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指数基金发现投资机会
㈠ 我们究竟该如何正确的选择指数基金呢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7日,今年以来沪深300指数涨幅24.49%。如将其看作一只基金,与同期市场85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相比,它战胜了三分之二的基金,击败了80%的个股。对于投资者关心的如何捕捉此类机会的问题,陈正宪表示,可通过适当的指数投资来分享市场收益。
陈正宪指出,指数基金通常是跟踪一个确定的指数,以跟踪沪深300的指数基金为例,通过完全复制指数的方法,精确跟踪指数,基金经理就像是工程师,努力实现误差的最小化;与此相对应的是主动管理型基金,以战胜指数为投资目标,其管理风格往往是把握时机,精选个股,其基金经理比较像艺术家。
从两者的特征来看,主动基金寻求跑赢市场,其管理成本比较高,适合期限较短的投资;而指数基金寻求市场的平均回报,成本比较低,投资期限以中长期为宜。陈正宪建议投资者,在实际投资中可把指数基金和主动基金结合起来,无论是将指数基金作为核心,搭配主题性质的主动管理基金,还是完全相反,都可以在投资组合中拿出一定的位置和部分的比例来配置指数基金,来争取长期的稳定回报。
确定好了大类资产,但在面对同样指数对应的不同基金产品时,往往令投资者难以抉择,对此陈正宪建议投资者从三方面进行筛选。一是看投资经验和实力,投资经验丰富,实力强大的专业投资者往往脱颖而出,无论市场处于上涨下跌趋势,亦或者是振荡行情,都可实现较小跟踪误差;二是看市场的一致认可,包括长期稳健的绩效,管理规模较大,频繁荣获含金量高的荣誉资质,例如金牛基金奖等,通常会有不错的表现;三是看历史数据,由于指数基金力求缩小跟踪误差,因此基金收益走势与对应指数的偏离度越小越好。
㈡ 指数基金的好坏优劣怎么看,如何挑选
指数基金(Index
Fund),顾名思义就是以特定指数(如沪深300指数、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日经225指数等)为标的指数,并以该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以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通常而言,指数基金以减小跟踪误差为目的,使投资组合的变动趋势与标的指数相一致,以取得与标的指数大致相同的收益率。
指数基金优点:
1、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小。
2、费率低。一般股票型基金申购和赎回费率是1-1.5%,而指数基金是0.5-1.2%。
3、被动跟踪指数个人理财计算器,非常直观。也适合短期波段操作。
4、长期投资风险小、回报优。
指数基金缺点:
1、波动太大。对于短线操作来说,风险很大。
2、领涨但不抗跌。在任何市场下,指数基金都是高仓位的,无法通过基金经理的操作来规避股市的风险。
3、基金赎回的风险。如果想提前退出,要在低位卖出,容易亏损。
4、基金定投并非所有情况都适用,效果差异很大。
㈢ 如何选择好的指数基金用哪些指标来判断
一、关注基金所跟踪的指数
投资者在指数型基金的投资中需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是基金的跟踪指数问题,选择指数基金需要关注基金所跟踪的指数是否值得选择,指数的标的范围不能过小。
一般讲,大的指数比较稳定一点,因为标的范围比较广的指数,市场代表性好一点,长期表现会更平均一点。
据统计,从2004年6月30日至今,表现最好的指数是深证100指数,涨幅超过450%,第二名是中证100指数,涨幅接近430%,其次是沪深300指数,涨幅超过380%。今年以来涨幅排名前三名的,则为深证100指数、沪深300指数和中标300指数,基本上都是成份股范围比较广的指数基金表现比较出色。
二、关注指数型基金的增强型与普通型
除所跟踪的指数外,投资者还应判断,是应该配置普通指数基金还是增强型的指数基金。马永谙表示,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选择应有所不同。目前的市场环境中, A股市场还不是完全有效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中,增强型基金的表现可能比较好,但是,把眼光放远一些,普通指数型基金则可能会最终跑赢增强型基金。
据了解,在现有的指数基金中,一种是普通的指数基金,以有效地跟踪基准指数为投资目标,其中以ETF的拟合度最高。
另一种是增强型指数基金,这种基金是在纯粹的指数化投资的基础上,根据股票市场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如长盛中信全债、银华-道琼斯88、万家公用事业。
三、选跟踪误差小的基金
评价指数基金及其基金经理,不能过分看重短期业绩,而应将跟踪误差当作重要指标。某指数基金取得超出跟踪指数20%的业绩,实际只能算是一只主动性股票基金,而不能将其看做是被动性指数基金。只有既能较好地控制跟踪误差范围又能取得超越标的指数业绩的,才当属优秀的指数基金。
四、选指数基金开发和管理能力强的基金公司
选指数基金开发和管理能力强的基金公司。指数基金尽管属于被动投资,但选择指数标的、降低跟踪误差、减少交易操作等,仍需要基金管理公司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目前,国内已有十几家基金管理公司推出了指数基金。
其中易方达、华夏、嘉实、鹏华等基金公司的指数基金表现优异,显示了公司在指数基金的稳定回报方面具有较强能力。
五、费率的比较
指数型基金是非职业的长期投资者的首选投资对象,尤其适合教育基金、养老金等投资目标。通常,从长期来看,只有20%左右的主动投资型基金的收益率能够超过指数型基金,其中又只有10%左右的主动投资型基金能够比指数型基金的收益率多1%,而比指数型基金的投资收益率高3%以上的主动投资型基金还不到全部股票型基金的0.5%。这是因为指数型基金是充分分散投资的结果,具有高容错性和适应性,而且由于采取被动投资策略,指数基金的换手率很低,交易费用、管理费用和托管费用都比主动投资型基金要低得多。
㈣ 关于指数基金怎么看
您好,您购买的这只基金000051是华夏沪深300指数ETF联接基金。该基金主要通过交易所买卖或申购赎回的方式投资于目标ETF的份额,同时将综合目标ETF的流动性、折溢价率、标的指数成份股流动性等因素分析,对投资组合进行监控和调整,密切跟踪标的指数。通俗点说这只基金是将510330华夏沪深300指数ETF作为目标ETF,是ETF的联接基金。这里还有个ETF基金的概念,ETF=Exchange Traded Fund(交易所场内交易型基金),510330是可在交易所场内交易的基金。它的价格是随行就市的,而您投资的000051是直接跟踪510330ETF基金净值,间接跟踪沪深300指数。
再举个例子说明,周五3月15日沪深300指数微涨0.22%, 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追踪的华夏沪深300指数ETF基金510330净值上涨了0.26%,紧密跟踪510330的000051净值上涨了0.27%,两只基金都紧密跟踪指数并有着可接受的误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您只要关注沪深300指数的涨跌就可以把握000051的净值波动了。您可以将沪深300指数定制为您的自选股,通过东方财富通、同花顺等手机或电脑软件实时获得沪深300指数。
在这里提醒您,如果您想频繁操作指数型基金,建议您开立A股账户直接入场炒作ETF基金。这样手续费比较便宜,也可以把握住时时获利的机会。象持有000051这种ETF联接基金,您只需大概掌握大市的走向和趋势即可,不要频繁操作,否则申赎手续费很高,有时使您的套利操作变得得不偿失了。
如有任何问题可随时追问我,如满意望采纳,多谢!
㈤ 如何投资指数型基金
基金的投资是金融理财一个比较常用的工具,它既不会像股票市场、期货市场一样风险过大,也不会如银行存款一样收益稳定但是数目却十分可怜。
因此,基金投资是很多理财者关注的重点,不同的基金投资具有不同的特点,而相对来说更适合于指数型基金的投资方式则是定投。
指数型基金是什么?指数型基金是以特定的指数为标的指数,并把该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以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
因此综合了指数基金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定投才是最适合指数基金的投资方法。抓准暴跌之后的机会,选择在暴跌之后定期投资一段时间等到牛市的时候择时卖出。
㈥ 指数基金如何选出好的
1.市盈率盈利越稳定的品种,,价格波动与市盈率的关联就越大。大部分宽基指数盈利要比其成份股稳定得多,适合用市盈率来衡量价值。以沪深300 ( 000300 )为例,从2005年4月8日发布以来该指数市盈率一直在5至50间波动,如图所示。
对沪深300、上证50、 恒生、H股指数这些宽基指数拥有一个简单明了的判别方法,就可以以历史估值作为参照,看看目前估值在历史,上处于什么阶段,以此作为参考帮助自己买入或者卖出。当然,不同规模的宽基指数市盈率分布有所不同,须结合不同的历史数据加以判别。
2.盈利。
(1 )选行业指数看前景
一个经济增长快速的国家整体上市公司盈利增速长期看在8%~10%,如必需消费、医药等行业盈利稳定、成长较快、自由现金流。
(2)选宽基指数看细节
不同的宽基指数选取成份股不同,指数表现也呈现出差异化。这时我们需要深入细节,从行业构成进行进一步了解。
3看基金公司实力。投资者在选择指数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公司指数的管理团队的整体实力、对指数投资的重视程度、历史上指数类产品的运作绩效和风险控制水平等。一般老牌的基金公司,经历过各种市场风格的洗礼,会更有公信度。关于优秀的团队,对应看组织结构和基金经理情况。基金公司的团队成员是基金公司的软实力,除要看明星经理以外,还要关注基金公司研究人员的数量、经验、稳定性及专业知识结构。
经过一番比较之后,我们便可以了解各大公司对指数基金是否重视、规模如何等详细情况了。
4比价格。
(1)托管费率
基金庞大的资产,不是直接放在基金公司的,一般在第三方托管,例如xx大型银行(基金公司经常吐槽自己其实是给银行打工的~),这个钱需要交给托管方,普通指数基金的托管费率一般在0.1%,分级指数基金的托管费率一般在0.2%。
㈦ 如何查看指数基金
在爱基金首页点击“收益排行”选择指数型,就能查看指数型基金
㈧ 怎么看指数基金
指数基金是以特定的指数为标的指数[1],并以该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1]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1]以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目前市面上比较主流的标的指数有沪深300指数、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等。[1]投资服务机构PortfolioSolutions和Betterment曾经发布研究报告,分析持有10种资产的投资组合在1997年至2012年间的表现。结果发现,指数基金投资在82%到90%的情况下,表现好于主动管理投资。
选择标准
指数型基金
市场的指数基金越来越多,选择指数基金的难度越来越大,投资者在选择指数基金时最需要重视的有两点:一方面选择跟踪成长性较好的指数的基金,找到这样的指数的难度不亚于选股票;另一方面是选择投资跟踪误差较小的指数基金,跟踪误差越小的基金,表明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越强,投资者更能实现获得指数收益率的目标。
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4月底,境内基金市场上有标准指数基金133只,增强型指数基金24只,可谓盛况空前。面对众多的指数基金,投资者应该如何选择呢?
1、关注基金公司实力--基金为先
在选择任何基金时,基金公司实力都应该是投资者关注的首要因素,指数基金也不例外。虽然指数基金属于被动式投资,运作较为简单,但跟踪标的指数同样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精密的计算和严谨的操作流程。实力较强的基金公司,往往能够更加紧密地进行跟踪标的指数。
2、关注基金费用--成本制胜
相对于主动管理型基金,指数基金的优势之一就是费用低廉,但不同指数基金费用"低廉"的程度却有所不同,尽量减少投资成本是非常必要的。当然,应注意的是,较低的费用固然重要,但前提是基金的良好收益,切勿片面追求较低费用而盲目选择指数基金。
3、关注标的指数--重中之重
指数基金的核心在于其跟踪的指数,因此挑选指数基金时,了解其所对应的市场尤为重要。此外,投资者还可以通过投资不同的指数基金,来达到资产配置的目的。
当前境内市场的指数种类繁多,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同指数覆盖的市场范围不同,其风险收益特征也不同,如上证180和深证100指数,分别反映沪深两市的情况;中证100和中小板指数,则分别反映沪深两市大盘蓝筹企业与中小企业的情况;甚至随着跨境ETF的推出,同时选择沪深300指数基金与投资海外市场指数的基金,也是很好的资产配置方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分散投资、分散风险的作用。
㈨ 如何挑选指数型基金
挑选指数型基金要看你的需求,大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用于存量资金,即固定的如20万块的理财需求,另一份是用于增量资金,如每月工资的理财需求。不同的需求有不同的方法,适合不同的人,如果你是存量资金,那我不建议定投,更加适合资产配置。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挑选指数型基金。
总体来说,第一个是衡量指数基金的收益是不是追得上指数,第二个则是衡量指数基金的走势是不是贴得上指数。
㈩ 如何在基金重仓股中寻找投资机会 (2)
基金重仓股从总体来说,投资价值无疑是较高的。需要注意的是,基金投资是组合投资,追求的是整个组合的收益,所以单就某一只基金重仓股来说,并不一定可以为投资者带来高回报。
如果投资者碰巧持有了基金重仓股,那并不是坏事,说明该投资者的选股思路和机构投资者有一定契合,实际上对一般投资者来说,应该还是基金重仓股更有利于给投资者带来安全稳定的收益,毕竟基金重仓股都是经过基金研究和投资人员专业筛选的。总胜过盲目地选择一只基本面经不起推敲的冷门股。
投资前加入自己判断 应该说基金重仓持有的股票都是一些质地比较好的品种。不过,基金重仓持有的股票,在信息披露的时间上是有滞后的。待公之于众的时候,基金可能已经调仓了。同时,基金如果发现了更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就会对股票组合作相应的调整。基金减持某股票并不意味着它的业绩不好,可能只是它的估值不具有吸引力,也许在二季度基金又会增持该股票。另外,基金有时也有可能发生误判,故投资者投资基金重仓股还得加入自己的判断。
所以,应当有选择地对待基金重仓股。有些基金重仓股是人人都看好的白马,质地优良。
下半年重仓股会有表现 很多投资者“看不上”基金重仓股的原因也很正常。今年一季度,低素质股票的大幅上涨是市场中最大的看点,市场中有超过700家公司的股价在年内实现了翻倍,基金重仓股明显表现不如上述的低素质股票。不过,基金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没有错,这是一条符合逻辑与客观规律之路,坚信市场最终会回归本原,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会知道谁在裸泳。下半年,蓝筹股待2007年业绩渐趋明朗之后,仍具备上行空间,就全年来看,基金仍有极大可能跑赢指数。毕竟,基金重仓股是经过了基金公司的重点调研后,作为重点投资的品种,普通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长期跟踪。 (张炜 整理)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