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基金是哪个
A. 滴滴互助在哪查看
打开“滴滴出行”app,找到【金融服务】,在该页面找到“我的金融账户”,点击进入,找到“我的保障”到“点滴相互”点击自己的名字,即可进入点滴相互详情页。
点滴相互大病互助计划,简称点滴相互,是由西安小吉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发起和组织的,于2019年1月2日正式上线,截止到当前已有48万余人加入了次互助计划。加入互助计划要求年龄在出生满28天-59周岁,并且满足健康要求。并且成员也可以帮父母、子女及配偶加入。
滴滴出行已经规划成立“滴滴司机互助基金”,该项目旨在解决司机群体内部个体突发重大疾病或事故导致正常家庭生活难以为继问题,提升司机及其家庭生活安全感,为国家社保保障范围之外的重大突发生活负担提供支持。
B. 哪里可以买到包含滴滴的基金
中投,支付宝,华夏基金等。
这几个平台都可以购买,其中还有和滴滴合作的基金。
滴滴出行是领先的一站式移动出行和本地生活服务平台。2016年,滴滴成立金融事业部,发展四年来,获得了小额信贷、支付、融资租赁、保理、保险代理、财险等核心金融牌照,已服务数千万用户。滴滴金融从服务大出行生态出发,探索金融科技实践,为司机、车主、乘客以及合作伙伴等生态内用户,提供信贷、保险、理财、支付等多种安全可信赖的金融科技服务。
C. 金沙江创投钱从哪来
波士顿电池的B轮投资方。
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专注于投资高新技术初创企业。管理着约20亿美元的资产,包括美元和人民币基金。在硅谷、北京和新加坡均设立了办事处。
金沙江创投是滴滴出行、饿了么、映客直播、ofo共享单车、去哪儿、上海大智慧和小红书等优秀创业公司最早期的机构投资者。
D. 哪只基金买滴滴出行
滴滴出行专项基金1号。滴滴出行专项基金1号成立于2016年,由清正(北京)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负责管理,本基金主要投资于国内依法发行股权类投资项目及其他基金公司资管计划(包含基金子公司资管计划)券商的资管计划等资产管理计划、信托计划、私募基金、本基金投资的私募投资基金(包括有限合伙)必须有托管机构所发行的股权类的产品。
拓展资料:
1.滴滴出行(原名:滴滴打车,Didi Taxi)是由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站式移动出行平台,于2012年9月9日上线。它涵盖出租车、专车、滴滴快车、顺风车、代驾及大巴等出行和运输服务。2021年6月30日,滴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滴滴出行”改变了传统打车方式,建立培养出大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引领的用户现代化出行方式。较比传统电话召车与路边扬招来说,滴滴打车的诞生更是改变了传统打车市场格局,颠覆了路边拦车概念,利用移动互联网特点,将线上与线下相融合,从打车初始阶段到下车使用线上支付车费,画出一个乘客与司机紧密相连的o2o闭环,最大限度优化乘客打车体验,改变传统出租司机等客方式,让司机师傅根据乘客目的地按意愿“接单”,节约司机与乘客沟通成本,降低空驶率,最大化节省司乘双方资源与时间。
2.基金(Fund)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指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如信托投资基金、公积金、退休基金等,狭义上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资金,平常所说的基金主要是指证券投资基金。 证券投资基金的收益来自未来,收益表现与投资标的基础市场的表现密不可分,具有一定风险。有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是指基金规模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随时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发行新份额或被投资人赎回的投资基金。封闭式基金,是相对于开放式基金而言的,是指基金规模在发行前已确定,在发行完毕后和规定的期限内,基金规模固定不变的投资基金;封闭式基金属于信托基金,是指基金规模在发行前已确定、在发行完毕后的规定期限内固定不变并在证券市场上交易的投资基金。
E. 滴滴打车粉爱基金是什么基金
这个基金就是滴滴打车和妇女发展基金会一起发起的那个粉爱行动活动刚成立的,有数十家知名的企业加入,而且滴滴打车自己承担了种子基金,如果你是个妹纸有出行方面的问题,在手机下载滴滴专车,然后去租车、叫车就能在短时间招来一辆专车来接送你到目的地哦
F. 滴滴出行宣布从美股退市,退市的原因是什么
12月3日,滴滴出行官方发布消息表示:“经认真研究,公司即日起启动在纽交所退市的工作,并启动在香港上市的准备工作。”这意味着在上市不到半年后,滴滴将选择回归。滴滴启动从美退市,其实并不让人意外。至于原因,在笔者看来是内外多重因素的合力。作为国内最大的网约车服务平台,滴滴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司机数达1500万,年度活跃用户数达4.93亿。如此庞大的用户基数背后,是每天海量的出行需求。
滴滴回归其实也是对其它互联网企业的一个提示:随着数据资产日益成为互联网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要保持良性发展,日常经营需做到用户至上,严格遵守包括数据安全法在内的各项法律,在数据安全保护上加大投入。用户数据不再是可以任意变现售卖的“唐僧肉”了。国家近年来对于用户数据安全高度重视,持续出台监管举措打击各类违法侵犯用户数据隐私行为。对情节严重的企业采取APP暂停运行、下架乃至更严格的处罚措施,这也将推动数字基础设施的有序建设,以及数据在各行各业的合规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