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影响什么指标
A. 请问股权激励是怎么回事,对股价有何影响;
股权激励,也称为期权激励,是企业为了激励和留住核心人才而推行的一种长期激励机制,是目前最常用的激励员工的方法之一。
股权激励主要是通过附条件给予员工部分股东权益,使其具有主人翁意识,从而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从而帮助企业实现稳定发展的长期目标。
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影响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业绩提升的预期,一个是影响上市公司的实际业绩。
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初期,股权激励计划强化了投资者对公司业绩提升的预期,对股价的积极影响较大。数据显示,大多数公布股权激励预案的公司股价涨幅都大于同类或同板块的升幅。另外,不同的股权激励工具对股价的影响不同。我们认为,运用股票期权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未来股价上市空间大于运用限制性股票的公司。
(1)股权激励影响什么指标扩展阅读:
股权激励的作用
一、建立企业的利益共同体
一般来说,企业的所有者与员工之间的利益是不完全一致的。所有者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投资收益,而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受雇于所有者,他们更关心的是在职期间的工作业绩和个人收益。
二者价值取向的不同必然导致双方在企业运营管理中行为方式的不同,且往往会发生员工为个人利益而损害企业整体利益的行为。实施股权激励的结果是使企业的管理者和关键技术人员成为企业的股东,其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趋于一致,因此有效弱化了二者之间的矛盾,从而形成企业利益的共同体。
二、业绩激励
实施股权激励后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成为公司股东,具有分享企业利润的权力。经营者会因为自己工作的好坏而获得奖励或惩罚,这种预期的收益或损失具有一种导向作用,它会大大提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员工成为公司股东后,能够分享高风险经营带来的高收益,有利于刺激其潜力的发挥。这就会促使经营者大胆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采用各种新技术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和核心竞争能力。
三、约束经管者短视行为
传统的激励方式,如年度奖金等,对经理人的考核主要集中在短期财务数据,而短期财务数据无法反映长期投资的收益,因而采用这些激励方式,无疑会影响重视长期投资经理人的收益,客观上刺激了经营决策者的短期行为,不利于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引人股权激励后对公司业绩的考核不但关注本年度的财务数据,而且会更关注公司将来的价值创造能力。
此外,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股权激励不仅能使经营者在任期内得到适当的奖励,并且部分奖励是在卸任后延期实现的,这就要求经营者不仅关心如何在任期内提高业绩,而且还必须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以保证获得自己的延期收人,由此可以进一步弱化经营者的短期化行为,更有利于提高企业在未来创造价值的能力和长远竞争能力。
四、留住人才,吸引人才
在非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有利于企业稳定和吸引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实施股权激励机制,一方面可以让员工分享企业成长所带来的收益,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另一方面,当员工离开企业或有不利于企业的行为时,将会失去这部分的收益,这就提高了员工离开公司或“犯错误”的成本。因此,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有利于企业留住人才、稳定人才。
另外,股权激励制度还是企业吸引优秀人才的有力武器。由于股权激励机制不仅针对公司现有员工,而且公司为将来吸引新员工预留了同样的激励条件,这种承诺给新员工带来了很强的利益预期,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可以聚集大批优秀人才。
B. 股权激励方案_基于伊利集团股权激励方案的思考
【摘 要】随着我国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逐渐相互分离,并由此产生委托代理成本。股权激励为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建立利益的桥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委托代理问题。2006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股票期权在我国的发展。但是,股票期权制度的实施效果却受到质疑。本文从伊利实施股权激励的案例出发,分析导致伊利股权激励失效的原因是企业违背了股东权益最大化。
【关键词】股权激励;公司治理;股权结构;市场反应
一、引言
伊利公司作为我国的知名企业,自公布实施股票期权以来,社会各界就给与了极大地关注,伊利的股票也受到投资者的“追捧”。然而,伊利公司却因股票期权激励于2007年年度出现了亏损。本文通过分析财务报表数据探讨伊利出现亏损的原因以及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对于指导我国企业实施股票期权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伊利实施股权激励重要事项
1.伊利股份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授予激励对象5000万份股票期权,标的股票占当时伊利股份股票总额的比例为9.618%。每份股票期权拥有在授权同起8年内的可行权日以行权价格13.33元和行权条件购买1股伊利股票的权利。在认股权证行权后,公司的股本发生变化,公司对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股份数量和价格相应进行调整。公司授予激励对象的股票期权数量由5000万份调整为6447.9843万份,行权价格由13.33元调整为12.05元。
2.2007年12月21日,伊利集团第五届监事会临时会议形成决议:根据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目前公司激励对象已经满足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行权条件。公司拟采取向激励对象以定向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行权。经测算,股票期权授权日的公允价值为14.779元/份。按照股份支付准则进行会计处理,将对公司等待期内的经营成果产生一定影响,损益影响总额为73895(14.779×5000=73895)万元,行权日起为2007年12月28日。本次发行股票总额为64480股,涉及行权人数35人,限售期为1年。
三、股权激励在伊利财务报表上的表现
分析伊利利润表发现,净利润和管理费用呈现很大幅度的变动。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自从2006年实施股权激励后,企业的净利润大幅度下降,甚至在07、08年呈现负值,直至09年才有所好转。而企业的管理费用却又大幅度增加在08年甚至达到了一倍之多。企业净利润和管理费用是企业利润表中变化最大的项目,并且二者之间呈相反的变动。那么企业净利润的下降是不是由股权激励所导致的,我们首先分析企业的经营绩效。
资产净利率反映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它也是企业获利能力的一个重要财务比率,解释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综合性极强。由于股权激励对于伊利的利润影响最大,所以我们选取了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报酬率以及每股收益4个指标。
从上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的净资产报酬率和总资产报酬率大幅度下降,甚至出现负值。这反映企业资产和自有资金获取收益的能力在07、08年出现大幅度下降,这与净利润大幅度下降是有关系的。企业每股收益的大幅度下降是由于股本从2006年的516470000股增加到2007年的666102000股以及2008年的799323000股,企业将新发行用于激励公司管理层的股本在07、08年分摊,使得股本大量增加,同时净利润的减少使得企业的每股收益出现负值。
总体情况来看,企业的盈利能力在07、08年出现大幅度下降,这与伊利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是有很大关系的,并且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对中国乳制品行业也产生冲击。但从总体趋势可以看出,这4项指标在2009年又逐渐恢复了正常,并且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说明企业的07、08年的盈利能力下降不是企业的常态,相关指标的下降是受企业股权激励短暂行为的影响。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并没有受到影响。所以,我们认为股权激励并没有导致企业经营绩效的下降,但是股权激励后,企业的盈利能力并没有如预期的那么好。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股权激励对企业的影响不大。
从企业偿债能力中,相对于蒙牛、光明等企业,伊利的长期偿债能力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甚至达到70%左右,而且从伊利较高的流动比率可以看出企业的,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20%以上的自有资金说明资金质量较高。并且企业的营运能力周转率也保持者稳定的状态,并没有因为股权激励产生很大的波动。
通过对企业的业绩分析,在2005到2009年之间,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并没有出现很大的变动,一直保持着稳定的状态。而企业的盈利能力则波动很大,主要的08年和09年净利润的波动导致,进一步分析利润表是由于管理费用的大量增加使得净利润下降。这说明剔除净利润的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保持了稳定的发展状态。这一方面反映了股权激励并没有导致企业经营绩效的下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股权激励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起码对企业经营效果的影响并不明显。
四、伊利实施股权激励的市场反应
在伊利公司激励计划披露后,伊利股票受到市场和投资者的极大关注。因为在中国股权激励对企业是否具有促进作用还是有待考证。伊利公司因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而导致公司亏损,与股票期权激励的初衷相背离,虽然剔出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本身对利润的影响数后,公司2007年年度净利润无重大波动,但是2007年度伊利公司所赚取的利润,支付股票期权激励的成本都不够,在这种情况下,高层管理者独享了公司的收益,而损失却由中小股东承担。这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从伊利的股价变动可以看出,从07年股价35元左右降低到09年不到不到10元,下降近3成。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伊利在07年实施股权激励后,投资者并没有如预期的热捧,企业的股票并没有保持增长,大部分投资者采取的是一种观望态度。说明市场对股权激励的有效性还是保持着一种怀疑态度。
五、股权激励失效的原因分析
C. 股权激励对激励对象的考核是什么的考核
股权激励对激励对象的考核是对激励对象业绩情况的考核。
公司设置业绩考核,通过对激励对象的工作表现及业绩情况进行评估,并依据考核结果确认或调整激励对象的激励股权分配情况,进而保证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允性与科学性。其中设定业绩指标的基本原则如下:
1、增量原则。
股权激励作为企业薪酬体系的补进部分,应当以价值创造为核心展开。对大部分企业来说,增量业绩直接反映了价值创造成果。因此,业绩考链没薯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股权激励考核机制的关键环节。
所以企业在股权激励中设定业绩考核目标时,一定要遵守增量原则。企业利用考核对员工进行调控,以刺激员工的行为。员工有了正向的业绩提升,公司才能获得更大的收益,股东和激励对象才能够分享更多的果实。
通过对绩优者和绩劣者激励股权的调节,鼓励员工追求符合企业要求的行为,激发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努力实现企业目标。
2、确定性原则。
在股权激励中设定业绩考核目标时,我们一定要秉承确定性原则,将公司目标、部门目标、个人目标逐级细化,让员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要追逐的方向及高度,也让负责股权激励考核的部门在执行考评任务时,有理有据、避免争议。
设定业绩考核目标时,我们不妨参考一下SMART原则,其主要包括:具体(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实现(Attainable)、相关性(Realistic)和有时限(Time-bound)。
3、差异性原则。
股权激励作为一个中长期激励工具,通常会涉及不同业务部门不同岗位的众多员工,激励计划实施周期又较长,每个激励对象在不同阶段适用的考核标准必然有所差异。
对于不同类型的公司而言,其激励对象可能分散在不同行业、岗位上,因此会存在行业间或部门间业绩要求设定有所差、同部门不同岗位业绩要求设定有所差异、不同时段业绩要求设定有所差异。所以对他们业绩要求进行设定之前察蚂,公司应以确保股权激励计划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比如A公司主要从事互联网产品研发,管理部门、技术部门、营销部门等各个部门主管就会根据本年度(或考核周期),制定棚者不同的业绩考核;B公司主要从事直播带货,那主播组、运营组、客服组各部门根据KPI绩效考核管理指标,制定业绩考核。B公司的考核机制和A公司就存在显著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