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能源基金损失多少
A. 基金损失一天一千多块钱,还有没有盈利的希望
基金损失一天一千多块钱,有没有盈利的希望,谁也没有确切的答案。基金和股票是一个道理的,你买前就得知道的道理: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B. 金融危机中国损失多少资金
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形势简析 ⑴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主要由于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及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造成的,其原因如下: 1、 美联储长期的低利率政策,造成固定资产投资的泡沫及经济的虚假繁荣; 2、 美国衍生工具和信用评级的金融监管不力,致使类似网络泡沫的经济重现,使世界各国深受其累; 3、 美国对次贷危机的危害性估计不足,没能在早期及时纠正和提供必要的***支持,造成现在难以收拾的局面; ⑵美国金融危机的后果: 1、 造成美国及全球实体经济的衰退,很多貌似强大的国家一夜之间就达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 2、 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深度和广度都较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要大,因为现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放大了危机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⑶美国及全球经济趋势预测: 1、 虽然全球各国都已经信誓旦旦的联合起来救市,为此出台了天文数字的救市方案,但是否有效有待今后几个月的观察。而且救市产生的金融国有化问题、救市所需资金的来源问题及其后续影响、救市单单只针对金融的流动性手段是否合适问题、今后实体经济也面临“救市”问题(如汽车行业)等等,一切都是都是未知的。 2、 即使此次全球联合救市取得了成功,但需要的时间也很漫长,经济的中长期衰退已经不可避免。 二、2008年中国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分析 1、 由于中国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还未完全开放、资产证券化的规模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有大量外汇储备,这些因素是中国免于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2、 但是,中国金融资产在美国的实际损失预计也是巨大的,具体数字有待今后的时间来检验和消化;(如中投对大摩、黑石、货币基金的投资损失惨重,各大银行持有的次贷及雷曼债券损失也将是巨大的,这从平安90%的巨大投资损失可以看到) 3、 中国虽然没有在金融上遭受严重危机的冲击,但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的影响对中国的冲击和考验也是严峻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高度化、中国长期以来用外需来支持经济的发展模式等,都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再一枝独秀。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4、 世界巨头的危机靠他们自己是无法消化的,例如美国7000亿美金的救市资金肯定不会自己全部买单,中国势必会成为最终的买单一族,只是买单多少的问题而已; 5、 中国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试图用启动强大的内需来化解此次外需不足造成的经济影响,但为时太晚,长期的外需拉动型经济岂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而且中国面临着通胀、通缩、滞胀的三重威胁,势必使中国的政策制定较为艰难,只能两权相害取其轻。但是,现在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已经改变,即使连续降息也难以在短期拉动内需,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甚至短期衰退都是可能的; 三、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1、 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是针对严重依赖出口的实体上市公司及在海外有大量投资的金融机构。这部分损失目前还无法完全预计,最终的损失数字也将是个天文数字。并且,出口型企业倒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也将在此次合骏集团的倒下后展开,更多的外向型企业死掉将是必然的; 2、 银行业虽然直接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由于我国金融管制较严,致使损失相对较小,涉水不深。中长期看中国有持续降息的预期,但是由于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变更,将在短期内有更多的资金暂时回流到银行,后续就看各家银行如何应对了。 3、 房地产业的冬天现在还是刚刚开始,房地产业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中国货币升值的影响产生了大量泡沫。待泡沫破灭后,一些不利因素纷纷显现,比如体制上的土地分配制度不公(高峰期大量的地王纷纷出现,地面价值迅猛拉高)、房价的上涨速度远远超过消费者工资的上涨速度、股市的持续下跌使大量资金套牢(消费者财产性收入严重缩水)等。但可喜的是房地产业的资产证券化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由此避免了类似美国的次贷危机。 4、 钢铁行业受危机的影响开始显现,表现在钢铁价格持续下跌,产能缩减。但是,就中国钢铁业来说,由于中国拉动内需的预期,势必将提供更多公共品,即时冒着再次陷入通胀的危险,***也将放松固定资产投资。对于钢铁及机械制造业来说中期看好,至少不会严重下跌; 5、 石油、煤炭等能源业的影响将是长期的,表现在能源价格将持续走低(由于需求降低),未来风险处于中等水平。也可能由于中国内需的快速启动致使能源价格不致下降过快,而且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冬季取暖期,对能源的需求将在未来半年内是稳定和持续的。 6、 黄金等贵金属、奢侈品行业中期不看好。原因是黄金价格已经在过去持续升高中透支了其保值性,对于黄金及其奢侈品行业来说冬天即将到来。更多的资金将撤出这个市场,消费者对实物的购买也将直线下降; 四、关于救市 1、 房地产业:现在针对房地产业的救市论甚嚣尘下,本人认为此时救市是可笑的、是浪费纳税人钱的变相利益输送。 ⑴ 从此次房地产冬天的形成因素来看,是上文提到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中国货币升值的影响产生了大量泡沫。在此次泡沫形成过程中房地产业的暴利是众所周知的,这部分利润必须在市场的调节下回吐; ⑵ 现在房价相对消费者的工资来说还是太高,特别是中小城市后期的房地产价格上涨还未明显下降,应该由市场来决定房地产业的未来; ⑶ 房地产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主要体现在需求的不足,但这正是房价过高造成的。中国百姓有严重的“买房情节”,潜在购买力是巨大的,只是因为房价过高,一旦房价回归合理水平,大量的购买力将使房地产业自然复苏,所以无需救市。 2、 汽车业 相对于房地产业,汽车业的危机即将体现,表现在汽车购买力的持续下降,也许这才是关注的重点。
满意请采纳
C. 基金清盘一般亏多少
一般基金在发行时会在合同里写明:预警线和平仓线。也就是说,当基金跌到约定的净值时,触发预警线,此时基金一般会降低持仓比例。如果继续下跌,也会触发平仓线,直至清盘。行业内一般在净值低于0.7时会清盘,也就是说一只基金最多亏损30%,不会亏完
拓展资料
基金,英文是fund,广义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主要包括信托投资基金、公积金、保险基金、退休基金,各种基金会的基金。
从会计角度透析,基金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意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资金。我们提到的基金主要是指证券投资基金。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证券投资基金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1)根据基金单位是否可增加或赎回,可分为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这要看情况),通过银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购和赎回,基金规模不固定;封闭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续期,一般在证券交易场所上市交易,投资者通过二级市场买卖基金单位。
(2)根据组织形态的不同,可分为公司型基金和契约型基金。基金通过发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资基金公司的形式设立,通常称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和投资人三方通过基金契约设立,通常称为契约型基金。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均为契约型基金。
(3)根据投资风险与收益的不同,可分为成长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
(4)根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债券基金、股票基金、货币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四大类。
最早的对冲基金是哪一支,这还不确定。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大牛市时期,这种专门面向富人的投资工具数不胜数。其中最有名的是Benjamin Graham和Jerry Newman创立的Graham-Newman Partnership基金。
2006年,Warren Buffett在一封致美国金融博物馆(Museum of American Finance)杂志的信中宣称,20世纪20年代的Graham-Newman partnership基金是其所知最早的对冲基金,但其他基金也有可能更早出现。
在1969—1970年的经济衰退期和1973—1974年股市崩盘时期,很多早期的基金都损失惨重,纷纷倒闭。20世纪70年代,对冲基金一般专攻一种策略,大部分基金经理都采用做多/做空股票模型。
D. 15万元基金赎回时净值2.7810,目前3.9780,损失利润多少
150000÷2.7810x3.9780-150000≈64563.11
损失利润约64563.11元。
E. 我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已经发生的外汇损失大概有多少
路透社估计,中方损失大概在300亿美元左右。
抄底的惨痛教训
2007年2月,美国爆发次贷危机,随即席卷整个世界经济,对各国金融市场都产生了巨大冲击。首先是美国众多次级抵押贷款公司遭受严重损失,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在2007年4月2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减54%的员工;接着,次级债券危机给华尔街以及美国的金融机构造成了巨额亏损,欧洲、亚洲等金融市场也都出现了大幅下跌。2008年4月8日,IMF称全球次贷亏损达1万亿美元。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对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由于美国央行为克服次贷的影响连续八次降低利率,使得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从2007年8月的5.75%降至2008年4月的2.00%。美联储降息以后,美国短期债券收益率一路走低。而我国的外汇储备资产中大量以美国国债尤其是中短期国债为主,据统计截止到2008年5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达到5065亿美元,规模仅次于日本,是美国国债的第二大持有国。并且在最近的一年时间里,日本不断减持美国国债达363亿美元,中国反而增持了990亿美元。美国国债收益率的全面下跌,使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的收益大大下降。而我国为了抑制由于外汇占款所导致的通货膨胀,2007年连续六次加息,已经让国内利率水平从2.52%上升到4.14%,中美利率出现倒挂。为了冲销由于外汇占款所导致的流动性过剩,中央银行不得不连续发行央行票据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其票面利率已经超过了美国国债的利率。因此,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的收益率已经远远低于由于这些储备资产所带来的调控成本。
更为严重的是,次贷危机所造成的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使我国外汇储备在海外的投资遭受了巨大损失。2007年5月,中投公司斥资约30亿美元购买美国黑石集团近10%的股票,而今这笔投资的账面亏损额已经逼近16亿美元。中投公司在第一次出击不利的情况下,又试图抄底美国摩根斯坦利公司可转换股权单位。根据摩根斯坦利公布的2007年第四季度报告显示,公司第四季度损失35.9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净赢利22.1亿美元。业绩的剧烈下滑使股价大幅下降,由于目前次贷风波影响远未停止,我们暂时不好评估损失。
而作为国家外汇投资体制改革的另一部分,QDII也开始参与国外市场,试图获取全球收益。但由于次贷危机对亚洲市场的影响,港股成为“重灾区”,基金系的QDII大多与港股挂钩,因此,四只出海的基金系QDII的净值已跌到0.7元左右。假设每只基金规模基本维持在原先的300亿份左右,四只基金总规模为1200亿份左右,依此计算,到2008年3月初,其整体亏损已达到310.8亿元。而民生银行的一款QDII因为4个月巨亏50%而遭受清盘的厄运。
F. 假如买了1000元的基金,基金一直跌,跌到多少份额会终止交易呢
跌到本金亏损完了之后才会终止交易。一般来说这样的情况是非常少见的,很少有基金的回撤是超过了100%的。就算是在股灾来临的时候也没有这么惨过,投资基金一直是强调长期持有。1000元的本金在基金中来说并不算高,很多人在一次加仓的金额就是1000元。从正常的情况上来看,基金是处于一个涨涨跌跌的情况。只是需要看这个趋势是什么样的,如果是震荡上涨的话,那么还是有投资价值的。但是如果是震荡下跌的话,那么投资价值就比较低。通常这也叫波段下跌,在下跌前还会涨一次,起到迷惑人心的作用,然后开始大跌。
G. 有人利用美国黑石基金骗人吗
岂止是黑石啊,那些民间兜售的国外保险产品、理财产品、基金产品,100%就有些绝对,95%以上都是骗局。涉外金融诈骗,追回损失,势必登天啊,小心为妙。
H. 郎咸平说中国投资美国黑石和两房的损失是清朝的赔款是16亿两白银的11倍之多,是真的吗
是真的 而且很生动 喜欢郎教授
I. 关于基金抛出的时间与价格,至今损失多少
1、亏损是肯定的,你可以到网银购买平台查询,计算方法很多,我觉得亏损点没有什么,因为还不是重点。
2、重点是如何将亏损转化为盈利?个人建议:现在基金净值很低,基本已到底部,如果此时你再申购该基金1万元或更多,将会使你持有的平均成本显著降低!股市一旦反转,基金净值水涨船高,你马上就可以脱离亏损,甚至能翻盘盈利!有无道理,请认真考虑!
J. 基金最大可能损失到什么程度~有没有某个基金倒闭的啊
我国由于没有融资融券的业务,目前基金最大可能损失到接近于100%。国外可能会破产倒闭,全部损失
有可能某个基金公司倒闭
基金对冲倒闭,个人理解为对冲基金投资失误,造成资不抵债,破产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