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基金收益多少
A. 原来他们才是公募基金的佼佼者:年年跑赢沪深300指数的基金
沪深300指数是国内最出名的指数之一,它由300只来自沪深两市的代表性好,流动性高,交易活跃的样本股组成,是反映沪深两市整体走势的“晴雨表”,能够反映市场主流投资的收益情况。
根据东财数据,全市场6269只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有3306只基金的业绩基准是由沪深300指数构成的。
可是你知道吗?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沪深300指数,年年跑赢它的几乎寥寥无几!
我们先看沪深300指数最近10年的涨幅:
其中2014年收益最高,51.66%!
连续10年跑赢沪深指数的基金有吗?很可惜,没有!
那我们把标准放低点,最近连续五年跑赢沪深300指数的,六千多只基金,你猜有多少只呢?仅有21只!
唔,21只也不少了,那再增加点时间?最近连续六年从2014年-2020年跑赢沪深300的基金有多少只呢?就2只!
好吧,肯定是沪深300指数在2014年开挂了,超常发挥了。我们把2014年剔除,2013年-2020年(不含2014年)果然,跑赢沪深300的增加到18只:
当然,这个结果你会发现有一个问题,即有些基金经理早就变更了,根本不完全是自己任期内的收益。
况且,15年以前的优秀基金经理确实很少。
所以,如果再加一个条件,在基金经理任期内,年年跑赢沪深300指数的,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呢?
基金经理16年年内任职,所管理的基金在2017年-2020年年,这四年都跑赢沪深300指数的, 一共有53只。
而这四年每一年业绩都在同类排名1/4 的只有3只偏股型的基金:
注:收益标红标明高于平均值。
如果把标准稍稍放宽点, 四年当中有三年的业绩都在同类排名前1/4 的,一共10只,分别是两类:
股票型:
灵活配置型 :
基金经理15年内任职,所管理的基金在2016年-2020年这五年都跑赢沪深300指数的, 一共有40只。
五年每一年业绩都在同类排名前1/4 的只有1只偏股型的基金:
标准稍稍放宽, 五年有四年业绩排名同类前1/4 的只有4只:
股票型:
偏股型:
平衡型:
基金经理14年年内任职,所管理的基金在2015年-2020年,这六年年年跑赢沪深300指数的, 一共有 7只。六年都排在同类前1/4的没有。
六年有五年在同类排名1/4 ,有且只有1只:
基金经理13年年内任职,所管理的基金在2014年-2020年,七年每年跑赢沪深指数的没有,去掉2014年,则有3只 :
而这七年间排名同类前1/4的仅有其中两年,不再单独列出。
基金经理在12年年内任职,所管理的基金在2013年-2020年,这八年都跑赢沪深指数的基金的,没有,去掉2014年则有2只:
最近大名鼎鼎的张坤和萧楠毅然在列。
其这几年的同类排名情况如下:
继续往下看:
基金经理在11年任职, 所管理的基金在2012年-2020年,连续九年跑赢沪深300指数的基金没有,去掉2014年则有一只 :
排名情况:
基金经理在2010年年内任职, 所管理的基金在2011年-2020年,连续十年跑赢沪深指数的基金没有,去除2014年则有一只:
排名情况:
估计到这里,肯定有小伙伴会说,既然都跑不赢沪深300指数,那我直接买沪深300指数,岂不是最佳?
迦南只能说,这也是一种投资的办法。但是你会发现时间越往前,基金经理越少,连任至今的就更少,这是导致样本无法科学地评估基金原因之一。
另外,由于每一年能跑赢沪深300指数基金的主动型基金不在少数,我们要做的是去争取选出这一批优质的基金,而不是满足于获得一个沪深300的平均回报。
最后,从15年开始,有不少优秀的新生代经理开始任职,比如交银的王崇、杨浩,工银的袁芳,中欧的周应波等等。至少目前他们还是能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的。
这个另类的选基方法,有没有让你耳目一新,思路豁然开朗呢?这种方法是不是又选出来一批优秀的基金和基金经理呢?
是的话,来个赞!
B. 国内真的没有比朱少醒更厉害的基金经理吗
有,肯定有,只是朱总从业时间长,管理富国天惠成长(161005)15年,15年收益20倍,平均年化收益20%以上,这就是朱总的厉害之处,以至于现在受到很多人的推崇。
为什么我们觉得没有比朱总更厉害的基金经理,这得先从我们的选基方法说法。
通常我们选基金,为了安全起见①一般看基金经理从事的时间,挑从业时间长的,至少3-5年,这种比较有经验,经过一轮牛熊市场的考验更好。②光是管理基金时间长没有,还得有业绩的衬托才行啊!选从业时间以来收益高的,回撤小的。
这样一看,朱总完全符合条件啊,从业时间长,收益率奇高,这样一看,基金一哥啊。
换个角度来看,15年前,谁又知道朱总有今天这个成绩,他当时应该也没有这么显眼吧。
在今天,如果我们将时间拉长到以后5年、10年甚至15年,再来对比一下期间的成绩,谁又敢保证第一是朱总。
目前,中国公募基金目前基金经理一共2000多人,谁能知道这其中会不会再出现一位大牛。
最牛基金经理朱少醒,最厉害的一点就是,从业时间足够长,公募开放式基金2001年9月诞生,到现在也就19年多点,朱少醒入行15年,平均年化22.47%,按照入行时间来看,他就是A股市场公募基金第一人,没人能和他平起平坐。
不过有几位基金经理虽然从业时间比朱总略短,但是年化回报却比他高,这几位也同样是公募基金的国宝级基金经理。
睿远基金傅鹏博同样也是公募基金的老将了,从业时间11年,虽然资历比朱少醒短一些,但年化回报达到24.53%,比朱总还高出两个点,19年三月份开售的睿远成长,募集资金达到了600亿的惊人数字,当时创造了公募基金有史以来的最高募集规模。
易方达张坤,清华大学毕业,2012年开始管理的易方达中小盘混合,8年时间创造了782%的成绩,近5年排名前三,如果可以继续保持现在26%的年化回报,也是有希望超过朱总的名星基金经理。
泓德基金王克玉,从业10年,年化回报23%,对基金的最大回撤控制的非常到位。
纵观投资界,巴菲特的年化收益也就是在21%,重要的是他可以一直保持,复利之下可以让他坐稳富豪榜前几名,由此可见保持长期稳定的复利回报有多么的重要。
还有不少明星基金经理,比如董承非.谢治宇.萧楠等等…他们的年化回报都在20%左右,长期持有就应该选择这些长期表现优秀的基金经理。
像朱少醒、傅鹏博、谢治宇、董承非、张坤、萧楠、曹名长、周蔚文、周应波、何帅、王浩、王崇、傅友兴、冯明远等人都是基金界响当当的人物。而朱少醒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几乎十几年只管理富国天惠这一支基金,而且年化收益还有十几个点。
C. 100万买基金一年收益多少一算就清楚!
基金是当下比较热门的投资品类之一,一方面基金投资门槛较低,钱多钱少都可以尝试,另一方面不同基金的预期收益、风险差异很大,无论是保守型还是激进型投资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那么100万买基金一年预期收益多少?货币基金主要投资于短期货币工具,例如银行定期存款、国债等等,这些投资品的风险都很小,但预期收益也不高,所以货币基金的整体预期收益率也不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平均为左右,也就说100万货币基金一年的预期预期收益在25000元左右。
不过货币基金的实际预期收益是根据万份预期收益来计算的,例如某基金当日万份预期收益为那么意味着1万元货币基金当日实际预期收益为元,100万一天的实际预期收益为元。
2、债券基金
债券基金主要投资于债券,也有少部分投资于股票,股票投资比例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基金的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低。
但整体来说债券基金的预期收益率不高,2019年债券基金平均预期收益率在6%左右,所以100万买债券基金一年的预期预期收益大约60000元。
3、股票型基金
股票型基金大多投资于股票,因为股票属于高风险产品,所以股票型基金的风险和预期收益也要明显高于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
2019年股票型基金整体表现较高,平均预期收益率达到30%以上,如果照此计算,那么100万买股票型基金一年的预期预期收益大约为300000元。
不过这只是按平均数计算的预期预期收益,实际上并不是每只基金都会盈利,尤其是股票型基金,本金亏损的风险也很大。以上关于100万买基金一年预期收益多少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温馨提示,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D. 36位明星基金经理,业绩到底有多牛
整理了36位在市场上得到认可的现任明星基金经理。下面的36位基金经理都是各家基金公司的“台柱子”。通过对其管理的基金、相应基金的 历史 表现进行分析,挑选出我认为投资风格稳健,选股能力强、风险控制能力强的基金经理,后续会持续对文章进行更新,加入更多的优秀基金经理。
这36位明星基金经理分别是:(2020年7月,上证指数3200+时统计)
1.张坤(易方达中小盘混合,7.8年回报481%,平均年化25.3%)
2.萧楠(易方达消费行业,7.8年回报346%,平均年化21.2%)
3.陈皓(易方达科翔混合,6.2年回报376%,平均年化28.5%)
4.谢治宇(兴全合润分级混合,7.5年回报508%,平均年化27.2%)
5.董承非(兴全趋势投资混合,6.7年回报273%,平均年化21.8%)
6.傅鹏博(兴全 社会 责任混合,9.2年回报427%,平均年化20%)
7.周应波(中欧时代先锋,4.7年回报218%,平均年化28%)
8.周蔚文(中欧新蓝筹混合,9.2年回报392%,平均年化17%)
9.葛兰(中欧医疗 健康 混合,3.8年回报210%,平均年化35%)
10.魏博(中欧盛世成长混合,7.3年回报392%,平均年化24.5%)
11.何帅(交银阿尔法核心混合,4.8年回报206%,平均年化26%)
12.杨浩(交银新生活力灵活配置,3.7年回报180%,平均年化32%)
13.王崇(交银新成长混合,5.7年回报314%,平均年化22.1%)
14.朱少醒(富国天惠成长混合,14.7年回报1705%,平均年化21.8%)
15.毕天宇(富国高端制造行业,6.1年回报205%,平均年化20%)
16.傅友兴(广发稳健增长混合,5.6年回报155%,平均年化18%)
17.刘格菘(广发双擎升级混合,1.7年回报232%,平均年化105%)
18.刘彦春(景顺长城鼎益混合,5年回报213%,平均年化25.5%)
19.余广(景顺长城核心竞争力混合,8.6年回报398%,平均年化20.5%)
20.雷鸣(汇添富成长焦点混合,6.3年回报346%,平均年化27%)
21.王栩(汇添富美丽30混合,7.1年回报254%,平均年化19.1%)
22.程洲(国泰聚信价值优势混合,6.6年回报345%,平均年化25.5%)
23.周伟锋(国泰价值经典混合,6.3年回报253%,平均年化22.1%)
24.张慧(华泰柏瑞创新升级混合,6.2年回报319%,平均年化26%)
25.方纬(华泰柏瑞价值增长混合,5.6年回报260%,平均年化25.9%)
26.陈一峰(安信价值精选股票,6.2年回报300%,平均年化25.1%)
27.杨明(华安策略优选混合,7.1年回报262%,平均年化20%)
28.孙伟(民生加银策略精选,6年回报412%,平均年化31.2%)
29.张峰(农银汇理行业领先混合,4.8年回报183%,平均年化24%)
30.梁浩(鹏华新兴产业混合,9年回报369%,平均年化18.7%)
31.曲杨(前海开源沪深港优选,4.2年回报243%,平均年化33%)
32.杜猛(上投摩根新兴动力混合,9年回报403%,平均年化19.9%)
33.冯明远(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3.7年回报212%,平均年化36%)
34.李晓星(银华中小盘混合,5年回报180%,平均年化23%)
35.丘栋荣(汇丰晋信大盘A,3.6年回报200%,平均年化35.3%)
36.林鹏(东方红睿丰混合,5.6年回报219%,平均年化22.5%)
E. 周应波,袁芳,王崇,杨浩四个基金经理选2个,怎么选
袁芳和杨浩。
袁芳,袁芳持股分散,行业均衡,下跌回撤小,增长也不错。
王崇和杨浩比较类似,同一家基金公司,同比业绩和风险,我个人觉得杨浩更好一点。
周应波能力范围还是集中在 科技 成长这一块,我个人觉得投资范围小于袁芳。
很不幸,我重仓三个!都是好基金经理!!
为啥没选王崇呢?!因为我姓杨[呲牙][呲牙][呲牙]
杨浩跟王崇都属于均衡成长!但是杨浩扛撤厉害啊!!交银定期支付双息平衡出了名的抗回撤!而且赚的也不少!当然我看了下,杨浩的交银新生活力没有PK过王崇的交银新成长。
但是他们都是好基!!
周应波擅长 科技 ,袁芳擅长自上而下选股!
要激进的话就选袁芳跟周应波!
要稳点,就踢了袁芳大美女!原因就是袁芳的换手率太高了!!换手率越高风险性就越高!!
用周应波跟交银二剑其中任选一剑!!
6月1日晨。
基金实盘记录,今年盈亏额:+19004元。
股票实盘记录,今年盈亏额:+6184元。
昨天大A上涨,5月大盘中阳。各大盘指数月线收盘价创2015年以来新高!!![舔屏]
隔夜mei股休市。隔夜A50波动较小。昨日下午宣布提高外hui存kuan准备jin率,个人认为本消息对大盘影响不大,目标是减缓ren民bi的升值速度。
回到问答,这四位基金经理我都非常认可。杨浩今年的业绩不太好,往年业绩很稳定,我还是会继续长期持有。袁芳、周应波和王崇往年和今年的业绩都不错。大家看附图的图一下方,能看到袁芳和周应波的基金是我的重仓基[微笑]。
4位优秀的基金经理我都持有,王总和周总我分别持有70多万的市值,杨总我持有30多万,袁总我持有10多万。你们应该是明白的。成年人大多都是不选择的。
都是靠天吃饭,股市好都牛,股市差都惨!哪里有真正的牛人哦,否则那么幸苦做基金经理这个职业干嘛?自己炒股老早发财了,还上什么班?
我手头上正好有一组同时定投这四位基金经理管辖的基金的数据可以说明问题。我从今年春节后开始,设了每周六个基金同样金额的定投,其中包括这四位基金经理管的基金。这段时间逢大跌,我手动加仓,同一时间加了同等金额,总共定投+购买了16次。他们的基金目前的收益率可以说明一点问题。袁芳为7.41%,王崇为2.7%,周应波为2.65%,杨浩为-0.17%。袁芳的大幅跑赢,两个半月,与最低的杨浩收益率差了7.5%。
他们四个都是不错的基金经理,我持有周应波与杨浩的基金很久了。如果一定要从四个基金经理要选两个,我 主要看收益率 。他们 在控制回撤方面都差不多 ,经过了这一轮大跌,我觉得回撤不一定说明很多问题。他们 四个的经验都差不多,都是五年多左右。而且都是在大的基金公司,公司投研支持都应该很充分。 推荐袁芳,放弃杨浩。王崇与周应波中选一个,看个人偏好。周应波的基金偏 科技 ,风格较为极致,波动性大一些。去年年中在新能源车调整期间,他表现也很低迷。年底新能源车爆发时,他表现不错。感觉王崇更加稳一点。喜欢稳的童鞋可以选王崇。
袁芳我春节前才开始买她的基金,春节后的表现很不错。春节后大跌,她宣称不控制回撤,她的回撤确实不小。但她的基金在市场渐渐企稳之后,净值回血也比较快。她跑赢了谢治宇4个多点呢。我挺喜欢她非常清楚她自己在做什么的笃定与自信。
我个人选择的是王崇和杨浩,另外还选了朱少醒,董承非,谢治宇,何帅
当然周应波!其他三个不认识!
只有周应波管的基金,没有其他三人的。感觉周应波能力强,在上半年的大跌调整中,周的基金也非常抗跌。去年10月为蚂蚁上市成立的五只创新基金中,周应波管的基金盈利最高。
袁芳必选,其他任选一个
F. 交银施罗德基金的王崇水平到底怎么样可以听取吗
交银施罗德是一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虽然这家基金公司的名声并不是特别的旺,不算是主流的基金公司,但这家公司却有着著名的交银三剑客,分别是何帅,王崇和杨浩。他们三位都是很厉害的人物,所以在基金方面的问题都可以请教他们,他们的意见也可以多多听取。
除此之外,王崇的回撤控制能力也是较好的,大多数的人都会有翻车的一刻,在王崇表现低谷的时期,他的回撤能力也是较为不错的,由此可见,他的人的能力还是很优秀的。想要了解他,也可以多去看看交银的新成长基金,这是他管理的代表性基金,过往的业绩还是很不错的,当然了,除了交银新成长混合以外,他还曾经管理过交银精选混合,以及交银瑞丰三年封闭混合。
以上就是我对他的一些基本了解了。
G. 2021年最值得买的哪几只基金
交银新成长基金、化工、军工科技类的ETF基金,广发等都还可以。
一、第一类基金是均衡配置型基金,所谓均衡指的就是基金经理在持仓上的一个均衡,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会对单一的行业有特别的偏好,比如像王崇管理的交银新成长基金等等,这一类基金就没有非常明显的逆风期,比如在2020年白酒行情之下,这支基金的净值赏心悦目,2019年的科技行情之下,基金的收益也同样跟得上,这一类基金就促使只要市场能给一点阳光,不管阳光在2021年会照射到哪个行业,或者风格上,这一类基金都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二、第二类基金是中小盘科技类的基金,比如像科技行业的ETF,或者说有科技猎手之称的冯明远和潘明,这些基金经理旗下管理的基金,这类基金的潜力就在于科技创新本身就有望取代房地产和基建,成为未来新经济增长的爆发点,在2020年抱团的行情之下,很多科技类的基金不仅跌的时间长,而且跌幅也比较深,所以这便宜从长期来看能捡就捡。
三、第三类基金是股债混合型基金,比如像平衡型和偏债混合型的基金,类似的有像傅友兴管理的广发稳健增长,和蔡向阳管理的华夏回报混合等等,这类基金就是配置了部分的债券型资产,这类基金的潜力就是在于市场波动之下,就可以实现进可攻和退可守,这样投资者通常可以拿得住,而且持有体验要更好,也更容易在这类基金上去赚到钱。
拓展资料:
一、基金的涨跌一般由股票市场行情决定的,而股票的行情通常由政策、经济状况、投资者心理等多种因素影响。不过不同基金投资的理财资产不同,最终的涨跌可能会不一样,所以,在投资基金理财时要注意基金购买的各种资产。用户在投资基金时可以选择不同的种类,比如股票型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期货基金等。这里不同的基金投资时面临的风险是不一样的,用户在选择时要充分考虑自己承担风险的能力。
二、货币型基金是很多人比较熟悉的,因为支付宝中的余额宝就是货币基金,这种基金投资后面临的风险极低。货币基金主要投资的产品有银行存款、央行票据、短期国债等,值得一提的是,货币基金的灵活性非常好。用户在平时购买基金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比如银行柜台、基金公司、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在购买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渠道。最后就是用户在进行基金投资时一定要使用个人的闲钱,不能借钱理财。
H. 交银施罗德基金的王崇水平到底怎么样
如果让我个人来评价的话,我觉得王崇应该算得上是目前公募基金中的前20名基金经理。
熟悉基金投资的小伙伴应该对王崇这个人非常熟悉了,很多人甚至之前对王崇做过深度解析。我们可以大致看一下王崇之前的投资业绩,王崇在整个公募投资的圈子里有一定的名气,年化综合收益甚至可以达到18%以上,算是非常优秀的成绩了。
一、王崇的持仓风格非常稳健。
王崇目前主要打理的基金就是交银施罗德基金,这一款系列产品也非常出名。对于那些想要通过持有混合类基金来获得超额回报的投资人来说,很多人之前都关注过王崇,我本人之前也对王崇做过一定的研究,同时也有交银施罗德基金的持仓。我刚才非常看好王崇,因为他持仓的风格特别稳健,王崇所打理的基金产品的区间回撤也比较低。
I. 国内真的没有比朱少醒更厉害的基金经理吗
谈谈我的看法。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 朱少醒入行早,其次很多厉害的基金经理“公转私” 。国内比朱少醒更厉害的基金经理,还是有的,会有的。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推进,国内涌现出较多的投资机会,境外“中国概念基金”开始推出,主要投资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和内资企业股票。90年代初,两大交易所成立,为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初期也就是在1992前后成立79只基金(“老基金”)主要投向房地产、企业法人股权,实际上类似于产业投资基金,且当时监管多元化,地方政府、央行及分支行都有审批权,也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基金业发展处于 探索 阶段。
中国基金业的规范化运作始于 1998年 ,1998年3月27日,南方和国泰两家基金公司分别发起设立了规模均为20亿元的两只封闭式基金——“基金开元”和“基金金泰”,由此拉开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试点的序幕。在封闭式基金成功试点的基础上,2000年10月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 2001年9月,我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诞生 ,使我国基金业发展实现了从封闭式基金到开放式基金的 历史 性跨越,标志着我国基金业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朱少醒目前管理的一只基金—— 富国天惠成长混合 成立比较早。2005年11月16日成立,距今15余年。而要管理一只基金,说明朱少醒其实应该早就具备基金经理的素质。我们从他的从业经历也可以看出,朱少醒早期担任华夏证券分析师,后来2000年的时候,去了富国基金至今。所以,其实入行早的优势在于,拉长时间来看,朱少醒单只基金的整体收益率可能是最高的,年化收益率也比较理想,但是很难说没有后来居上者。基金投资本就是动态的过程。
说到公募大佬,不得不提及一个人 王亚伟 ,曾经的“公募一哥”。王亚伟出生于1971年,朱少醒1973年,这么来看,王亚伟还是朱少醒的老大哥。而从管理基金产品的角度来看,王亚伟最早管理的一只基金是——基金兴华,1998年成立。也就是王亚伟是最早的一批基金经理,2001年开始担任华夏成长基金经理,任期内在上证综指下跌28.5%的情况下,华夏成长净值实现13.22%的增长率。
2005年12月 开始管理华夏大盘精选,差不多和朱少醒接手富国天惠成长同一个时间段。只不过王亚伟2012年后开始转私募了,曾经的他在2007年的时候获得“中国最赚钱的基金经理”的荣誉。2009年,王亚伟当选09“股基王”。2010年《福布斯》中文版中国十佳基金经理榜。王亚伟以48.17%的超越基准几何年化收益率,连续两年夺冠。 所以其实如果不是王亚伟去了私募,这个输赢还未可知 。另外众多私募大佬,可能不为人所知,其实是闷声发大财,公募基金只不过投资者众多,广为人知罢了。
从朱少醒目前管理的基金来看,富国天惠成长混合在2017年的时候成立了C份额,而这将近4年的时间里,朱少醒的这个C份额的同类排名在1925只基金里只有第335名,只能说中上,而非顶尖。目前来看,基金经理群雄争霸,朱少醒凭借的资历的时代可能即将过去。而它现在也已经将近50岁,时间精力可能不如更为年轻的基金经理,比如说新生代的 张坤、谢治宇 、 葛兰 等人,可能成为后起之秀 。 未来一段时间,我觉得我们更多的应该关注80后明星基金的表现,这股力量才是未来10~20年公募界的主流 。
最牛基金经理朱少醒,最厉害的一点就是,从业时间足够长,公募开放式基金2001年9月诞生,到现在也就19年多点,朱少醒入行15年,平均年化22.47%,按照入行时间来看,他就是A股市场公募基金第一人,没人能和他平起平坐。
不过有几位基金经理虽然从业时间比朱总略短,但是年化回报却比他高,这几位也同样是公募基金的国宝级基金经理。
睿远基金傅鹏博同样也是公募基金的老将了,从业时间11年,虽然资历比朱少醒短一些,但年化回报达到24.53%,比朱总还高出两个点,19年三月份开售的睿远成长,募集资金达到了600亿的惊人数字,当时创造了公募基金有史以来的最高募集规模。
易方达张坤,清华大学毕业,2012年开始管理的易方达中小盘混合,8年时间创造了782%的成绩,近5年排名前三,如果可以继续保持现在26%的年化回报,也是有希望超过朱总的名星基金经理。
泓德基金王克玉,从业10年,年化回报23%,对基金的最大回撤控制的非常到位。
纵观投资界,巴菲特的年化收益也就是在21%,重要的是他可以一直保持,复利之下可以让他坐稳富豪榜前几名,由此可见保持长期稳定的复利回报有多么的重要。
还有不少明星基金经理,比如董承非.谢治宇.萧楠等等…他们的年化回报都在20%左右,长期持有就应该选择这些长期表现优秀的基金经理。
像朱少醒、傅鹏博、谢治宇、董承非、张坤、萧楠、曹名长、周蔚文、周应波、何帅、王浩、王崇、傅友兴、冯明远等人都是基金界响当当的人物。而朱少醒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几乎十几年只管理富国天惠这一支基金,而且年化收益还有十几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