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股权 » 股权设计如何避坑

股权设计如何避坑

发布时间: 2022-06-08 05:34:29

① 如何规避股权激励陷阱

首先,要正视股权激励的适用条件:企业产权清晰、股权激励设计方案切合企业实际、公司治理规范、证券市场有效、增量激励。
其次,应按照股权激励机制来设计和执行股权激励方案:预设激励方案——激励对象努力工作——公司资产增值,业绩上升,股东利益增加——激励对象行使股权取得收益。
再次,必须完善股权激励的约束条件,发挥股权激励的积极效应,切实规避其陷阱。

② 合伙人股权设计应该注意什么

“合伙人制”这两年在商界比较受关注,像万科、阿里巴巴、小米、汉王、复星等一些著名企业都在推行“合伙人制”,很多中小企业也在学习和尝试。大家都非常看好这种创业或经营模式,这种模式也的确非常有效,不过在实施之前我们还是要分析、理解透彻,并建立起与之匹配的合理机制再去落地,这样成功的概率就要高得多,不然就会为一知半解和仓促实施付出代价。
合伙人机制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合伙人的进入机制、退出机制、决策机制、分配机制等,本文只论述其中的利益分配机制,也就是最基本的责权利的匹配。
不同时期的责权利主体
在现在的企业里通常有三种人:投资人、员工、合伙人。投资人只出钱,员工只出力,合伙人既出钱又出力。 从这个概念来看,合伙人制本质上是让人力资本这种生产要素的利益主体都拥有主导权,最终实现“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享利润、共担风险”的目地。
在工业化时代,货币资本起主导作用,人力资本起辅助作用,资本决定企业控制权和剩余收益权,经理人只是资本的委托代理人,其权力有限,并受到资本的监督,收益也有限,并且是税前收益。由于是资本决定着企业控制权和剩余收益权,所以资本也承担所有风险,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这种状况是合情合理的。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因素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很多轻资产领域,人力资本也就是合伙人或合伙人团队开始起主导作用,货币资本起辅助作用,合伙人决定企业控制权,如阿里巴巴、小米、万科等,这种情况下剩余收益权该由谁来决定呢?通常,结果在哪里,心就在哪里,利益在哪里,重点就在哪里。如果此时让资本决定剩余收益权,合伙人显然不会愿意,而合伙人决策产生的风险比如重大亏损等,如果让资本承担全部或者大部分也是不合理的,那么只有让合伙人决定剩余收益权,才能充分体现权力和责任对等、风险和收益对等的原则,才是比较合理的,关键是怎么设计这种机制呢?
合伙人机制设计的几种模式
在合伙人和投资并存的企业里,会有多个利益主体,针对每一个不同的利益主体,可以设计不同的治理模式,可供参考的模式是有限合伙制。在有限合伙制中,有限合伙人(LP)负责出资,不参与管理,不承担风险,普通合伙人(GP)负责投资经营管理,虽然只是出了一部分资,也要承担无限责任。还有一种可以借鉴的模式是投资理财中的“优先”和“劣后”理论,优先级收益享有相对确定且封顶的预期收益率,如债权人,而劣后级收益则没有确定的收益率目标,投资所产生的剩余收益都归属于劣后级,当投资发生损失时,则首先由劣后级承担,最后才是优先级,体现的是风险和收益对等原则。

在由合伙人主导或部分主导的企业里,通常要根据公司章程中赋予合伙人的权利来确定合伙人应该承担的责任,这是比较理性的方法,如果合伙人掌握经营权,那么合伙人就要承担所有的经营风险,如果合伙人掌握决策权,合伙人就要承担所有的决策风险,只有这样才是对合伙人和投资人比较合理、公平的模式。
责权利高度统一是合伙人机制设计的重点
合伙人机制,其实就是责权利高度统一的机制,出发点从权力开始,有多大权力,就有多大责任,并享有相对应的利益。
我个人认为在这个方面做的最好的就是济南的韩都衣舍了,它的小组制非常典型。他们把一线部门分了280多个小组,各个小组经营权完全由他们自己掌握,各个小组的责、权、利高度统一,如图1韩都衣舍小组制的责、权、利所示。

在工业化时代,人力资本既不承担风险也不享有最终的剩余收益,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当人力资本主导企业,人力资本就应该享有最终收益并承担最终风险。也就是当投资取得相对合理、稳定或有一定增长的回报后,剩余的收益都应由合伙人来分配,如果发生亏损,也应由合伙人承担亏损,同时还要支付投资人应得的合理回报。图2和图3就是对不同时期人力资本享有的收益分配不同的描述。

为了避免出现发生亏损时合伙人无力承担的困境,可以采用延期支付的方式把每年度合伙人应得收益的一部分留在企业作为风险保障金。泰山管理学院就是这么做的,各个部门年终奖金的1/2延期2年支付,如果未来有亏损就要先用来弥补亏损。
菏泽真得利连锁超市采用的也是类似的模式,这家公司每年现任店长和部分优秀的副店长都可以竞聘所有门店店长,谁的目标高,谁当店长,如果到年终未完成承诺目标,则应先补齐公司应得收益(完成目标时的公司收益),没能竞聘上岗的就自动下岗,经过多年实践效果非常好,如图4所示。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达到权力和责任、风险和收益的高度统一,投资人、合伙人、经理人各自享有各自的权力并各得其所,同时也承担各自相应的风险。当然,这三者的身份并不是割裂、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比如公司可以通过股权认购和股权激励让经理人成为公司合伙人,同样,如果合伙人有别的追求而离开公司,那他也可以做一个纯粹的投资人。但是不管如何改变身份,责权利的统一始终是合伙人制的重点。
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合伙人制”也一样,合伙人会不会利用自己对企业的控制权伤害投资人利益、会不会产生关联交易、会不会有合伙人搭便车等,这些都是要在设计合伙人机制的时候充分考虑的,并且需要及时调整的,或者结合其它模式一并使用,保证合伙人机制可以发挥其最大的正向作用。
泰山管理学院

③ 创业公司股权激励,需要避开哪些坑

根据你的提问,经股网的专家在此给出以下回答:
1、团队中没有大家都信服的老大
企业的股权架构设计,核心是老大的股权设计。老大不清晰,企业股权没法分配。创业企业,要么一开始就有清晰明确的老大,要么磨合出一个老大。很多公司的股权战争,缘于老大不清晰。比如,真功夫。企业有清晰明确的老大,并不必然代表专制。苹果、微软、Google、BAT、小米……这些互联网企业都有清晰明确的老大。老大不控股时,这些企业都通过AB股计划、事业合伙人制等确保老大对公司的控制力。创业团队的决策机制,可以民主协商,但意见分歧时必须集中决策,一锤定音。
在公司的股东会与董事会层面,老大只有对公司有控制,公司才有主人,才不会沦为赌徒手里不断转售的纸牌。老大在底层运营层面适度失控,公司才能走出老大的短板与局限性。有些声称试验失控的创始人,也未必敢在公司股权层面冒险失控。
2. 只有员工,没有合伙人
在过去,很多创始人是一人包打天下。在现在,新东方三驾马车、腾讯五虎、阿里巴巴十八罗汉……我们已经进入了合伙创业的新时代。创始人单打独斗心力难支,合伙人并肩兵团作战共进退才能胜出。创始人需要寻找在产品、技术、运营或其它重要领域可以独当一面的同盟军。“初创企业合伙人的重要性胜过风口的商业模式”,并不为过。在实践中,有很多创业者问如何做「员工」股权激励,但很少有创业者问如何做「合伙人」股权设计。
3. 团队完全按照出资比例分配股权
我们见到,很多创业企业的股权分配,都是“时间的错位”:根据创业团队当下的贡献,去分配公司未来的利益。创业初期,不好评估各自贡献,创业团队的早期出资就成了评估团队贡献的核心指标。这导致有钱但缺乏创业能力与创业心态的合伙人成了公司大股东,有创业能力与创业心态、但资金不足的合伙人成了创业小伙伴。
我们建议,全职核心合伙人团队的股权分为资金股与人力股,资金股占小头,人力股要占大头。人力股要和创业团队四年全职的服务期限挂钩,分期成熟。对于创业团队出资合计不超过100万的,我们建议,资金股合计不超过20%。
4. 没有签署合伙人股权分配协议
许多创业公司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在创业早期大家一起埋头一起拼,不会考虑各自占多少股份和怎么获取这些股权,因为这个时候公司的股权就是一张空头支票。
等到公司的钱景越来越清晰时,早期的创始成员会越来越关心自己能够获取到的股份比例,而如果在这个时候再去讨论股权怎么分,很容易导致分配方式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预期,导致团队出现问题,影响公司的发展。所以,在创业早期就应该考虑好股权分配,签署股权分配协议
5. 合伙人股权没有退出机制
6. 外部投资人对公司控股
对股权缺乏基本常识的,不仅仅是创业者,也包括大量非专业机构的投资人。比如,我们看到,有投资人投70万,创始人投30万,股权一开始简单、直接、高效、粗暴地做成70:30。外部投资人控股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
首先创始团队没有足够的工作动力,感觉是在为别人打工,其次没有预留足够股权利益空间吸引优秀的合伙人加入,最后这类股权架构让投资机构避而远之,影响公司的下一步融资。
7. 给兼职人员发放大量的股权
我们看到,很多初创企业热衷于找一些高大上的外部兼职人员撑门面,并发放大量股权。
但是,这些兼职人员既多少时间投入,也没承担创业风险。股权利益与其对创业项目的参与度、贡献度严重不匹配,性价比不高。这也经常导致全职核心的合伙人团队心理失衡。
对于外部兼职人员,我们建议以微期权的模式合作,而且对期权设定成熟机制(比如,顾问期限,顾问频率,甚至顾问结果),而不是大量发放股权。经过磨合,如果弱关系的兼职人员成为强关系的全职创业团队成员,公司可以给这些人员增发股权。
8. 给短期资源承诺者发过多股权
9. 没有给未来员工预留股权
10. 配偶股权没有退出机制
以上就是经股网根据你的提问给出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经股网,助力企业成为行业寡头。

④ 股权分配方案设计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避免利润中心划分不准确。在设计股权激励方案的时候,利润中心划分一定要准确,利润中心的划分是前提基础,只有划分好利润中心,才具备实施股权激励的前提,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原则,那就是尽量划小核算单位,这是实施股权激励的关键,连锁型企业、制造型企业、科技型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利润中心,在划分的时候要区别对待,利润中心划分太大了,会影响到股权激励方案的效果,在做方案的时候,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2、避免定量不到位。不要把股权激励做成了绩效考核,导致方案效果大打折扣,股权激励和平时绩效考核不一样,股权激励,重在激励,要让员工从震惊到刺激,而且找到老板的感觉,只有这样,员工才能把公司的活当成自家的活干,同时,股权激励也不是奖励,股权激励重在激励那些有上进心的人,让他们多干,才能多得,而不是多干了,就给发红包。
3、避免“吃大锅饭”现象。做股权激励,要重点岗位重点激励,重在激励核心少数人。股权激励重在效率,不能总是站在公平的角度考虑股权激励,这样很容易导致“吃大锅饭”,最后方案效果受影响,所以,在设计股权激励方案的时候,定岗定人很重要,这也是企业家在做股权激励方案的时候经常犯的一个错误。
4、涉及到银股一定要规避退出风险问题,银股退出机制设计好,同时,避免银股到期被激励对象套现走人的现象。在一个股权激励方案中,如果涉及到银股,就要慎重考虑退出机制问题,很多情况下,企业家在设计银股方案的时候,往往留下了很大的后患。

⑤ 企业如何分配股权如何设计股权方案

这个活可不轻松呢,建议可以参考下深 圳合 动力在行业中的成功例子。

⑥ 股权设计时怎样避免风险

在企业股权设计上,如何保持企业股权激励的功能发挥,有能保证操作与法律风险控制的确是一个难题,也不是说几个手段就能搞定的。具体的话你可以去咨询尚飞,对怎样去避免这个风险还是有好处的。

⑦ 在股权结构设计时,什么是应该规避

1.一人持股或夫妻共同持股有限公司或夫妻公司,这类股权设计从生产经营上来说,不但实现不了生产资料社会化,不利于企业的成长,容易的天花板。法律层面来说,存在严重的法律风险,很容易将股东个人财产与公司财产混同,股东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2.被称为最糟糕的股权架构_五五平分公司两名股东,各持50%的股权,收益权和决策权都是平等的,看似很公平,但是该类企业走到最后会越来越艰难毕竟每位股东的资源、能力、对企业的贡献都有不同,公司初创之时,采用这种股权结构是可以的,但是一旦公司发展壮大,一方付出较多,贡献较大的难免不心生怨言。3,股权过于分散 。公司股权由众多股东持股,各自持股比例较少,分散于各个股东,公司股权结构过于分散,最大的缺陷是公司治理效率低下。

⑧ 作为初创公司,你该准备些什么需要避开哪些坑

01.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

首先是自己的心态,想通过创业迅速致富的人不适合创业。

创业是个长期的过程,急于求成,为了赚钱而创业的人很难在创业初期最艰难的时侯坚持下来,这基本上已经成了创业失败的普遍定律。

其次评估自己可以冒多大的风险。创业永远与风险共存,企业成败除了人力以外永远有机会在左右。觉得自己只许胜,不能败的人不能去创业。

最后自己的长项和软肋。马云说,如果你觉得自己什么都行,什么都会,那么问题肯定就会来了。的确,没有人可以在创办一个公司时充当全能手。乔布斯一样有他的技术合伙人。如果你有技术,你则需要会营销,有资源的合伙人,反之亦然。

02.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创业

很多小公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人还没有找齐,就开始创业。

  • 一个人就开始创业,这样的失败率高达99%;

  • 夫妻朋友创业或2个人一起创业,相对比较好,但是千万别发什么矛盾,不然很难调解,只分一分二。

  • 三个或多个人创业,但是一定要设计一个合理的股权机制,包括进退制度、分红约定、让员工入股,吸引顾客占股,让投资入股。

  • 03.合适的启动资金

    至于资金,我之所以说合适的启动资金,是因为这是需要创业者通过自己能负担的资金,自己项目的含金量,与能找到的风投相平衡的。

    随着企业的发展,后期得到的风投数额也是不容易预估的。

你需要避开哪些坑?

创业路上布满荆棘,一不小心就可能踩空,随时带你陷入万丈深渊。创业开公司常见的几个坑包括:

坑1:注册资本坑

2014年新公司法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

公司股东可以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并记载于公司的章程。

认缴登记制不需要占用企业资金,可以有效提高资本运营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此时,可能很多人觉得注册资金就多写一些,反正不用真缴,动不动5000万、1亿,还可以显示公司实力雄厚,有面子。请注意,认缴并不等于不缴!公司清算的时候一定要见到钱。

坑2:一人公司坑

常见公司类型主要有有限责任公司、个人独资公司、合伙公司以及股份有限公司等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是现实经济活动中最常见、最大量的企业组织形式,以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而普通合伙公司和个人独资公司要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如果独资公司以后要变为多股东则需要公司改制,改制就是由独资公司变成有限制责任公司,相当于直接把公司注销,而且还需要登报纸说明。

除非万不得已,谨慎注册一人有限公司。

它虽然是有限公司,但面对公司债务,可能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即便是公司转让后,原股东如不能举证证明出让前公司财产独立于其个人财产,债权人有权要求原股东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坑3:商标坑

创业者辛苦苦苦创业,把产品和品牌做出了一定知名度,忽然有一天接到律师函:你的产品涉嫌品牌侵权,这对创业者来说一定是个噩梦。

你肯定听说过搜房网,搜房网运营近十年已经打下了非常深厚的品牌基础。而搜房网的商标被另一房产企业抢注,搜房运营七年之后商标使用权被判给了这家房产,搜房网**改名房天下。房天下你听说过吗?

对于做自媒体人来说,公众号名字被抢注成商标,迫不得已改名字也一定是一个噩梦。忘记注册商标是很多创业者最容易忽视但是后果却很严重的大坑之一。

坑4:股权结构坑

早期项目的合伙人基本上都是亲戚、同学、朋友,一般都想开始股份多点少点都没关系,先把事情做起来再说,可往往能共苦不能同甘。

因为股权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分家的案例实在不少,从万通六君子到中国合伙人、再到西少爷分家等等,每个案例都在告诉我们什么样的股权结构是坑。股权结构容易出现的坑有以下几个:

1.创世人股权构架,最容易出现问题的股权结构是,五五分和三三四,这种结构当出现分歧的时候谁也做不了主,这就尴尬了。

2.早期骨干没有期权导致人才流失。现在互联网公司的竞争已经是人才的竞争了,公司员工管理制度也逐渐转变为合伙制,没有共同利益或者共同利益分配不均衡很容易导致骨干员工离开。

开公司每走一步都非常重要,每个方面的内容都非常烦琐,涉及的内容较多。如果缺乏有效的指导,会让初期开公司的管理者感到焦头烂额,导致走了许多弯路,耗费了许多精力、时间和金钱。

热点内容
报金融专业要哪些科目 发布:2025-05-18 01:40:37 浏览:700
黄金股票投资分析报告 发布:2025-05-18 01:39:59 浏览:298
艾伯科技股票走势 发布:2025-05-18 01:39:57 浏览:306
普通百姓如何通过金融模式翻身 发布:2025-05-18 01:20:46 浏览:851
股票怎么样会面临退市风险 发布:2025-05-18 01:12:17 浏览:853
601177股票历史行情 发布:2025-05-18 01:02:37 浏览:736
普惠金融贷款担保人承担什么责任 发布:2025-05-18 00:49:08 浏览:808
股市下跌是什么心情 发布:2025-05-18 00:49:07 浏览:728
VSB股票交易公式 发布:2025-05-18 00:45:57 浏览:145
兴业基金赎回怎么操作 发布:2025-05-18 00:36:49 浏览: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