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型基金哪个指数好
A. 指数基金买哪个好,指数基金收益排名
指数基金(Index Fund),顾名思义就是以特定指数(如沪深300指数、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日经225指数等)为标的指数,并以该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以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标的指数基金大致可以划分为四种特征:规模指数、主题指数、风格指数和策略指数。指数基金买那个好?首先,从大类来确定哪种风格特点的基金,规模指数基金:产品线较为丰富,且产品的多样性可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持有人。理论上,从市值风格来看,大、中盘风格的指数基金长期业绩更为稳定,而小盘风格的基金潜在的收益以及风险特征均比较高。价值型指数基金:更适合于风险承受能力不强的投资者。主题投资指数基金、策略指数基金:作为基金组合中的卫星配置,适合于有特定投资偏好的持有人。其次,费率的选择。指数基金的投资目的是以低廉的成本来获取经济成长的长期回报,对于跟踪标的相同、且采用相同策略进行投资的指数基金,费率的选择至关重要。因此,选择年度费率低廉的基金长期来看就是提高了潜在的收益能力。
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您在做任何投资之前,应确保自己完全明白该产品的投资性质和所涉及的风险,详细了解和谨慎评估产品后,再自身判断是否参与交易。
应答时间:2020-12-1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B. 什么指数型基金好
指数型基金(Index Fund),就是以特定指数为标的指数,并以该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按照证券价格指数编制原理构建投资组合,以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简而言之就是基金公司按照某一个指数为模仿对象去买入一篮子股票,通过基金团队的管理使基金走势贴近指数甚至高于指数。
它的特点是能有效规避非系统风险、交易费用低廉、延迟纳税、监控投入少和操作简便。配合长期定投的动作以及合理组合可以取得比较优秀的回报。但短线操作风险较大,定投也并非适合所有情况。
一般来说,指数基金分为宽指指数和行业指数。
行业指数比较好理解,涵盖各行各业,细分到一级行业、二级行业,甚至三级行业。例如医药行业、债券行业、白酒行业、环保行业等等。
常见的宽指指数基金包括: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创业板指数、红利指数、基本面指数、央视财经50指数、恒生指数、H股指数、上证50AH优选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标普500指数等。一般从名字上我们就能区分该指数基金是哪一类型的指数基金,跟踪的是哪一个指数。
由于种类繁多,投资者通常面临很多选择的难题。
大致的挑选可以分三步走:
1、确定投资渠道。目前可以投资的渠道包括基金公司官网、银行柜台或银行APP、支付宝、微信、互联网第三方平台。
2、选择想要投资的宽指和行业。投资者可通过互联网第三方渠道,例如天天基金网、晨星基金网先进行筛选,收集基金的基本信息,包括基金经理履历、基金规模、上市时间、基金收益率、购买成本、净资产等等,整理归纳做初步了解。
3、对信息进行详细了解和追踪,可以借鉴的经验包括但不限于:成立时间最好经过一个牛熊市、规模是所选行业或宽指中的中上以上、适合自己目前的持仓类型、星级评价较高、基金公司排名靠前、基金经理在业内口碑良好等。
指数基金作为门槛低且在巴菲特的多次力荐下已经成为了投资者最青睐的一类基金。目前,在市场的不断完善以及基金业的蓬勃发展下,指数型基金以及其重要的一角,为投资者提供了日益丰富的投资选择。
C. 上证50指数基金哪个比较好
如果是长期持有的话华夏上证50ETF联接A(001051)和天弘上证50指数A(001548)比较好,如果是短期持有的话天弘上证50指数C(001549)和工银上证50ETF联接C(006221)是比较不错的。上证50基金当然要选择收益率高,回撤比较稳定,有持续上涨空间的基金。2021年指数基金收益排名前十的基金有富国天鼎3.72%申万深成稳健2.77%银华稳进2.7%国联安双喜A2.69%嘉实基本面502.14%等。上证50指数是由沪a中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构成,反映的是上证市场最具代表性的龙头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我们从它的投资风格上来讲能够总结出几个关键词:龙头股、流动性好,规模大。金融地产接近60%。长期持有的话华夏上证50ETF联接A(001051)和天弘上证50指数A(001548)比较好,规模都在5亿以上,费率适中,跟踪误差小。短期持有的话天弘上证50指数C(001549)和工银上证50ETF联接C(006221)是比较不错的,规模三亿以上,托管费和服务费比较低一些。
拓展资料:
一、上证50指数基金是以上证50指数为跟踪对象的指数基金,一般来说,除了选择高信用度的管理人外,选择基金本身也很重要,选择与上证50指数的拟合度高的基金一般来说,跟踪误差越小,精确度越高,预期收益的估值就会越准,投资误差越小。对于根据上证50指数的涨幅估算指数基金的涨跌的投资者来说,更方便,更准确。
二、指数基金费率低的基金,投资基金的申购、赎回费一直是投资成本较大的原因,一般来说,不同公司或不同基金的受其费率不同,选择服务费、管理费、申购费较低的基金可以减少投资成本,加大获利机会。基金管理人能力较强的基金,对于上证50指数基金来说,跟踪指数的风险较小,投资标的较安全;所以重要的就是选择发行公司,越优秀的基金发行公司,其基金经理或是运行机制都会更专业、更成熟。可以有效的降低信用风险,财务风险等。
D. 现在什么指数型基金好 不是主题的
现在什么指数型基金好 不是主题的?
1、买股票的心态不要急,不要只想买到最低价,这是不现实的。真正拉升的股票你就是高点价买入也是不错的,所以买股票宁可错过,不可过错,不能盲目买卖股票,最好买对个股盘面熟悉的股票。
2、你若不熟悉,可先模拟买卖,熟悉股性,最好是先跟一两天,熟悉操作手法,你才能掌握好的买入点。
3、重视必要的技术分析,关注成交量的变化及盘面语言(盘面买卖单的情况)。
4、尽量选择热点及合适的买入点,做到当天买入后股价能上涨脱离成本区。
三人和:买入的多,人气旺,股价涨,反之就跌。这时需要的是个人的看盘能力了,能否及时的发现热点。这是短线成败的关键。股市里操作短线要的是心狠手快,心态要稳,最好能正确的买入后股价上涨脱离成本,但一旦判断错误,碰到调整下跌就要及时的卖出止损,可参考前贴:胜在止损,这里就不重复了。
四卖股票的技巧:股票不可能是一直上涨的,涨到一定程度就会有调整,那短线操作就要及时卖出了,一般说来股票赚钱时,随时卖都是对的。也不要想卖到最高价,但为了利益最大话,在股票卖出上还是有技巧的,我就本人的经验介绍一下(不一定是最好的):
1、已有一定大的涨幅,而股票又是放量在快速拉升到涨停板而没有封死涨停的股票可考虑卖出,特别是留有长上影线的。
2、60分钟或日线中放巨量滞涨或带长上影线的股票,一般第二天没继续放量上冲,很容易形成短期顶部,可考虑卖出了。
3、可看分时图的15或30分钟图,如5均线交叉10日均线向下,走势感觉较弱时要及时卖出,这种走势往往就是股票调整的开始,很有参考价值。
4、对于买错的股票一定要及时止损,止损位越高越好,这是一个长期实战演练累积的过程,看错了就要买单,没什么可等的。
E. 指数型基金哪几只比较好啊
摘要 您好,指数型基金有个好处就是紧跟大盘和您购买的指数概念,与个股的涨跌无关,降低了交易风险,值得长期持有,定投购买,比如说沪深指数基金,10年前只有2000点左右,现在3400多点,涨浮将近百分之60当时如果您持有,现在就是很可观的收益,还有白酒指数基金,进几年几乎暴涨百分之三百
F. 指数型基金哪个最好上证50,深证50,还是沪深300,哪个好呢要求收益高的,
一般来讲,指数型基金没有说哪个更好的。所谓的指数型基金,都是对大盘走势的一个反映。不管是上证50,深证50,或者是沪深300,都是伴随大盘涨跌而变化的,一般来讲几乎是不可能出现大盘涨指数跌或大盘跌指数涨的情况,除非是您所买的那个基金跟踪指数不是很到位。
因此,在购买指数型基金的角度来讲的话,只要该基金跟踪指数到位就可以了,因为指数型基金本身就是被动地投资,收益是高是低基金经理说了不算,要大盘说了算才算。因此,如果您觉得以后的大盘走势会好的话,那么买哪个的收益都高,如果大盘走势不好的话,买哪个都可能亏钱。
在具体基金方面,大盘的推荐嘉实沪深300或者华夏沪深300,都属于老基金且资本雄厚,值得投资。中小盘的话可以考虑一下鹏华的上证民企50。
意见仅供参考。
G. 想开始定投基金,目前指数型与混合型哪个更好一点
如果你的投资风格相对比较稳健,并且你是一名投资新手,我建议你优先选择指数型基金。
如果你已经有了一定的投资经历,非常善于学习,更会主动思考,我建议你投资混合型的基金。
基于以上两种情况,不同的投资人会做出不同的投资策略,这并不意味着哪款基金产品会更好,这个世界上也没有最佳的基金产品,只会有相对最适合投资人的基金产品。
一、稳健型选手比较适合指数型基金。
如果你的投资风格相对稳健,你也不想有太大的投资波动,你可以优先选择定投指数型基金。指数型基金的年化综合回报一般在10%左右,行情好的时候可以达到30%左右,相关会回撤率一般在10%以内,在波动比较大的时候,这些基金产品的回撤率也会控制在20%以内。
综上所述,希望这个回答可以帮助到你,欢迎多多交流互动。
H. 最好的指数型基金是哪只
摘要 第一,不建议买融通定投,因为该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能力差,一见风吹草动就将旗下基金降低仓位,这往往是基民门最 忌讳的,降低仓位显然在大盘反转或反弹中净值涨幅明显动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