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什么时候发放
⑴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是为了保障国家对军人的抚恤优待,激励军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献身精神,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等有关法律制定的条例。具体如下:
1、该条例明确了抚恤优待对象包括军人、服现役和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军人家属和退役军人。军人抚恤优待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待遇与贡献匹配、精神与物质并重、关爱与服务结合的原则,分类保障,突出重点,逐步推进抚恤优待制度城乡统筹,健全抚恤优待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确保抚恤优待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国防和军队建设需要相适应。
2、条例还规定了军人死亡抚恤的具体内容,包括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和病故军人遗属所享受的抚恤金、丧葬补助等。同时,条例强调了中央和地方财政在军人抚恤优待工作中的责任,明确了抚恤优待所需经费主要由中央财政负担,适度加大省级财政投入力度,减轻基层财政压力。
3、条例还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设立基金、志愿服务等方式为军人抚恤优待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营造全社会尊重和关怀抚恤优待对象的氛围。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的修订旨在保障军人的权益,激励他们的献身精神,并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以下是修订后的主要内容:
1、坚持党的领导
军人抚恤优待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待遇与贡献匹配、精神与物质并重、关爱与服务结合的原则。
2、明确抚恤优待对象
包括军人、残疾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军人家属和退役军人。
3、健全抚恤优待机制
完善评定烈士、发放残疾抚恤金等工作的军地衔接机制,明确中央和地方财政责任。
4、增加抚恤优待措施
抚恤优待对象享受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和相应的抚恤优待待遇。通过向功勋荣誉表彰获得者的遗属增发抚恤金,邀请抚恤优待对象参加重大庆典活动等措施增强荣誉激励。
5、优化抚恤优待程序
明确一次性抚恤金的发放程序,细化残疾等级评定的程序,增加补办评定残疾等级的情形。
军人抚恤优待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死亡抚恤
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和病故军人遗属可以享受一次性抚恤金,以及定期抚恤金、丧葬补助和一次性特别抚恤金等。
2、残疾抚恤
残疾军人可以根据残疾等级享受相应的残疾抚恤金。
3、军人家属优待
军人家属可以享受国家规定的优待政策,如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优先和优惠。
4、退役军人优待
退役军人可以享受就业安置、教育培训和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优待政策。
5、荣誉激励
向功勋荣誉表彰获得者的遗属增发抚恤金,邀请抚恤优待对象参加重大庆典活动等措施增强荣誉激励。
6、关爱帮扶
建立关爱帮扶机制,加大对特殊困难抚恤优待对象的关爱帮扶力度。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
第一条
为了保障国家对军人的抚恤优待,激励军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献身精神,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等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