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基金净值恐高症
❶ 投资基金
投资基金需要考虑五大选择时机
俗话说,买得好不如买得巧。基金作为一种专家理财产品,投资时机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投资者在不恰当的时点选择了基金,不但会增大投资的成本,而且还会导致套牢的风险。即便是在牛市行情中,基金投资也需要结合市场的震荡调整做出应对之策。 第一,投资者只要坚信了证券市场的牛市格局不变,就可以优选标的指数,并进行长期的跟踪投资,分享指数型基金带来的投资收益。相反,作为代表一篮子股票的指数型基金,指数下跌的行情是极其不利的。因此,观察、了解和分析证券市场标的指数的变化,将有助于投资者争取更多的投资主动。
第二,不是每只基金都会进行正常的申购和赎回,特别是对于保本型基金,由于有避险期的规定,为了保证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作基金业绩的稳定,防止因投资者频繁的申购和赎回而影响到基金投资品种仓位的稳定性和收益的持续增长性,因此,对于保本型基金都会在合适的时机进行短期的申购开放,这对于投资者来讲,应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第三,低成本购买的时机也不容错过。为了应对投资者的基金净值“恐高症”,部分基金管理人均对历史运作时间较长,而净值增长潜力较大的老基金实施大比例分红,从而使其净值回到面值附近,这为以较低成本购买绩优老基金的投资者,带来了极佳的投资机会。尽管进行持续营销的基金,会面临一定的市场冲击成本和交易成本,但对于管理和运作能力较强的基金管理人来讲,其强大的投研团队和运作模式,仍有望使其在今后的基金管理中呈现出独特的投资优势。
第四,基金经理变动产生的投资机会。尽管某只基金均有其自身的投资特点和组合配置规律,但不同的基金经理,在其管理和运作基金的过程中,也将会有一定的个性化操作策略。基金经理变动,必然会引起基金投资风格的改变。摒弃原基金经理的投资思路和策略,而采纳和运用新任基金经理的投资思路和策略。
第五,震荡市买绩优老基金和低迷市场购买新基金的时机。一只基金到底是不是具有投资价值,除了基金管理人的管理和运作能力之外,与证券市场的变化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震荡市会导致基金净值的随之下降,从而为投资者购买基金创造了低成本介入的机会。而低迷的市场发行新基金,会使基金管理人摊低购买成本,也利于在封闭期结束后,使投资者获取稳定的溢价收益
❷ 基金净值高时能买入吗
1、风险高低并不是来自基金净值的高低。净值高低和风险没有直接对应关系。直接影响的是股票市场指数投资前认为是否在高位,才是决策的依据。一般认为新基风险低,并不是因为净值低才风险低,而是因为仓位低。新基建完仓后和老基风险一样的。
2、重新认识净值高的基金
首先,已经存在的基金,不必再经过建立股票仓位的期间,因此可立即参与市场。与此相反,新基金的建仓时间却是不易掌握的,基金经理必须用一段时间来买到足量的股票。如果基金规模较大(例如百亿以上规模),建仓时间就更长,也许会因此错过好的投资时机。
其次,净值高的基金一般反映了该基金投资管理人的投资水准。高净值的绩优基金经历市场考验,基金管理人的实际操作运作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已经得到证明,所以更加值得信赖。
❸ 基金的单位净值高低,对收益有什么影响
影响是有的,
但跟回报率没有关系
影响什么呢?
就是影响投资者的购买情绪,
觉得净值高的就不划算,或者说是不会升.
当然这完全是错误的,
为什么有些基金成立几年,
净值依然低呢?
就是基金公司通过拆分,分红来降低净值,
以防投资者的"恐高症"
有人会想,某基金一年前的净值是一元,
但现在已经二元了,
如果我买这只基金,岂不是白白贵了一倍?
对,你是贵了一倍,
但买入一元的,足足比你多投资了一年时间!!
关于净值与回报率的关系,
我举个例子:
华夏大盘:
今年的收益率213%,
昨天净值:7.014
华夏优势增长:今年收益率151%,昨天净值:2.543
买1w
华夏大盘只有1426份
但一年赚:21300
1w华夏优势有3932份
一年赚:15100
假设未来一年的情况都是如此,
那你会买哪一只基金呢?
❹ 基金涨幅问题(高手进)
买基金注意以下几点
1、心态要平和,不要急于求成
基金是一种长期的投资工具,不是用来投机的,想投机去做股票,期货,权证好了。所以做基金不要过于重视短期利益。只要资本市场好,垃圾基金基本不会存在。关键看你承担风险的程度了,从长期来看股票型基金是收益最高的,但要注意是从长期看!无论那种基金想短期收获,是偶尔的。怎样的人适合做基金?应该是没空做股票的。却又不愿意与资本市场的增值失之交臂,愿意长期投资的。有点多余的钱,投基金,不用的时候放在里面,用的时候在拿出来,何必着急呢???想做好基金关键是投资组合,和耐心,以及买入时候的价位。(本人认为,只要不发生战争,国家经济的发展一定会使广大基民而获利的,对这一点要有信心)
2.不推荐购买频繁分红的基金
基金要实现频繁分红,就必须频繁卖出手中的股票,好重新地频繁建仓,这说明基金经理以投机的心态去炒作股票,连我们都认为选择基金是为了投资,如果基金经理选择了投机,不但增加了建仓成本,也注定它所掌管的基金成不了一流基金。
3.记住两句话:
1),牛市时候买基金喜旧厌新,熊市的时候喜新厌旧。
2),买基金只买对的不怕贵的
4.推荐购买高净值的基金
基金净值越高越值得购买,净值越高,说明基金手中的股票值钱,说明基金经理非常有眼光,说明他选择了投资而不是投机。说明他能够在大多数情况下跑赢了大盘,走在了众多基金的前面。相反,同期发行的基金,如果净值低,说明基金经理与净值高的基金经理相比,能力有差距。
5、如何消除净值恐高症。
对新手来说基金净值越高,觉得风险越大,心理越不舒服,越不愿意购买高净值的基金,觉得2元的净值情况下,花同样的钱,得到的基金份额少,在1元情况下,花同样的钱,得到的基金份额多。这里需要我们注意一点,基金盈利多少和持有的基金份额没有关系。2元的基金说明他手中持有价值2元的股票,1元的基金说明他手中持有价值1元的股票,假设你总共投入1万元钱,你会拥有5000份2元的基金份额,或者拥有1万份1元的基金份额,假如每份同样增长1%,我们的收益依然相同,另外,高净值的基金涨幅往往高于低净值的基金,盈利多少取决于净值的增长率,而不是你的基金份额,因为无论份额多少,你本金只有1万元。另一方面,必须明确,净值上限是不封顶的,如果大势趋好的话,净值可以无限上涨。
6、要研究大势而不要过多地关注大盘
大势是指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制约证券市场的关键因素,只要整体趋好,就可以坚决介入基金,如果大势趋好,基金公司本身无问题,就可以坚决持有,一直到你急需用钱,或者大势趋坏,或者基金公司本身出现问题,如董事长被抓,造假帐等等,相反对大盘则不要过多关注,因为我们是凡人,无法对大盘做出准确分析,否则我们就炒股票去了,把那些麻烦的事情交给基金公司经理去做吧。 做基金不要像做股票那样波段操作,频繁的买入赎回只能向银行交更多的手续费!
7、不要相信所谓专家.
他们大多和证券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经济方面都不干净,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听他们的多会上当。据我的观察,最好也不要相信银行的人,他们对基金的了解也仅限于基本操作,他们看中是代销基金的手续费用,光提示大家基金的盈利,很少提示过基金的风险。
❺ 基金 恐高症
累计净值高说明基金盈利能力强,基金净值高上涨潜力就小,不过是大多数人的主观印象而已。
基金单位净值是基金的净资产和基金总份额的比值,买3元的基金就是有足额的资产对应,并不存在贵或者便宜的问题。假定基金总份额不变,0.5元的基金涨到1元和3元的基金涨到6元难度是一样的。大多数累计净值高的基金,进行大比例分红和拆分的原因就为了吸引基金菜鸟来买的,因为1元的“便宜”,3元的“贵”
❻ 购买基金,需要了解那些基本常识
你需要了解下面几点:
1.在牛市中优先选择指数基金,统计表明80%的基金跑输上证指数,所以别指望自己能选到20%的优秀基金,而且即使跑赢指数也只是暂时的,在美国,2000多只基金中某只基金能连续5年跑赢指数5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已经是当成传奇来介绍了。
2.买基金前一定要清楚这基金是股票型基金还是配置型基金,如果你选的是配置型基金,那涨不多可别怪基金经理.
3. 除了指数基金,主动型的基金长期收益率是趋同的,记住一个基金业绩不好,基金经理的日子比你们还要难过,他比你们还急,业绩持续不好,他们是会被解雇的,换了个经理就是换了种投资思路,该基金的特性完全改变。目前中国的基金经理流动性很大,很难有一个经理能连续做满两年的,所以别问我某某基金是否适合长期持有,十年间经理都不知换了多少个,投资思路也变了好几次,根本无法判断基金的好坏。
4.如同时有几只新基金发行,优选选新基金公司的第一只基金。中油,澳信都是很好的例子。
5. 千万别太在意基金净值,10元的基金和1元的基金收益率是相同的,因为你始终是用1万元去买基金,10元的基金买1000份或是1元的基金买10000份,某日两只基金都涨或跌了2%,你的两只基金收益和损失是一样的!因为涨的2%或是跌的2%都是按1万元算的。而且一个基金能涨到10元,另一个基金徘徊在1元也是有原因的,说明了他们过去的业绩区别,这种区别不会因为你的介入而改变,10元的还是会向20元奔去,1元的还是只会在1元。
6.别认为债券或是货币型基金是理想的投资品种,债券基金的收益率和银行定期储蓄差不多,而且要持有满一定时间才会给你计算收益,货币型基金收益率更是和银行活期储蓄一样,所以如果有投资者想买以上两种基金那还不如存银行。
7.别怀疑基金经理的能力,基金经理都是名牌大学研究生毕业并且在大型的证券公司工作过十年以上,不存在长期收益低于普通小股民的可能,现在特别是今年上半年的行情,一些新股民赚了很多钱,于是基民就觉得买基金不合算,基金经理能力不行,这是很错误的观点。新股民的收益是建立在超高风险的基础上的,这种投资思路迟早要还的,股市中10个人永远只有2个人赚钱。
8. 别指望自己能高抛低吸,市场运行往往是与人们预期相反的。巴菲特的股票从20元涨到10万元,并不是一路涨上去的,也经历过800跌到400,2000跌到500的时候,但巴菲特并没有买进卖出,而是始终持有,连股神都没考虑过高抛低吸,我们有什么资格去预测走势。牛市踏空是最不好的,与其整天考虑高抛低吸,不如老老实实拿着,做一个糊涂的投资者.
9. 关于基金定投,低于三年是看不到任何效果的,而且就目前中国股市来看,5年后赎回也是极不合算的,因为5年后中国股市有可能正处在下跌通道中,所以我建议大家定投要坚持10年左右,那样收益是非常惊人的。关于定投基金的选择,我建议选择大公司的基金,那些可以存在10年以上的基金公司,具体哪个基金是无所谓的,因为基金随着基金经理的不断轮换,基金的投资风格也是不断变换的。
10.不要怀疑基金公司倒闭,买基金的钱会怎么办。这是个很无聊的假设,首先基金公司都是国内大型金融机构(四大银行和证券公司)组建的,是不会轻易倒闭的,怀疑中银国际基金公司倒闭就是在怀疑中国银行会不会倒闭,其次,即使倒闭,你们的钱也是安全的会有其他基金公司接管你们的投资份额.
11. 打消弃基金买股票的念头,普通散户百分之90以上买股票三年以上收益率都远低于买基金的收益率,股票远比你们想象的复杂,牛市赚钱是条狗也能做到的,有本事在熊市中赚钱,这只有基金有可能办到。别羡慕有些股民钱赚得很多,他们迟早要吐出来的,这是铁律。
12. 最后告诉大家一条数据:世界公认的股神巴菲特的年收益率是24%。所以你身边的所谓股神都只是暂时的,他们迟早会被打回原形。带着一份平常心长期投资基金,别指望通过投资来暴富.
❼ 有关基金
理解正确!之所以产生基金净值恐高症,无外乎两个原因--无知和误解。无知是缺乏对基金基本知识的了解;误解就是总拿基金和股票来比较。这要从理论上分析起来可就有些复杂了。怎么说呢?假如你手里有一万块钱,全是一元面值,那就是一万张,而如果全是一百元面值的呢,也就一百张,难道说,做生意用一元面值的那一万块钱就会比用一百元面值的一万块钱挣的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