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怎么下折
① 基金下折是什么意思是好还是坏
什么是基金折算?
所谓折算,是指分级基金定期/不定期的以母基金份额的形式向投资者分配收益。因为一般的份基金都没有固定存续期,A类,B类基金份额只能转换为母基金赎回,而又不能单独申请赎回。投资者就不能以子基金净值份额来向基金公司兑换资产。如果通过在二级市场将分级基金份额买卖来回收投资收益又容易受到折价率波动的影响。所以可以通过分级基金到期折算的方式来高效地获得投资收益。在折算日期将A类、B类或母基金的基金净值超过1元的部分返还给投资者等额母基金份额,让基金净值重新归位1。根据触发类型的不同,折算可分为到期折算和到点折算,其中后者又可分为向上折算和向下折算。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场内分级基金而言,触发折算后子份额将会面临一段时间的停牌(折算日后第一个交易日,以及第二个交易日9:30-10:30)。
为什么要实行基金下折?
基金下折是国内分级基金的主要规定,与配对转换条件一样,是共同塑造分级基金中国特色的重要机制。设立基金下折条款的主要目的是为A份额提供收入的保证,避免违约,并且在极端杠杆的情况下避免使B方投资者的投资血本无归。
在基金所追踪的指数大幅下跌的情况下,因为杠杆效应,B的份额大幅放大了所追踪的指数或母基金下跌造成的损失,从而承担了整个基金的损失。可以想象,如果任由B净值下跌但是没有进行干预,B净值迟早跌至零或接近于零。所以,不仅B端投资者可能会失去投资的资金,而且对A端的约定收益也就无从谈起,那么A这将可能成为一只违约债券。
基金下折是什么意思?
为了避免以上情况,就设置了下折条款。基金的下折条款规定,当B的净值下降到一个数额,例如0.25时,将净值调整为1,然后份额减少。这就降低了B端的杠杆水平,因此B可以继续为A端提取约定的收益,这样A就不会违约。因为按照基金合同的规定,AB要保持不变的比例,A端也应该按照相同比例进行缩减,但缩减的方式并不是消失或“没收”,而是将这些多出来的份额转变为母基金的份额。上面描述折算过程就被称为向下的不定期折算,简称为下折。
基金下折该怎么办?
首先,千万不要坚持到下折基准日,因为在下折基准日的往往会面临封死跌停,没有机会出售,所以更不能参与基金的下折。如果所持有的B即将面临下折的时候,可以卖掉它。另一种选择就是买入A合并为母基金,这样就不会参与基金的下折了。
② 基金下折
1、什么是下折?什么情况下B类份额会触发向下折算?
分级基金下折条款是指当母基金净值不断下跌,B类基金份额参考净值跌到下折阀值(如国企改革B类基金份额参考净值小于0.2500元)时,根据《基金合同》将会触发的一项条款。
当上述分级基金B类份额的参考净值低于0.25元时,触发分级基金的向下折算。分级基金的向下折算主要调整的是B份额的杠杆。对基础份额的份额净值会进行折算调整,但并不改变基础份额的风险收益特征。
2、为什么要下折?
下折是分级基金合同规定的一项保护持有人利益的条款。
分级基金的实质是,B份额通过向A份额“借钱”投资于母基金,从而获得杠杆效应。A份额的约定收益就是B份额需要支付的利息。
下折条款,首先保护了A份额持有人的利益。随着B份额的净值不断下降且杠杆越来越大,如不下折,B的净值可能跌至0甚至跌穿,从而使A份额无法实现合同约定的年收益,甚至本金也遭受损失。
其次,下折后,B份额的杠杆也得以减小,这将降低若后市进一步下跌所可能给B份额持有人带来的净值加速下跌风险。一般来说,下折后,B份额的杠杆将从5倍左右恢复至2倍左右。
3、上述分级基金向下折算的原则
①向下折算后A类份额和B类份额的比例为1:1
②份额折算后A类份额、B类份额、基础份额的净值均调整为1元。
③向下折算后,B类份额恢复到初始杠杆2倍左右。
4、折算前后净值、份额数量是怎么变化?
① B类份额的持有人:净值变为1,所持基金份额数量相应缩小
② A类份额的持有人:净值变为1,折算后A类份额数量=B类份额数量
折算后新增基础份额=(折算前A类份额的净值*折算前A类份额的份额-折算后的A类份额*1)/1
③基础份额的持有人:净值变为1,基础份额数量= 折算前基础份额的净值*折算前的份额/1
举例说明:
甲先生、乙先生和丙先生分别持有10000份基础份额、国企改A和国企改B,假设国企改B净值0.148,国企改A净值1.04,触发向下折算,折算前后净值和份额的变化如下:
基金份额
折算前
折算后
基金份额净值
(或参考净值)
基金份额
基金份额净值
(或参考净值)
基金份额
新增基础份额
基础份额
0.594
10,000
1
5,940
0
A类份额
1.04
10,000
1
1,480
8,920
B类份额
0.148
10,000
1
1,480
0
注:举例仅作说明用途,不预示本基金的未来收益、也不作为投资建议。
5、基金折算是否会产生费用?
折算不会产生额外费用。但如果投资者进行基金申购、赎回、转换等操作,会有相应的交易费用。
6、在银行哪天能够查询到下折后的基金份额情况?
自T+2日起,持有人可查询到上述分级基金下折后其所持有的基金份额数据。(注:T日指折算基准日)
7、为什么折算当天客户资产会突然增加?
如果上述分级基金以T日为基准日进行了折算,净值变为1元,持有场外基础份额的客户,持有的份额数量会相应减少,T+1日很多销售机构系统净值数据会更新,但是份额数据需要到T+2日才能更新,因此查询时看到持有的基金资产数据会虚增。
持有场外基础份额的客户,一般在T+2日可通过销售机构查询到实际持有的份额和净值。
(注:系统参考盈亏值可能有异常,请以实际的持有份额和净值为准。)
8、为什么发生下折要暂停两天的申赎?
当发生下折时,为保证折算日的份额不变,按照基金招募说明书和上交所、中登的相关规定,必须暂停两日申赎。
9、为什么恢复申赎后查询到的净值不是1?
以“折算基准日”为T日,一般T+2日恢复申赎。由于恢复申赎日公布的净值为前一工作日(即T+1日)的净值,受到前一天市场行情影响,净值会有所波动,因此该净值不是1。
③ 什么是分级基金上折和下折
分级基金上折和下折即分级基金为了调整杠杆或合理分配持有人利益,对母基金旗下A、B份额净值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净值折算的做法。
分级基金折算可分为定期折算和不定期折算。
分级基金上折和下折之定期折算,不上市交易的基金只有定期折算。
定期折算指在某一个固定的时候进行折算。一般有两种情况:每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或基金满1个运作周期之后的开放日。有的基金是对AB份额分别进行折算。
有的基金是对母基金和A份额进行折算,对B份额不折算(仅限定期折算),在定期折算的时候,不管基金的净值是多少,都会进行折算。当不定期折算的时候,上折和下折的处理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分级基金何时进行折算,以及如何折算的问题会在基金招募说明书里进行说明。
(3)基金怎么下折扩展阅读:
分级基金折算是使得子基金份额获得可以按照净值赎回的母基金形式的分红,从而保证交易价能体现净值的价值。如果某分级基金在某一阶段的子基金份额都没有折算得到母基金的分红,对它们进行任何净值的赋值都是个“名义”上的数字,而不能得到实质性地兑现。
例如在申万收益净值≤1元时候申万深成指分级没有折算,此时申万收益和申万进取两个份额净值都失去意义。折算分为到期折算、定期折算、不定期折算。多数B类份额不参与定期折算。
双禧100、嘉实多利、南方消费、同庆800分级的定期折算B类份额在净值超过1元的部分也折算为母基金份额。由于发生下折的时候A类净值超过75%的大部分折算为母基金。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分级基金
④ 分级基金b触发下折的条件是什么
据了解,当分级基金b份额单位净值跌破0.25元时触发下折,意味着下折当日分级基金b份额的净值杠杆高达5倍以上。而在上折过程中,分级基金b份额净值杠杆不断降低,上折触发日往往在1.5倍左右。这也意味着分级基金b份额单位净值具有”越涨越慢,越跌越快“的特征。
另外,在分级b下折的时候,其溢价率越高,持有者的亏损就越大。因为亏损是市场交易价格和净值的溢价差。越接近下折的分级b卖盘越重,所以通常开盘后很快跌停,导致难以卖出。
⑤ 什么是分级基金下折
所谓基金下折,是指当分级B份额的净值下跌到某个价格(比如0.25元)时,为了保护A份额持有人利益,基金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对分级基金进行向下折算,折算完成后,A份额和B份额的净值重新回归初始净值1元,A份额持有人将获得母基份额,B份额持有人的份额将按照一定比例缩减。一般来说,当分级基金B份额净值低于0.250元时,将触发分级基金向下不定期折算阈值,其目的是保护A份额的本金及约定收益。
⑥ 分级基金下折
150189下折前价格是五六毛,但是折算是按照净值折算的。比如说某投资者持有1000份150189基金,折算前净值是0.317元;折算之后就变成持有317份B份额,净值变成1元。折算前后你持有的基金金额都是317元,没有盈亏。但是你实际上持有的基金是按照价格计价的,下折是按照净值折算,也就是说五六毛的价格被当做三毛多折算了,这里就实现了2毛左右的亏损。
下折之后当天(7月8日)的基金净值是1元,你看到的1.422元(7月10日)是因为这只基金这两天股票市场上涨带动这只基金涨了40%+。下折当天你由于持有基金下折实现了价格到净值的亏损,损失是(0.574-0.317)/0.574=44.77%;持有两天基金价格上涨了42.2%,也就是说从折算到现在你持有这笔基金的收益为(1-44.77%)*(1+42.2%)-1=-21.47%。折算到现在亏损了21.47%。
⑦ 什么是基金的上折下折为什么要上折呢请举例说明下什么意思,百度了半天咋就没有,多谢前辈了
基金的上折下折是针对分级基金而言。
分级基金又叫“结构型基金”,是指在一个投资组合下,通过对基金收益或净资产的分解,形成两级(或多级)风险收益表现有一定差异化基金份额的基金品种。它的主要特点是将基金产品分为两类或多类份额,并分别给予不同的收益分配。分级基金各个子基金的净值与份额占比的乘积之和等于母基金的净值。例如拆分成两类份额的母基金净值=A类子基净值 X A份额占比% + B类子基净值 X B份额占比%。如果母基金不进行拆分,其本身是一个普通的基金。
分级基金在设计的时候规定了折算机制来调整杠杆。不定期折算又称为“到点折算”,分为向上折算(上折)和向下折算(下折)。发生向上折算时,A类的上折和定折相同,得到净值超过1元的部分以母基金份额得到的约定收益,B类份额净值超过1元的部分折算为母基金。上下折对A类无影响,但会使B类恢复为初始净值杠杆。
上折的触发条件一般是母基金的单位净值。在牛市中,当母基金净值增长时,B份额净值也同步上涨,其资产规模与A份额资产规模的比值会越来越大,杠杆会越来越小,直至无限逼近1,甚至忽略不计。这明显会丧失B份额的魅力,通过折算,将各份额净值重新归一,相对于一只新上市的分级基金,杠杆被重新加载。
上折的另外一重意义就是为b份额提供了一种享受牛市收益并退出的渠道。上折阈值一般是母基金达到1.5元或2元时触发,按照份额配比1:1测算的话,B端的净值将达到2元或3元,这是一种非常丰厚的利润。但其交易价格未必能充分体现其净值增长,持有者就有可能成为纸上富贵,无法获取实际收益;另外,由于b流动性等原因,投资者在二级市场卖出不顺利从而也无法变现,或者由于A的流动性太差,使得与A合并赎回的渠道也不畅通。这几种退出障碍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上折则提供了一种新的退出方式,使得投资者的基金份额收益绝大部分得以实现。因而,上折在牛市时的意义是毫无疑问的。正因为此,某些原发行时没有上折条款的基金后来修改合同,设置了上折条款。
随着B净值的上升,其杠杆会接近消失,这是牛市中的另类“杠杆失灵”问题。上折提供了一种解决之道,外一种途径是新产品的问世,在牛市中,分级基金未必有“先发优势”,在老基金杠杆不断降低的情况下,具有2倍杠杆的新产品的需求大大增加。提供A端的约定收益率水平,从而间接提供B端杠杆水平,是牛市中提高产品吸引力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