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股又能实现股权激励
❶ 股权激励是什么
)和股票期权(stockoption)。股权激励方式是指企业通过在一定条件下、以特定的方式(股票)对经营者拥有一定数量的企业股权,从而进行激励的一种制度,它能够将企业的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效结合起来使经营者站在所有者的立场思考问题达到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收益共同发展的双赢目的。简言之,股权激励,是指企业经营者和职工通过持有企业股权的形式,来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的一种激励行为.
股权激励计划
在股票来源方面,《意见》明确了公开发行时预留股份、向高管人员发行股份和回购本公司股份三种方式。在股票数量方面,规定上市公司全部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股票总数不得超过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0%;其中个人获授部分原则上不得超过股本总额的1%,超过1%的需要获得股东大会特别批准。
对于股票激励计划,《意见》要求上市公司向激励对象授予的股票,只有在激励对象达到业绩目标或服务达到一定期限时才能出售。
对于期权激励计划,《意见》规定,行权价格以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摘要公布前30个交易日的平均市价与公布前一日的市价孰高原则确定,以避免股价操纵。
股权激励计划草案需提交董事会审议,最后由股东大会批准。宝剑赠英雄
从市场表现来看,股权激励属于“宝剑赠英雄”———公司经营得好,管理层等人员自然可以得到认可和奖励,而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对象自然会想法让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达到设定的目标。
大致来看,业绩的提升至少有以下三种途径:其一,在股权激励机制的刺激下,管理层及核心团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不断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使公司获得高速的发展。其二,由于控股股东的主要管理人员也被纳入了激励对象,因此上市公司很容易得到支持,一旦控股股东注入优质资产,就能极大地提升公司的估值水平。其三,实施股权激励机制前隐藏利润,而在实施之后再将利润转移回来。无疑,这三种方式都将以激励的形式明确市场对公司的预期,其股价走强也就在情理之中。
大幅度的股权激励,对于上市公司管理层来说力度不小,同时也会为他们带来巨大动力。而3年以上10年以下的中长期的激励机制,会使上市公司更多地关注公司的中长期发展。目前的股权激励方案主要是按净资产收益率来评价管理层的经营成果,虽然大多没有直接与股价挂钩,但是收益增加后,资产质量将改善,将会刺激股价上涨,企业经营者、股东的长远利益、公司的长期发展结合在一起,将促使公司经营者在谋求公司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❷ 股权激励的模式有哪些
股权激励的主要模式
(一)期权
期权激励,赋予员工未来取得公司股权的期待权利,员工或其他激励对象到期(或满足条件后)行使期权,取得公司相应股权或股权的受益权利,是创业公司最常见的股权激励模式,主要适用于公司员工,范围较大,逐步推进可以保持公司股权稳定。
期权激励对应的激励股权池通常由创始人从自己名下的股权份额中预留,员工行使期权取得公司股权通常需要支付对应股权的票面价(原始出资价格,即1元注册资本认购价为1元),而且需要满足预设的行权条件,例如市场主流约定激励对象四年的服务期,每满一年,员工可行使1/4的期权总额。
(二)虚拟股权激励
虚拟的股权激励形式,又可称为纯协议模式,主要包括虚拟股权、股权增值权等。
1、虚拟股权
虚拟股权不同于公司法项下的实际股权,而是公司股权的虚拟化,公司人为地将股权拆分为若干等值单位,并将一定数量的虚拟股权授予给公司核心员工。核心员工可以按照所持有的虚拟股权的数量和比例,而享有相应的分红。
2、股权增值权
在股权增值权项下,被授予权利的核心员工在一定的时期内,将有权获得规定数量的股权价值(市场公允价格)上升所带来的升值收益。股权激励对象不拥有这些股权/份的所有权,也不拥有股东表决权、分红权。
值得注意的是:利用虚拟形式进行的股权激励,无论是虚拟股权还是股权增值权,被激励的员工均不实际持有公司股权,没有表决权,而仅持有相应的分红权(虚拟股权项下)或增值收益权(股权增值权项下)。被激励员工单纯通过与公司签署相应协议的方式获得上述权利,并且该等权利一般由公司无偿赠予或者奖励给核心员工而无需员工支付任何对价。
(三)现实股权形式
现实的股权激励形式,包括员工直接持股以及员工通过持股平台间接持有公司股权。员工(或持股平台)获得公司激励股权,可以通过对公司增资的方式,亦可通过受让公司预留的员工激励股权方式。
1、员工直接持股
员工直接持股,即被激励对象以其本人名义直接持有公司股权。
在这里提示创业者,创业企业在初期一般为有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严格限制在50人以内,因此被激励对象人数不宜过多。被激励对象在公司层面直接持股,除了收取股息、享有公司分红之外,也同时可以参加股东会议、行使表决权、参与公司决策,一旦未来被激励对象与公司创始人就公司的发展产生根本分歧,将对创始人掌控公司构成最直接的威胁。因此,除了创业元老、核心员工中的核心或者公司发展不可或缺、无可替代之人等极少数人员可通过直接持股模式之外,其他被激励对象应当通过持股平台或者创始人代持等方式间接持有激励股权。
2、通过持股平台持股
设立特殊目的实体(可以采用公司或者合伙企业形式)作为持股平台,被激励对象作为持股公司股东或者合伙企业的合伙人,间接持有被激励股权。
利用持股平台间接持股,除了可以在创业公司层面维持股权结构的相对稳定之外,也可以通过一定方式,例如由创始人作为持股平台(公司形式)控股股东,或者作为持股平台(合伙企业形式)的执行事务合伙人,来实现创始人实际控制持股平台,从而维持其对创业公司的掌控。
在我们看来,利用有限合伙企业作为持股平台来实施员工股权激励将是最优化的选择。其一,创始人或其指定的人员作为持股平台的普通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从而掌控了持股平台所持公司股权的表决权;其二,作为持股平台的普通合伙人,创始人或者其指定的人员可以用劳务而非现金出资,节约财务成本;其三,合伙企业以每一个合伙人为纳税义务人,被激励员工作为持股平台的有限合伙人,就通过持股平台而取得的收入(尤其是持股平台转让被激励股权而取得的收入),仅需缴纳个人所得税,避免了以公司形式作为持股平台时,持股公司层面以及被激励对象作为持股公司股东层面的双重税务。
❸ 如何进行股权的顶层设计及长期有效的股权激
创始人想要在不控股的情况下实现对企业的控制,驾驭资本而非被资本驾驭,首先在引入资本或股权激励之前,需要未雨绸缪,早作准备,做好企业股权的顶层设计(控制权设计)。通常而言,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小股掌大权”:
1、股份比例和表决权比例分离
《公司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也就是说,有限责任公司可以通过公司章程约定“同股不同权”,创始人可以要求投资者或者股权激励对象让渡其所持股份的全部或者部分表决权,实现表决权和分红权分离,从而既满足资本逐利本性,又能够继续实现创始人对企业的控制,从而通过较少的股份争取获得更大的投票权。
2、通过一致行动人计划提高创始人的控制能力
“一致行动人”即通过协议约定,某些股东就特定事项投票表决采取一致行动。意见不一致时,某些股东跟随一致行动人投票。比如,创始股东之间、创始股东和投资人可以通过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加大创始股东的投票权权重。
3、有限合伙持股平台的引入(杠杆持股,以小搏大)
有限合伙通过让核心创始人担任普通合伙人,从而控制整个有限合伙公司,然后通过有限合伙公司控制公司股权。其他股东只能是有限合伙的有限合伙人,不参与有限合伙管理,也就不能通过有限合伙控制公司。
4、AB股(牛卡计划)
所谓AB股,即将企业股票分为两种不同类型,创始股东与投资人持有不同类型的股票。比如,我们将创始股东持有的股票称为“B类股票”,投资人持有的为“A类股票”。A类股票与B类股票的基本权利一致,但在以下三方面有区别:
(1)持有主体:A类股票主要由投资人与公众股东持有,B类股票主要由创业团队持有。
(2)投票权:设定不同的投票权。比如,每股A类股票可以设定为1个投票权,每股B类股票设定为10个投票权(1:10的投票权比例是美股比较常见的)
(3)转换权:A类股票无法转换为B类股票。B类股票一经转让即自动转换成A类股票。
通过上述制度安排,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出让股权对接利用外部资源,另一方面通过两级分化的投票权设计,实现创业者对公司实行有效控制,亦可以防止恶意收购。
以上就是经邦根据你的提问给出的回答,望采纳。
❹ 常见的股权激励方式都有哪些
股票期权(StockOption)是一种常见的股权激励方式,也称认股权证,实质上是一种看涨期权。它赋予激励对象在规定时间内以事先确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公司流通股票的权利。这种权利没有强制性,持有者在股票价格低于“行权价”时可以选择放弃,因此没有风险。股票期权的实施需要公司是公众上市公司,且必须有合理的股票来源。股票期权在美国非常流行,特别是在股市牛市期间,为高级管理人员带来了丰厚收益。全球500家大型公司中有89%已对高层管理者实施了股票期权。
虚拟股票(PhantomStock)是另一种股权激励方式,公司授予激励对象虚拟股票,激励对象可以依据虚拟股票数量参与分红并享受股价升值收益,但没有所有权、表决权,不能转让和出售,离开企业时自动失效。这种方式不会影响公司的资本结构,但兑现激励时现金支出压力较大,尤其是在公司股票大幅升值时。虚拟股票与股票期权相似,但虚拟股票不实质认购股票,实际上是延期支付奖金,资金来源于企业的奖励基金。虚拟股票的激励作用受市场有效性影响较小,即使在熊市,只要公司有良好收益,被授予者仍能通过分红受益。
股票增值权(StockAppreciationRights,SAR)允许激励对象在规定时间内获得股票股价上升的收益,但不拥有股票的所有权或表决权。激励对象无需为行权支付现金,行权后可获得现金或等值的公司股票。SAR与虚拟股票类似,但持有者不参与公司分红。SAR的激励效果受资本市场有效性影响,国内有时被称为股票期权。SAR的实现可以全额、部分兑现,也可以用现金、股票或两者组合实施。
经营者持股(ExecutiveStock)是管理层持有公司股票并锁定一定期限,激励对象可无偿获赠或通过补贴、强制出资获得公司股票,成为股东并与企业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参与持股计划的被激励者拥有表决权和分配权,承担公司亏损和股票降价风险,形成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三位一体的利益共同体。
员工持股计划(EmployeeStockOwnershipPlan,ESOP)是指公司员工出资认购部分股份,由公司集中管理。员工持股使员工成为企业的双重所有者,激发长期投资行为,完善企业决策机制。员工持股最早由美国律师提出,旨在协调劳资关系,提高劳动生产率。ESOP在美国被视为面向全体员工的福利性激励工具,政府给予税收优惠,促进各方参与。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BuyOut,MBO)是指管理层利用借贷资金购买本公司股份,改变企业所有者、控制权和资产结构,实现持股经营。MBO是一种极端的股权激励手段,激励主体与客体合而为一,实现利益统一。MBO通常由管理层或员工共同出资成立公司作为收购主体,通过股权授让实现控股。
限制性股票是一种预先授予激励对象一定数量公司股票的方式,但对其来源、抛售等有特殊限制。激励对象需在规定服务期限后完成特定业绩目标才能抛售并获益,否则公司有权收回或回购股票。限制性股票激励高管投入长期战略目标。
业绩股票激励经营者和具体业务负责人,根据业绩指标授予一定数量的股票或提取奖励基金购买公司股票。业绩股票不完全依赖服务期,兑现取决于业绩指标完成情况。延期支付计划是激励管理层考虑公司长远利益,激励对象获得收入来自公司股票市场价格上升,如果股价下跌,激励对象将损失。
账面价值增值权通过每股净资产增加值激励高管和技术骨干,分为购买型和虚拟型。购买型激励对象按净资产值购买股份,期末回售给公司;虚拟型激励对象无需出资,公司授予名义股份,根据净资产增量和名义股份数量计算激励收益。
❺ 如何做好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做,那么我们有律服务的创业项目中,基本上所有的项目都在考虑,或者正在做或者已经做了股权激励。而你要做股权激励,必须有三个核心的问题要把握好。如果你不能把握好这三个核心的股权问题,那么我们认为你也做不好股权激励。
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股权激励?
无论是作为创业公司的CEO,或者股东,也就是说,股权激励的实施者。还是创业公司的高管,员工,以及普通员工作为股权激励的被实施者。你就应该清楚的了解到,当一个创业公司进行股权激励的时候,它是有不同的形式的。无论哪种形式,我们对股权激励下一个定义就是,公司的股东或者公司,把公司的工商股权,或者股份期权或者虚拟股权,以一定份额的方式分配给你。这种以一定份额给到你的无论是工商股权还是分红权,都是属于股权激励。不过这个份额公司一般会要求你在几年内可以拿到。
第二个问题:为何要进行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的目的是为了留住人才、为了吸引人才、为了激励人。
第三个问题:股权激励成功的关键
如果你不能清楚的认识到股权激励成功的关键因素,你即使做了股权激励也不会取得任何效果,甚至适得其反。那么股权激励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归结来说,就是一句话,就是让被激励对象产生我们所期望的和认可的价值。
所以我们总结一下,如果我们作为一个创业公司,我们要进行股权激励,首先第一点要清楚地知道什么是股权激励,我们给员工的到底是什么东西?第二个我们要清楚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做股权激励。第三个就是要知道,我们怎么样做,才能够真正的实现我们股权激励的效果,实现股权激励的价值。才有可能产生我们今天股权激励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