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社科基金有哪些
A. 湖北社科院认可度
认可度高。湖北社科院建院于1978年6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5项,极力培育国家形高素质人才,得到社会的认可,其中院校内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占全院职工总数的60%,可见湖北社科院的地位以及社会对它的认可度。
B. 王雨辰的论文
王雨辰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专长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伦理学、环境哲学与环境伦理学。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国外社会科学》、《世界哲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光明日报》、《江汉论坛》、《学术月刊》、《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辑刊》、《道德与文明》、《社会科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等全文转载50余篇。出版个人学术专著《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哲学与文化价值批判:解读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合作出版著作5部。王雨辰教授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6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西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分别获得过湖北省第三届、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和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王雨辰教授在学术研究上强调原典和基本理论研究,强调理论研究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主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当坚持开放性和本土化的统一。
王雨辰教授信奉的人生格言是: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博士生招生方向: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 环境哲学与环境伦理学
硕士生招生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与流派研究
C. 陈少华的主要成就
1.电子出版物编辑平台与工具的研究(横向、1999年)
2.数据通信法规管理的研究(教育部、2000年)
3.加强网络出版的监管(新闻出版总署、2003年)
4.互联网管理的协调和平衡(国家社科基金、2006)
5.公众使用媒体的技术条件现状及对策研究(985工程子课题、2006)
6.网络学术出版研究(横向课题、2006)
7.传播学本科教育与专业建设研究(校基金课题,2006)
8.湖北省数字与网络出版发展规划研究(湖北省社科基金,2007)
9.现代传播与社会信息环境构建与优化(985工程子课题、2007)
10.三峡工程新闻传播信息库开发与应用研究(重大横向课题,2009) 1.陈少华. 加强电子出版物编辑审稿工作,提高电子出版物质量. 中国电子出版,1997年第1期。
2.陈少华. Internet网上出版及其技术平台.科技与出版,1997年第2期。
3.陈少华. Internet网际网与电子出版.中国电子出版,1997年第2期。
4.陈少华.电子出版物的选题策划.中国电子出版,1998年第4期。
5.陈少华.电子出版物制作与出版的合理分工.中国出版,1998年第9期。
6.田胜立,陈少华等.电子出版物概论.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
7.陈少华.大学出版对我国电子出版的早期探索.大学出版.2000年第4期。
8.陈少华.我国90年代早期电子出版的探索.中国出版.2000年第8期。
9.陈少华.电子(网络)出版的发展途径及其分析.耕耘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
10.陈少华(合著).数据通信法规管理研究报告.科研报告,2000年10月。
11.陈少华. 网络为版权交易提供了什么.中国电子与网络出版,2003年10月
12.寇晓伟、陈少华、熊澄宇、刘杰华等.加强网络出版的监管.见全国新闻出版系统调研工作小组办公室编: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新闻出版总署调研报告汇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13.陈少华.试论网络出版的基础、地位作用和形态特点.见田胜立主编:电子与网络出版探索与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14.陈少华,朱光喜.协同工作原理在网络出版中的应用.见田胜立主编:电子与网络出版探索与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15.陈少华.Research on the Usage and Protection of Copyright in the Development of Online Publishing.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Communication an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Brisbane,Australia,14-17 December 2004.
16.陈少华(参编).网络广告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17.陈少华,朱光喜. 网络出版传播中的协同问题及其研究.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8.陈少华,黄晓薇.现行评价机制对网络学术出版的影响与对策.出版科学. 2005年第6期。
19.舒永平、陈少华、鲍立泉.互动广告传播.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0)网络媒体的有效引导与管理(新闻前哨.2007年第2期)
(21)高校网络非线性编辑实验室的设计(中国有线电视,2007年第1期)
22.新媒体的个人化趋势与媒介管理和控制(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1期)
(23)网络媒介的公共领域(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3期,合著)
24.基于电子书与纸书互动的网上出版营销平台及应用(科技与出版,2007年第8期)
25.试论网络编辑及其专业化教育(中国编辑.2007年第2期)
26.信息科学视野下的传播及传播学研究探析(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8第3期)
27.2008年中国数字出版发展及阶段性特征分析(出版广角,2008年第12期)
28.2008年欧洲数字出版发展现状及趋势(出版广角,2008年第12期,合著)
29.数字网络媒体环境下出版概念及特征探析(见《中国新媒体传播学研究前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一)获奖出版物情况
1. 担任责任编辑的《数据库设计与实现》于1996年获电子工业部优秀教材一等奖。
2.担任责任编辑的《计算机科学概论》于1992年获电子工业部优秀教材二等奖。
3.担任责任编辑的《IBM-PC汇编语言与程序设计》于1996年获电子工业部优秀教材二等奖。
4.参与组稿的《计算机常用外部设备》于1996年获电子工业部优秀教材一等奖。
5.担任组稿和终审的电子出版物《办公室商业英语》获国家信息忠心1993年至1997年度多媒体光盘评测优秀奖,
6.担任责任编辑的《并行分布式程序设计》于1997年荣获湖北省“三优”图书“优秀图书编辑奖”二等奖。
7.担任责任编辑、主创人员的多媒体电子出版物《中国西部大开发》于2004年获国家电子出版物奖。
8.担任责任编辑的多媒体电子出版物《港澳回归》获2000年上海国际电子出版博览会优秀奖。
(二)获奖论文情况
1.《计算机软件保护难点及其解决途径的探讨》于1992年获湖北省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全国电子出版研究会论文一等奖。
2.《软件出版质量极其控制方法初探》于1992年获全国电子出版研究会论文二等奖。 1998年获湖北省优秀编辑称号。
2000年被推荐为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候选人。
从2001年起,连续四年被单位考核为校级优秀。
2003年并被评为华中科技大学“三育人”积极分子。
2004年担任责任编辑和开发负责人的《中国西部大开发》多媒体获国家电子出版物奖
D. 李波的科研项目
目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教研课题1项、校级课题1项。已经完成财政部、中国税务学会、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教育厅、中国证监会国际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多项课题任务。
主持或参与(包括完成或正在进行)的科研课题: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GL032,一般项目):“企业测算劳动报酬的指导性依据:一种调控初次收入分配的政策选择”(主持,2011.6)
[2] 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委托项目):促进创业:培育与优化市场主体对策研究(主持,2011.05)
[3] 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湖北省就业与再就业研究中心(招标项目):提高劳动报酬占企业收入分配比重对策研究——构建劳动识别及报酬测算的指导性指标(主持,2011.05)
[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美国著名高校创业管理课程内容与组织方式研究(主持:2009.10)
[5] 2008年度武汉市创新人才开发资金专项资助项目(武人[2008]84号,博士后创新专项,3万元):员工绩效考核网络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实施(主持,2008.12)
[6] 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湖北省就业与再就业研究中心项目(招标项目):高校毕业生创业带动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以湖北省为例(主持,2008.09)
[7]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08JHQ0048,一般项目):企业收入分配的基本结构与测算依据研究:一种四维企业产权视角(主持,2008.07)
[8]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8Y072,一般项目):高校毕业生创业促进政策研究(主持,2008.09)
[9] 武汉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053,一般项目):武汉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政策研究(主持,2008.08)
[10]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员会规划项目(委托项目):山东省新能源发展规划(2010-2020)(参与,2007.8)
[1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学院,中外MBA教育比较研究中心(招标项目元):哈佛商学院MBA创业管理课程的内容与运行模式研究(主持,2007.7)
[12]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一般项目):“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研究——以湖北省为例”(主持,2007.01)
[1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服务体系研究”(主持,2007.01)
[14] 湖北省人事厅博士后资助项目“核心员工绩效考核网络化研究:以长江通信产业集团公司为样本”(主持,2006.10)
[15]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5Q0036,青年项目):“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研究”(主持,2005.9)
[16] 湖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委托项目):“湖北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主持,2005.1)
[17] 湖北省人事厅博士后资助项目“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以长江通信产业集团公司为样本”(主持,2005.10)
[18] 武汉长江通信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研项目:“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武汉长江通信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证分析”(主持,2004.11)
[19] 湖北省教育厅委托项目:“湖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体系研究”(主持,2004.4)
E. 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研究生怎么样
1.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简介
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前身是湖北轻工业学院工业美术设计专业,创办于1978年,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在国内理工科院校中率先创办的设计学科之一。办学40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优秀设计与管理人才。仅在湖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担任学术领导的就有20多位;80余名毕业生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杭州、南京等城市知名大学中担任学术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大师级人物和成功的企业家也很多,如国际大奖获得者、现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终身教授陈放;湖北良品铺子食品公司董事长杨红春,全国规模和影响较大的品牌策划公司“力创”总裁周焰,业内具有较高声誉的“大业工业设计公司”总裁李小泉、盛光润等;知名设计师更是遍布全国,形成了“湖工大设计”的品牌效应,在设计产业界、艺术设计教育界拥有很高的美誉度。
学院创建以来,始终着重强调科研成果的完成,积极推行“注重观念,拓宽视野,突出创意,讲求实效”的办学理念,倡导“学必用,用必果”的实战模式,激励师生参与社会竞争,积极参加竞赛。
学院师生科研成果突出,近五年,学院先后获批国家社科基金4项、国家艺术基金6项,教育部社科项目5项;获批湖北省政府智力成果采购1项、湖北省教育厅哲学重点专项2项、湖北省社科基金4项、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60余项;科研到账经费超过1500万元.
近五年,拥有1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3项教育部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5项湖北省教学成果奖,1部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29部教材,33项省校级教改项目,60篇教学研究论文。学生获得全国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专业赛事奖项100多项。学生获得全国挑战杯金奖、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中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金奖、大广赛全国赛区二等奖、红点、IF等国家/国际级奖100多项,省级奖项400余项。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做出了显著贡献,普遍受到业内及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誉。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0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9人。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684人,研究生253人。
学科积淀深,架构全,设有4个专业:视觉传达、公共艺术、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致力于打造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设计学院。拥有学术硕士学位点和专业学位硕士点。
在学科向前发展的同时,学院努力改善办学环境,建成了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综合实验楼、计算机机房、图书馆、多媒体教室和学术报告厅。满足了艺术设计现代化的教学和科研。2005年学校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在校本部新建了先进的艺术设计大楼,建筑面积达3万平米,2007年8月艺术设计学院已完成了从分部到本部的教学转移,艺术设计教学实验大楼投入使用。目前,我院在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在省内被公认为一流的领先地位,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处于先进水平。
2.艺术设计学院各专业招生简章及参考书
1305设计学(学术硕士)参考书:
688 设计理论(一)
世界现代设计史(第二版) 王受之 编,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5 版;
中国工艺美术史 田自秉 著,商务印书馆 2014 版;
中国建筑史(第七版) 潘谷西 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5 版;
艺术概论(第二版) 孙美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988 设计基础
3 小时设计与创作,无指定教材
135108 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参考书:
695设计理论(二)
世界现代设计史(第二版) 王受之 编,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5 版;设计概论新编 赵农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 版。
989专业设计
专业设计 3 小时设计与创作,无指定教材
内容来源: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官网&2022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F. 湖北美术学院是几本
湖北美术学院是一本。湖北美术学院简称“湖美”,是中国华中地区唯一的一所多学科门类与多学历层次的高等美术学府,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中国独立设置的八所美术学院之一。
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20年的武昌美术学校,后定名为“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简称武昌艺专),“武昌艺专”是中国现代第一所私立艺术教育学堂;1949年,武昌艺专并入中原大学,之后又并入湖北教育学院和华中师范学院;1971年易名为湖北艺术专科学校。
院系设置
截至2019年1月初,湖北美术学院共设有中国画系、油画系、版画系、壁画与综合材料绘画系、雕塑系、设计系、服装艺术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系、工业设计系、水彩画系、美术学系、动画学院等12个院系,及视觉艺术基础部、公共课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开办21个本科专业,33个专业方向。
根据2019年1月初学校官网显示,湖北美术学院拥有国家社科基金123项,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8项,创新团队项目1项。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共有123项获准立项资助,其中重点项目8项,一般项目59项,青年项目40项,西部项目16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共113项,其中艺术学仅6项;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全国共立项43项。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湖北美术学院
G. 国家级和部级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都有哪些
你知道的是《华侨华人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研究》还是《后危机时代全球分工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社科项目
H.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包括那几个专业,学校网站学院简介怎么没有相关介绍有点急,望详细解答,谢谢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历史学系 思想政治教育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由原人文学院教师组建的校二级教学单位,其主旨就在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学院设有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二个系,六个教研室。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高学历的教师队伍。目前有专任教师51人,专兼职教授共15人(博导5人),副教授22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21人,在读博士3人,有博士后工作经历的2人。学院除了承担全校的“两课”教学外,还有研究生教育,现有八个硕士学位点,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门史、中国近现代史。
学院的科研机构现有中共党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所、台湾研究所。同时,由校党委书记徐敦楷教授为院长,王雨辰教授、程启智教授、何捷一教授为副院长的“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研究院”挂靠在马克思主义学院。该研究院以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学位点为依托,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特别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起步较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易克信研究员担任兼职教授,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点讲授“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1992年从武汉大学哲学系引进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专门人才。2006年以“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为第一研究方向,分别获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授予权”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硕士授予权”。学科点注重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和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特别擅长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带头人王雨辰教授担任“中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学术骨干为吴宁教授、陈食霖教授、郭剑仁副教授等。
近年来,承担和完成了4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项、湖北省社科基金3项。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在《新华文摘》、《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共党史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国外社会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学术月刊》、《社会科学战线》、《光明日报(理论版)》等报刊上发表论文近100篇,大部分论文被转载,受到国内学界的关注。
哲学院: 哲学系 政治学系
哲学院现设哲学系和政治学系,学院师资队伍雄厚,现有教职工43人,其中专任教师32人,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18人,已经获得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28人,学院教师主要来自全国重点大学中的名校,具有较好的学缘结构和学术结构。
学院学科设置齐全,现设有哲学和国际政治两个本科专业,拥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和企业伦理学博士点,兼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外国哲学、逻辑学、社会学、政治学、比较政治制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和外交学10个硕士学位点,具有较好的人才培养平台。
学院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自2004年以来,全院教师在《哲学研究》上发表学术论文15篇,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动态》、《国外社会科学》、《欧洲研究》以及《国际政治与经济》等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在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7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和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9项,科研成果多次获省部级奖励。
学院注重学术交流。自2004年以来举办“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等全国学术研讨会4次;聘请著名哲学家原武汉大学校长陶德麟教授、复旦大学俞吾金教授、南京大学张一兵教授、武汉大学汪信砚教授为兼职教授。
学院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通过学科建设和强化科研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具备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条件。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新闻传播学系 中国语言文学系 艺术系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成立于2004年9月,其前身是成立于1997年的中南财经大学新闻系,它的源头则可以追溯到1948年中原大学创建之初设立的新闻专业。学院现设新闻传播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系和艺术系,拥有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所、文化传播研究所、涉法文学研究所、中日韩动漫研发中心等四个研究所和图书馆分馆及新闻广播电视实验中心等教学和科研机构....
没有人文学院的啊。想学中文的话就是新闻学院了。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才从哲学院分出来的。要么还有就是外国语学院了,分英语,日语和法语。其他的差不多就是经济法律类的了。你要看就到学校网站院系设置里面看院系的简介吧。。。。。。
I. 刘筱红的学术科研
刘筱红老师致力于政府治理与社会政策研究,尤其关注农村妇女发展与公共政策领域。近年来先后主持了十余项国内外科研项目,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写出调研报告多篇,具有较高的决策咨询价值。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有关农村妇女研究的论文数十篇,学术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励。 1.国内项目(部分)
(1)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四化同步”发展背景下的农村留守妇女家庭离散问题治理及公共政策研究》(2013);
(2)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新四化”背景下湖北省农村留守妇女生存与发展状况调查及政策建议》(2013);
(3)湖北省重大调研课题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进城务工女性的城镇融入问题研究》(2013);
(4)湖北省社科院年度资助项目:《市民化转型中的群体性焦虑:进城务工女性的心理调查及干预行动》(2013);
(5)湖北省妇联委托项目:《湖北省农村留守妇女状况调查与政策建议》(2012);
(6)湖北社科基金:《湖北省农村留守妇女状况调查与政策建议》(2012);
(7)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妇女在农村发展中的地位、角色变迁及公共政策研究》(2008);
(8)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三峡库区妇女儿童移民的生存、发展及权益保护》(2005);
(9)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农村妇女在村委会选举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2002);
(10)广州省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项目:《农村进城务工女性的市民化问题、治理对策及行动研究》(2013).
2.国际项目(部分)
(1)加拿大基金项目《终止对农村贫困地区老年妇女暴力侵害的政策干预与行动支持》(2013);
(2)联合国社会性别研究和倡导基金项目《进城务工女性的心理健康与自杀防范》(2011);
(3)福特基金项目《县乡女人大代表能力建设》(2011);
(4)联合国妇女发展署项目“将社会性别纳入村民自治主流”(2006) 出版书目(部分)
1.《村庄治理中的女性:角色、地位与制度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妇女角色与地位变迁研究——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的观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
3.《管理思想史》,科学出版社2012年;
4.《北京大学校长胡适》,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
5.《张舜徽与清代学术史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6.《二十世纪中国老学》,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
论文及社会反响
刘筱红教授在《妇女研究论丛》等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部分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15份咨询报告被国家级、省部级党政决策部门采纳。其中,《进城务工女性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心理干预报告》,联合国妇女发展署出具采纳意见书,称“项目提出的进城务工女性心理健康干预模式有较大的实践意义,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J. 湖北美术学院是985还是211学院
湖北美术学院不属于985大学,也不属于211大学。
211和985的区别
211工程,即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
985工程,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985工程一期建设率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始实施。
学院简介
湖北美术学院简称“湖美”,是中国华中地区唯一的一所多学科门类与多学历层次的高等美术学府,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中国独立设置的八所美术学院之一、全国首批32所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教育试点单位之一,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湖北省2011计划”牵头高校之一。
艺术研究
学校下设有2个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省级研究中心和6个校级研究所。
教学建设
根据2019年1月初学校官网显示,湖北美术学院拥有国家社科基金123项,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8项,创新团队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共有123项获准立项资助,其中重点项目8项,一般项目59项,青年项目40项,西部项目16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共113项,其中艺术学仅6项;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全国共立项43项。
文化传统
学校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学校徽志是圆形徽标,内圆以蓝色为底色,上有湖北美术学院昙华林校区大门图案,下方“1920”字样代表学校建校时间;外圆上方为“湖北美术学院”英文大写,下方为“湖北美术学院”中文。学校徽章为题有校名的长方形铜字证章。
211工程简介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使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以及一批重点学科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成为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
其中,一部分重点高等学校和一部分重点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学校和学科的先进水平,大部分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上取得较大成绩,适应地区和行业发展需要,总体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起到骨干和示范作用。
目前,211大学依然受到广泛关注,毕竟能够入选211工程的大学,说明其办学实力已经得到了社会和教育部门的认可,也算是比较好的大学了。
(10)湖北省社科基金有哪些扩展阅读
985工程,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985工程一期建设率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始实施。
985/211工程的不同
定义不同
985大学即参加“985工程“的大学,即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211大学即参与“211工程”的大学,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实施时间不同
1999年,“985工程”正式启动建设。
1995年11月,211工程正式启动。
涵盖大学不同
985大学都是211大学,但211大学不一定是985大学。
建设内容不同
“985工程”建设任务为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建设、条件支撑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五个方面。
“211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整体条件、重点学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大部分。
“双一流”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First-class-universities-and-disciplines-of-the-world)的简称,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和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首轮建设学科名单。第二轮建设名单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将探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建设体系作为重点之一,引导建设高校切实把精力和重心聚焦有关领域、方向的创新与实质突破上,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