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如何进入股权激励
㈠ 股权激励的主要模式有哪些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股权激励的模式:
1、业绩股票,是指在年初确定一个较为合理的业绩目标,如果激励对象到年末时达到预定的目标,则公司授予其一定数量的股票或提取一定的奖励基金购买公司股票。
2、股票期权,是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的一种权利,激励对象可以在规定的时期内以事先确定的价格够爱一定数量的本公司流通股票,也可以放弃这种权利。股票期权的行权也有时间和数量限制,且需要激励对象自行为行权支出现金。
3、虚拟股票,是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的一种虚拟的股票,激励对象可以据此享受一定数量的分红权和股价升值收益,但没有所有权,没有表决权,不能转让和出售,在离开企业是自动失效。
4、股票增值权,是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的一种权利,如果公司股价上升,激励对象可以通过行权获得相应数量的估价升值其收益,激励对象不用为行权付出现金,行权后获得现金或等值的公司股票。
5、限制性股票,是指事先授予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但对股票的来源,抛售等有一些特殊限制,一般只有当激励对象完成特定目标后,激励对象才可抛售限制性股票并从中获益。
然后是期权激励模式,期权激励的授予对象主要是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他们在公司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掌握着公司的日常决策和经营,因此是激励的重点;另外,技术核心骨干也可以是激励的主要对象。
更多关于股权和期权的问题可以咨询一下明德资本生态圈,明德资本生态圈现有明德天盛(私募股权基金,备案编码7499)、明德蓝鹰(IPO辅导机构)、明德乾坤(商学、咨询、传媒、基金、交易所)以及多家战略合作机构。
明德资本生态圈成立20多年来,已与清华、北大、人大、浙大、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结成战略联盟,向中小企业家及政府机构输入、传播资本思维和资本运作模式,成功策划设计30多家IPO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目前正在孵化IPO的企业有30多家,IGS上市公司主席200 人。
如果你还有有关股权和期权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的在线咨询按钮,直接跟老师对话交流。
㈡ 中小企业如何成功实施股权激励
首先,中小企业管理者往往对股权激励存在错误的观念,错把股权激励当成了员工福利,利益均沾,鼓励大家入股,内部融资,而企业中个别员工对股权激励缺乏认识,只图眼前利益不愿与公司长期发展。导致了很多中小企业无法实施股权激励,即使分配了股权也留不住人才。应当明确,股权激励属于长期激励的一种形式,直接目的是吸引和激励优秀人才,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构建一个充满活力、忠诚、团结奋进的核心团队,终极目的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创造优秀业绩、实现可持续发展,它的目的并不是为员工提供福利待遇或者实现企业内部融资。
其次,中小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应当使股权激励与绩效考核相关联。股权激励并不是使员工获得股权就了事,它是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体系。获得股权是有条件的,只有在激励对象不断完成绩效指标的情况下,才能获得相应数量的股权。
再次,企业也不能够为了留住人才而盲目使用股权激励。实践表明在股权激励的实际操作中,最难的一项工作要数选定股权激励对象,很多股权激励失败案例就源于错误的选择了对象。
㈢ 小公司如何简单的实施股权激励
小公司实行股权激励的方式有期权、期股模式和虚拟股模式。上市公司可以同时实行多期股权激励计划,但全部在有效期内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标的股票总数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0%。
【法律依据】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第十四条
上市公司可以同时实行多期股权激励计划。同时实行多期股权激励计划的,各期激励计划设立的公司业绩指标应当保持可比性,后期激励计划的公司业绩指标低于前期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应当充分说明其原因与合理性。
上市公司全部在有效期内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标的股票总数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0%。非经股东大会特别决议批准,任何一名激励对象通过全部在有效期内的股权激励计划获授的本公司股票,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
本条第二款所称股本总额是指股东大会批准最近一次股权激励计划时公司已发行的股本总额。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所称限制性股票是指激励对象按照股权激励计划规定的条件,获得的转让等部分权利受到限制的本公司股票。限制性股票在解除限售前不得转让、用于担保或偿还债务。
㈣ 求小公司股权激励方案
小公司股权激励方案主要有市场选择机制激励、市场评价机制激励、控制约束机制激励、综合激励机制激励以及政策环境激励。
1、市场选择机制激励,
充分的市场选择机制可以保证经理人的素质,并对经理人行为产生长期的约束引导作用。以行政任命或其他非市场选择的方法确定的经理人,很难与股东的长期利益保持一致,很难使激励约束机制发挥作用。
4、综合激励机制激励,
综合激励机制是通过综合的手段对经理人行为进行引导,具体包括工资、奖金、股权激励、晋升、培训、福利、良好工作环境等。
5、政策环境激励,
政府有义务通过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等形式为各项机制的形成和强化提供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不合适的政策将妨碍各种机制发挥作用。
注意事项:
1、公司的股东和管理层往往是重叠的,所以很少需要考虑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股权分配,只需要考虑股东之间的股权分配。确立股权分配时需要考虑三个因素:股东于资源层面的贡献、股东于公司治理层面的把控、公司未来的融资造血空间。
2、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各股东出资情况,但这并非唯一依据。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往往跟出资比例不是一致的。有的创业公司会采用阴阳协议的形式,
即一方面通过签署相关协议来明确不和出资比例一致的各股东股权,另一方面按照出资比例来完成工商登记,但这种行为的法律风险很大,公司以后涉及了诉讼,股东的权益将很难得到法律保护。
㈤ 中小企业如何进行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主要是上市公司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其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其他员工进行的长期性激励。其中,高级管理人员是指对公司决策、经营、管理负有领导职责的人员,包括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或其他履行上述职责的人员)、董事会秘书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
IPO公司大股东若将其持有的拟IPO企业股份以较低价格转让给高管、核心技术人员,或高管、核心技术人员以较低的价格向IPO企业增资,上述两种行为均应视为股权激励,以股份支付进行会计处理。
因此,如要进行股权激励,企业至少应该是股份公司,另需要满足国家的强制规定。
㈥ 中小型企业如何进行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中,最重要的三件事是:定工具、定数量和定人,即“如何激励、激励谁、发多少”的问题。中小型企业进行股权激励,从方案设计的角度,同样也是需要重点考虑这三个方面。
对于非常早期的境内公司来说,我们都会建议采用股票期权的方式,因为未来无论境内外上市,都有解决的思路,但是早期就采用员工持股的方式,过程就会比较尴尬,因为在随后公司发展的进程中,人员可能进进出出,处理起来就会比较麻烦。
通常是在公司融A轮左右时,核心团队会跟投资人讨论员工激励期权池的比例。事实上,这个阶段考量员工激励期权池的大小其实没有特别多的科学依据,主要参考市场普遍的实践以及公司本身的股权结构。
在决定激励对象的问题上,公司的决策权很大,市场数据仅仅是做参考。如果不对员工进行分层,而从整体看激励计划的覆盖范围,从A轮开始做激励计划的公司,激励对象的覆盖范围可能会达到60%甚至更高。
㈦ 中小企业股权激励方案怎么做
一是股权激励工具的选择。通常的股权激励模式有很多种,包括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虚拟股票、限制性股票、业绩单位,等等。选择何种激励方式呢?这个主要是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对贝克公司来说,老板最大的心愿就是挽留核心的人才,共谋一番大事业,既然这样,就必须拿出足够的诚意来,让员工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和公司一起长期发展。为此,我们建议贝克公司采用限制性股票的方式,让员工真正成为公司的股东,从治理层面上改善公司的管理模式和决策方式。
二是股票价格的确定。一般来说,内部员工股权的转让,都是以净资产来作价的。但贝克公司是一家以软件开发为主的智力密集型企业,固定资产不多,净资产不到2000万元,但同时公司盈利能力很强,净资产回报率达到50%。如果以净资产作价,对大股东来说无疑是亏的。如何界定股票的价格呢?我们认为,影响股票价格的两个因素,一个是净资产,一个是盈利能力。为此我们以每股净资产为基础,并参考同类上市公司的市盈率,确定该企业的股价。这个解决方案,得到客户的认可。
三是购股资金来源问题。中小企业的激励对象,在企业成长阶段,每年所获得的薪金待遇并不丰厚,在短时间内拿出几十万的现金购买股票,是比较困难的。为此,我们引进分期付款计划,由大股东个人先借资给激励对象,未来3年内从激励对象的奖金或分红里扣款偿还,顺利解决了出资问题。
四是员工参与度低的问题。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不一样,由于其竞争力有限,经营不是很规范,因此并不是推出股权激励方案,就会受到热烈欢迎的。我们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的员工,甚至得高层管理人员,对股权激励都不怎么感冒。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调查,了解员工不原因参股入股的原因。贝克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采取了三个策略:一是明晰公司战略,树立发展愿景,确定未来3-5年上市目标;二是引进财务总监和新的财务软件,修订财务制度,使得财务信息更加公开化和透明化;三是大股东进行增资,增强员工信心。三个策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员工参与度空前提高。
另外,在实施股权激励的时候,还要兼顾历史、现在和未来。历史指的就是过去和员工一起发展并成长起来的资深企业功臣,现在和未来指的就是在位和将引进的骨干力量。要处理好这三者的股权分配比例、股票价格,既要看过去,也要看现在和未来。
㈧ 小公司可以做股权激励吗
小公司可以用股权激励。小公司可以采取股权出售、股权奖励、股权期权等方式对公司员工进行股权激励。小公司可以收购本公司股份,将股份用于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是常用的激励员工的方法之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二条
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份。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二)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
(三)将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
(四)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
(五)将股份用于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
(六)上市公司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