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求股权现金流量
A. 关于财务中FCFE和FCFF的计算
公司企业自由现金流量(FCFF)=(税后净利润+利息费用+非现金支出)-营运资本追加-资本性支出
FCFE=FCFF-非股权现金流
=FCFF-利息费用-(还回的本金-借到的现金)-优先股股利和少数股股息
拓展资料:
FCFE股权自由现金流模型(Free Cash Flow to Equity)的来源是现金流贴现定价模型,而现金流贴现定价模型是基于这么一个概念:资产的内在价值是持有资产人在未来时期接受的现金流所决定的。由这个定义出发,可以推导出现金流贴现模型。应该说这个模型是很好理解的。特别是假设无限期持有后,内在价值等于未来各期现金流的贴现值累计之和。
股权自由现金流量(Free Cash Flow to Equity;FCFE)是指在除去经营费用、税收、本息偿还以及为保障预计现金流增长要求所需的全部资本性支出后的现金流。
股权自由现金流量也就是企业支付所有营运费用、再投资支出、所得税和净债务支付(即利息、本金支付减发行新债务的净额)后可分配给企业股东的剩余现金流量。股权自由现金流量用于计算企业的股权价值。
股权自由现金流量也就是企业支付所有营运费用、再投资支出、所得税和净债务支付(即利息、本金支付减发行新债务的净额)后可分配给企业股东的剩余现金流量。股权自由现金流量用于计算企业的股权价值。 FCFF模型全称是Free cash flow for the firm,是由美国学者拉巴波特于20 世纪80 年代提出,指利用公司自由现金流对整个公司进行估价,而不是对股权。
美国学者拉巴波特(Alfred Rappaport)20 世纪80 年代提出了自由现金流概念:企业产生的、在满足了再投资需求之后剩余的、不影响公司持续发展前提下的、可供企业资本供应者/各种利益要求人(股东、债权人)分配的现金。
B. 现金流量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2、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3、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
4、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在建工程期末数-在建工程期初数)(剔除利息)+(固定资产期末数-固定资产期初数)+(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5、投资所支付的现金=(短期投资期末数-短期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
C. 股权现金流量的公式一
股权现金流量=实体现金流量-债务现金流量
其中: 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利润-净经营资产增加
债务现金流量=税后利息费用-净负债增加
所以: 股权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利润-净经营资产增加)-(税后利息费用-净负债增加) =(税后经营利润-税后利息费用)-(净经营资产增加-净负债增加) =净利润-股东权益增加 由于:股东权益增加=(净利润-股利分配)+股票发行-股票回购 所以:股权现金流量=股利分配-股票发行+股票回购
D. 股权现金流量
【答案】BC
【解析】计算实体现金流量的净现值时,应当使用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计算股权现金流量的净现值时,应当使用股权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所以A错误;采用实体现金流量法或股权现金流量法计算的净现值没有实质的区别,二者对于同一项目的判断结论是相同的,所以B正确;股权现金流量中包含财务风险,而实体现金流量中不包含财务风险,所以实体现金流量的风险小于股权现金流量,即C正确;在计算股权现金流量时需要将利息支出和偿还的本金作为现金流出处理,所以,股权现金流量的计算受到筹资结构的影响,所以D错误。
E. 股权自由现金流的计算公式
股权现金流量与实体现金流量的区别,是它需要再扣除与债务相联系的现金流量。
股权现金流量=实体现金流量-债权人现金流量
=实体现金流量-税后利息支出-偿还债务本金+新借债务
=实体现金流量-税后利息支出+债务净增加
股权现金流量模型也可以用另外的形式表达:以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基础扣除股东的净投资,得出属于股东的现金流量。
股权现金流量=实体现金流量-债权人现金流量
=税后经营利润+折旧与摊销-经营营运资本增加-资本支出-税后利息费用+债务净增加
=(利润总额+利息费用)×(1-税率)-净投资-税后利息费用+债务净增加
=(税后利润+税后利息费用)-净投资-税后利息费用+债务净增加
=税后利润-(净投资-债务净增加)
如果企业按照固定的负债率为投资筹集资本,企业保持稳定的财务结构,“净投资”和“债务净增加”存在固定比例关系,则股权现金流量的公式可以简化为:
股权现金流量=税后利润-(1-负债率)×净投资
=税后利润-(1-负债率)×(资本支出-折旧与摊销)-(1-负债率)×营业流动资产增加
该公式表示,税后净利是属于股东的,但要扣除净投资。净投资中股东负担部分是“(1-负债率)×净投资”,其他部分的净投资由债权人提供。税后利润减去股东负担的净投资,剩余的部分成为股权现金流量。
F. 如何计算公司自由现金流(FCFF)和股权自由现金流(FCFE)
自由现金流量的计算方法:自由现金流量等于企业的税后净营业利润加上折旧及摊销等非现金支出,再减去营运资本的追加和物业厂房设备及其他资产方面的投资。股权现金流量=实体现金流量-债权人现金流量=实体现金流量-税后利息支出-偿还债务本金+新借债务=实体现金流量-税后利息支出+债务净增加股权现金流量模型也可以用另外的形式表达:以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基础扣除股东的净投资,得出属于股东的现金流量。
自由现金流(Free Cash Flow)是作为一种企业价值评估的新概念、理论、方法和体系,最早是由美国西北大学拉巴波特、哈佛大学詹森等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经历20多年的发展,特别在以美国安然、世通等为代表的之前在财务报告中利润指标完美无瑕的所谓绩优公司纷纷破产后,已成为企业价值评估领域使用最广泛,理论最健全的指标。
美国证监会更是要求公司年报中必须披露这一指标。自由现金流量,就是企业产生的、在满足了再投资需要之后剩余的现金流量,这部分现金流量是在不影响公司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可供分配给企业资本供应者的最大现金额。
简单地说,自由现金流量(FCF)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扣除资本性支出(Capital Expenditures,CE)的差额。即:FCF=OCF-CE。自由现金流是一种财务方法,用来衡量企业实际持有的能够回报股东的现金。
指在不危及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下可供分配给股东(和债权人)的最大现金额。自由现金流在EBITDA的基础上考虑了资本性支出和股息支出。尽管你可能会认为股息支出并不是必需的,但是这种支出是股东所期望的,而且是以现金支付的。自由现金流并不等同于经营活动现金,虽然那些有着较少投资收益的公司长期来看数值确实接近于经营活动现金。
G. 关于股权现金流量
【答案】bc
【解析】计算实体现金流量的净现值时,应当使用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计算股权现金流量的净现值时,应当使用股权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所以a错误;采用实体现金流量法或股权现金流量法计算的净现值没有实质的区别,二者对于同一项目的判断结论是相同的,所以b正确;股权现金流量中包含财务风险,而实体现金流量中不包含财务风险,所以实体现金流量的风险小于股权现金流量,即c正确;在计算股权现金流量时需要将利息支出和偿还的本金作为现金流出处理,所以,股权现金流量的计算受到筹资结构的影响,所以d错误。
H. 现金流量总额如何计算
现金流量净额=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
现金流量净额是指现金流入量和流出量的差额。企业经营的现金流有三种,分别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编制现金流量表的难点在于确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于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在企业业务中相对较少,财务数据容易获取。
因此这两项活动的现金流量项目容易填列,并容易确保这两项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结果正确,从而根据该公式计算得出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容易确保正确。
这一步计算的结果,可以验证主表和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各项目是否填列正确。
现金流量归类: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经营性租赁、购买货物、接受劳务、制造产品、广告宣传、推销产品、缴纳税款等。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以及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包括取得或收回权益性证券的投资,购买或收回债券投资,购建和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等。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借款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包括吸收权益性资本、资本溢价、发行债券、借入资金、支付股利、偿还债务等。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现金流量净额
I. 关于股权现金流量的计算
股权现金流量=股利分配-股利资本发行+股份回购
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利润-经营净投资
留存收益肯定不能算进去
你去看看财务成本管理企业价值那章的现金流量折现模型
J. 实体现金流量、债务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涉及的公式,请总结一下
实体现金流量=债务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
1、债务现金流量=税后利息费用-净负债增加
=税后利息费用-(金融负债增加-金融资产增加)
=税后利息费用-金融负债增加+金融资产增加
2、股权现金流量=净利润-股东权益增加
=净利润-(留存收益增加+股权资本净增加)
=净利润-(本期利润留存+股权资本净增加)
=(净利润-本期利润留存)-股权资本净增加
=股利分配-股权资本净增加
3、实体现金流量=(净利润+税后利息费用)-(净负债增加+股东权益增加)
=营业现金流量-经营营运资本增加-资本支出
=营业现金净流量-净经营长期资产总投资
(10)如何求股权现金流量扩展阅读
假设企业在未来持续经营中,产生的经营现金流量在扣除企业发展必要的资金投入(包括短期的营运资本和长期的资本支出)后,企业可以提供给投资人(包括股东和债权人)的剩余现金流量。
实体现金流量=营业现金净流量-资本支出
=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与摊销-经营营运资本增加-(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折旧摊销)
=税后经营净利润-(经营营运资本增加+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
=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资产增加
=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资产净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