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理财 » 金融伦理如何提升居民和社会福祉

金融伦理如何提升居民和社会福祉

发布时间: 2023-02-13 06:28:37

Ⅰ 金融伦理如何提高金融效率

金融理论提高金融效率有以下的见解。
目前,金融业进入了去杠杆、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阶段。而金融改革剑之所指,就是力图减少金融资源内部循环,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助推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以资本市场为例,监管部门推动新股发行常态化,努力推动符合产业升级的实质性并购重组,推动交易所债券市场结构优化,将区域性股权市场纳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等举措,都提升了资本市场服务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不同周期企业的能力。资本市场服务创新创业和实体经济的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2017年,银行业针对空转套利等问题加强整改、严肃追责,禁止杠杆多、嵌套多、链条长、套利多等行为,主动压缩同业业务。银行表外资产扩张放缓,资金空转现象减少,企业融资链条缩短,有效缓解了实体经济融资压力。与此同时,5家大型国有控股银行挂牌普惠金融事业部,为实体经济进一步提供有效支持。一些关键性指标正在发生积极转变:贷款结构优化,新增贷款更多投向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民生领域。

Ⅱ 金融伦理的三个基本范畴

金融伦理的三个基本范畴分别为:公正、平等、诚信。

1、公正

在金融体系中涉及各种各样的交换行为,公平或公正作为金融伦理学的首要核心范畴,其意义就在于,要求金融体系中的参与者对交易对手(即缔结契约的另外一方)都应给予其应得的利益,这就是金融体系中的公平和公正。

比如,在商业银行与存款人的契约关系中,存款人将资金存到商业银行中,为商业银行带来收益,同时商业银行也应该为存款带来相应的收益,这个收益就是保证存款人的资金安全并在一定的合约规定下保证支付相应的利息。为此,商业银行必须恪守稳健经营与审慎经营的原则,以给存款人以“应该的回报或交换”,这才符合公正的原则。

2、平等

互利平等原则也同样贯彻在金融体系运行的方方面面,因为说到底,金融市场中的所有交易行为也无非是一系列合约,而这些合约有效达成的前提无疑是各缔约方的权利平等。权利平等在金融市场中首先意味着缔约之前各缔约方的身份平等,不能存在身份上的歧视。

3、诚信

金融体系中的诚信不仅要求交易各方恪守信用,遵守合约,更要求交易各方首先披露自己真实信息,前者是信,而后者是诚。充分披露自己真实信息,是市场健康运行的重要保证。

简介:

王曙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金融部部长。提出金融伦理学的三大基本范畴。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王曙光

Ⅲ 金融伦理如何促进金融效率的提高

货币金融系统通过以下三个方面作用于实体经济。

一是提高经济系统交换和配对效率。

实体经济社会化后,交换和配对效率成为影响社会程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将实体经济间的交换和配对映射到货币金融体系后,可在统一的评估标准下低成本完成资源优化配置。

通过提供普遍信任的载体——货币和各类信用中介,提高物物(含服务)交换的效率,提高“可投资资金”和“可投资资产”的配对效率和合理性。

二是提高知识的扩散和优化效率。

货币价格的波动能很好的综合市场中存在的各类信息,并将边际信息快速融入价格中,引导经济资源的流动。

对实体经济的认知和判断,无需通过漫长的实体经济部门展现并检验,可在货币金融世界中先接受所有市场参与者的评估和竞争,之后才以实体经济部门较为有效的方式实际实现。

三是经济资源的强制集中和再配置。

金融最终便利了储蓄向投资的转换。转换既可以采取信任程度较高的股权方式,包括参与程度高的控制权和参与程度较低的财务性股权投资,也可以采取信任程度较低的债权融资。

宏观杠杆率反映了市场参与者对未来经济展开的信任程度。从实际运行过程看,金融配对并不是存量经济资源的配对,而是在信用扩张和收缩过程中实现经济资源的循环和配对。

即金融系统基于对未来的判断“无中生有”地创造信用,扩张的信用给予认可的部门和机构额外的资源调配权。

具体如银行向某机构发放一笔贷款,同时产生等额存款,新创造出的存款立即构成对经济资源的调配权。持续供应经济资源调配权(存款),会提高相关领域经济资源的相对价格。

没被认可的机构和部门,被动接受事后的价格上涨,这相当于曾经拥有的经济资源调配权贬值,经济资源被货币金融系统强制集中和再配置。

经济-金融系统通过相对和绝对价格波动,强制实现实体经济系统的投资和储蓄的事后平衡。

在实体—金融的长期循环中并不存在脱离实际经济的金融。所谓金融“脱实向虚”,实际上是实体—金融循环不畅,包括以下三种情形。

一是以“庞氏骗局”、资产泡沫、不良资产等形态存在的暂时性的金融体系“自娱自乐”。

当信用扩张的载体(基础)在实体经济中“不存在”或“言过其实”时,金融系统不再通过实体经济展现认知,而仅是通过信用创造自我实现。

根据主观意愿的不同,以及投资项目被证伪的程度,可划分为“庞氏”、“不良”和“泡沫”。这是“实体—金融”循环和长期演化中一次错误的资源优化配置,是大海中的浪花。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市场、管理制度(含宏观调控、监管和税收制度等)不平衡带来的套利行为,严格意义上并不是这类“自娱自乐”行为。

套利是市场发现不均衡并推向均衡的过程,具有宏观价值。

监管套利是有助于发现制度漏洞,合理的做法不是指责市场的“贪婪”进而用行政手段阻止市场套利,贪婪和套利是市场保持活力的动力之一。

市场发展的关键是管理部门需保持谦卑的心态,需从市场套利行为中发现制度的内在不均衡,进而完善制度推动市场发展。

二是资源错配、“劣币驱逐良币”等“合理但不合意”的行为。

实体经济与货币金融的割裂,主要来源于两者连接过程中的失效。

由于政府干预等原因,导致实体经济发出的信号扭曲,货币金融系统根据扭曲后的信号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非生产性的标准干扰甚至影响局部的金融系统资源优化配置。

由于市场秩序缺失、市场短期化激励约束机制和“太大不能倒”等原因,市场陷入“设租”“寻租”等“租值耗散”的非生产性行为和“劣币驱逐良币”的囚徒困境式无奈。

三是由于政府不当管理和行业行政垄断等带来的高成本、低效率。

不合理的政策和制度设计,导致金融系统不得不拉长链条,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成本。

行业的行政垄断往往会损害中小投资者和消费者权益,在金融系统内产生参与者间力量的不均衡,从而不能产生类似于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

此外,政策甚至制度制定的随意性和国家安全网的不合理使用,会降低社会的普遍信任程度,最终加大了社会的信用成本。

总之,金融要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就是要顺畅实体-金融循环,关键是要提高金融价格发现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中存在的不合意现象

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战略期,我国金融发展迅速,深刻转型,但也出现了变异和乱象。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不合意角度,以下现象值得关注。

1、信用高速扩张

在间接融资为主的市场环境下的信用高速扩张,直接表现为我国宏观杠杆率的快速上升。如果考虑到大量的“明股实债”,杠杆率的上升更迅速。这是经济发展内在信任下降的外部表现。在信用超常规增长的过程,带来了财富的迅速转移。

虽然以CPI、PPI衡量的价格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但资产泡沫、各类政府管制引发了大家对货币真实价值贬值的担忧,在行为上表现为对实物资产如黄金、房子的追捧,对外币、比特币等的关注。

此外,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比快速上升,2017年上半年达到8.8%,显著高于英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同期水平。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增长陷入“信用扩张推动型”的增长,信用成为增长中的相对短缺和重要因素,获得相对较高的增加值。

2、在“有偏”信号引导下出现了信用投放的集中化和影子化

从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看,我国主要基于外汇占款和各种借贷便利(对其他存款机构的债权)投放基础货币,持有的国债规模甚至低于政府在央行的存款。

考虑到升值环境中外汇储备运用的负收益,外汇国家和私人使用间的巨大差异,我国基础货币的创造成本高昂,我国的基础货币和其内含的铸币税,没有很好发挥支持国内基础设施(包括公共服务和福利)建设的作用。

从更广的金融资产负债表看,M2以及包括更广义的信用货币,其创造的信用基础主要是房地产、政府项目和个人。

以金融机构的贷款投向为例,2014~2016年新增贷款中,分别有28%、29%和45%投向房地产,其中2014、2015年投向制造业的仅有4%和5%,2016年甚至出现净减少。

近些年我国出现较为明显的“财政金融化”和“金融财政化”。

除政策性银行以外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大幅膨胀,如地方融资平台、PPP、PSL、产业基金等。

隐性担保和刚性兑付也使得商业性金融业务带有财政色彩,对金融机构的贷款投向要求,如三农、小微等,也是金融和财政的融合。

此外,由于产业政策和监管要求等原因,我国信用扩张越来越表外、“表表外”化,影子银行系统快速膨胀,其投资方向更是偏向房地产和政府项目。

不透明、链条拉长带来额外的信任和交易成本,最终增加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Ⅳ 什么是金融伦理

金融伦理是现代金融理论与应用伦理日益结合、共同推动产生的新的学科领域.对金融伦理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现代金融业高速发展,使人们对金融伦理的研究取得了四个方面的重要进展:

第一,日益认识到金融不是纯粹的技术活动,必然会涉及到伦理价值的判断,金融伦理是影响金融机构效率的决定因素;

第二,金融领域中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与金融从业人员之间存在种种利益冲突和伦理冲突,对冲突不同的处理使金融活动主体存在利己与利人并重、利己不损人、损人利己三种伦理道德境界;

第三,金融伦理规则是对金融法律的重要补充,金融领域的诚信缺失和败德行为危及金融的稳定发展,金融伦理规制存在初、中、高三级层次结构柜架;

第四,伦理投资可以荻得多层面的福利效应,伦理投资对公司、金融市场和社会发展具有显著效应

Ⅳ 金融伦理如何促进金融效率的提高

金融伦理(金融交易中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促进金融效率的提高。
广义的金融伦理是指金融活动参与各方在金融交易中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金融活动所涉及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社区、政府、参与者等在金融交易与金融活动中所涉及的伦理关系、伦理意识、伦理准则和伦理活动的总和就是广义的金融伦理,是调节和规范金融活动中利益相关者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狭义的金融伦理指的是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以及金融市场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与行为方式,是作为主体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金融从业人员和金融市场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或者说是金融服务的供给方所体现出来的善恶行为与准则。
供参考。

Ⅵ 金融伦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

在金融伦理这一新兴领域中里,本书是一部开拓性的著作。它以几例华尔街金融丑闻开篇,告诉人们,无论在个人的金融活动中,还是在金融市场及金融机构的运作中,伦理都是不可缺少的。本书探讨了金融服务业、投资决策及公司金融管理等方面的各种实际问题,重点讨论了市场交易中的分平标准和信托公司及代理商在金融关系中的义务。涉及的话题包括不道德的销售活动,资金管理者的个人交易,住宅抵押贷款中的歧视,机构投资者的角色,社会责任的投资活动,内幕交易,宣告破产的滥用,以及不友善的接受合并等等
具体参考《金融伦理学 》美国.博特赖特

热点内容
基金主升浪涨幅有多少 发布:2025-07-12 14:56:47 浏览:440
股权转让实际缴纳出资是什么意义 发布:2025-07-12 14:55:58 浏览:707
理财三板斧什么意思 发布:2025-07-12 14:45:29 浏览:846
上海盘京投资管理中心买了什么股票 发布:2025-07-12 14:42:23 浏览:892
敦煌种业股票历史行情中心 发布:2025-07-12 14:40:09 浏览:660
关于眼科的基金会有哪些 发布:2025-07-12 14:31:14 浏览:486
cci怎么看股市 发布:2025-07-12 13:55:04 浏览:334
如何看待货币超发现象 发布:2025-07-12 13:36:55 浏览:424
好的公司股权都在什么地方交易 发布:2025-07-12 13:31:45 浏览:687
股权冻结对股民有什么影响 发布:2025-07-12 13:30:53 浏览: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