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是金融危机时期
A. 金融危机的四个阶段是哪些
美国金融危机
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个过程发展之快,数量之大,影响之巨,可以说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大体上说,可以划成三个阶段:一是债务危机,借了住房贷款人,不能按时还本付息引起的问题。第二个阶段是流动性的危机。这些金融机构由于债务危机导致的一些有关金融机构不能够及时有一个足够的流动性对付债权人变现的要求。第三个阶段,信用危机。就是说,人们对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金融活动产生怀疑,造成这样的危机。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5-13,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B. 第一次金融危机和第二次金融危机
第一次金融危机,即为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是1857年在美国发生的,原因是英国产品充斥美国市场阻碍了美国冶金业和棉纺织业等重要工业部门发展,影响是导致美国的银行、金融公司和工业企业大量倒闭。
第二次金融危机,即为第二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性经济危机是1929年在美国发生的,原因是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股价狂跌,人们疯狂抛售股票,股市崩溃,影响是导致银行纷纷倒闭、工商企业大量破产、失业人数激增、很多人濒于破产。
(2)哪些是金融危机时期扩展阅读
金融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
1、是经济结构单一,“双赤字”持续恶化。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过于依赖初级产品出口,以致国家收支极易失衡。
2、货币超发,通货膨胀,经济本身陷入衰退。
3、过度依赖外贸、外债,但储蓄不足,汇率自由,以致债务危机如影随形。大多新兴经济体本身底子薄,靠吸引外资,大举借债支撑经济高增长,却也积累了大量外国资产和外债。这些国家长期贸易赤字,外储薄弱,根本不足以偿还债务,再加上资本开放,汇率自由根本挡不住资本的大进大出。
C. 历次金融危机
历史上经济危机也好,金融危机也好爆发过很多次,但是经常拿出来说的主要就是四次。 第一次是众所周知的1929,爆发的最大一次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是从股市崩盘开始的,持续了10年之久,有25%的人失业,最终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次危机诞生了《宏观经济学》!之前经济学只有微观。 第二次是70年代末爆发的中东石油危机,这次石油危机导致原油价格猛涨,攻击严重不足,最后造成了全球经济滞涨。经济一边下滑,物价却一边上涨。这次经济危机使人们认识到了之前经济学理论的不足。也正是这次危机后,省油的日本车开始大行其道,迅速占领美国市场。 第三次是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这次危机使亚洲各国韩国、日本、香港受到了非常大的打击。日本1996年经济总量接近美国80%,但是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日本经济一路下滑,目前日本经济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年底将被中国超越。97年中国虽然受影响较小,但是依然感到寒意逼人。为应对危机的影响,我们国家做了两件事,一是启动住房改革,商品房开始发展;二是大学迅速扩招,发展教育产业。这两个措施确实使中国走出了亚洲金融危机,但是也为目前高房价、教育问题埋下了伏笔。 第四次之所以提,是因为比较近,那就是2000年,美国爆发的互网络泡沫,严重挫伤了美国经济,之前人们认为互联网能改变世界,但是过于夸大了互联网的作用使得互联网公司的股价被严重高估,最后崩盘。互联网泡沫后,美国大量发行钞票、接近零利率、扩大住房市场,使美国经济逐渐好转。但是由于监管不到位,最终引发了目前的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 这里回答有限,我只能提供给你一些主要背景。你可以根据这些内容再深入的查询和了解。其他也有,比如1990因为打海湾战争,美国不景气,克林顿大打经济牌,最后战胜了当时在职的美国总统老布什,当选1992年美国总统。
D. 金融危机是哪一年
系统性金融危机指的是那些波及整个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比如1930年引发西方经济大萧条的金融危机,又比如2008年9月15日爆发并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
拓展资料: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区别
区别
首先,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是有区别的。
理论上而言,“金融”与“经济”本身就存在较大差别。“金融”是以货币和资本为核心的系列活动总称,与它相对应的主要概念有“消费”和“生产”,后两者则主要是围绕商品和服务展开。所谓金融危机,就是指与货币、资本相关的活动运行出现了某种持续性的矛盾,比如,票据兑现中出现的信用危机、买卖脱节造成的货币危机等。
就美国次贷危机而言,其根本原因在于资本市场的货币信用通过金融衍生工具被无限放大,在较长的时期内带来了货币信用供给与支付能力间的巨大缺口,最后严重偏离了现实产品市场对信用的有限需求。当这种偏离普遍地存在于金融市场的各个领域时,次贷危机,也就是局部金融矛盾,向金融危机的演化就不可避免了。
“经济”的内涵显然比“金融”更广泛,它包括上述的“消费”、“生产”和“金融”等一切与人们的需求和供给相关的活动,它的核心在于通过资源的整合,创造价值、获得福利。就此而言,“经济”是带有价值取向的一个结果,“金融”则是实现这个结果的某个过程。
因此,经济危机,是指在一段时间里价值和福利的增加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比如,供需脱节带来的大量生产过剩(传统意义上的经济萧条),比如,信用扩张带来的过度需求(最近发生的经济危机)。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们对社会福利造成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不同。金融危机某种意义上只是一种过程危机,而经济危机则是一种结果危机。
联系
其次,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是有联系的。
从历史上发生的几次大规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来看,大部分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都是相伴随的。也就是说,在发生经济危机之前,往往会先出现一波金融危机,最近的这次全球性经济危机也不例外。这表明两者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其主要缘由在于,随着货币和资本被引入消费和生产过程,消费、生产与货币、资本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以生产过程为例,资本在生产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投资阶段,便开始介入,货币资本由此转化为生产资本;在第二个阶段里,也就是加工阶段,资本的形态由投资转化为商品;而在第三个阶段里,也就是销售阶段,资本的形态又由商品恢复为货币。正是货币资本经历的这些转换过程,使得货币资本的投入与取得在时空上相互分离,任何一个阶段出现的不确定性和矛盾都足以导致货币资本运动的中断,资本投资无法收回,从而出现直接的货币信用危机,也就是金融危机。
当这种不确定性和矛盾在较多的生产领域中出现时,生产过程便会因投入不足而无法继续,从而造成产出的严重下降,引致更大范围的经济危机。这便是为何金融危机总是与经济危机相伴随,并总是先于经济危机而发生的原因所在。
在某些情况下,也不能排除金融危机独立于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尤其是当政府在金融危机之初便采取强有力的应对政策措施,比如,通过大规模的“输血”政策,有效阻断货币信用危机与生产过程的联系,此时就有可能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或深入。
E. 美国历史上有哪几次金融危机
到2019年9月为止,美国已经历了十二次金融危机,具体情况如下:
1、第一次金融危机:经历一战发大财之后的经济调整,主要源于“外需”的减弱,从1920年开始至1921年底结束,大约2年时间(工业下降从1920年7月至1921年4月最低点)。
2、第二次金融危机(大萧条):三十年代的大萧条,核心时间在1929年10月至1933年,但是一直延续到二次大战开始,贯彻整个30年代。
3、第三次金融危机,只在1948年产生,工业生产下降10%的小幅调整。
4、第四次金融危机,1954年,由于朝鲜战争的结束导致军事需求下降,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产值分别下降1.3%和5.3%,仅仅持续了9个月,到1955年3月又重新进入高涨时期。然后是汽车与房地产对经济的大力拉动。
5、第五次金融危机,从1957年3月开始,主要是由于汽车与房地产的需求下降造成的。
6、第六次金融危机,从1960年2月至1961年2月,工业生产下降6.2%。从1961年1月至1969年10月,经济持续繁荣了106个月,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一直在2.5至6之间。这次繁荣,越南战争起了很大的支撑作用。
7、第七次金融危机,从1969年10月开始至1972年3月,经济没有大幅下滑,但是处于徘徊状态。整个70年代,从1973年12月爆发,一直到1982年复苏,总体表现为“滞胀”。
8、第八次金融危机,1973年12月至1975年5月,持续时间长达18个月。
9、第九次金融危机,1979年4月至1982年11月,危机再次光临,持续时间长达44个月。8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开始复苏,从1982年12月一直持续到1988年底,持续8个年头,通货膨胀率得到抑制,就业率增加,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美国的“自动化生产体系”使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在1984年底,飞机及航空制造业得到较大的发展。
10、第十次金融危机,从1989年至1993年,持续时间长达5年,经历了为时三个季度的恶化阶段,又经历了约两年半的危机后期阶段,呈现W+W型。进入1993年,美国经济开始复苏。这次危机中受伤害最大的是日本。
11、第十一次金融危机(互联网泡沫),从2000年3月开始至2003年3月,持续了3年时间。从纳斯达克的调整开始,中间经历了9.11恐怖袭击事件,还有安然事件。这个时期的繁荣,是以严重透支消费、寅吃卯粮为代价的。
12、第十二次金融危机,次贷危机+金融危机+金融危机。
F. 历史上的金融危机及特点
自17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九次波及范围巨大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这些危机发生时都给社会经济运行造成了巨大混乱,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1637年荷兰郁金香危机
1593年,荷兰商人格纳从土耳其进口首株郁金香。
1634年,买郁金香的热潮蔓延到中产阶级,更蔓延为全民运动,全民都变成郁金香的炒家。
1636年,郁金香在阿姆斯特丹及鹿特丹股市上市,一朵郁金香花根售价相当于今天的76000美元。
后来土耳其运来的郁金香大量抵达,一瞬间郁金香的价格往下滑,6个星期内竟然下跌了90%。这就是有记录的历史上第一次经济泡沫事件。
历史上出现的九次金融危机,整个世界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1720年英国南海泡沫事件
南海公司表面上是一间专营英国与南美洲等地贸易的特许公司,但实际上是一所协助政府融资的私人机构,分担政府因战争而欠下的债务。
1720年,南海公司更透过贿赂政府,向国会推出以南海股票换取国债的计划,促使南海公司股票大受追捧,股价由原本1720年年初约120英镑急升至同年7月的1,000镑以上,全民疯狂炒股。
为规管经济市场,英国国会通过《泡沫法案》,炒股热潮随之减退,并连带触发南海公司股价急挫,至9月暴跌回190镑以下的水平,不少人血本无归,连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爵士也蚀本离场。
三、1837年美国金融恐慌
1829年,杰克逊当选为美国总统,杰克逊决定关闭第二合众国银行,作为毁掉合众国银行的策略的一部分,杰克逊从该银行撤出了政府存款,转而存放在州立银行。
州立银行增加了存款基础,不重视授信政策的州立银行可以发行更多的银行券,并以房地产作担保发放了更多的贷款,而房地产是所有投资中最缺乏流动性的一种。这样一来,最痛恨投机和纸币的杰克逊总统所实施的政策,意想不到地引发了美国首次由于纸币而引起的巨大投机泡沫。这场恐慌带来的经济萧条一直持续到1843年。
四、1907年美国银行业危机
美国第三大信托公司尼克伯克信托公司大肆举债,在股市上收购联合铜业公司股票,但此举失利,引发了华尔街的大恐慌和关于尼克伯克即将破产的传言。
银行要求收回贷款,尼克伯克股价一落千丈。时任摩根财团总裁的约翰-皮尔庞特-摩根联合其他银行共同出手,筹集流动资金,同时美国财政部动用3500万美元资金参加救市。
此次救市导致了1914年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诞生,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得以增强。
五、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
1929年美国纽约市场出现了抛售股票浪潮,股票价格大幅度下跌。举国上下谣言四起造成金融不稳,被吓坏了的投资者命令经纪人抛售股票,导致美国股市崩溃。
股指从之前的363最高点骤然下跌了平均40%。这是美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是美国历史上影响最大、危害最深的经济事件,影响波及整个世界。
此后,美国和全球进入了长达10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引发美国股市大崩盘的1929年9-10月,被后来者形容为“屠杀百万富翁的日子”,并且“把未来都吃掉了”。
在危机发生后的4年内,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30%,投资减少了80%,1500万人失业。
六、1987年席卷全球股市的黑色星期一
历史上出现的九次金融危机,整个世界牵一发而动全身
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美国股市出现惊人下跌并引发世界其他国家股票市场跟风下跌。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骤跌508点,下跌幅度22%,一天内跌去的股票价值总额令人目瞪口呆--是1929年华尔街大崩溃时跌去价值总额的两倍。
混乱中,价值超过6亿美元的股票被抛售。纽约股市的震荡也在东京和伦敦造成了混乱。伦敦的FT指数滑落25O点,威胁到政府对英国石油股份公司的私有化的进程。日经指数下跌202.32点,收于9097.56点,跌幅为2.18%。
很多人在股灾后感到奇怪,因当日根本没有任何不利股市的消息或新闻,因此下跌看似并无实在的原因,令当时很多人怀疑是羊群心理、市场失败或经济失衡引致股灾,至今仍在争论。
七、1995-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
1994年12月19日深夜,墨西哥政府突然对外宣布,本国货币比索贬值15%。这一决定在市场上引起极大恐慌。外国投资者疯狂抛售比索,抢购美元,比索汇率急剧下跌。伴随比索贬值,外国投资者大量撤走资金,墨西哥外汇储备在20日至21日两天锐减近40亿美元。墨西哥整个金融市场一片混乱。
从20日至22日,短短的三天时间,墨西哥比索兑换美元的汇价就暴跌了42.17%,这在现代金融史上是极其罕见的。墨西哥吸收的外资,有70%左右是投机性的短期证券投资。资本外流对于墨西哥股市如同釜底抽薪,墨西哥股市应声下跌。12月30日,墨西哥股市IPC指数已跌至1500点,比1994年金融危机前最高点2881.17点已累计跌去了47.94%,股市下跌幅度超过了比索贬值的幅度。这场金融危机震撼全球,危害极大,影响深远。
八、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历史上出现的九次金融危机,整个世界牵一发而动全身
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
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
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香港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
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明朗,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这场危机一直持续到1999年才结束。
九、2007-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是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
2006年春季开始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贷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
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贷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银行收回房屋,却卖不到高价,大面积亏损,引发了次贷危机。
2007年8月次贷危机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G. 金融危机爆发时间
至今为止一共发生了6次比较大的金融危机:
1.1929年到1939年美国华尔街股市崩盘,引发了席卷近十年的经济大萧条。
2.1973年到1975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
3.20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大举外债发展国内工业,最终无力偿还引发的债务危机。
4.20世纪9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经济崩溃,导致日本10年中经济负增长。
5.1997年到1998年,美国提高美元利率,美元增值,货币与美元挂钩的亚洲国家出口不断下降,爆发金融危机。
6.2007年到2011年美国次贷危机以及全球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严重的信贷紧缩。
【拓展资料】
金融危机是指金融资产、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危机,具体表现为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或某个金融市场如股市或债市暴跌等。系统性金融危机指的是那些波及整个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比如1930年(庚午年)引发西方经济大萧条的金融危机,又比如2008年9月15日爆发并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是金融领域的危机。由于金融资产的流动性非常强,因此,金融的国际性非常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可以是任何国家的金融产品、市场和机构等。
金融危机的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幅度的缩减,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的现象,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有时候甚至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H. 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爆发过几次各是什么时间
影响全球的较大规模的金融危机有六次,分别是:
1、1929年至1939年:大萧条;
6、2007年至2011年:美国次贷危机及全球金融危机。
拓展资料:
1、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是指金融资产、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危机,具体表现为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或某个金融市场如股市或债市暴跌等。
系统性金融危机指的是那些波及整个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比如1930年(庚午年)引发西方经济大萧条的金融危机,又比如2008年9月15日爆发并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
2、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指资产价值超越实体经济,极易丧失持续发展能力的宏观经济状态。泡沫经济经常由大量投机活动支撑,本质就是贪婪。由于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撑,因此其资产犹如泡沫一般容易破裂,因此经济学上称之为“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经常会由于支撑投机活动的市场预期或者神话的破灭,而导致资产价值迅速下跌,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泡沫破裂。
3、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是指由美国次级房屋信贷行业违约剧增、信用紧缩问题而于2007年夏季开始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震荡、恐慌和危机。
全球“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动荡引起的金融危机。一场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