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若木基金会捐款多少
① 北京有多少民间慈善机构
北京市慈善协会
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北京市红十字基金会
北京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爱佑华夏慈善基金会
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
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
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会
北京红丝带之家
北京市寸草春晖老年心理服务中心
北京扶助贫困儿童就医健康基金会
北京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
北京市温暖基金会
北京绿化基金会
北京环境保护基金会
北京市于若木慈善基金会
北京市体育基金会
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
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
首都见义勇为基金会
北京市金杜公益基金会
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
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昌平农家女实用技能培训学校
北京红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
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
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
北京苹果慈善基金会
北京成龙慈善基金会
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
北京慧众慈善基金会
北京世纪慈善基金会
北京华育助学基金会
北京市华夏人慈善基金会
北京市农发扶贫基金会
北京艺海慈善基金会
北京弘毅慈善基金会
北京网络公益基金会
北京爱它动物保护公益基金会
北京春苗儿童救助基金会
北京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
北京慈弘慈善基金会
北京恩玖非营利组织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戈友公益援助基金会
北京惠泽人咨询服务中心
北京金融街慈善基金会
北京京华公益事业基金会
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
北京利星行慈善基金会
北京联益慈善基金会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
北京瑞普华老年救助基金会
北京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
北京市紧急救援基金会
北京市美疆助学基金会
北京蔚蓝公益基金会
北京血友之家罕见病关爱中心
北京远洋之帆公益基金会
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慈善协会
北京西城慈善协会
北京市朝阳区慈善协会
北京市海淀区慈善协会
北京市丰台区慈善协会
北京市石景山区慈善协会
北京市门头沟区慈善协会
北京市房山区慈善协会
北京市顺义区慈善协会
北京市通州区慈善协会
北京市大兴区慈善协会
希望帮到你。
北京市昌平区慈善协会
北京市平谷区慈善协会
北京市怀柔区慈善协会
北京市延庆县慈善协会
② 北京市于若木慈善基金会的会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5号紫竹院公园清代行宫。
③ 松花粉什么牌子的好
国珍吧..不错的..〖一〗纯天然 松花粉是生长在海拔1100—1500米山区的中国乡土树种――马尾松和油松的花粉,与蜂源花粉相比,松花粉为人工采集,具有花源单一、品质纯净、成份稳定,无农药残留物,不含动物激素等特点。松花粉较其它任何一种植物花粉口感均好,服用时感到有淡淡香味。古人称:“松柏之气可以使人长寿!”所以松花粉堪称“花粉之王”。经科研和实践证明,长期服用无毒副作用。 〖二〗全营养 松花粉是松树花蕊的精细胞,担负着松树繁衍的重任,内含200余种营养成份,且搭配合理,能够全面补充、均衡人体所需的营养。其保健作用大,调理范围广,是名副其实的“健康卫士”。因而,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服用者,都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在不同程度上收到很好的效果。 松花粉与传统中医药学 中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领域,借以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用以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即根据病症的阴阳偏胜偏衰情况,确定治疗原则,再结合药物性能之阴阳属性,选择相应药物,以纠正由疾病引起的阴阳失衡状态,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此外,中国医学还特别注重养生,所谓养生,则是通过适当的药补与食补,维持机体阴阳平衡状态,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松花粉是松树的雄性生殖细胞,是松树体中最精华之所在,它包含着孕育新生命所必需的全部营养物质,因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完美的阴阳平衡体。其性甘、温。归肝脾经。其味甘益脾,气温能行,脾为胃行其津液,输于心肺,所以润心肺也。益气者,气温益肝之阳气,味甘益脾之阴气也。松花粉从健脾益气入手,全面调理人体平衡,从而达到有病祛病,无病养生之效果。 开发与生产 松树花期短,花粉采集只能在每年春季清明前后的两、三天内,此时又是多雨季节,且花粉的破壁、保鲜、储存都是世界性的难题,虽然松花粉富含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却一直未能大规模开发利用。直到今天,中国新时代集团与中国林科院共同研制开发,采用低温大气环流及航天风洞破壁等高新技术,才使得国珍松花粉这种天赐营养保健佳品有机会向世人展示其强大的功效。采用新技术处理的松花粉贮存三年仍具有活性,并可进行有性繁殖,军工高新技术对松花粉进行低温破壁粉碎后,其破壁率达99%以上,保证了松花粉的全部有效成份和活性营养物质的释放,从而更有利于人体的吸收。 松花粉的开发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和赞誉,先后获得第44届“纽伦堡国际新思维新发明新产品博览会金奖”、“’93国家发明奖”、“’98美国国际新产品博览会及国际荣誉评奖会两项大奖:国际金奖、国际特别荣誉——对人类突出贡献奖”等多项大奖。另外,95年被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评为“向消费者推荐信得过优质产品”,1998年通过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通关认证。中国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认为,松花粉是一天然微型营养库,并称赞“松花粉的开发是造福人民的事业”。 1995年,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亲自批示:“松花粉项目有前途,是否请一国有大中型企业与研究所合作生产”。 1998年,摘走由美国国际新产品展览中心等机构颁发的世界最高特别荣誉: “对人类突出贡献奖”桂冠。是中国航天员专用保健食品。
④ 北京市于若木慈善基金会的项目介绍
“情系西藏·关爱阿里”助医项目
该项目是为了支持阿里地区的发展,改善阿里地区的医疗条件,共建和谐阿里,我会联合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西藏阿里地区地委、行署等单位共同举办的大型援藏项目,此活动以 “情系西藏·关爱阿里”为主题,以“关注健康、传递人间真情、搭建爱心天桥、共创和谐社会”和“宣传西藏、走进阿里、了解西藏、热爱阿里,创建和谐社会”为宗旨。
西藏是世界的屋脊,而阿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的屋脊”。阿里地区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地区接壤,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年平均气温在0.3-0.7℃之间,全区总面积为30.5万平方公里,辖7县(其中西部4县为半农半牧业县,东部3县为纯牧业县),人口仅8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阿里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脉和昆仑山脉相汇聚的地方,又是境内外几条著名江河的发源地,这里群山叠嶂,戈壁无垠,植被稀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气候条件相当恶劣,空气含氧量不足内地的一半,几乎接近“生命禁区”,恶劣的环境使得阿里地区医疗基础设施相当薄弱。
由我会和有关单位共同主办的“情系西藏·关爱阿里”活动自2007年起,将支援西藏阿里社会和谐发展,增进边疆民族团结作为重点公益项目,联络、协调有关单位和人士,以“助医助学助残”为主要内容的爱心捐助活动。2007年,我会在内地组织爱心医务志愿者赴阿里各县进行调研,举行义诊、赠药活动;2008年,举办了拉萨雪域送爱心晚会募集善款,并向阿里等地捐赠近千万元款物。
近年来,随着国家改革开发和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西藏的全面建设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医疗卫生事业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与内地相比,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特别是阿里地区,地处西南边陲,人烟稀少、环境恶劣,医务人员来源不足,知识更新速度不快,新技术、新疗法开展迟缓,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为更好地将此次活动作为东部与西部交流、扶助西藏地区建设与发展的一件大事,又一件功在当前、利在长远的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它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符合中央支持西部大开发的要求,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有利于边疆的稳固,有利于阿里各族群众的健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又是贯彻中央《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具体举措。
由我会牵头,与阿里地区及有关单位经过协商,确定建立长效、稳定的“阿里地区医疗卫生建设”帮扶机制,组织国内一流医院、学校为阿里免费培训医务人员,培训工作将根据阿里地区卫生局的要求,本着“主要卫生骨干重点培训,后备卫生人才强化培训,急需卫生人才抓紧培训,基层卫生人才加强培训”的原则。
一、组织了北京军区总医院和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为阿里免费培训医务人员,组织专门人员,制定专门计划,选派专门师资,实施专门培训,切实保证培训效果,从2009年开始每年1批,每批10人,学期1年,暂定5年,共5批,计划为阿里地区培训中高级医务人员100名。
二、由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向阿里地区捐赠医药用品及器械。此项捐赠从2009年开始,每年1批,暂定5年,共5批,目前已为阿里地区捐赠了100余万元的药品。
扶助老区建设:向易县开展“药品捐赠”活动
在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为践行雷锋精神,支持老区医疗卫生建设,2012年3月7日,北京市于若木慈善基金会来到革命老区河北省易县,通过易县卫生局向老区人民捐赠了一批价值10万余元的药品,为老区人民送去一份爱心。
河北省易县副县长王东风,卫生局局长张学刚、副局长张学普,北京市于若木慈善基金会秘书长赵华、北京市于若木慈善基金会办公室主任梁茂林等相关领导出席了捐赠仪式。
易县王东风副县长代表易县政府对北京市于若木慈善基金会向易县无私捐赠药品这一善行义举表示崇高的敬意!北京市于若木慈善基金会为扶助老区医疗卫生建设,为老区贫困群众捐赠药品,体现了中华民族“大爱无疆、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展示了对老区人民的一片真情,也激励了每一个医务人员去进一步做好医疗卫生工作。希望北京市于若木慈善基金会今后能够给易县卫生工作提供多方面支持,共同推动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更多的造福群众百姓。
易县卫生局的负责人表示,他们会将每一剂良药,每一张膏药,每一份爱心尽快传递出去,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使其发挥最大的效应,让老区人民真正体会到北京市于若木基金会的关心和关爱。他们也将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继承发扬这种无私奉献的博爱精神,改变老区的面貌,加大为民惠民利民的力度,为建设京南生态旅游文化名城提供坚实的保障。
据悉,北京市于若木基金会是以中国共产党元老陈云同志的夫人于若木女士命名的,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坚持办会宗旨,以扶贫助困为己任,从2007年开始举办了以“情系西藏、关爱阿里”为主题的援藏活动,先后组织爱心医务志愿者赴阿里各县进行调研、巡诊,举办拉萨雪域送爱心晚会募集善款,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和北京军区总医院为阿里地区免费培训医务骨干20余名,并向阿里等地捐款数百万元款物。
北京市于若木慈善基金会负责人还表示,今后将在卫生、教育方面和易县合作,持久不懈地从多个方面策划、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为革命老区人民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⑤ 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的媒体报道
李德生率中爱联向灾区捐款100万元
(腾讯公益报道)2008年刚一开年,一场50乃至100年未遇的强冰雪袭击我国中南、东南、西南的大部分地区,京九、京广铁路及京珠高速公路等南北、东西交通大动脉被迫中断,部分民航被迫停运,南方电网大部分损坏,南方多省区停电停水,造成上千万拟回家过年的群众和民工被困,无法成行,饥寒交迫……
这次灾害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危害程度重,特别是给电力、交通、运输带来的破坏,使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遭受很大损害。此次风雪冰冻灾害已造成107人死亡,8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111亿元……
百年未遇的大灾害,牵动了社会各界的心。作为社团组织,在此大灾突降、人民受困、国家有难的紧要关头,怎能漠然置之!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下简称“中爱联”)92岁高龄的李德生主席虽年高体弱,不能亲往灾区慰问,但却用自己的积蓄和已故夫人曹云莲同志(系中爱联常务顾问)的抚恤金,以及子女的部分资助于2月5日毅然向灾区捐款1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广大会员和万绍芬高级顾问、张绪武首席副主席等会领导纷纷踊跃捐款,于若木慈善基金会也积极参与,在大年三十,即通过民政部紧急向灾区捐赠100万元,把社会各界爱国人士的关爱和温暖送到灾区,救助那些遭受灾害和最需要帮助的灾区人民,帮助他们战胜灾害,渡过难关。
这一行动,受到国家民政部救灾中心领导和工作人员的高度赞赏,他们称赞道:“你会向灾区的捐款在全国几千个社团组织中是唯一的(截至2月6日18时),而且数额不小,这真是体现了你会的名称和宗旨。”当即,民政部为中爱联颁发了《捐赠证书》。
李德生主席曾经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颁布《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后,他深感自己也应该为全民的爱国主义教育尽一份心,会,用以贯彻党中央的号召,发挥余热,承担一部分全民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责任。中爱联确立了“联络海内外爱国人士、爱国团体。
多年来,中爱联围绕党中央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策划和组织相关爱国工程,配合并促进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如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后,中爱联举办了多次中西部地区经济顾问会议,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出谋划策;针对加快城市建设的要求,主办了有关城市发展的高级研讨活动;就环保问题主办了控制白色污染,加强资源可持续利用专题研讨会;举办了爱国工程高级论坛,围绕爱国主义的主题进行专题系列研究,发动了对灾区、贫困地区的各种捐助活动。如出资50万与中国农民大学共同建立“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助学奖金”,帮助成绩优秀、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民学员学习农业科技知识;近几年,广大会员和会员单位热心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扶贫帮教捐款已达4000余万元;建立希望小学、幼儿园20所,为一大批贫困儿童少年撑起希望的蓝天。
根据《中爱联第三个五年发展规划》,有着十多年工作基础的中爱联正在认真总结并继续组织打造“三大爱国工程”(即:中华爱国报国高级论坛、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中爱联全国爱国主义教育暨活动基地网),为把爱国报国事业推向一个更高阶段而不懈努力。
200万元名义为赞助费
(北京晨报访中爱联秘书长李和平):社会团体和企业一样,需要财政来源,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社会组织收取会费和接受赞助是合理合法的。会员单位如果是企业,一年收1万元,如果会员是企业的负责人,每年会费1000元,其他人员交纳会费都是自愿的。当选理事并不需要交纳高额会费,而是由常务理事会讨论决定。前段时间有媒体质疑我会要交200万元换常务理事的报道是错误的。我会常务理事十分愤慨,当即发表了批驳此谈的《联合声明》,与报道中所说的个别常务理事同时入会并联合向我会捐赠200万元的其他二位常务理事在我会官网——中华爱国网上发表了批驳声明。
“中爱联”的青少年活动
新华网广州12月31日电(记者 顾万明)中爱联根据《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青少年为重点,设计、组织爱国工程建设。建会初期就在教育电视台举办了《寄语青年》专栏,请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向青少年讲述我国革命和建设的艰苦历程和对新一代的殷切希望;每年多次组织青少年、中小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组织全国评选出的少先队英雄中队和模范共青团委的代表,以及优秀辅导员参加夏令营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多届。中爱联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在北京建立了中爱联青少年生态教育基地,集生态科研、环保教育等多项内容,每年举办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在吉林省延边市建立了中爱联金达莱文化园,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长江三峡也建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爱联还出版了一批形式多样的爱国教育图书,举办了爱我中华为主题的文娱、演唱、讲故事活动,受到各界欢迎。
“情系西藏、关爱阿里”援藏活动
(人民网2011年11月24日电)由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和北京市于若木慈善基金会向阿里地区卫生局捐赠的价值20万元的医药已全部运抵西藏阿里,为当地农牧民送去了一份爱心。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北京市于若木慈善基金会主办的“情系西藏、关爱阿里”活动的第4年。阿里卫生局负责人表示,根据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北京市于若木慈善基金会和阿里地区行政公署签署的《关于扶助阿里地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协调会》和《关于为西藏阿里地区捐赠药品协议书》的内容,协调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自2009年11月16日起,每年向阿里地区捐赠一批药品,暂定5年,至今已向阿里捐赠了价值100余万元的医药。此外,在中爱联的大力帮扶下,在上海第二医大学和北京军区总医院免费为当地培养了20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此培训计划每年为阿里培训医务人员10名,暂定培训5年。
中爱联负责人表示,始终将此项活动作为推动东部与西部交流、扶助西藏地区建设与发展的一件大事来做,其“功在当前、利在长远”。医务人员,本着“主要卫生骨干重点培训,后备卫生人才强化培训,急需卫生人才抓紧培训,基层卫生人才加强培训”的原则,组织专门人员,制定专门计划,选派专门师资,实施专门培训,切实保证培训效果。
除此之外,中爱联还大力支援阿里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向阿里地区捐赠了价值80多万元的计算机电教室、10台电脑以及衣物、毛毯和发电设备等,为改善阿里地区学校的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使更多的农牧民孩子接受良好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
另外,记者还了解到,西藏阿里地区行署副专员阿巴松曾于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15年庆典之时特意赶到现场,对于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在阿里地区的关爱表示感谢。他曾在致辞中深情地说:“这一增进边疆民族团结的‘爱国工程’,惠及千家万户,受到了广大农牧民的由衷称赞,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推动了阿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贵会慈善活动的实施,极大解决了阿里农牧民群众缺医少药的困难,充分体现了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人道、博爱的组织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