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股权视频
① 什么是股权投资 如何去做股权投资
一、股权投资的定义
股权投资是为参与或控制某一公司的经营活动而投资购买其股权的行为。可以发生在公开的交易市场上,也可以发生在公司的发起设立或募集设立场合,还可以发生在股份的非公开转让场合。
二、进行股权投资的方法
1、理智投资,量力而为
由于股权投资高风险、高回报的特性,所以理性的投资策略是将股权投资作为投资配置的一部分,而不应该将全部的资金都集中于股权投资。
2、熟悉股权投资周期
股权投资的期限通常超过一年,大多的股权投资期限为1—3年,有些甚至长达10年。个人投资者必须了解所参与股权投资的投资期限,所投入的资金需与之相匹配。否则,用短期的资金去参与中长期的股权投资,必然会出现流动性的问题。
3、自有资金参与投资原则
股权投资期限长、风险高的特点决定了普通的个人投资者应该坚持以自有资金参与的原则。若采取融资投资,虽然会产生收益的杠杆效应,但是也同样会导致风险的叠加。作为普通的投资者,在自己可以承受的限度内参与股权投资,应该是最佳的选择。
(1)如何做好股权视频扩展阅读:
股权投资的风险:
1、投资项目风险
即被投资企业经营不善、同业竞争、经济周期等原因的影响出现业绩下滑、停工、破产等不利情况,从而影响投资通过上市、股权转让、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完成投资资金的退出,导致投资没有收益甚至出现本金损失的情况。
2、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因国家宏观政策(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行业政策、地区发展政策等)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波动而产生风险。
3、基金延期的风险
私募股权投资项目从洽谈到成功入股一般有较长的准备期,随时会因为种种原因而令原来的投资计划推迟或押后,从而增加投资的不确定性,这都带来基金延期的风险;
4、流动性风险
并非所有的私募股权投资都能以上市套现退出作出良好的结局,更多的投资项目可能由于种种原因不能上市或只能在原有股东内部转让等,或者讲股权难以短时间套现或只能以较高的折让价才能转让,从而不利于资金的流动。
② 一级市场的股权投资怎么做
你好,股权投资因为获取方式和获取阶段的不同,既可以是一级市场也可以是二级市场。
一级市场(Primary Market)是筹集资金的公司或政府机构将其新发行的股票和债券等证券销售给最初购买者的金融市场。
股权投资指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是指企业(或者个人)购买的其他企业(准备上市、未上市公司)的股票或以货币资金、无形资产和其他实物资产直接投资于其他单位,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可以通过分得利润或股利获取,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取得。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③ 创业团队如何进行股权分配
如何给各个成员分配股份,是一个非常重要并且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如果某成员的股份太低,他的能动性就无法完全发挥;如果某人的股份太高,那一旦犯错代价太高。实际上,一切关于利益和表决权分配的问题,对于小团队来说,都是足以影响全局的大问题。 因为最近发起了一个互联网项目,组织了一个四人团队。对股权分配问题有了一些思考。下面简要的介绍一下。 从所有权角度来说,你持有的股份代表你对团队资产的所有量,通常这个是可以交易的。 从表决权角度来讲,股份代表你说话的分量。 从结果也就是利益分配角度来说,股份代表着你所获得的分红量。 团队成员分配股份的目的,在于把成员的利益同团队的利益硬性关联起来,以此激发各个成员的能动性,促使成员为团队的长期利益考虑,从而使每个成员的利益长期最大化。 股份的分配,其结果应尽可能达到上述目的。 因此,对应于股份的意义,股份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你投入的资产越高(资产不仅仅包含实物资产和资金,还应包括投入的软资本,也就是劳动。这就是常说的资金入股和技术入股了),你的股份应当越高;你对行业理解越深刻,能把团队带向正确的方向,你说话的分量应当越重,你的股份也应当越高。 上面讨论了股权分配的基本原则,下面再具体一点。 本文假定方向制定者(暂以CEO代替,通常是发起人)在行业内是资深人士,基本能够把握市场动向。 根据其他成员对行业的洞察能力,我们要分两种情况。 1. 其他成员对行业状况了解不多 这种情况下,CEO要占50%以上股权。因为大家要跟着能够带领团队成功的人走。 2. 其他成员对行业发展了解比较深刻 这种情况下,CEO的个人能力相对变弱,就要强调多人投票制定决策。也就是说,大股东的股份不应超过一半。 有一种情况是,CEO没有投入多少资产,但为了控股却要取得很高的股份,同时得到了非常可观的分红。这对于绝大多数小团队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 解决方法之一是把表决权和股权之间的关系切断,使得表决权和股权不再成1:1关系。比如可使表决权:股权设为3:1,同时,修正其它成员的表决权股权比。 另外一种情况是CEO投入了大量资本,其他成员投入的较少。比如,CEO占80%,其他成员一共占20%。长期这样,很可能会降低其他成员的能动性。 一种解决办法是制定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操作的实质是发放股票,从而降低CEO的股权,增加其他成员的股权。举例来说,团队初期给CEO80%股份,然后分别为各个成员制定考核指标,当某成员达到他的指标时,就给他分配股票、期权等等。 实际上,我认为,作为小型创业团队,尤其要强调小巧、灵活和变通,在股权问题上也不必拘泥于正统。比如,我们完全可以抛弃股权这个词,转而使用所有权、表决权、分红权来精确打击。以我们团队为例: A: 发起人,负责网站的前端和后端开发,对产品了解较深刻 B: Android客户端开发,对产品了解一般 C: Java客户端开发,对产品了解一般 D: 投资与助理,对产品了解一般成员所有权表决权分红权A60%70%60%B15%10%15%C10%10%10%D15%10%15%当团队成员对产品、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或者进行了再注资等较大变化之后,可以重新讨论分配上述权利。
④ 几个朋友合伙创业,如何分配股权
一个创业公司最怕就是合伙人因为股权问题而闹矛盾,导致其中或者几个合伙人提出离开。赎回自己的资金。这是创业公司最不想看到的场景,也是创业公司开始发展的时候出现很普遍的现象。
虽然损失不大,但是这让我意识到股权分配是非常重要的。我曾经跟几个朋友创业,我与他招聘了十几个人,准备大干一番,而其中朋友倒好,绝大部分的股份都弄在自己手上,很多绝大的决策都他一个人决定,不听我们其他股东的意见,结果员工认为公司是他的,跟其他合伙人无关,久而久之很多合伙人觉得自己就是一名员工,而不是什么合伙人,然后很多合伙人就散了,并且提出赎回自己的资金。到后面因为资金和运营问题,公司倒闭了。
其实一个公司是否能走的更远,利益是最大的羁绊。利益存在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如果创始人和合伙人,资金参股的股东等一心只想自己利益的话,公司很难走到长久,无论就算有多完美的股权分配制度,人心是否一致才是最重要的。
⑤ 合伙创业必知 如何股权分配
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怎么分配股权,一直以来都是公司的重要机密。一般来说,在刚开始创立公司的时候,合伙人一般都是按照出资的多少来获得相应的股权的,一般股权的分配都比较明确,结构比较单一。但是,随着公司的发展、利润的不断扩大,必然会在分配上产生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因此,合理的股权结构是公司稳定的基石。 2004年,毕业之后,刘协想开一家美容院。项目总投资的首期预计为50万元。因为自己没有那么多的资金,刘协便找了几个朋友合伙一起干。由于其他人对这个项目不太懂,因此,具体的项目需要他来亲自操作。 刘协的手上没有太多的钱,最多能拿出10万元,持不了大股。为了在日后的经营中,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刘协找到了律师,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这个项目是我全部来运作的,是不是可以计算部分技术股?在合伙股权方面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律师听了刘协的话,便给他提了一些建议。刘协按照律师的建议,跟朋友们重新谈了一下。从他们投入的40万中抽出来20万算是自己借的,在初期利益分配上多给他们一些补偿。 这样的操作,让刘协成了大股东,公司未来的运作也可以完全操控在他的手中。这样做,有力地防止了这些朋友未来以大股东的身份干涉经营,从而导致事业的失败。 刘协的故事告诉我们:股权分配的事情必须事先讲好,如果现在怕伤了感情不敢提出来,日后一定会出现更大的麻烦。合伙和股份公司就是建立在契约原则上的,要将个人感情放在一边。那么,在分配股权的时候,要注意渣肆哪些问题呢? 1.了解公司的实际情况 任何一本教科书,都不可能告诉你:公司股份要依照什么样的标准来划分。这是一个很有个性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要掌握一定的共性知识之外,关键要了解公司的实际情况。只有了解了公司的实际情况,才能做好股权的分配。 2.股份量要与该股东对公司拥有的价值量对等 也就是说,股东可以从投入的资金、拥有的知识产权、拥有的行业经验、拥有的社会资源、目前在公司的角色分配与承担的责任义务等几方面来衡量他对于公司的价值,这个价值就是他应该得到的公司的股份。 3.在划分股份以前 要对公司的总体价值进行评估。也就是说,要对公司举芦的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总和进行评估。前者是比较好估算的,而后者则必须通过专门的评估机构来确定。对于新成立的公司来说,这时候的评估是最麻烦的,但是,却可以通过协商来确定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数字。 4.要采用灵活的处理形式 在方式上,并不需要一次在股份上就划分到位,可以先以利润分如答轿成、期权、职工持股会等形式处理股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