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基金有哪些
⑴ 挪威经济支柱产业是什么
挪威经济支柱产业是:
一、石油。
挪威一度是全球第七大石油生产国、第三大石油出口国(仅次于沙特和俄罗斯)、第二大天然气出口国(仅次于俄罗斯)。
随着挪威战略上有意减少石油开采数量,如今挪威是世界第八大石油出口国、第三大天然气出口国。
二、清洁能源水电。
挪威的水电十分发达,可开发的水电资源约1870亿度。挪威境内共有近1000座水电站。由于挪威多高山峡谷,有丰沛的水利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挪威国内96%的电力供应都来自水力发电,还能实现水电出口。挪威96%的能源都来自清洁的水电,水电占整个能源的比重已经超过超过50%。而欧洲的平均值仅为13%。
三、海洋资源—三文鱼。
挪威由于临大西洋和北冰洋,由此能够获得大海的丰厚馈赠。特别是南北冷暖洋流交汇为其带来丰富的鱼类资源,让挪威成为世界最大海产品出口国。
四、造船及航运业。
挪威海事产业历史十分悠久,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完善的海事集团之一。在船舶设计,制造,环保化,管理,及海上油气开发方面拥有领先世界的理念及技术。
五、石油基金。
挪威著名的“三宝”分别为:石油、石油基金、三文鱼。
挪威’三宝”中,最成功的当属石油基金。挪威人曾经自豪地说:“如果我们挪威人什么事情也不做,挪威现有的石油资源足够我们全体挪威人富足地生活150年!”可见,挪威人的富裕程度。
问题是,挪威人并没有安于现状,而且努力减少经济对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依赖,并减少对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挪威人几乎都拥有一个基本共识及担忧,一旦石油资源枯竭,挪威经济何去何从,把钱存起来、“钱生钱”成为挪威人的理财之道。
因此,早在1990年,挪威议会就批准通过政府石油基金法案,石油营收将不再直接划入政府财政,而是转存入政府石油基金中。1996年第一笔3亿美元资金正式汇入政府石油基金。
挪威在2006年大力整合资源,把基金改组为政府全球养老基金,作为挪威的主权财富基金在挪威境外进行投资。现如今,这笔基金已积累至约1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主权财富基金。
⑵ 请教安全工程毕业的学长学姐!小弟在这里小谢过了!
来陕北吧!或者去山西煤矿
⑶ 蓝色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的产业链投资两大特点
既是政府发起设立,其投资方向上,无可避免地要与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
山东海洋投资公司董事长包剑英表示,蓝色产业基金关注重资产、强周期的产业和项目,考虑某个产业的未来发展,注重提升全产业链价值,能够成为政府公共投资的杠杆基金,这是不同于其他产业基金的独特价值。
蓝色产业基金将紧扣经济波动周期规律,以海洋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培育、提炼核心竞争力,彰显自己的特色和不可替代性。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里?包剑英认为要体现在进入“优势”、复制“优势”和创造“优势”上,“优势”指优势产业。对蓝区现有优势产业,要积极进入,使之升级壮大;对处在区外又符合蓝区“水土”的优势产业,要科学复制,使之在蓝区落地生根;对发展潜力巨大、目前尚在萌芽状态的优势产业,要在行业政策制定初期迅速响应,按照制定政策、标准—介入项目—吸引上下游—提升集中度—打造全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的路径,培育、创造优势产业。
蓝色产业基金的存续期为12年,但目标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在于服务蓝区发展、促进产业进步、创新运作模式。如果通过蓝色产业基金的运作,实现蓝区发展可持续、产业进步可持续、运作模式可持续,也就间接实现了蓝色产业基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通过基金本身的海内外上市,也可以实现基金持有人权益的流动性和基金自身的不断壮大。
据了解,在投资上,蓝色产业基金侧重于具有战略意义的规模以上投资,范围主要是盐碱地治理、围填海造地、海上风电资源利用、海水淡化、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矿产开发、海岛开发、产业园、科技园开发、国有企业改制等符合蓝色基金功能定位、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力,具有战略前景项目以及具备Pre-IPO条件、变现能力强、尽快实现收益的企业项目。
山东社科院副院长郑贵斌认为,蓝色产业基金还具有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转型等特点,即通过瞄准世界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势,采用“参、控、购、并”结合的手段,改造提升传统海洋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海洋产业。蓝色产业基金致力于抢占蓝色产业发展制高点,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着力发展的海洋运输物流、海洋装备制造、海洋工程建筑、海洋能源矿产、现代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工程、海洋生态环保、海洋文化旅游等产业列为自己的发展取向,通过产业投资基金的整合、引领,可加速上述产业转型升级。
⑷ 中海油有那些项目
海油业务
业务纵览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是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业务纵览
直属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自成立以来,中国海油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由一家单纯从事油气开采的上游公司,发展成为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的综合型能源集团,形成了油气勘探开发、专业技术服务、炼化销售及化肥、天然气及发电、金融服务、新能源等业务板块。
油气勘探开发
截止2013年,中海油在中国海上拥有四个主要产油地区:渤海湾(天津)、南海西部(湛江)、南海东部(深圳)和东海(上海)。中海油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海上原油生产商之一,同时,中海油还在尼日利亚、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拥有上游资产。[1]
1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主要负责渤海海域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生产业务。渤海油田是中国海油产量最高、规模最大、前景最好的原油生产基地,拥有油田54个,生产平台113座,陆上终端4个,FPSO7条,船舶80艘,直升机8架。截止2011年年底,渤海油田累计发现三级地质储量约50亿方油气当量, 累计向国家贡献原油2.05亿方。2010年油田油气产量突破3000万吨,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1]
2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以下简称“湛江分公司”)是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控股的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下属的一家境内分公司,主要负责东经113°10′以西的中国南海海域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生产业务,总部设在广东省湛江市。
公司下设18个部门和单位。公司拥有一支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高素质管理团队和员工队伍,现有员工2009人,平均年龄31.9岁,陆地员工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99%,海上员工中大学本科学历占比76%。
南海西部海域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勘探面积近50万平方公里。南海西部海域现已发现38个油气田和30个含油气构造。已有17个油田和5个气田投入生产,是中国海洋石油最重要的天然气产区。其中,崖城13-1气田和东方1-1气田分别是中国海上最大的合作和自营天然气田。公司油气产量已连续四年超1000万方油当量,国家已把南海油气开发提高到国家海洋战略高度。[1]
3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坐落在美丽的深圳湾畔,是中国海油重要的原油生产基地与对外合作的沃土,南海东部海域油气勘探始于1983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90年开始生产原油,当年生产原油13.8万吨;1996年登上了年产原油1000万吨的台阶,继大庆、胜利、辽河油田之后,列全国第四位,成为我国重要原油生产基地。2011年,管理局油气产量达到1079.5万方(油当量),实现连续16年油气产量超千万方。自1990年第一个油田投产以来,南海东部海域累计产量超过2.2亿方,是国内海上油气累计产量最高的海域。[1]
东海油气田
4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是上市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的分支机构之一,隶属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主要以对外合作和自营的方式在中国黄海、东海等海域从事海上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生产。所辖海域拥有广阔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前景,对华东地区天然气的供给乃至国家能源战略的落实均有着重要意义。
公司现有职能部门13个,在职工作人员855人,61%以上人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50%以上人员取得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专业结构涵盖地质、物探、钻井、开发、工程、油气生产、企业管理多个领域。[1]
5 中海油研究总院
中海油研究总院(原中海石油研究中心),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的技术参谋部、战略规划部、科技人才培养中心。作为中国海油所属最大的综合性大型科研机构,中海油研究总院业务范围涵盖海上油气勘探研究,海外勘探、开发、工程目标评价与新项目识别,海上油气田总体开发方案设计,海上油气田工程基本设计和新能源研发;同时承担国家“863”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和中国海油科技攻关等重大研究任务。[1]
天然气及发电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气电集团”)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的全资子公司,负责统一经营和管理中国海油天然气及发电板块业务。气电集团以LNG及相关产业为核心业务,以LNG接收站和管网为产业基础,以“清洁能源、平安运行”为指导理念,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中国沿海地区积极建设天然气大动脉,形成统一的LNG贸易平台,迅速确立了国内LNG行业领军者地位。气电集团正为中国沿海地区提供可靠和充足的清洁能源,为中国海油打造低碳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努力将公司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清洁能源供应公司。[1]
专业技术服务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服、COSL)作为中国海油旗下的国有控股公司,是一家分别在沪港两地上市、拥有近50年海上作业经验的综合型油田服务全面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海油服专业技术服务涉及石油及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三个阶段,具有物探勘察、钻完井、油田技术、船舶服务四大主营业务板块,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功能齐全、服务链完整的综合型海上油田服务公司。[1]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控股公司(股票简称:海油工程,股票代码:600583),是天津市新技术产业园区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甲级工程设计单位,国家一级施工企业。[1]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海油发展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属的三大专业服务公司之一,是中国唯一一家同时提供能源技术服务和化工产品的多元化大型产业集团。公司定位于综合型能源运营技术服务和能源化工产品供应商,立足于上游产业,为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及生产和其他能源产业提供综合型、高质量服务;同时依托中下游产业,从事石油化工衍生品的加工生产及销售,在专业化基础上,实施多元化发展,建立独特的“服务+产品”的业务模式,以服务支持生产,以产品带动服务。形成了能源运维服务、能源综合服务、精细化工产品和健康与环保四大产业板块。[1]
炼化销售及化肥
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1]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销售分公司[1]
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1]
中国海油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1]
中海油海西宁德工业区开发有限公司[1]
惠州炼化分公司[1]
中海石油化工进出口有限公司[1]
新能源
中海油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1]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1]
海外发展
发展概述
浩瀚无垠的大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海洋,尤其是深水,是未来全球油气资源的重要接替区,中国南海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主要位于深水。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人类开采石油的足迹从陆地走向海洋,由浅水走向深水。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企业,自1982年成立以来,通过自力更生和对外合作,基本建立起常规作业水深内完整的海洋石油工业体系,并于2010年实现国内油气年产5000万吨油当量,建成海上大庆。
深水挑战
1.水深增加,要求隔水管更长、钻井液容积更大以及设备的压力等级更高,隔水管与防喷器的重量等均大幅增加,所以必须具有足够的甲板负荷和甲板空间。另一方面,水深增加,加之深水恶劣的作业环境,使得钻井非作业时间增加,对设备的可靠性要求苛刻。选择深水钻井装置、设备和技术时都要针对水深进行单独校核。
2.海底温度低,井底有可能高温,给钻井作业带来很多问题。如在低温环境下,钻井液的粘度和切力大幅度上升,会出现显著的胶凝现象,而且增加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可能性及风险。
深水舰队
由于缺乏深水勘探开发的大型装备,大规模的南海深海
海洋石油981 (12张)
油气开发还无法全面展开。为突破深水勘探、开发领域的若干关键技术,中国海油投入巨资打造以3000m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为旗舰的深水舰队。这支深水舰队的建成,对于加速进军深海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提升深水作业能力、实现国家能源战略等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0]
海油品牌
海油品牌有沥青及环保橡胶油、化工化肥、金融产品、锂电池、海工产品、海化产品、特色涂料、炼油产品、加油站服务、生物柴油等
⑸ 新能源基金有哪些龙头基金
新能源基金有农银工业4.0混合、农银新能源主题、农银研究精选混合、农银汇理海棠三年定开混合等龙头基金。
1、新能源( NE):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2、基金,英文是fund,广义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主要包括信托投资基金、公积金、保险基金、退休基金,各种基金会的基金。从会计角度透析,基金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意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资金。我们提到的基金主要是指证券投资基金。
1、1980年(庚申年)联合国召开的“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对新能源的定义为: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用取之不尽、周而复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重点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氢能和核能(原子能)
2、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 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
3、在中国可以形成产业的新能源主要包括水能(主要指小型水电站)、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是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既是整个能源供应系统的有效补充手段,也是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是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最终能源选择。
⑹ 替代能源包括哪些
包括广泛使用的矿产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的能源,如水能、地热能、核工业能、太阳能、风能、氢能、海洋能等。
所谓替代能源 ,往往是指替代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石化燃料的能源,它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也包括核能等不可再生能源。在各种替代能源中,生物燃料、风能和太阳能近年来的发展速度最快,产业前景最好,是替代能源中的明星。
(6)海洋能源基金有哪些扩展阅读
能源问题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生活中关注率最高的问题, 尤其石油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是现代经济社会赖以正常运转的血液,除了对石油资源大力开源节流外,寻找替代能源也是极其重要的发展方向。
2005年中国公布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提出了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其中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就包括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生物质化工产品替代石油化工产品;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燃气汽车、醇类燃料汽车非燃料电池汽车、太阳能汽车等清洁汽车;醇醚类燃料及煤炭液化技术的示范及醇类燃料的推广等内容。
发展替代能源是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十一五期间,在现有的能源和资源边界的约束下,能源替代这一有助于解决经济可持续发展瓶颈问题的产业,孕育着重大投资机会。
⑺ 海洋资源得利用和保护
在海洋资源开发的同时,如何保护海洋的环境?
我们将本着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加强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克服靠浪费资源、牺牲环境求发展的短期行为,切实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住青山、绿水、蓝天,留给子孙后代一个清洁的地球,一个美丽的家园。
1998年6月,美国商务部举行了全国海洋会议,从海洋环境、商务、开发和研究四个方面讨论了在恢复和保持不可替代的海洋资源方面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现将会议讨论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1.保护海洋,不进行近海石油开采。
为了保护海洋和海岸不受近海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带来的环境污染,克林顿总统签署命令将近海暂停租借期再延长10年,并将永久禁止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内的租借。
2.建立可持续的海洋渔业。
为了恢复美国的海洋渔业,维持海岸渔民的生活,美国海洋大气局宣布了减少过度捕鱼和保护必要的鱼类生境的措施(包括禁止不足尺寸的大西洋箭鱼的销售和进口)。该局还建议在5年内增加1.94亿美元以加速措施的实施,并号召其他国家也采取类似措施。
3.21世纪港口。
为保持国际竞争力,保证美国能安全处理21世纪增加的海洋船舶的能力,美国海洋大气局正在实施一项港口现代化计划,由一项新的港口服务基金提供资助。该项基金在今后5年内可达8亿美元,以加深和维持航道,改善航行安全和实施其他港口项目。
4.加入海洋法公约。
为保持美国在国际海洋事务中的领导地位,克林顿总统呼吁美国参议院认识到美国各海洋团体对加入海洋法公约的广泛支持,扫清美国加入海洋法公约的障碍,以庆祝国际海洋年。
5.保护珊瑚礁。
为了强化美国水域中天然珊瑚礁的保护,克林顿总统已经签署执行命令,要求联邦机构扩大对珊瑚礁的研究、保护和恢复等活动。克林顿总统建议到2002年增加600万美元以强化上述活动,并完成大西洋、加勒比海和太平洋18处被破坏珊瑚礁的恢复工作。
6.海洋勘探。
为探索深海奥秘,寻找新的海洋机会,更深入了解如何保护海洋资源,美国海洋大气局正在实施一项应用最新的水下技术勘测和探索美国海域的计划。到2002年总计1200万美元将用于扩建两个浅海观测站,建设两个深海观测站,开发两个高技术潜水艇,以勘探奇异的海洋生物。美国海洋大气局还将与国家地理协会等联合勘探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保护海滩和沿海水域。为了保护海滩和沿海水域以及公众的健康,副总统戈尔公布了一个新的网址,主要是向公众提出一些海滩上的建议以及防止有毒藻类繁殖的措施。克林顿总统和戈尔副总统还呼吁国会全力资助海洋大气局的清洁水行动计划。
7.监视气候和全球变暖。
为更好地认识海洋在天气和气候方面的决定作用,帮助论述全球变暖的不利影响,海洋大气局宣布将扩充海洋监视体系。到2002年,海洋大气局将增加1200万美元用于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安装数百个监测浮标,以测定重要的海洋数据。
8.军用数据和技术的民用。
为帮助增加对海洋生物的认识,提高天气预测能力,加强气候变化的研究,确定珍贵的海洋资源,海洋大气局宣布将降密和解密海军数据。国防部也将制作计算机航海图,以替代数世纪来海员使用的纸图,航海安全将得到明显提高。
我认为,只有人们好好保护地球,地球将以最好的东西相以报答的。好好对待地球吧!!
⑻ 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和中国渤海湾蓬莱19-3油田发生溢油事故。对比分析引发两起事故的风险因素和处理
摘要 2010年4月20日夜间,位于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大约36小时后沉入墨西哥湾,造成17人重伤、11人死亡。在随后的80多天里,泄露约400万桶原油,造成巨大生态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