之一。纽约是世界的经济中心,也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另外两个为伦敦和东京)。据财经日报辛科迪亚斯统计,截至2008年底,纽约控制着全球40%的财政资金,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纽约证券交易所拥有全球最大上市公司总市值,全球市值为15万亿美元。有超过2800家公司在此上市。根据美国联邦政府的报告,截止到2013年底,纽约市的所有财产总值为879万亿美元。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有73家企业位于纽约。曼哈顿中城是世界上最大的CBD及摩天大楼集中地,曼哈顿下城是全美第三大的CBD(仅次于芝加哥)。由于在2013年日元兑美元单边大幅度贬值20%等因素,2013年纽约GDP超越东京,现位居世界第一。人均GDP13.88万美元,居世界城市第一名。2010年大纽约都会区GDP为27544亿美元。在2013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位居世界第一。
英国伦敦
伦敦(London),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英国)首都,欧洲最大的城市。与美国纽约并列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伦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也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中心。伦敦是和纽约齐名的世界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业是伦敦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从业人员约325,000 (2007年)。伦敦城(City of London)或称为“一平方英里”(Square Mile)是伦敦的最大的金融中心,分布有许多的银行、保险公司和金融机构。大约有一半以上的英国百强公司和100多个欧洲500强企业均在伦敦设有总部。伦敦拥有全球最大的OTC金融衍生品市场,占据全球交易份额49%,日均交易量2.72万亿美元。全球大约41%的货币业务在伦敦交易。伦敦证券交易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证券交易中心之一。伦敦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外汇市场,他每年的外汇成交总额可以达到三万亿英镑,全球大约41%的货币业务在伦敦交易。伦敦城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欧洲美元市场,石油输出国的石油收入成交额有时一天可达500多亿美元,占全世界欧洲美元成交额的1/3以上。伦敦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保险中心,共有保险公司800多家,其中170多家是外国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在伦敦保险业中,历史悠久,资金雄厚,信誉最高的是劳埃德保险行
日本东京
东京(Tokyo),位于日本本州岛东部,是日本首都及最大城市,亚洲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为亚洲最重要的世界级城市。东京经济高度发达,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并称为世界四大国际大都市。东京也是世界5大金融中心之一。东京还拥有全球最复杂、最密集且运输流量最高的铁道运输系统和通勤车站群,其中东京的地铁系统每日平均客运量达1080万人次,繁忙程度居全球地铁第一位。东京也是日本的经济中心。日本的主要公司都集中在这里。它们大多分布在千代田区、中央区和港区等地。东京同它南面的横滨和东面的千叶地区共同构成了闻名日本的京滨叶工业区。主要工业有钢铁、造船、机器制造、化工、电子、皮革、电机、纤维、石油、出版印刷和精密仪器等。东京金融业和商业发达,对内对外商务活动频繁。素有“东京心脏”之称的银座,是当地最繁华的商业区。
新加坡
新加坡(Singapore),全称新加坡共和国,旧称为新嘉坡、星洲或星岛,别称为狮城,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政治体制实行议会制共和制。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北面有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紧邻,并以新柔长堤与第二通道等桥梁相连与两岸之间。新加坡的国土除了本岛之外,还包括周围数岛。新加坡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是继纽约、伦敦、东京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2]。工业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拥有裕廊工业区,是亚洲最早成立的开发区之一。新加坡在绿化和保洁方面的效果显著,故有“花园城市”的美称
中国香港
香港(Hong Kong),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国际大都市。1840年之前的香港还是一个小渔村。1842至1997年间,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二战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香港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以及完善的法制闻名于世。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是一个奉行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其经济的重点在于政府施行的自由放任政策。美国传统基金会1995年起、以及加拿大费沙尔学会1996年起发表的自由经济体系报告,一直将香港评定为全球第一位。香港的外汇市场发展完善,买卖活跃,在全球外汇市场中占不可或缺的地位。由于香港与海外其他外汇市场均有联系,因此香港可全日24小时与世界各地进行外汇买卖。根据国际结算银行在2004年进行的每三年一度全球调查,香港外汇市场的成交额在世界排行第六位。
中国上海
上海(Shanghai),简称“沪”。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之一,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拥有中国大陆首个自贸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济实力,人口规模,GDP总量均居中国城市之首。截至2014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数量已突破2500万,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是一个良好的滨江滨海国际性港口。上海正致力于在2020年建成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东向东海,隔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共同构成“长三角经济圈”。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中国上海的主要金融中心区之一,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金融机构,必须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设办事处,包括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东亚银行等。
法国巴黎
巴黎(Paris),是法兰西共和国的首都,法国最大城市,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巴黎是法国的经济和金融中心,在政治、科技、文化、教育、时尚、艺术、娱乐、传媒等领域对世界都有重要影响力。巴黎还同纽约、伦敦和东京一起被公认为世界四大都市之一。巴黎的纺织、电器、汽车、飞机等工业都非常发达,时装和化妆品工业更是举世闻名。巴黎设有许多世界性的大银行、大公司、大交易所,它们以巴黎为基地,积极开展国际性业务,构成了一个国际性营业网。巴黎也是国际活动的重要场
所,各种类型的国际会议在这里召开。今天的巴黎,不仅是西欧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是一座旅游胜地,每天吸引无数来自各大洲的宾客与游人。
德国法兰克福
法兰克福(Frankfurt),正式全名为: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语:Frankfurt am Main),以便与位于德国东部的奥得河畔法兰克福(德语:Frankfurt an der Oder)相区别。它是德国第五大城市,是德国乃至欧洲重要工商业、金融和交通中心,位于德国西部的黑森州境内,处在莱茵河中部支流美因河的下游。法兰克福是德国乃至欧洲重要的工商业、金融服务业和交通中心,全城拥有超过324家银行,经营着德国85%的股票交易、欧洲规模最大的国际性车展。法兰克福不仅是世界的一个金融中心,同时它又是一个具有800年历史传统的著名的博览会城市。每年要举办约15次大型国际博览会,如每年春夏两季举行的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两年一度的国际“卫生、取暖、空调”专业博览会;国际服装纺织品专业博览会;汽车展览会;图书展览会;烹饪技术展览会。每逢展览季节,法兰克福都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色,市区街道更显得生气勃勃。参加博览会的人数平均每年超过100万,博览会已成为人们了解世界及世界了解德国的一个重要窗口
中国北京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中央四个直辖市之一,全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全国经济、金融的决策中心和管理中心,北京同时也是中国陆空交通的总枢纽和最重要的国内国际交往中心。
全球只有极少数城市像北京一样长时间作为一个国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不列颠网络全书》将北京形容为One of the world's great cities,而且断言,“这座城市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过去的八个世纪里,不论历史是否悠久,几乎北京所有主要建筑都拥有着不可磨灭的民族和历史意义”。故宫、天坛、颐和园、北海等等数不胜数的古迹也为这座城市添加了更绚烂的色彩。
今日的北京,更已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世界五百强总部数量全球第一;金融街、北京商务中心区等商务区更是北京对外开放和经济实力的象征。此外,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鸟巢”等建筑也成为了北京的现代符号。北京正以它古老又时尚的全新面貌,迎接每年超过1亿4700万的旅客。另外,北京已经成功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
美国芝加哥
芝加哥(Chicago)是位于美国中西部,属于伊利诺伊州,东临密歇根湖,是美国仅次于纽约市和洛杉矶的国际化大都市,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地处北美大陆的中心地带,为美国重要的铁路、航空枢纽。芝加哥同时也是美国重要的金融、文化、制造业、期货和商品交易中心之一。逐渐成为具有在世界重大影响力的都市之一芝加哥是美国GDP第3高的大都会区(仅次于纽约和洛杉矶),2010年GDP高达5320亿美元。同时该都市区也被评为美国发展最均衡的经济体。它被万事达卡全球贸易中心指数(MasterCard Worldwide Centers of Commerce Index)评为全球最重要的商业中心的第四名。此外,芝加哥都市区新增的企业数在2001年到2008年这七年有六年一直位居美国第一位。而且该市的科技创新力也名列美国第三。在2009年,该市被瑞银集团评为全球最富的城市的第九位。
(2)根据金融交易发生与否,可将国际金融中心划分为功能型和记账型两类。如果金融机构在当地金融市场为客户提供服务或从事实质性金融交易,并创造就业和收入机会,那么该地区就是功能型的国际金融中心,如东京、新加坡等;如果不发生实质性的业务活动,只是为发生在其他地区的金融交易提供合法的登记场所,则称其为记账型国际金融中心。
(3)根据地理空间的不同,可将国际金融中心划分为全球型和地区型两类。前者如纽约、伦敦、香港;后者如东京、法兰克福、巴黎。 (1)作为国际金融市场的枢纽,国际金融中心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也给当地经济带来显著地收益。 国际金融中心之间表现出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由于国际金融中心可以为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利益,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历来有之。历史上伦敦和纽约为了竞争主导全球的金融中心地位曾有“凯恩斯计划”和“怀特计划”之争,最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是“怀特计划”最终胜出,美元成为战后全球金融体系的主导货币,纽约也取代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领头羊。
当然国际金融中心之间并不完全表现为竞争关系,共同的利益导向也会诱发相互合作的需要。由于各个金融中心的禀赋能力有限,在业务内容上可能各有侧重,辐射区域也有所差别,基于业务分工和区域分工的优势互补能够产生外部经济性,在合作过程中提高各自的竞争力。例如在欧洲内部,尽管欧盟内部各个金融中心的竞争日趋激烈,但是各国并未就此忽视合作的重要性,而是通过协调金融税收制度、组建泛欧金融市场、开展金融业务交流等途径,加强相互间多层次的紧密合作,在各自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互有分工、相互合作和有序竞争的基本格局。 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是建立在多种资源条件的综合优势之上的,是在一系列供给和需求因素的推动下形成和巩固的。
根据历史经验和相关研究成果,可将这些条件概括如下:
(1)强大繁荣的经济基础。
(2)安定和平的政治环境。
(3)高效健全的金融制度。
(4)分布集中的金融机构。
(5)鼓励扶持的政策取向。
(6)低廉合理的税费成本。
(7)完备齐全的基础设施。 1、自然演进的发展路径:经济贸易发展-金融服务需求-自发形成国内金融中心-自然演进为国际金融中心,典型代表为纽约、伦敦。
2、政府推动的发展路径:政府推动金融中心建设-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聚集-迅速成长为国际金融中心,典型代表为东京、新加坡。 香港(Hong Kong),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国际大都市,亚洲重要的金融中心。
香港地处中国华南,珠江口东侧,濒临南中国海。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包括大屿山及230余个大小岛屿)组成。北隔深圳河与广东深圳相接;西与澳门隔海相望,相距仅60公里左右。
1840年之前的香港还是一个小渔村。1842至1997年间,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香港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以及完善的法制闻名于世。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并可享受外交及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权。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也是国际和亚太地区重要的航运枢纽和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经济自由度指数位居世界首位。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等美誉。 新加坡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是继纽约、伦敦、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工业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拥有裕廊工业区,是亚洲最早成立的开发区之一。新加坡在绿化和保洁方面的效果显著,故有“花园城市”的美称。[1]
新加坡是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10个成员国之一,也是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及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 成员经济体之一。
❹ 汇丰银行大楼的中国总部
汇丰中国新总部大楼位于浦东陆家嘴上海金融区核心地段,于2010年6月9日正式启用。汇丰中国新总部大楼的地址是: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8号。
汇丰银行大楼是上海浦东陆家嘴中心区域旗舰建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南楼,共53层,高达250米。 汇丰银行大楼的地基已获美国绿色建筑协会LEED金级预认证。它是中国力图获得LEED认证的最大的建筑物之一。它的选址体现了汇丰对于减少环境影响的承诺。
此外,大楼内汇丰中国办公空间的装潢配置也经过专门设计,已获得LEED-CI(“商业建筑室内环境”)的金色认证。这意味着无论是大楼核心与外观的架构,还是内部办公空间都注重人居及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节水、节能、材料甄选与室内环境质量。
节能:汇丰银行大楼顶部司标采用最先进的发光二极管(LED)面板,比传统的霓虹灯系统节能80%以上;
节水:汇丰银行大楼所使用的节水型水龙头与盥洗室可减少40%的用水;
节电:绝大多数的办公桌紧邻窗户,95%的座位都能获得自然采光。 汇丰的办公区位于上海国金中心一期大楼的15至38层,共22个楼层,建筑面积58510平方米。其中汇丰中国总部办公区域位于22至38层,15至21层是汇丰集团其他分支机构及第三方租户场所的办公层。
汇丰中国的旗舰分行位于大楼旁,属于上海国金中心商场的一部分。
大楼主入口,两尊汇丰雄狮史蒂芬Stephen和施迪Stitt伫立两旁,迎接员工和客户们,这对青铜雄狮以汇丰香港总部门前的雄狮为原型打造,各重达1吨多。
汇丰在大楼内收藏了中国当代艺术品,主要陈列于几个楼层:22层主接待处、23层等候区、37层高级行政人员办公区和38层各会议室。(具体藏品可到汇丰中国官方网站上查询)
❺ 在中国汇丰银行怎么样
在中国汇丰银行工作较好。中国汇丰银行在业务组成、客户服务、运营管理方面均比较占有优势。相关的介绍具体如下:
1、中国汇丰银行的业务组成较为全面:中国汇丰银行以客户需求为驱动,打造了包括机构金融、个人金融、投资管理及国际业务在内的业务体系,其中,机构金融业务由投资银行业务和机构投资者服务业务组成。
2、中国汇丰银行的客户服务较好:中国汇丰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通过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为个人客户等提供证券及期货经纪、融资融券、财富管理、财务规划等服务。投资管理业务包括为机构、个人提供资产管理和基金管理服务,以及另类投资业务。
3、中国汇丰银行的运营管理较好:中国汇丰银行的打造国际业务平台,在香港主要通过国泰君安国际开展经纪、企业融资、资产管理、贷款及融资和金融产品、做市及投资业务。集团已在美国和新加坡等地进行业务布局。
(5)汇丰国际金融中心怎么样扩展阅读:
中国汇丰银行的相关介绍:
中国汇丰银行为企业和政府客户提供上市保荐、并购财务顾问、企业多样化解决方案等服务;机构投资者服务业务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主经纪商、销售及交易、股票质押及约定购回、研究等服务,同时还包括股票、衍生金融工具及FICC的投资交易。
以客户为中心,打造了零售客户及企业机构客户两大服务体系,通过提供证券产品或服务获取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以及通过证券或另类投资获取投资收益等。
❻ 汇丰金科是卖保险吗
不是。汇丰金科是一家技术服务提供商,致力将内地领先的科技创新能力与汇丰多年的国际金融服务经验相结合不是卖保险的。通过开发创新的数字解决方案为客户以及行业创造价值,为助推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发展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做出贡献。推出国内领先的企业一站是员工福利解决方案,通过数字化服务平台以及默认加自选的组合方式,为企业提供覆盖健康管理、团体保障及养老金长期规划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❼ 香港的最高楼是多少呀
1.国际金融中心二期:高度: 415米 楼层:88层
2003年中落成、伫立中环海旁的国金二期(IFC),楼高88层,高415米,是现时香港最高的建筑物。要在闹市中登高,第一个想到的非它莫属。
顶层商厦单位独特兼矜贵,国金二期88楼便是金管局总裁任志刚的办公室。其余最顶的十多层,不单是恒基兆业的总部,亦是金融管理局及其他国际金融机构的办公处。国金二期早已说明不设观景台,想登上大楼之颠,除了打封求职信外,似乎别无办法。幸而,55楼有一个金管局资讯中心,展馆对公众开放,除了资料馆内的展板外,落地玻璃外的无敌景色亦是焦点。
❽ 为什么上海发展那么好经济条件在国内那么优越却没有成为世界级的国际金融中心
最近的电视新闻又在说上海要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又给大家描绘一幅壮丽的图画,使很多上海人心潮澎,又激动了好一阵子。记得从92年就开始说要建国际金融中心,那时说法是一个龙头三个中心了,仿佛要快17年了,当时说在2010年要初步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差距越来越大,东亚的首尔也提出建立东北亚金融中心、还有中东的迪拜、印度的孟买,上海除了高楼多一些外,却发现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不知道领导们是如何思考的,为啥进度如此慢?宣布了一次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过了10多年后再宣布一次,本身就是一个笑话,难道到2020年再宣布一次争取到2050年将上海建设成国际金融中心?
为啥与主观愿望有如此大的距离?请问目前中国的金融中心到底在那里,在上海吗?不是,是在北京,北京才是实质上的金融中心,金融中心不是看证券公司的店面数有多少,银行的营业网点有多少,存款有多少、贷款有多少,而是要谈这个金融中心的辐射范围有多大,国际金融中心就是辐射整个地球,要看这个中心的一举一动有多大的影响。可以说目前的上海金融辐射范围半径还没有到南昌的距离,除了上证指数外也没有啥可以辐射的,我们看到中国的很多金融信息来自北京、很多金融决策来自北京,北京的一个声音影响着全中国,而上海与南京、杭州一样仅仅是一个决策的执行者,上海仅仅在金融数量的指标上比其他地区指标数好看一些罢了,比如外资银行的数量多一些,证券市场的规模大一些,但外管局、证监会、保监会、央行、四大国有银行及其他商业银行无一例外的扎堆北京。上海的总部只有可怜的交行与证交所、外汇交易中心,剩下的就是区域性的浦发银行。这样尴尬的局面还在说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还说是国家战略、国家支持,各大总行都不支持上海,而情愿留在北京,上海只是中国大陆区域性的金融中心,还在高调宣布要建立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在国际金融上有话语权吗?没有,这个真的没有!再看世界头号金融中心有多少银行总部?有比较才知道是差距。
有的人老是说上世纪30年代上海曾经是国际金融中心,没有错,但30年代的金融中心是宣布出来的吗?30年代的上海金融中心绝不可能在上海再现了,不要忘记那时的首都在南京,南京仅仅是个政治首都,而当时的四大家族所掌控的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农民银行的总行无一例外的都在上海,就是宋子文和孔祥熙也在上海住,并不在南京住,上海还有非常多的民营银行的总行如盐业银行、金城银行等等,还有很多的保险机构的总部、那时的友邦保险的总部不在美国,而在上海,那时的上海首先是个国内的金融中心,才当之无愧的成为远东最大的金融中心,是水到渠成的事。
金融中心不是宣布出来的,宣布出来的肯定不是金融中心。
目前所谓的国家支持,仅仅是小打小闹的来几个不痛不痒的所谓政策,根本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治标不治本,金融中心还是画饼充饥或空中楼阁。国际金融中心不是口号喊出来的,楼建的再高有啥用,上海真正建立起国际上所承认的国际金融中心,起码等到央行总部及工商、农业、建设、中国银行搬迁到上海、外汇管理局、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等一大批中国金融机构的总部搬迁到上海以后要谈的事,他们的到来才能说明上海有金融的聚焦功能,才能汇聚成一个中心,要等到许多的金融政策的颁布与制定在上海发出声音的时候,要等到全国的主要经济报刊与电台追踪报道上海所产生的经济信息的时候,那时也仅仅是国际金融中心的起点,而不是建成,他还需要发展,因为仅仅是国内的金融中心,离国际的金融中心还很远,单单制度建设就够审批一阵子了,其他再高调宣布多少年建成国际金融中心都是黄粱一梦。
请问中央会同意将这些决策制定者的总部搬迁到上海吗?假如就总部搬迁都下不了决心还算是支持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吗?上海人说要建立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才不会急了,我们自己却在安慰香港,认为香港很急,面临上海的竞争,需要香港自己要进步,真是笑话,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他们知道中国的金融中心还是在北京不是上海,而北京的金融中心也是个政策性中国金融中心,大陆的金融中心被分散了,没有集中优势,就是深圳还是将招行、平安等牢牢抓在手里不放。上海利用外资建造环球金融中心已经受到外地网民的一片反对声,认为上海的发展是吸了全国的血,上海进行世博建设,也同样是一片反对声,认为上海是利用中央政策在搞建设,是利用全国的力量在做上海文章,请来看看中央宣布上海建金融中心上海之外的网友反应就知道了,上海还能要求北京什么
❾ 中国四大金融中心是哪些
随着近几年国家发展的提速,国家的经济发展已然来到了世界前列,随之而来的是我们肉眼可见的生活改善和国民自信的提升。那么,都说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在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华夏大地上,又有哪些出类拔萃的金融中心城市呢?
在现在这个国家飞速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肯定还会涌现出更多更好的金融中心,那么,你觉得下一个金融中心会是那座城市呢?
❿ 世界四大金融中心是什么
答案一:
法兰克福号称欧洲的金融中心,与纽约、东京、伦敦并列为世界四大金融中心。法兰克福据说有银行300多家其中外国大银行100多家。欧中中央银行也在法兰克福。美茵河畔银行大厦林立,有美茵河的曼哈顿之称。
答案二:
来了香港看到大街小巷各种听过没听过、见过没见过的银行、保险、证券,我才知道国际金融中心真不是乱盖的。单是我用相机拍摄下来的银行就有47家,其中包括中国大陆的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国际知名的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另外一些我以前未曾听说过的大新银行、大华银行、南洋商业银行、星展银行(之前在深圳见过,但至今仍不知道究竟是哪儿的)、永亨银行,还有一些银行更是让我觉得很奇怪、很意外,如上海商业银行,内地许多城市商业银行都是当地政府将以往的农村信用社等中小型金融单位进行重组后产生的,一般仅限于当地业务,怎么也开到香港来了呢?本来对金融法就不熟悉,香港的金融业就更是不明白了。还有一个叫做“廖创兴银行”的,是以人的名字命名的吗?是香港本地的老字号吗?好奇怪!
哦,对了,四大金融中心分别是:纽约、东京、香港和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