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基金经理投资这么厉害
❶ 基金经理朱少醒为什么那么厉害他管理基金有什么秘诀
像这一支基金的盈利能力也是非常突出的,尤其是12年年化收益率22%,这个收益率,和巴菲特的不相上下,基本可以说是中国版巴菲特了。可想而知,在基金管理上,朱少醒的级别可以说是非常高的了,而且对于他执掌的基金收益和操盘来看,确实是能力非常出众的。而且,他也是我见过最专一的基金经理。从2005年管理富国天惠开始,到现在2020年,一共15年了,一直都没离开过。 在长达十几年的任职期间,任职年化收益率22% ,是为数不多的几只,能做到10年10倍收益率的基金。
总的来讲,厉害之人自有其厉害之处,朱少醒的出众不仅仅是管理基金的能力,更多的是他的专一、认真、有胆识,当然他也有一些其他方面的缺陷,人无完人,不过相比于他的成就来看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❷ 很多人投资基金,这个基金的回报率为什么这么高
贷币基金。我项目投资中国最早的基金便是贷币基金。2013年支付宝钱包发布余利宝以后,让我了解了什么是货币基金。从那以后,贷币基金便是我资产的配置首选(不仅包含余利宝)。挑选贷币基金看中的是它低风险和稳定收益,当然也包括其所使用的便利性。发展战略封闭式基金。这也是前一两年新发行的一类基金,封闭期有三年。我喜欢繁华,爱投资新品,因此在并没有弄清楚它是做什么的前提下,就投资了一点点资产去试水。
基金回报的高,是来自长时间累积,投的是一个周期起伏种类,等待的是一个周期收益,不论是工作中,项目投资,工作发展,短期内发大财,短期内成功的,来的英文也快,去的也快。全是长期性累积,一个人要从工薪族迈向财务自由,最先就要在领悟了充足本钱后,看对发展趋势,做一个周期性的项目投资,才有可能实现财富自由,例如十年前进到腾讯官方工作中累积,不断拥有腾讯股票的那些人,没有那么多的一夜暴富,是一点点累积,看对发展趋势后获得的回报。
❸ 为什么基金经理是炒股最专业的还有很多基金亏很多钱 是基金经理不行还是上市公司多次利空 但行情再差也
市场是复杂体系,基金经理一般学历非常高,但不代表炒股最专业,肯定有亏钱的基金经理,比方学法律的,都是有名大律师?不是吧。一个道理的。第二,市场不行的时候,谁是基金经理也不好使呀,什么叫“蚍蜉撼大树”?市场不是赚钱的市场,“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熊市时,所有基金都会亏钱,要明白基金经理不能掌控市场“大势”,市场大势不是由他决定的,就好像一个人决定不了世界改变。三,基金经理有时为了某些因素不得不选择市值大的股票,“身在江湖,身不由己”受职业限制,因此基金持有股未必一定是业绩最好,有时也可能遭遇上市公司利空,这些因素都是存在的。如果会看股票,首先看持仓股票而不是看基金经理,但如果会看股票,完全可以自己组合基金。净值10以上的基金相差那么大?市场有轮动的效应,不是每个板块在每年都有发挥,像新能源汽车,去年有发挥,之前都不行。
❹ 基金能不能赚到钱,基金经理的作用有多大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基金是一定可以赚钱的,或者说只要你把时间线拉长,基金基本上都是可以赚钱的,但是很多人的问题就在于很多人并没有足够的基金知识,甚至没有一些基本的理财知识,对于这样的一些群体来说,他们买基金很有可能是会亏钱的,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买,什么时候应该卖。
现在很多人都特别喜欢去买基金,也可以说从去年下半年以后很多人都第一次认识到了基金,对于这样的一个情况,只能说现在的散户越来越多,以至于很多投资者都是一些新手,甚至有一些90后都开始进行投资了,这样的情况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他们都没有基本的理财知识,同时也不知道市场的投资是怎么回事,如果这样贸然进入市场,很有可能会血本无归。
基金能不能赚钱?
基金当然是可以赚钱的,而且可以说基金是一个比较稳妥的投资方式,因为很多人并没有足够的理财知识,所以在他们直接进入股市的时候,很可能不知道怎么样做,基本上是没有任何胜算的。那么对于这样的新手来说,他们就可以通过基金的方式来进行投资,因为每一个基金都是几十只甚至是上百只股票的综合,所以就平摊了风险,同时基金也是由专门的基金经理来管理的,对于这样的一个专业人士,他们会比你更加懂得怎么样去进行投资。
❺ 你知道基金为何这么赚钱吗买基金会有哪些风险
说起今年最火热的投资理财渠道,那肯定是非购买基金莫属了。不仅有当了多年韭菜散户的老股民终于想开,把钱交给专业的基金经理来打理;还有不少投资小白们看到基金的收益率而眼馋进场。这不你看,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基金、A股这些字眼上了多少次微博热搜;新推出的基金也是规模一个比一个大,更夸张的是他们还能募集满资金,足以看出大家理财信心之高、资本市场尤其是基金业务之火热程度。
当然,有句老话叫“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基金作为被分类为高风险的投资手段自然也很有可能会亏损。不少水平不太行的基金经理所管理的票长期处于低收益率甚至是负收益的情况之中。不过,长远来看,只要你拿的住票、耐得住寂寞、适当在低位进行补仓的话,基金还是个比较稳定的投资手段。
❻ 基金经理不是个个都很厉害么,怎么亏损的还不少呢!!
问题很好回答。他们搬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理论层面上的,只有实践才能证明一个基金经理合格与否。打个比方,如果一个文化程度很差的的人,在股票市场有很丰富的经验和对股票有很深的造诣,那么,他管理基金的能力不一定比那些有着高文凭的基金经理差,也就是说,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就是实践。
另外,中国的基金不但在交易时要收取基民的手续费,同时,只要你持有基金,他们还要收到管理费,这样,如果某基金不赚钱,那么它还是扣除每天的管理费,所以,基金只有大规模盈利才能保证基金净值的上升。这不比自己玩股票,赔了就是赔了,而买基金不同,如果工、赔了的话,不但要赔钱,还要给基金公司交管理费,等于是雪上加霜。中国的基金有时候还会出现与私募串通帮私募接高位股票的事情。还有的时候,基金的净值不是算出来的,而是开会开出来的,例如说,某天股市大涨,某基金公司可以先不公布他们的净值,而是先看看其它基金公司公布的相应净值涨了多少,如果别人涨了2%,那么该公司也会公布出2%左右的上升,其实当天他们可能净值升了5%,在这种情况下,剩余的3%就被基金公司私吞,毕竟净值到底是多少,别人根本就不知道,只有基金公司自己清楚,他们说是多少就是多少,反正亏的还是基民的钱。
因为中国基金业现在缺乏的不仅仅是经验,更主要是道德上面的约束,造成了中国的基金业水平不一。
❼ 基金经理那么牛 为什么还要靠佣金赚钱
大家在买基金的时候,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疑问,基金经理那么牛,为什么还要靠佣金赚钱?
对于这个问题,三思君觉得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
1.基金经理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个团队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投资者会问,不是说投资主动型基金的核心就是看基金经理吗?基金经理的能力强,那么这只基金未来表现好的概率,也就高很多。
为什么现在又要强调团队了呢?
其实基金管理人在做投资时,都是高度分工的。一只基金从成立、交易、投资、研究、信息披露等环节都是由不同的团队分工合作的。所以一个人,是很难同时完成上述环节的。
就说投资标的的选择吧。
作为一只基金,你不可能只买3—5只股票吧,最少也要20多只,甚至多的时候有几百只。
这几十只股票的实地调研、与公司管理的接触、公司的定期报告等,都要了解一下吧,而且由于国家宏观面或公司基本面的变化,你也要跟踪吧,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这些的。
2.离开团队,意味着失去了平台的“资源”
当基金经理离开团队选择单干时,也就失去了平台的很多“资源”。比如券商提供的服务,行业专家提供的意见等。同时也意味着,一个人要做的事情比以前有团队时,多了很多。
所以有些选择单干的基金经理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其业绩并不如人意。
比如像曾经的“公募一哥”王亚伟,在管理华夏大盘精选基金(000011)的6年126天的时间内,这只基金的净值上涨了11.95倍。最后让这只基金成为了国内首只累计净值破10元的基金。
说实话,业绩无可挑剔。
然而这位昔日“公募一哥”,转战私募以后,其管理的私募基金竟然出现了清盘的事件。
虽然三思君不敢说这完全就是失去了平台的“资源”所导致的,但也不能说,一点影响都没有吧。
好了,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很多投资者都关心的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END -
❽ 同样是炒股,基金经理能赚钱,为什么散户炒股总是亏钱呢
因为股票市场对赌的本质,散户持有的资金量和基金能调动资金体量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所以这也导致了基金赚钱容易而散户炒股容易亏钱的现状。
❾ 不到2年赚122%,南方基金为何这么厉害
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为国内首批获中国证监会批准的三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成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行业的起始标志。南方基金继发起、设立、管理国内首只证券投资基金之后,又首批获得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资格。目前,公司业务覆盖公募基金、全国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基金、一对一理财、一对多专户理财。公司管理者17只公募基金,4个全国社保基金组合,企业年金签约客户超过70家。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包括15只开放式基金和2只封闭式基金,覆盖股票、债券、保本、货币市场基金等各种风险收益。
公司从事基金的发起、发行、设立与管理业务,吸收、培养了一支高度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公司现有员工190多人,硕士以上学历超过55%,近70%的员工具有5年以上证券从业经验,超过30%的员工具有海外学习与工作经验,成为公司持续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
❿ 基金经理那么牛,为什么还要靠佣金赚钱
大家在买基金的时候,可能都有这样的疑问,基金经理那么牛,为什么还要靠佣金赚钱?
对于这个问题,三思君觉得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
1.基金经理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个团队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投资者会问,不是说投资主动型基金的核心就是看基金经理吗?基金经理的能力强,那么这只基金未来表现好的概率,也就高很多。
为什么现在又要强调团队了呢?
其实基金管理人在做投资时,都是高度分工的。一只基金从成立、交易、投资、研究、信息披露等环节都是由不同的团队分工合作的。所以一个人,是很难同时完成上述环节的。
就说投资标的的选择吧。
作为一只基金,你不可能只买3—5只股票吧,最少也要20多只,甚至多的时候有几百只。
这几十只股票的实地调研、与公司管理的接触、公司的定期报告等,都要了解一下吧,而且由于国家宏观面或公司基本面的变化,你也要跟踪吧,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这些的。
2.离开团队,意味着失去了平台的“资源”
当基金经理离开团队选择单干时,也就失去了平台的很多“资源”。比如券商提供的服务,行业专家提供的意见等。同时也意味着,一个人要做的事情比以前有团队时,多了很多。
所以有些选择单干的基金经理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其业绩并不如人意。
比如像曾经的“公募一哥”王亚伟,在管理华夏大盘精选基金(000011)的6年126天的时间内,这只基金的净值上涨了11.95倍。最后让这只基金成为了国内首只累计净值破10元的基金。
说实话,业绩无可挑剔。
然而这位昔日“公募一哥”,转战私募以后,其管理的私募基金竟然出现了清盘的事件。
虽然三思君不敢说这完全就是失去了平台的“资源”所导致的,但也不能说,一点影响都没有吧。
好了,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很多投资者都关心的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