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平均工资是多少
㈠ 平均工资是如何计算的
工资只有应发和实发两种算法,实发就是除去所有扣款项目实际发到手里的。而应发是不扣除的话发多少,不论哪一种,单位补交的保险之类都不算。而多数平均工资是算应发,因为五险一金各单位交的比例不同,没法统一标准。
㈡ 公积金的基数是上一年月平均工资,月底入职怎么算
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应按照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确定。2012年1月1日起新参加工作的职工,应以该职工参加工作的第二个月的当月工资收入或以其新参加工作以来实际发放的月平均工资作为其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2012年1月1日起新调入的职工,以调入后发放的当月工资收入或以其实际发放的月平均工资作为其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
职工月平均工资按国家统计局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项目计算,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收入。
拓展资料:
住房公积金的这一定义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涵义:
(1)住房公积金只在城镇建立,农村不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2)只有在职职工才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无工作的城镇居民不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离退休职工也不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
(3)住房公积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职工所在单位缴存,另一部分由职工个人缴存,职工个人缴存部分由单位代扣后,连同单位缴存部分一并缴存到住房公积金个人账户内。
(4)住房公积金缴存的长期性。住房公积金制度一经建立,职工在职期间必须不间断地按规定缴存,除职工离退休或发生《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的其他情形外,不得中止和中断。体现了住房公积金的稳定性、统一性、规范性和强制性。
(5)住房公积金是职工按规定存储起来的专项用于住房消费支出的个人住房储金,具有两个特征:一是积累性,即住房公积金虽然是职工工资的组成部分,但不以现金形式发放,并且必须存入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受委托银行开设的专户内,实行专户管理。二是专用性,住房公积金实行专款专用,存储期间只能按规定用于购、建、大修自住住房,或交纳房租。职工只有在离退休、死亡、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或户口迁出原居住城市时,才可提取本人账户内的住房公积金。
按我国规定,企业都应该给职员存储住房公积金,不分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
㈢ 公积金每月共交1674,平均工资基数是多少
一、住房公积金计算基数是多少
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第十八条职工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均不得低于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有条件的城市,可以适当提高缴存比例。具体缴存比例由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拟订,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二、住房公积金的缴费基数是怎么确定
1、缴存基数确定
住房公积金的缴费基数按职工上年度12月份工资总额计算;工资总额应按照国家统计局规定列入的项目计算。新录入和调入职工住房公积金的缴费基数是职工本人当月工资总额。实行年薪制职工以职工年薪均分12个月后为基数计算各人和单位的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
2、缴存基数调整
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基数每年核定一次。每年1月,缴存单位携带加盖公章的上年度12月份工资报表到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进行基数调整。
3、缴存基数上下限
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基数较低不低于统计局公布的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
三、住房公积金缴存的方式
1、直接交存转账支票、现金(须填制《现金送款簿》)方式
2、通过银行汇款方式
3、委托银行收款方式
4、支取住房基金方式
补缴条件
当单位发生集体缴存以前年度缓缴公积金及应缴未缴的公积金、职工个人漏缴公积金等情况时,需通过补缴方式完成。
补缴手续
1、单位填写公积金管理中心统一印制的《公积金补缴书》。
2、单位填写管理中心统一印制的《公积金补缴清册》一式两份,加盖单位印章。
3、补缴原因需另附说明的,报补缴说明一份,加盖单位公章。
关于住房公积金计算基数,住房公积金需要缴纳一定的数额,工资总额包括六部分: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
㈣ 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起付标准,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上年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几
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起付标准,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上年平均工资的10%。如果是起步标准以下的医疗费用,则从个人账户中支付,或者由个人进行自付。
医疗保险是每一家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的保险,因此在生活中入职之前一定要了解相关程序,如果长时间不缴纳医疗保险的话,那么对于劳动者来说是不公平的,因此一定要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必要的时候可以携带相关证件直接到当地社保局进行咨询,如果用人单位长期不缴纳的话,也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的形式来避免产生损失。
3、我的个人看法是什么?
我认为五险一金是每一家用人单位必须依法缴纳的保险基金,同时也是每一个劳动者所必须依法享受的权利。在加入到一个单位之前,一定要多方面的打听,这样才可以更好的避免自己产生损失。
㈤ 2017年上海市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是多少
据上海发布消息,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说,2017年上海市职工平均工资为85582元,月平均工资为7132元,比上年增长9.7%。平均工资对确定社保缴费基数、经济补偿金的上限标准等有四大影响。
影响一:确定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社保缴费基数的上限设定在上一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下限为上一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因此,2018年上海市职工的社保缴费基数为:2018年度缴费基数上限:7132×300%=21396元,较去年19512元提高了1884元;2018年度缴费基数下限:7132×60%=4279元,较去年3902元提高了377元。
影响二:确定经济补偿金的上限。2018年经济补偿金基数上限:7132×3倍=21396元,较去年19512元提高了1884元。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影响三:确定生育生活津贴上限及其单位补差金额。女职工的月生育生活津贴标准为本人生产或者流产当月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除以30天再乘以应享受的产假天数计发。
其中:女职工生产或者流产时所在用人单位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高于本市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生育保险基金按300%计发;低于本市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生育保险基金按60%计发。
此外,女职工生产或者流产时所在用人单位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高于本市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高出部分由用人单位补差。
(5)基金平均工资是多少扩展阅读:
社会平均工资与职工的各项待遇息息相关,其具体用途:
1、确定公积金缴费基数上下限
2018年度公积金缴费上限:
7132 ×300%×7%×2倍=2996元,较去年2732元提高了263元
2018年度公积金缴费下限:
2300×7%×2倍=322元,较去年306元提高了16元
2、确定经济补偿金基数上限
2018年经济补偿金基数:
7132 ×3倍=21396 元,较去年19512元提高了1884元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3、确定生育基金上限及其单位补差金额
社保每月支付的生育生活津贴最高为7132 ×3倍=21396元,当企业或劳动者个人的上年度月平均工资高于该数额时,由用人单位按规定进行补差。
㈥ 年平均工资计算方法
年平均工资为:每月工资总额相加(不包括福利和奖罚工资)再除以年平均人数。
年平均人数为:按月相加人数除以12。
职工年平均工资=报告期实际支付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例如:单位甲2017年工资总额为5000万,年平均人数为800人。所以甲单位2017年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5000/800=6.25万。
2015年5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调查数据,全部调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9969元。其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平均工资最高,是全部就业人员平均水平的2.20倍。
(6)基金平均工资是多少扩展阅读
平均工资其它计算
事实上,香港的类社保项目“强制性公积金”,其“最低有关入息”(类似与最低缴交标准)就考虑了工资分布的中位数、百分位数,而不平均工资。
从劳动者身上“割去”任何一点收入,都应当有严格程序,不能随意决定才对。前述香港的“强制性公积金”,其“最低有关入息”要修改就得经过议会充分的讨论,务必不能影响民生。有关部门应当仿效这种做法。
需要注意的是应发工资,即扣除个人应缴的社会保险费、公积金、个人所得税、以及应由个人承担的费用之前的工资;工资总额按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规定》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各种津贴和补贴、加班费、奖金和特殊情形下支付的工资。
㈦ 月平均收入怎么计算
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计算方式一:月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应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或实际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月标准工资。
计算方式二:月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21.75×(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
计算方式三:实际出勤天数/21.75×月标准工资。
所谓的月平均工资,是指职工领取的总工资数除以月数。
其他情况,如果是2天的话,算成月份,则为2/30=(1/15)月(按每月为30天计算),所以你要计算这个职工的月平均工资。
将这两天的工资加进工资总额中,这一个月不能算成整月,只能算成十五分之一月,在实际工作中这是可以省略不计的。
(7)基金平均工资是多少扩展阅读:
平均工资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它表明一定时期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
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为:职工平均工资=报告期实际支付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解释:平均工资是单位工资总额除以年内(季度内)平均职工人数得出的。
根据现行统计制度,工资总额是本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不论是否计入成本,不论是以货币形式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均包括在内。
同时,根据国际惯例,工资总额统计的是个人税前工资,并且包括个人交纳的养老、医疗、住房等个人账户的基金。
㈧ 中国平均月收入2020官方数据是多少
2020年中国平均月收入如下:
202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7379元,比上年增长7.6%,增速比上年回落2.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2%;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7727元,比上年增长7.7%,增速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3%。
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速为1984年以来最低点,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速回落至2009年有统计以来的第二低点。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副司长孟灿文解读该数据表示,在疫情冲击下,平均工资仍然保持增长,反映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效。此外,影响平均工资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理性看待。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是针对法人单位统计的,不包括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反映的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基金和住房公积金等个人缴纳部分。因此,公布的平均工资比个人实际拿到的工资要高。
在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下,国外一些国家的工资水平也保持不慢的增速。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数据显示,2020年,美国平均工资比上年增长6.4%,巴西平均工资增长8.1%。
㈨ 2017年平均工资怎么算
平均工资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它表明一定时期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
计算公式为:
职工平均工资=报告期实际支付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解释:平均工资是单位工资总额除以年内(季度内)平均职工人数得出的。
根据现行统计制度,工资总额是本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不论是否计入成本,不论是以货币形式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均包括在内。
同时,根据国际惯例,工资总额统计的是个人税前工资,并且包括个人交纳的养老、医疗、住房等个人账户的基金。
其他方法
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在统计平均工资等民生指标时,还会运用“中位数”统计法。“中位数”指的是将一组数据由小到大排序后,取出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这种算法的好处是,能够反映多数人的工资状况和收入的结构性问题。对比“中位数”,人们也很容易找到自己工资所处的水平,因而也贴近个人感受。
(9)基金平均工资是多少扩展阅读:
衡量标准
在工资问题上,老百姓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平均”二字。从纯理论的角度考虑,用“平均数”来表达居民财富水平的变化是必要的,也是可取的。但是,如果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与社会现状相结合,那么,“平均数”很有可能难以客观反映社会现状、反映群众的真实生活水平。
在一个社会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度里,衡量这个国家老百姓生活水平高低、财富增长快慢的立足点,应放在社会的“工资短板”方面,即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以下及社会贫困线以下两个层面。
首先,要看这两个层面人群的变化。分析一下,这两个层面聚集的人群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如果增加了,就意味着社会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拉大,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现象在进一步扩大,社会矛盾也有可能在进一步积累,就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控制这种现象的恶化。
如果减少了,说明现状在得到改善,可以继续按照这样的目标发展。
第二,这两个层面群众收入的增减变化。
在“平均数”之外,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线以下的人群收入增长了多少?在贫困线以下的人群收入又增长了多少?如果这两个层面人群的收入增长水平低于或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那么,说明社会贫富差距在继续加大,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没有效果或效果有限,必须调整政策策略。
第三,这两个层面的变化趋势。
一方面,看这两个层面人群的变化趋势,是在向着多的方面发展还是向着少的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看这两个层面收入的变化趋势,是在持续增长、增长幅度超过社会平均水平,还是其他现象。通过对趋势的分析、了解和掌握,继而作出科学的判断与决策。
当然,分析社会的“工资短板”,也可以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异等多个方面入手,但是,从收入人群入手可能是最现实、最迫切、最必要的。只有将这一短板的问题解决好,提高公民财政性收入的目标才不至于变成一句空话。
我们说,如果在社会财富严重缺乏、老百姓普遍贫穷的情况下,用“平均数”来反映社会财富的增加、老百姓收入水平的提高,都有较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但是,当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情况下,如果再用“平均数”这个概念,就很难反映社会的真实情况了。这里的“平均”,更多的可能是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的标志,而非社会收入水平提高的表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平均工资
㈩ 平均工资怎么算
平均工资亦称社会平均工资,简称社平工资、社平。通常是指某一地区或国家一定时期内全部职工工资总额除以这一时期内职工人数后所得的平均工资,一般分为年平均工资,月平均工资,其与每个人自己拿到的工资或工资单上的工资是有差别的,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因我国各地区经济情况不同,因此各地区社会平均工资标准不一样。
一、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怎么算
概述:职工年平均工资是指职工在1年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其表明1年内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
解释:
1、职工年平均工资包含12个月职工月平均工资。
2、计算出职工年平均工资即可得出月平均工资。
三、所得税、社保、过节福利均含在内
工资发放总额÷职工人数=平均工资
工资总额是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季度或年度)直接支付给本单位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
工资总额为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房费、个人所得税、水费、电费、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基金个人缴纳部分等。
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列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过节费、通讯补贴、交通补贴等均包含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