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管理 » 基金明显亏了但卖出为什么还赚钱

基金明显亏了但卖出为什么还赚钱

发布时间: 2022-06-05 19:36:09

Ⅰ 买了50块钱基金,为什么卖出的时候只卖二十多块是什么原理,我亏本了吗基金上面显示赚了的啊

基金买入和卖出的时候都有手续费的,不适合小额理财哈。买入卖出有手续费,即使显示盈利,50额度太小了赚3-5毛 几块也是赚 赚的还不够手续费的 不适合小额理财哈 以后别投了,小额理财建议放货币基金里面 1万每天收益差不多在5毛到1块。

学习更多的基金理财知识可以到微淼财商教育了解一下。微淼财商教育优选来自各大金融机构的金融分析师、理财规划师等专业人才 共同打磨课程内容,采用“视频+辅导”的双师教学模式,并创新性地将“陪伴 式”社群辅导引入在线课堂,有效提升用户学习的互动性与积极性。

课程产品上,微淼财商教育研发了《财商提升操作系统课》、《财商提升财 报分析技能课》、《财商提升企业分析技能课》以及与中央财经大学联合研发的 《金融投资与企业管理高级研修班》等系列精品课,涵盖财务思维、投资分析、 金融工具、操作实践四大模块的理论知识学习,为用户提供金融知识普及,财商 思维培养、企业运营管理等多领域学习。

Ⅱ 基金为什么长期持有赚钱如果中途亏了,还能赚回亏去的吗

(一) 价值投资理念
你说的是现在国内公募基金的做法,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这套理念和做法是最近十年才逐渐学会和达成的普遍共识和做法,是跟美国学的、跟巴菲特和查理芒格等人学的价值投资理念。
这套理念的核心是买有长期价值的公司,买长期价值被低估的公司,买各行各业的核心公司/核心资产。
而各行各业的核心资产,其实就是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或未来很可能成为龙头的企业。而各个行业龙头企业是很难倒闭,一个行业如果连龙头企业都倒闭了,那么要么是这个行业遭遇毁灭性打击,可能是被科技进步淘汰的旧行业,也可能是这个龙头企业出现重大战略决策错误。
所以,基本上,某种程度上,相对而言,可以说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是不会倒闭的,即使股价一时低迷,也迟早会回升并再创新高。
茅台在2012-2013股价也持续熊了一年多两年,如果高点买入也会被深套70%、套两年。特斯拉股价在2017到2019也经历过持续两年的低迷慢熊,股价腰斩,骂声一片,甚至传出倒闭的风言风语,但是随着上海工厂的建立和运作,股价开始回升然后暴涨。这正是因为它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龙头,它才能获得中国和上海市政府的青睐,帮助他走出困境,再创新高。
所以各大基金公司都在学习甚至照抄外资这种投资思路,大举买入各行各业的龙头公司,因为这些公司几乎没有长期风险,迟早都会涨上去。而非龙头公司就不一定了,有很多跌下去就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二)基金公司的赚钱/盈利点
很多散户不清楚基金公司靠什么赚钱。
实际上基金公司的立场和利益,并没有和基民/投资者站在同一条线上。
投资者是靠赚取差价赚钱的,而基金公司不是赚差价的,他们是赚基金管理费。无论操作上是赚了还是亏了,他们都能赚到基金管理费,国内平均大约在2%左右。所以,实际上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是相似的,都是:你们赌客进来赌,我抽水,旱涝保收的。
和证券公司的一样,基金公司上也希望投资者能赚钱,这样有利于他们抽水抽走更多的钱。差不多就是这样的心理:我也希望你们尽量都能赚,但是总会有人亏损,亏了我也没办法,也不是我的主要责任。
所以,基金公司都愿意长期持有,减少操作,因为如果做短线,一来增加他们的研究和操作成本,二来会大幅增加手续费,影响基金净值。

总结:基金公司追求稳健,持股不要退市就好,迟早涨回来。基金公司的心理是最好能涨回来,但实在涨不回来的话影响也不大,因为持股会分散,单票重仓最高也就不到10%的仓位。当然,如果哪位基金经理实在太臭,业绩差得离谱,基金公司也会换人。

Ⅲ 终于知道基金赚钱的原因了,这是噱头还是真的赚钱

基金是真的可以赚钱的,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赚到钱的,就好像所有人都知道基金定投能赚到钱,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最后的赢家的。打个比方说吧,所有基金公司基本上都没有亏损,都能赚到钱,除非是遇到熊市的时候,但是为什么我们普通基民为什么并不是所有人都赚到钱了呢,这就涉及到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经验问题了,因为我们没有专业的知识,甚至我们都看不懂股市的走势图,那还谈什么赚钱呢?虽然基金要比股票相对来说简单一些,但是如果没有过硬的知识,你不亏钱谁亏钱。

所以说,对于我们小白来说,想要玩转基金,最起码要有一定基金知识,如果你连什么是复利都不知道,连一点基金的基本感念都没有,那我劝你最好还是不要投资基金了,因为最后你一定是亏损的,也赚不到钱,还可能往里搭钱。

你永远无法赚到你认知之外的钱,如果凭运气赚到,也一定会凭实力亏掉。

Ⅳ 基金卖出怎么算收益呢我上午卖出为什么晚上还会有涨幅呢

基金卖出的收益是根据基金份额进行计算的。这里有一个专门的公式,赎回金额=(基金份额*T日基金份额净值)-赎回手续费。这里的T指的是基金交易日,这个交易日不包括周六日和法定节假日。如果基金在下午3点前卖出,基金会以当天的收盘价计算收益,若是基金在下午3点后卖出,那么基金将按照第二个交易日的收盘价进行计算 。

我觉得你应该多了解一些关于基金投资方面的基本知识,这两个问题都是非常基础的,很明显你的基金基础知识没有掌握,你应该多去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让自己大脑里有对基金的基本认知。可以多去看看财经新闻,多收集资料。对于新手应该多去请教投资老人,得到他们的指点,但是也不能完全轻信他们,要有自己的认知。

以上就是我对基金卖出收益的总结和如何计算基金交易日的方法。

Ⅳ 所买基金卖出一部分后,余下的部分明明是涨了为什么却还亏损

现在基金,你卖出去后是扣手续费的,你看到基金涨了,可能你买的多,自然而言,就亏了啊

Ⅵ 基金加仓几次后卖出两次,为什么赚了显示亏损呢

2个愿意,1是基金买卖需要扣除手续费和管理费的,卖出后会计算到盈亏里。2是基金的买的时候价格较高,卖出的时候价格较低,俗称发生了亏损!

Ⅶ 基金收益率负为什么还盈利呢

收益率是要看周期的,有的是一天,有的是一周,有的是一月,有的是最近一季度,有的是今年以来,看清周期,明确计算时间段,就能看懂收益率了。

Ⅷ 基金已经卖出为什么还会显示昨日盈亏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叫“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不可否认的是,这句话影响了很多人对于理财的态度。客观来讲,理财确实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养成的习惯,因为理财往往能够让你得到额外的收入,就拿今年的行情来讲,因为今年股市迎来了一波上涨,带动着基金也随之上涨,因此买基金已经帮助很多人赚到了钱,而且赚的还不算少。买过基金的人都知道,在你购买的基金页面,会显示你持有多少钱,然后赚了多少钱或者亏了多少钱,但可能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那就是基金已经卖出了,但在基金的页面还会显示盈亏状况,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接下来,冷眼就给大家科普一下。

Ⅸ 基金明明在赚钱为什么基民一直亏

不是因为基金业水平不行,而是绝大多数基民对所持基金不了解,对基金经理不了解,对公司也不了解,也无从了解。
不了解就无法承受波动,无法预知未来,普遍沦为短炒。
结果是:基金业是赚钱的,基民大多数是亏损的。
京东金融今年发布的基民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仅有34.3%的基民实现正收益,0.5%盈亏持平,剩余的65.2%都是亏损。
基民人均亏损2000多元(好消息是:比股民亏得少)。
这些基民有两大特点
1、持仓数量少:近七成投资者仅申购一只基金。
2、短线操作:80%的投资者持有单只基金不超过3个月就清仓走人。
为什么会这样?
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06月30日,全国已发公募产品的基金管理公司达117家,公募基金数量4355只,资产规模总计10.07万亿,资产规模较16年末增加 9070亿元,增幅 9.89%。
这里面按投资方向不同分为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
从各类型基金的上半年业绩表现看,QDII基金(投资海外)平均收益率最高,达7.22%,主要受益于港美股市场的良好表现。其次是股票型基金4.78%及混合型基金4.17%。
从基金公司规模看,旗下余额宝规模大幅增长的天弘基金以15186亿元继续蝉联公募资产规模首位。
也就是说目前10万亿的公募基金资产里,天弘基金一家占了15%以上。货币基金占基金业总体规模的一半。
所以基民实际上分出了两个极端
1、买股票型基金的:追求高回报、集中、短炒。亏的都是这部分。
2、买货币型基金的:稳定但低回报的傻瓜式投资。赚零花钱。
一半是自己作的,一半是被逼的
根据去年底的数据:开放式基金自成立以来,偏股型基金的收益最高:年化平均收益率达到16.5%,超出同期上证综指涨幅8.77个百分点。
如果基民用心研究、坚定持有、合理配置,大部分可以分享到中国股市的红利。
但是难就难在这里,历史数据已经显示他们不可能坚定持有和分散配置。
因为普通人几乎没有可能选择到一款他能判定的“好基金”。
这里面涉及到基金的风格、定位、管理人能力、道德风险(老鼠仓)、人员变动、公司决策……太多因素的影响。
对投资者来说,如果能研究透以上环节,他其实完全有能力判断一只牛股了。因为股票有明确的财务数据、行业走势等客观数据。
大部分人,根本没有花功夫去研究基金,也根本没有这个经验和能力去判断。
从买入的时候就不知道边界在哪里:是激进还是保守?风控、止盈止损、仓位、配置,该怎么安排?
没有认知就无法承受波动,无法预知未来,普遍沦为短炒。
简单说就是两个字:瞎买。
于是基民的表现一般是这样的
涨的时候,基金没有牛股涨得快,怀疑基金经理能力:就这水平,不如我自己来炒吧。
跌的时候,比如刚过去的2016年,股票型基金平均跌幅12%,也怀疑基金经理能力:我还是赶紧跑吧。
如果说乐视网这样的股票,不管被黑成翔还会有一堆铁杆粉丝坚守;那么基民几乎都是一夜情,没有长相厮守的。
然而怎么办?
现实是:股民亏的,远超基民。散户并不比基金靠谱。
资本市场机构化、去散户化,是中外市场都证明的趋势。
钱,早晚要交给专业的人打理。
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1、瞎买
大部分基民都是这个状态:没有遴选标准,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跟风买入。更不懂得根据基金的品类和周期进行配置。
2、短炒
因为不了解, 对自己这笔投资的性质、投资取向、风险边界、判断指标,都没有明晰的定位,也没有合理的收益预期,最后当成了投机短炒,而不是资产配置。
这个问题,基民和基金之间有一道无法逾越的认知鸿沟。
如果对于基金确实无法把控,建议转投银行理财产品。在购买之前可以到辨险识财查看该款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评价报告,这样可以将风险降至最低。

热点内容
炒股软件里说的什么叫做做杠杆呢 发布:2025-08-30 18:13:42 浏览:900
全资子公司增资对股票的影响 发布:2025-08-30 17:44:17 浏览:868
2类卡可以股票交易吗 发布:2025-08-30 17:32:57 浏览:9
快过年了什么基金好 发布:2025-08-30 17:10:33 浏览:139
股票退市公司的公积金会退还吗 发布:2025-08-30 17:00:21 浏览:519
深圳股权怎么解冻 发布:2025-08-30 15:56:28 浏览:210
中国基金市场有多少只基金 发布:2025-08-30 15:54:40 浏览:693
投资股票的软件有哪些 发布:2025-08-30 14:41:19 浏览:306
股票含投资 发布:2025-08-30 14:40:28 浏览:785
当官的能做股票交易吗 发布:2025-08-30 13:43:19 浏览: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