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股权 » 如何让公司不合适的人退出股权

如何让公司不合适的人退出股权

发布时间: 2025-08-07 15:34:55

① 公司股东退出需要什么手续及流程

公司股东退出,是股东基于自身需求或公司发展需要,终止其在公司股东身份,并依法获得相应补偿或分配剩余财产的行为。股东退出公司的方式多种多样,需要根据公司类型、公司章程以及股东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退出路径。一般来说,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主要通过股权转让、公司回购股权、减资、股东除名以及公司解散清算等方式实现。公开发行的股份有限公司股东退出则主要通过在二级市场转让股票实现。

一、股权转让

1、内部转让: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之间转让股权,通常只需内部协商一致,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并修改公司章程、股东名册以及工商登记即可。

2、外部转让:股东向公司外部人员转让股权时,往往需要其他股东的同意,并遵守公司章程规定的程序。优先购买权是公司法赋予其他股东的重要权利,转让股东需要提前通知其他股东,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

二、公司回购

根据公司法规定,在特定情况下,例如公司连续五年盈利但不分红,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等,不同意该事项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回购其股权。

三、其他方式

1、减资:公司减少注册资本,股东按比例减少出资,从而实现部分退出。

2、除名: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或抽逃出资,经公司催告后仍未改正的,公司可以通过股东会决议解除其股东资格。

3、解散: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公司解散后进行清算,股东获得剩余财产分配。

股权转让是公司股东退出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它指的是股东将其持有的公司股权转让给他人,从而实现退出公司的目的。股权转让可以分为内部转让和外部转让两种情况。

一、内部转让

内部转让是指公司股东将其股权转让给公司其他现有股东。这种情况下,程序相对简单,通常只需要转让双方协商一致,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并办理相应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即可。

二、外部转让

外部转让是指公司股东将其股权转让给公司以外的第三方。这种情况下,程序相对复杂,需要考虑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等因素。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除了股权转让之外,股东还可以通过与公司或其他股东签订协议的方式退出公司。这种方式通常适用于公司章程有明确规定的情况,或者所有股东一致同意的情况下。

一、公司回购

公司回购是指公司根据公司法或公司章程的规定,回购股东持有的股权。例如,当公司连续五年盈利但不分红时,股东可以请求公司回购其股权。

二、股东协商

股东之间可以协商一致,约定一方股东退出公司,并由公司或其他股东购买其股权。这种方式需要所有股东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相应的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八十四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的,应当将股权转让的数量、价格、支付方式和期限等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未答复的,视为放弃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八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

(一)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

(二)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

(三)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

自股东会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决议作出之日起九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公司的控股股东滥用股东权利,严重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利益的,其他股东有权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

公司因本条第一款、第三款规定的情形收购的本公司股权,应当在六个月内依法转让或者注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百三十一条: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百分之十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② 怎么样才能让不合适的工作伙伴退出

对于初创企业而言,合伙人关系融洽与否关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共同发展是每个人都希望看到的局面,但不和谐的场景却难以避免。如果合伙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已经严重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那么,将不合适的人“踢出局”,也许是彻底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但请注意,问题出现时不要冲动行事,而是要冷静思考、理性判断,这个时候你需要好好想一想,到底用什么样的方法既可以把不适合的人请出去,又能把对公司的影响降到最低。

1、问题到底能否解决

如果在合伙过程中遇到了矛盾,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小编认为首先想到的解决办法是坐下来好好谈谈,而不是想着散伙。即使是原则性的矛盾,也应该认真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之前是否曾与对方就相关问题进行过讨论?他人的反应如何?双方关系是否还有修复的可能?真诚的对话永远是解决矛盾的最佳途径,如果双方尚未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坦诚的对话,则不宜贸然采取下一步行动。


2、谁应该出局

和夫妻过日子一样,如果合伙人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就不要再勉强维持了,反而是越早散伙对公司发展越有利。这个时候问题来了:矛盾的双方,究竟谁应该出局,谁应该留下呢?小编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几个方面的因素:谁是企业运营不可或缺的人物,双方各拥有公司的多少股份,谁最有可能获得投资人、董事会的支持。


假如所有合伙人的情况势均力敌,首先应该通过协商来解决问题,其次寻求投资人的支持,此时他们的意见往往能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效果。

在创业团队中,如何将不合适的人“踢”出局呢?总结以下几点:

①、获得其他合伙人的支持

与其他合伙人讨论,争取在决定谁“出局”的问题上与他们达成一致,并取得他们的支持。


②、寻求公平的解决办法

A、直接与当事人沟通。

了解当事人是倾向持有公司股份还是更愿意获得现金?然后按照他对公司的贡献大小,以及为公司服务的时间长短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请注意,这里要考虑到对方的薪资及公司的现金流水平。

如果当事人在公司的时间不长,但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可以把他的角色由合伙人变成顾问,让其续持很少一部分股权,在一定期限内使用现金收购其所持股份,或者在融资和上市过程中稀释他的股份;如果当事人有极端行为,那么可以直接扫地出门,并不提供任何补偿,当然这需要在原始股份协议中有关约定,且对方违规行为符合其约定条款。

B、与主要投资人商议

具体商议方式要因人而异,比较熟的人可以直接咨询他的看法,平时交流较少的人最好等到水到渠成的时候再谈。可以动员公司最大的投资人与当事人沟通,争取拿出各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C、与律师沟通

把当前情况告诉律师,为接下来的行动寻求法律依据,并提前准备相关的法律文书。

合伙人的突然离职通常会影响团队的稳定性,因此处理此类问题要提前布控,并采取恰当的处理方式,最大限度的降低其负面的影响,让团队成员愿意继续相信和支持公司。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它同样也适用于创业团队,当某位合伙人已经不再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那么他的离开对企业来说是件好事,同时对其本人来说也未必是件坏事,重新出发也可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只是我们在把不适合的人踢出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千万不要鱼死网破,那样对谁都没有好处。好聚好散才是合伙创业的精髓所在。

奉送大家一句话,真格基金的徐小平说过:不要用兄弟情谊追求共同利益,要用共同利益追求兄弟情义。

热点内容
股权激励工龄系数如何计算 发布:2025-08-07 15:58:51 浏览:319
货币政策怎么纠正 发布:2025-08-07 15:49:37 浏览:760
理财产品定投一般什么时候扣款 发布:2025-08-07 15:42:51 浏览:393
今创集团市值多少亿 发布:2025-08-07 15:41:11 浏览:611
建行安鑫理财为什么收益越来越少 发布:2025-08-07 15:35:51 浏览:895
拼多多一月市值多少 发布:2025-08-07 15:35:02 浏览:640
如何让公司不合适的人退出股权 发布:2025-08-07 15:34:55 浏览:614
美凯龙市值多少亿 发布:2025-08-07 15:34:46 浏览:253
二战用什么货币 发布:2025-08-07 15:29:58 浏览:572
如何查看货币 发布:2025-08-07 15:08:40 浏览: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