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公募基金怎么样
Ⅰ 中国公募基金发展现状
应该讲最近几年公募基金的规模发展非常迅速,这也是由于市场决定的。这几年市场结构化分化很严重,有基金重仓股涨幅远远高于市场平均涨幅。虽然今年春节以后抱团股出现了大跌,但是最近几年整体收益还是可以的。
Ⅱ 什么是最牛公募基金,业绩可以到达多少
2020年“疯狂的基金”终于告一段落。110只基金净值翻倍,股基平均狂赚近60%,收益最高的冠军基金年回报超过166%,每个数字单拎出来都相当炸。
乘着2020年业绩的东风,“十倍基”(Ten bagger)的队伍也进一步完成了扩容。将时间拉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可以发现,在公募基金阵营中,虽然十倍基是一个相当珍稀的“品种”,但截至2020年底,整体涨幅超过10倍的基金达到了惊人的50只(份额分开计算)。其中回报在20倍、30倍左右的亦不乏代表,甚至有基金成立以来的回报已经将近40倍了,堪称“业绩之王”。
这些不同类型的“十倍基”是否有共同点?它们的风格、业绩爆发时点、基金管理人乃至基金经理,又有哪些比较突出的特征?更重要的是,投资者怎样才能识别“灵魂投手”,买到一只真正的十倍基?
为了解答这些疑问,记者拆解了全市场50只十倍基,用数据和事实告诉您答案。
正是由于绩优基金经理的不断接力和传承,才锻造出了这些优秀的产品。
如果结合这3只基金的业绩爆发年度来看,还能发现一些别的规律,于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又作了一个统计。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和景顺长城内需增长贰号这2只基金,在2013年左右都迎来了一波业绩爆发,年度净值增幅为70%左右。在其后的几年间,这2只基金的整体表现并不算好,年度回报在-20%和20%之间来回波动,一直到刘彦春接手以后才重新起飞,收益扶摇直上。另一只基金景顺鼎益的情况与此类似,2015年刘彦春开始担纲这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当年回报就达到了38%,而在2017、2019和2020年,其回报均超过了50%。一个字,稳。
对于另外一些基金,或许明星基金经理的作用更大。例如华夏大盘精选,王亚伟以一人之力贡献了近12倍的任职总回报和49.77%的任职年化回报,在同类型基金中一骑绝尘。在他离开后,华夏大盘精选又经历了7位基金经理,这些接棒“一哥”的基金经理顶着巨大的压力,也创造了比较稳健的收益,共同成就了目前国内公募历史上唯一的一只“四十倍基”。
总的说来,一只“十倍基”背后往往是多个基金经理和其投研团队持续不断的努力。当然这个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挑战,市场行情好的时候明星基金经理出走创业,行情下跌时巨大的压力或者公司人事的变动也会影响基金经理的发挥,毁掉“一代名基”。要成就一只“十倍基”,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也不能少。
怎样才能买到“十倍基”?
最后来简单讲一讲投资者最关注的话题,怎么才能买到“十倍基”。
通过前面部分的统计,大家可以发现,即便是最年轻的“十倍基”,也诞生于2008年,到2021年已经迈入第13个年头了。想要投中“十倍基”,首先要问问自己是否可以将一只基金持有10年以上?相信能够做到的只有极少数人。这个没有对与错,主客观因素都有,大家并非生活在真空中,也不一定人人都具备这么长线的资金实力。
作业还是可以抄的。与其去抄基金的重仓股,也许不如认准这个基金经理,直接买这只基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已经归纳了不少“十倍基”的特点,比如选择中长期业绩佳的基金公司以及主动管理能力优秀、投资风格稳健的基金经理和投研团队,深刻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同时避开一味炒热点、做短线的产品。其实只要做到了这些,要选出一只“潜力基”并不难。
这些已经成为“十倍基”的基金,基本都是各大基金公司的旗舰产品,是可以进入你的基金池而进行关注的。近两年市场风格转换很快,热点赚钱效应非常高,即便是“十倍基”,你也可以结合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十年期业绩来挑选出眼下依然能够适应新形势、没有落后于市场的好基金。
还有一个特点是,近两年业绩增长一倍、两倍的“翻倍基”队伍也日趋庞大,从这些“翻倍基”中寻找下一个“十倍基”,也许并非天方夜谭。
总的说来,业界一直以来强调的长期投资,并不是你要一直持有,而是你要一直投资,不间断,不以错过“十倍基”而懊恼,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长期持有,中间做做波段也是可以的。
Ⅲ 国内公募基金行业发展情况是怎样的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公募基金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最初的仅为投资者提供单一投资产品选择,已逐渐成长为给投资者提供一体化资产配置解决方案的专业投资管理角色。无论在行业管理规模还是长期回报上,公募基金业均取得了较为出色的历史业绩。基于信托责任的制度化安排,使公募基金形成投资者权益保护充分、市场规范的资产管理行业。
截至2019年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28家,其中,中外合资公司44家,内资公司84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共13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2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合计14.77万亿元。
Ⅳ 公募基金总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了吗
基金业协会官方微信1月29日发布的去年12月份公募基金规模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我国公募基金资产规模为11.6万亿元,比11月底增加了1916.63亿元,增幅达到1.68%;公募基金份额规模为11.019万亿份,比11月增加了1434.36亿份,增幅为1.32%。
除了这两类基金外,其他类型基金规模均上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权益类基金,其中,混合型基金成为助推基金总规模增长的主力。数据显示,去年12月混合型基金规模增长1406.17亿元,去年底此类产品规模达到1.94万亿元,环比大增7.82%。股票型基金规模在去年12月也增长139.71亿元,去年底总规模为7602.4亿元,环比增长了1.87%。此外,债券基金总规模也迅速攀升,去年12月增长1012.38亿元,环比增幅高达7.42%,去年底债券类基金规模为1.46万亿元。
Ⅳ 购买公募基金真的靠谱吗
购买公募基金是比较靠谱的。一般来说公募基金的这种购买门槛是比较低的,几十元就可以直接去买入,并且公募基金的这种风险相对来说会更小一些。相对于私募基金的话,公募基金的这种门槛更低,收益率会更加稳定。公募基金是每个人都可以去购买的一种基金类型,然而私募基金的话则是有着一定的门槛限制,普通人是难以买到私募基金的。
Ⅵ 听说公募基金总体赚钱不少,为什么我一买就猛跌呢
大多数公募基金也是要靠天吃饭,也要依靠市场行情,市场行情不好,天天跌的话,公募基金也是一样天天亏损的
Ⅶ 公募基金还有多大发展空间
近段时间来,有关公募基金规模方面的消息不少。一则是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继续缩水,规模已经减少到2.33万亿元,而在去年年底时仍有2.49万亿元。人们还记得,在2007年底的时候,其规模曾经超过3.2万亿元,5年下来,基本上就是处于不进则退的状况。另一则是,时下资产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基金已经有10多个了,按照规定,这些基金如果在半年内不能把规模搞到5000万元以上,就将被清盘。这就是说,中国的公募基金,第一次遇到了由于规模不足而产生的清盘风险。还有一则是,某公募基金首次募集规模仅2.18亿元,其中有2000万元系是由大股东认购。换言之,如果大股东不掏钱的话,这个基金就达不到2亿元的最低成立规模要求,只能宣布募集失败,有了这样的先例,也许过不了多久,真有可能出现公募基金因为发行数量不达标而无法成立的事情。 显然,对于现在的公募基金来说,规模已经成为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对其发展构成了很明显的制约。有人说,这是因为股市行情不好,基金普遍亏损,所以投资者不愿意买。将来如果行情好了,基金能够给大家带来盈利,规模还是可以做大的。这样说当然是有道理的,但似乎并不全面。因为在2009年,股市曾经有过一波翻番的上涨行情,但在这一年,基金规模也没有什么增加,相反基金规模缩水到5000亿元临界线的还是不少,发行依然困难。这就表明,基金的规模固然与行情有关,但又不仅仅是取决于行情。更深入地想一想,问题的实质也许在于,基金规模是否与市场总需求有关,从而存在一个阶段性的上限,或者说是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只要所处的这个阶段不变,其规模的增加就会受到制约,也就不可能做大。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那么中国的公募基金现在还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值得研究。只是,凭借现在的相关数据,要对此作出一个理性的判断并不容易,毕竟市场总需求并不那么容易推算,而且基金的购买者是普通老百姓,在一个“新兴+转轨”的市场中,其投资倾向并不是那么容易把握的。不过,这里人们可以用海外相对较为成熟的市场状况作为一个参照。譬如说,中国的台湾也是公募基金比较发达的地区,其规模如何就对中国大陆有比较重要的参考价值。现实情况是,台湾的公募基金规模大约有1000多亿元,而其GDP大约是3.8万多亿元。假设这是一个相对成熟市场的一个较为合理的规模,那么由此来推导中国大陆,超过40万亿元的GDP,按照台湾的比例,其对应的基金规模差不多是1.1万亿元左右,仅相当于现在实际水平的一半还不到。当然,中国大陆这几年经济发展快,资本市场成长迅速,存在包括公募基金在内的投资品超常发展的机会,但一般来说这种超常发展总是有限度的,不可能过头。从这个角度来说,也许中国大陆的公募基金规模现在已经足够大了,并且已经超越了正常的发展水平,这样一来现在遇到规模瓶颈也就一点不奇怪了。换言之,在时下这样的环境下,公募基金恐怕会有若干年都会遇到规模搞不上去的问题,即便在股市表现较好的时候也同样如此。也许,对于公募基金的人士未必愿意接受这一点,但即便再无奈,这也是一个客观现实。 搞明白这一点有什么意思呢?其实很简单,当投资者看到公募基金规模做不大的问题时,就应该重新审视对行情的判断逻辑,比较以前一直是把公募基金作为主力的。这个主力现在不行了,对行情有什么影响?市场话语权又落到了谁的手里?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至少,从此以后,人们是不必再太迷信公募基金了。
Ⅷ 去年公募基金为基民赚了近2万亿,为啥基民还有亏损的
我相信在2020年至2021年期间,你一定自己参与或知道周围人参与了一种叫基金投资的理财产品中,你也可能注意到了最近的消息,说公募基金在2020年为基民共赚得了两万亿的资金,其中基金经理中神一般存在的张坤就贡献了四百亿。这样一则消息一出,你可能和我一样有点纳闷,那就是,这么多钱分出去,是不是人人都赚了不少呀,简直是投基金比投股市好得多啊。然而,事实却残酷地告诉我们,有超过七成的投资者是处于亏损状态的。二八法则你应该听过,没想到在基金这样一个投资赛道中,也存在着两成的人赚取八成的收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接下来,尝试从一些角度来帮你分析看看:
一、持有时长不足根据数据分析显示,频繁交易的基民比拿着不动的基民收益率平均要少至少28%,追涨杀跌的基民比基金净值涨幅更是少赚40%之多,你可以看到,在投资基金这项活动中,依然有人拿投资股市的方式来交易,人性的弱点在各个市场始终在不断上演着,在2021年3月底,富国基金、景顺长城基金、鹏华基金等10家公司,联合支付宝理财平台发布了一份关于一季度基民报告的内容,显示出,持有基金时长短于3个月的用户里,超过7成都是亏损的。拿不住,成了无论是股市还是基民投资中投机者的硬伤。
你投资了基金么,赚了多少呢,还是出现了亏损,你觉得原因是什么呢?欢迎留言中分享你的观点。
Ⅸ 公募基金靠谱吗什么渠道可以买到公募基金
公募基金还是很靠谱的,通过很多渠道都可以购买到公募基金。公募基金指的是向公众募集的基金,这个基金类型的优点是门槛低,基本上所有人都可以买入。公募基金的最低买入金额一般是10元-100元,可能有些人还是没有概念。相较于私募基金来说,公募的基金的买入门槛是很低的。私募基金的买入门槛是100万元,没有100万元的资金是无法去购买私募基金的。并且私募基金相较于公募基金来说,年化收益率会更高一些。去年最优秀的私募基金涨幅超过800%,而最优秀的公募基金的涨幅是140%,这其中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Ⅹ 公募基金年报出炉,有什么细节值得关注
我觉得最值得关注的是公募基金给大家带来的盈利,因为去年确实有很多投资者获得了不错的回报。
公募基金是大家关注的重点投资对象,很多人也会通过持有公募基金的方式来配置自己的资产。
对那些性格稳健的小伙伴来说,他们会选择持有货币基金和指数基金。
对那些风格基金的小伙伴来说,他们可能会选择权益性的基金和混合基金。
但是不管怎么样,公募基金确实是一个不错的理财方式。
公募基金的年报正式出炉。
这个年报统计的是去年所有的公募基金的收益和持有情况,在整个2020年期间,有38支基金的收益已经超过了30%,为投资者赚了66亿元。这个数字令很多投资者欣喜,毕竟年化30%的投资产品确实不多,有些公募基金的战绩特别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