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股权 » 疫情期货还能投资什么

疫情期货还能投资什么

发布时间: 2025-05-26 00:27:27

Ⅰ 在当今的大环境之下,线下投资什么会比较好

尽管2020年全球受到疫情影响,同样也是可以理财的,至于会不会赔钱要根据不同的理财产品来决定。

毕竟任何投资,任何理财都是有风险的,都是存在赔钱的概率,只是每种理财产品赔钱概率的大小差异。

理财产品总体分为两种,其一是保本保息,其二是非保本理财。

(1)保本理财的意思就是本金安全有保障的,本金出现赔钱的概率非常低。

类似国债,银行存款,债券,以及一些银行保本理财等,这些都是属于保本理财。

而假如是投资一些低风险以上的理财,出现赔钱的概率是非常高的,近期股市出现持续暴跌,炒股的人大部分都是亏损累累,赔钱概率大。

其次就是一些指数基金,近期投资这些指数基金的,肯定也是亏了不少,赔了不少金钱。

综合以上根据当前疫情特殊期间,对于投资理财行情进行了分析,在当前是肯定可以理财的,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最重要。

如果真的想要一点风险都不愿意承担,不会出现赔钱的唯独选择国债和存款最合适了,这两种可以大胆理财,绝不会出现赔钱的情况。

Ⅱ 随着全球疫情逐渐缓解,需求恢复,买入下面哪个品种收益更大

疫情期间,全世界都进入恐慌状态,各种资产都在大量抛售,尤其是虚拟资产,比如股票,期货,外汇。
从今年的世界疫情来看,不同阶段,对于理财我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是疫情初期:由于对新冠疫情的陌生,产生极度的恐慌情绪,所有人都在抛售股票,期货,外汇,这个时候,我觉得最重要的应该是保命,谈什么理财?没有稳定的环境,干什么都是风险,此时现金为王,有钱才能买防护用品,买生活必需品。
疫情爆发期:此时对于疫情有了一定的认知,开始进行大规模防控,调集资源,研究疫苗,治疗患者。此时,仍然是观望状态,手握现金,适量买的贵金属,短线机会。
疫情得到初步控制:通过集中隔离,将疫情有效控制之后,激进的投资者可以开始买进股票,做多期货,稳健的投资者可以在一线二线城市买房产,这个时候是价值洼地,如果是疫情迟迟得不到控制,还想理财的话,那就加仓贵金属(黄金)。
现今我国疫情完全控制住了,可以布局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大消费概念股票。

Ⅲ 疫情买什么期货

疫情下建议关注的期货品种:农产品期货、医疗相关期货、原油期货。


疫情对于全球经济和市场需求产生了重大影响,期货市场也因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波动。在疫情期间,投资者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期货品种:


1. 农产品期货:由于疫情导致交通运输受阻,很多行业的生产受到一定影响。农业作为国家的第一产业,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受到关注。此外,疫情期间,人们对于粮食的需求量有所增加,因此农产品期货具有较大的投资价值。例如,玉米、大豆、小麦等粮食期货品种,以及蔬菜油等食品相关期货。


2. 医疗相关期货:疫情期间,医疗物资如口罩、防护服等需求大增。此外,医药原材料等也受到关注,例如中药材、医药制造相关的原料等。这些相关期货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此类期货的市场变化较大,具有较高的投资风险。但如能准确掌握市场信息并作出决策,相应的回报也可能非常可观。


3. 原油期货:疫情对全球能源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原油市场。在全球经济受到冲击的背景下,原油期货的价格波动较大。对于关注能源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原油期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投资品种。不过,原油期货投资风险较高,投资者在投资前需要充分了解市场动态和风险情况。


总之,疫情期间投资期货需要谨慎决策,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市场动态、风险情况,并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同时,建议投资者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以做出更加明智的投资决策。

Ⅳ 全世界都在大放水,未来10年,最赚钱的投资是什么

01


新冠疫情把全球折腾的够呛。

疫情最大的问题是打乱了人的预期。由于大家不知道疫情啥时候结束,市场啥时候恢复,就没有办法以此来安排投资和消费,这对一国经济、国际贸易打击都不小。

既然是这样,全球都争着实施货币宽松。美联储最狠,人家来了个“王炸组合”——零利率+无限量化宽松。

当然,人家也有这个条件。美元占全球支付市场的40%,全球商品定价系统中90%以美元计价,在全球大衰退背景之下,美元还是最坚挺的。

中国央行也挺牛,全球都在放水的时候,还是硬撑着不降息。

其实,这是好事。毕竟, 消费只是发展经济的目的,而不是手段。 因为在全球物品供给跟不上的时候,单纯依靠释放流动性来刺激需求根本没用,这样只能使商品涨价。

这就跟喝酒似的。我买五粮液喝是为了享受(目的),而我拼命赚钱是为了喝到五粮液(手段)。国家得想办法让老百姓多赚钱,而不是提供更多的五粮液。

所以,当中国复产、复工之后,政府一定要想方设法刺激经济,增加 社会 财富供给,这样的话,你不鼓励居民消费,他们也会主动消费的,谁有钱不会享受?

02

其实,监管层的一系列政策充分结合中国经济特色,我们从央行资产负债表中就可以看出端倪。

我查了一下央行网站中的最新数据。截至2020年3月份,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总资产在36.5万亿,而其中外汇占21.2万亿,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占11.3万亿,这两项数据几乎占据了整个央行资产。

其实,无论有没有这场疫情,央行下一步政策的方向必须结合这两项数据的现状推进。

我们先看看“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这部分资金在2014年之前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的占比很低。

2014年的时候,老王、老郭们纷纷冲出国门“买买买”,国家也想办法把这些钱挡在了国门之内。因为这些企业家不是拿着自己的钱,他们很多钱都是从银行贷款的,他们拿着老百姓的血汗钱去“买买买”了。

现在想想,国家这么做太明智了。如果没有挡住这笔钱的话,美国股市最近这4次熔断,不知道得放“国有银行”多少血?

2014年以来,由于国内缺乏流动性,央行在收拾老王们的同时,央行开始发行基础货币,“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不断增加。

央行通过逆回购、再贷款、再贴现等方法借给商业银行钱。当然能拿到钱的都是“财大气粗”的国有四大行,由于城商行、中小银行没有足够的抵押物,很难拿到这笔钱。

国有四大行拿到钱之后干什么去了?

把钱都借给居民买房子,借给房地产企业了。2008-2017年这十年,国有四大行总共产生252万亿贷款,其中个人住房贷款68万亿,房地产公司贷款19万亿。

央行借钱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把35%的钱变成房地产相关贷款,这样就使央行信用与土地绑定到一起,这才出现“稳房价”的政策。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若放纵房价上涨,只会造成房地产行业资产价格上涨,如果后期出现资产暴涨之后的暴跌,人民币信用必然暴跌,那可是大事情。

降房价也不行。因为,房地产绑架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绑架央行,央行绑架人民币信用,人民币信用绑架国家信用, 房地产已经成为人民币信用乃至国家信用之锚了。


最近两年,监管层千方百计要在房地产之外找一个稳定的“锚”。监管层通过一系列货币政策如定向降准、降息来帮助中小企业、支持 科技 创新型企业、搞新基建,但绝不全面降息,就是想慢慢换锚。

当然,管理层这么做是正确的。在新技术不成熟,市场投资机会少之又少的情况下,一旦全面放水,必然进入楼市与股市,资产价格必然暴涨。

我们再看看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外汇”。

外汇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占比很大,这也使得前些年一些经济学家向政府建言,把外汇从央行资产负债表中挪出去。事实上,如果把外汇从央行“资产负债表”中踢出去的话,后果比较严重。

其他的不说,你看看“去美元化”的俄罗斯、伊朗,他们的货币贬值多少了?这是因为,美元仍是全球最稳定、可靠的资产,若是某个国家“去美元化”,相当于与全球最可靠的资产决裂,自己国家的货币自然大幅缩水。由于人民币信用与美元(美债)挂钩,人民币发行必须看美元的脸色,短期人民币可能会被美元牵着鼻子走。

不过,“中国制造”也是留住美元的一个杀手锏。

由于美国的去工业化,国内仅保留核心 科技 零部件的制造,其他都转移到国外,这使得美国的专利、创意之类虚拟的东西需要在中国变现。毕竟,中国是全球制造业基地,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已经远超美国,中国制造在当今世界上的活力还是首屈一指的。

未来,相当一部分美元资产一定会来到中国投资。 因为对于资本立国的美国,不可能错过中国的内需与资本红利市场, 中国需要用好这笔钱,这对双方都是好事。

当然,我们一定要用制度保证美元是来投资的,不是来短期套利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来到中国货币池子中的美元不敢想歪点子,也不至于漫出水平面,造成通胀。

后期,美国一定会要求中国开放更多金融领地,为美元套利创造机会。

4月1日,我们也全方位开放金融了。国际金融机构如银行、券商、基金都可以进入中国进入服务行业了,甚至一些美国评级机构来到中国。

不过,美国肯定还不会满足。中美后续谈判过程中,美国肯定就利率、汇率市场化问题与中国交涉,估计双方得来回较劲。

其实, 由于货币的价值在于交易,而货币交易一定要保证币值的稳定, 目前央行政策死死抓住这一点。国家坚持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资本管制就是为了保证人民币汇率稳定,这对国内控制通胀帮助很大。(“不可能三角”理论)

未来,若监管层能够保证“外汇”与“其它存款性机构债权”这两项资产不出问题,中国就不会出现恶性通胀,中国资本市场的大本营基本上稳固了。

当然,最近几天央行与统计局也发布了一些数据,其实这些数据没什么大不了的。

5月11日,央行发布了M2与M1的数据。M2同比上涨11.1%,M1同比上涨5.5%都创了最近2年新高。有人分析说,M2、M1数据说明央行扩张货币了,事实并非如此。

疫情期间的许多资金是休眠、不流通的,所以央行多发了货币。现在国家也复工复产了,后期M2、M1数据肯定要下来。

5月12日,统计局发布了4月份CPI数据。CPI同比上涨3.3%,环比下降了许多,这跟猪周期往下走相关。

我们看到,能繁殖母猪的出栏,以及非洲猪瘟的控制,猪周期掉头向下是必然的,把猪肉价格刨去,估计CPI就回到1%左右了。

03

我们回到文章题目——今明两年无通胀。

我说今明两年无通胀,并不代表这就是好事。毕竟适当的通胀对经济发展是有益的,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在通胀中才更容易赚钱。

但是,从当前中国的情况来看,由于人们对于未来经济前景的悲观,尽管商品供给会慢慢上来,老百姓消费动力并不强,已经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即:市面上的东西多,愿意买东西的钱少(报复性存钱已经出现了)。这就跟人和面蒸馒头似的,面多、水少,面自然是干的,就不会出现通胀;面少、水多,就成面糊了,自然会出现通胀; 而现在的情况是:面多、水少,则无通胀。

因此我判断,今年不可能有通胀,明年大概率也不会有,估计通胀是2022年的事情了。(当然,引起通胀的原因很多,引起通缩的原因也很多,无论是支持通胀还是通缩,大家都可以找出依据,但是要做出正确判断,一定要分析核心问题,看清大趋势)

正如前文所说,通胀并不一定是坏事,要看通胀是何种原因引起的。

未来几年,如果通胀不是由房地产引起,而是由新 科技 引起的,那就是好事。这说明,中国的5G与相关技术发展起来了,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产生了,大家都争先投资,造成资产价格上升。但是,我估计出现新技术成熟后的通胀现象还得等3-5年。

不过,股市等不了那么久,股市是要打“提前亮”的。

未来十年赚钱的机会一定是在资本市场,普通人(包括我)老老实实在A股做多就行了,别总想着一日暴富,带着这种思想的人,早晚吃大亏,前一段的石油期货就是这么回事。

对于我们做金融的人来说,不了解的东西一定不要投资,这就是铁律。未来,中国股民老老实实呆在A股,尽量不要加杠杆,老老实实做多,其实机会还是不少的。

A股投资的首要方向一定是与ICT(新兴电子产业)相关的行业。 当然这些企业在过去也涨了一大波,有些已经涨到一两百了,不过还有不少低估的企业,等着我们挖掘。

同时,与高端制造相关的行业如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也值得关注。(大家想想稀土资源的战略地位、想想三代半导体氮化镓的研发)

其他的公司尽量不要碰,因为目前A股的隐形垃圾公司非常多。

我可以不客气地说,中国有3/4的上市公司以后都不能碰,未来他们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差。特别是一些与新兴产业搭不上杆的民企上市公司,不了解尽量不要碰,否则会死的很惨。这些公司里面的猫腻太多,后期他们都会兜不住的。我不瞒大家说,我就是一家民企上市公司的董事,里面的事情我门清。

如果有相对激进点的投资者,可以关注 新三板精选层 的机会。这个板块其实有100多家净利润在1亿以上的好公司,细心挑好会有非常大的回报,当然要先达到新三板的投资门槛才行。

我就说那么多吧。

再次强调:我只提供投资方向与方法,不推介股票,大家也不要发信息询问哪些股票可以买,不好意思。


2020,通胀休矣!


热点内容
建行的理财品的自营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5-26 00:32:37 浏览:450
疫情期货还能投资什么 发布:2025-05-26 00:27:27 浏览:483
货币如何与商家聊天 发布:2025-05-26 00:14:21 浏览:954
怎样查股票的历史最高价 发布:2025-05-26 00:13:33 浏览:467
机构销售基金哪里好 发布:2025-05-25 23:40:07 浏览:283
利率上涨为什么货币需求量大 发布:2025-05-25 22:51:44 浏览:22
ss2013什么期货品种 发布:2025-05-25 22:39:41 浏览:7
现在中国股市涨跌幅限制是多少 发布:2025-05-25 22:36:37 浏览:772
金东金融没钱花怎么办 发布:2025-05-25 22:28:19 浏览:451
金融专业毕业需要考什么证 发布:2025-05-25 22:20:02 浏览: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