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如何维护社保基金
① 求问我在单位工作三年,前两年没有给我上保险,申请劳动仲裁时我怎样维护前两年的保险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同时在第七十二条中规定“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由于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保险险种,,依法为你投保是企业的义务。而你在单位工作三年,却有两年没有给你上保险,单位的做法既违反了法律规定,又侵害了你的合法权益,与你形成劳动争议,你可以向单位住所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请求裁决单位为你补缴自参加工作之日起未缴的社会保险金等。
相信会得到仲裁委的支持的。
② 劳动仲裁管不管社保纠纷
法律分析:因社会保险缴费产生劳动争议的,双方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二十一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第二十七条 第一款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③ 公司干了十几年没买社保,请问我该怎样维护我
如果在公司干了十几年没买社保,你应该维护你的权益。
首先收集证据,就是你在公司工作时间的证明,例如考勤,打卡记录。
还有工资发放证明,银行流水,这都是证明你在公司工作的证据。
然后去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去投诉,或者直接找律师去法院起诉就可以。
④ 关于劳动仲裁和社保问题
1、劳动仲裁部门
2、可以补缴,要填写申请。可以申请现金赔偿。
3、补缴按现阶段社保基数缴纳。劳动仲裁上的补缴金额可不写,注明补缴月份即可。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⑤ 申请劳动仲裁后,确认劳动关系,补缴社保的流程是什么
确认劳动关系,主要流程是看双方提供的相应证据材料。
如劳动合同、工资发放的证据、工作通知之类(邮件,微信群等)、业务合同等。
补缴社保,主要还是仲裁裁决,然后公司超过裁决期限未提出司法申诉,到当地社保局提交补缴申请,通过计算划款即可。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确立之日起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签订。确立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
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
社会保险是指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
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社保的特征如下:
1、社会保险的客观基础,是劳动领域中存在的风险,保险的标的是劳动者的人身;
2、社会保险的主体是特定的。包括劳动者(含其亲属)与用人单位;
3、社会保险属于强制性保险;
4、社会保险的目的是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
5、保险基金来源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缴费及财政的支持。保险对象范围限于职工,不包括其他社会成员。保险内容范围限于劳动风险中的各种风险,不包括此外的财产、经济等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⑥ 超过仲裁劳动时限,如何争取社保的问题
过了劳动仲裁时限,可以到社会保险机关投诉,也可以去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社会保险法》在第10条、第23条、第86条中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这里需要注意,只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存在,这种补缴是没有“时效”限制的。
如因为劳动关系发生争议用人单位不予补缴需要仲裁,而仲裁过了时效,可以去劳动监察部门试试。劳动仲裁机关受理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部门受理违法违规举报时效是不同的。劳动仲裁部门受理劳动仲裁的时效为一年,有中断、中止的规定。劳动监察部门受理违法违规举报时效为二年,没有中断、中止的规定。但违法、违规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据此《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第27条中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423号)在20条中规定: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前款规定的期限,自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⑦ 入职五年,公司不愿意补缴5年社保,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直接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进行补缴。劳动法有明确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给在职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其中就包括社保,但是有很多企业为了达到利益最大化,甚至就不和员工签订合同,也不给员工缴纳社保,这其实是违法的,对于员工来说,一定要收集好相关的证据,然后直接到劳动局进行投诉,并且要求公司及时补缴5年的社保,这也是公司的义务和责任。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劳动者都是属于弱势群体,没有这个时间,也没有这个精力和企业打官司,甚至有不少员工直接选择了离职,毕竟需要更快的去找到一份工作来维持家庭的开支,但是现在劳动法变得非常的完善,所以劳动者再也不用担心了,在维护自己的权益时候,也要找对方法,而不能直接到公司门口大吵大闹,千万不要试图用暴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⑧ 关于劳动仲裁社保赔偿的相关事宜。
1.公司应当补缴你入职到离职期间的社保,而不是赔偿。
2.仲裁一般会维护员工利益,但社保问题因你是在离职后申请补缴,超出仲裁范围,估计仲裁不会受理。
3.你可以到社保部门反映情况,补缴相关资费,拿现金的机会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