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投资计入什么
❶ 长期股权投资涉及的相关费用要计入什么科目,能不能总结一下。
关于长期股权投资相关费用的处理,教材中没有明确给出,您按照以下原则来掌握:
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无论是同一控制下还是非同一控制下),发生的直接费用、间接费用,都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的;
非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发生的评估费、律师费、审计费等中介费用,一律计入管理费用;在购买过程中发生的必要的手续费支出,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另外:
1、只要是题目中出现“评估审计费、律师费、咨询费”等字眼,一律计入管理费用;
2、只要是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为发行权益性证券的佣金、手续费支出,一律从权益性证券的溢价收入中扣除,溢价收入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
以发行债券的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为发行债券的佣金、手续费计入所发行债券的初始入账价值中,均不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1)股权投资计入什么扩展阅读:
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时,应按实际成本作为投资成本。
(一)以现金购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作为投资成本。
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应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减去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后的差额,作为投资的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金额,借记“应收股利”科目,按实际支付的价款,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等科目。
四、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账务处理。
(一)采用成本法核算时,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一般应当保持不变。
(二)股权持有期间内,企业应于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确认投资收益。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中属于应由本企业享有的部分,借记“应收股息”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股息”科目。
❷ 股权投资取得的现金收入应记入那个会计科目
股权投资取得的现金收入应记入投资收益的会计科目。
❸ 约定固定收益的股权投资应计入什么科目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企业应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中属于本企业的部分,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本科目;属于被投资单位在取得本企业投资前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应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借记"应收股利"等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应按根据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或经调整的净利润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贷记本科目.
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的,比照"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按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贷记"应收股利"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本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处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除上述规定外,还应结转原记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或借记本科目.
(二)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间取得的投资收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实现的损益,比照"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等科目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本科目结转后应无余额.
❹ 持有被投资企业的股权,但比例较小,不具有重大影响。这样的股权投资该计入什么
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一年内要销售计划的话是持有待售资产。
❺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的会计分录
长期股权投资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核算方法,其投资收益的会计处理不相同。
一、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
1、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按应享有的份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2、在处置时,按照实际取得的价款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损益,并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借: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 (实际收到的金额)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 (账面余额)
投资收益 (差额)
二、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
1、投资企业在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应按照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中应享有的份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作相反的会计分录,借记“投资收益”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但以“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
2、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应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按照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按照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贷记“应收股利”科目,按照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3、处置时还应当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按结转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比例结转原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的金额,借记或贷记“其他综合收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同时,还应按照结转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比例结转原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的金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三、说明,长期股权投资两种核算方法的范围:
1、成本法。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
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企业为投资性主体且子公司不纳入其合并财务报表的除外。
2、权益法。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采用权益法核算。
(1)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2)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❻ 长期股权投资属于什么科目
资产类的科目。长期股权投资是企业为获取另一企业的股权所进行的长期投资,通常为长期持有不准备随时变现。
长期股权的特点
长期股权可以获取经济利益,并承担相应的风险,长期股权投资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可以通过分得利润或股利获取,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取得,如被投资单位生产的产品为投资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
这种情况下投资企业通过所持股份达到控制或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使其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能够直接从被投资单位取得价格比较稳定,保证其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❼ 出售长期股权投资的收益属于什么收入,是不是投资收益或者是当期损益
出售长期股权投资的收益属于投资收益,而且属于当期损益,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或其他科目)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
❽ 长期股权投资直接费用入什么科目
计入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直接费用包括:购买过程中支付的佣金、手续费和税金等必要支出
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的成本,是指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支付的全部价款,或放弃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或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不包括为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所发生的评估、审计、咨询等费用
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成本,具体应按以下情况分别确定
1、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支付的全部价款作为投资成本,包括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
例如,A企业购入B企业20%的股份,支付购买价格1000万元,另支付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6万元,,并于同日完成了相关手续,A企业取得该部分股权后能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
借:长期股权投资1006
贷:银行存款1006
2、以放弃非现金资产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非现金资产,是指除了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现金等价物以外的资产,包括各种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不含股权,下同),但各种待摊销的费用不能作为非现金资产作价投资。
3、原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改按成本法核算,或原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改按权益法核算时,按原投资账面价值作为投资成本。
(8)股权投资计入什么扩展阅读
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方式主要有:
1、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区分企业合并的类型,分别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确定形成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2、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包括购买过程中支付的手续费等必要支出。
3、以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成本为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4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5、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❾ 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属于资产负债表上的什么项目
属于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由于变现性相对较差,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这些都需要一年以上才能变现或投入使用。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企业对其他单位的股权投资,通常视为长期持有,以及通过股权投资达到控制被投资单位,或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为了与被投资单位建立密切关系,以分散经营风险。
❿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当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投资企业应记入什么账户。
投资企业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1.成本法: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2.权益法: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拓展资料: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除取得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外,投资企业应当按照享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投资收益,不再划分是否属于投资前和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
企业按照上述规定确认自被投资单位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后,应当考虑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发生减值。在判断该类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时,应当关注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否大于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包括相关商誉)账面价值的份额等类似情况。
出现类似情况时,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减值测试,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七条规定,对于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投资收益。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本解释实质上修改了上述规定,简化了成本法的会计处理。同时,增加了长期股权投资减值迹象,从而也部分地修改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1.对于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单位除在初始投资时需要考虑实际支付的价款中是否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外,其他情况下投资单位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润,全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实际收到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股利”科目。
2.采用上述方法确定投资收益后,投资单位应当考虑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发生减值。必须注意的是,成本法下确认投资收益并非必定计提减值准备,只有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大于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包括相关商誉)账面价值的份额等类似情况出现时,才要求按《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减值测试。
如果经减值测试,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则应按规定计提减值准备。投资者在二级市场购入股票并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时,几乎在所有情况下投资成本都会大于享有的被投资单位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份额(只有ST股票可能出现相关的情况),因为“破净”的股票通常被认为没有投资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刚购入的股票就发生了减值。因此,即使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大于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包括相关商誉)账面价值的份额也未必发生减值。
还有一点必须注意,作为减值的一个迹象,是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大于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包括相关商誉)的账面价值,而不是公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