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集团股权为什么分散
㈠ 中信集团和中信国金是什么关系
今年5月,中信银行与中信集团及Gloryshare Investments(中信集团全资附属公司)签订股份收购协议,宣布以135.63亿港元收购中信国金70.32%的股权,每股对价为3.35港元,该交易被中信银行副行长曹彤称作“物美价廉”。在香港市场,以市净率1.43倍收购一家金融机构的控股权,价格是非常低的。这得益于2008年底,中信集团以较低成本将中信国金私有化。中信银行也是在2008年获得中国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大奖。
此奖是为了考察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投资价值、赢利水平和社会形象,由全球领先的财经杂志《巴菲特杂志》、《世界经济学人周刊》和世界权威的企业竞争力研究机构——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室联合举办(第五届)“最受尊敬的25家中国上市公司”暨“中国上市公司金牌董事会”“中国上市公司最佳董事会秘书”评选活动。在2008年中信银行首次摘得该杂志“最受尊敬的中国25家上市公司”奖项。
㈡ 中信集团上市对中信银行的股价有什么影响
中信集团是中信银行的大股东,中信集团上市,要把中信银行的股权和市值算进去,因中信银行本身就是上市公司,是按股价来算的,对集团的股价有一定的影响;但集团的上市对银行的影响非常小,只是消息面的短期利好而已。形象点说就是母亲要改嫁,儿子会受到什么影响一样,可这儿子是成年人,是已经独立上市的了,影响真不大。
但如果是中信集团打包所有下属企业整体上市的话,银行的估值就会大幅度提高。
㈢ 中信集团董事长谁当过
中信集团由荣毅仁于1979年创办,历任董事长有:
1、荣毅仁,1979年-1993年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2、魏鸣一,1993年-1995年任董事长;
3、王军,1995年-2006年任董事长;
4、孔丹,2006年-2010年任董事长;
5、常振明,2010年-2020年,任董事长;
6、朱鹤新,2020年-任职中信集团董事长。
(3)中信集团股权为什么分散扩展阅读:
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原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是在邓小平同志支持下,由荣毅仁同志于1979年创办的。主要业务集中在金融、实业和其它服务业领域。现已发展成为一家国有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业务涉及金融、资源能源、制造、工程承包、房地产和其他领域。
2002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进行体制改革,更名为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成为国家授权投资机构。2011年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整体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更名为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信集团),并发起设立了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信股份)。
2014年8月,中信集团将中信股份100%股权注入香港上市公司中信泰富,实现了境外整体上市。2019年中信集团连续第11年上榜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位居第137位。
㈣ 中信集团有哪些子公司
中信集团有子公司有:
一·金融类子公司:
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中信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中信银行(国际)有限公司
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信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合资保险公司)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中信新际期货有限公司(合资期货经纪公司)
中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中信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信诚基金有限公司
二·实业类子公司
中信国安集团公司
中信泰富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中信澳大利亚公司
中信(香港)集团有限公司
中信华东(集团)有限公司
中信华南(集团)有限公司
中信深圳(集团)公司
国华国际工程承包公司
中信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
武汉建筑设计院
中信金属公司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中信天津工业发展公司
中信机电制造公司
渤海铝业有限公司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网络有限公司
中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资源控股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三·服务类子公司
中信国际合作公司
中信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社
中信旅游总公司
中国国际经济咨询公司
亚洲卫星控股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中信文化传媒集团
中信国际商贸有限公司
鸿联九五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4)中信集团股权为什么分散扩展阅读:
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前称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信集团,英文为CITIC Group),是经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亲自倡导和批准,由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于1979年10月4日创办的公司。主要业务集中在金融、实业和其它服务业领域。
截止2011年底,中信集团旗下拥有境内A股上市公司中信国安、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海直、中信重工,600084ST中葡等六家公司,香港上市公司则包括中信泰富、中信资源、中信21世纪、中信1616集团,以及中信银行H股、中信证券H股。
中信泰富晚间在港交所公告称,正式宣布公司正在与中信集团等有关方面就收购中信股份100%股权之潜在收购进行协商。
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149位。
㈤ 中信银行主要股东是中国中信集团公司,那他为什么不是国家控股的银行呢谢谢了
中信银行是国家控股的银行。
截止2019年6月份中信集团公司持有中信银行A股61.85%的股权,而中信集团的控股股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财政部控制了中信集团的100%股权,从而间接控制了中信银行。所以,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中信银行仍属于国有控股银行。
(5)中信集团股权为什么分散扩展阅读
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是经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亲自倡导和批准,由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于1979年10月4日创办的公司。经国务院批准,2011年12月,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整体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并更名为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信集团”。中信集团旗下拥有境内A股上市公司中信国安、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海直、中信重工,600084ST中葡等六家公司。
中信泰富晚间在港交所公告称,正式宣布公司正在与中信集团等有关方面就收购中信股份100%股权之潜在收购进行协商。此外,还有消息透露,收购完成后,中信集团将在根本上转变为一个香港本地公司,而不是只借用香港进行上市,其总部也将由北京迁往香港,成为第一个香港注册并控股中国内地大型金融集团的中央控股国有企业。
㈥ 谁能帮我解读一下中信泰富的股权结构,前三大股东占股比例就已经超过100%,是这几家公司有隶属关系吗
这是权益重叠的问题,有点绕,慢慢看:
中信集团为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之控股公司。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为CITIC Investment (HK) Limited及中信香港之控股公司。CITIC Investment (HK) Limited为富机投资有限公司、新怡投资有限公司及天惠控股有限公司之直接控股公司。中信香港为Heedon Corporation、Hainsworth Limited、Affluence Limited及Barnsley Investments Limited之 直 接 控 股 公 司。Heedon Corporation为Winton Corp.、Westminster Investment Inc.、Jetway Corp.、Kotron Company Ltd.及Honpville Corporation之直接控股公司。Kotron Company Ltd.为Cordia Corporation之直接控股公司。Affluence Limited为Man Yick Corporation之直接控股公司,而Man Yick Corporation则为Raymondford Company Limited之直接控股公司。Barnsley Investments Limited为Southpoint Enterprises Inc.之直接控股公司。
因此,
(i) 中信集团在中信泰富之权益,与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在中信泰富之权益重叠;
(ii) 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在中信泰富之权益,与CITIC Investment (HK) Limited及中信香港在中信泰富之权益重叠;
(iii) CITIC Investment (HK) Limited在中信泰富之权益,与富机投资有限公司、新怡投资有限公司及天惠控股有限公司在中信泰富之权益重叠;
(iv) 中信香港在中信泰富之权益,与上述全部由其直接及间接拥有之附属公司在中信泰富之权益重叠;
(v) Heedon Corporation在中信泰富之权益,与上述全部由其直接及间接拥有之附属公司在中信泰富之权益重叠;
(vi) Kotron Company Ltd.在中信泰富之权益,与Cordia Corporation在中信泰富之权益重叠;
(vii) Affluence Limited在中信泰富之权益,与上述由其直接及间接拥有之附属公司在中信泰富之权益重叠;
(viii) Man Yick Corporation在中信泰富之权益,与Raymondford Company Limited在中信泰富之权益重叠;
及(ix) Barnsley Investments Limited在中信泰富之权益,与Southpoint Enterprises Inc.在中信泰富之权益重叠。
㈦ 中信集团到底是国企还是荣家的私人企业
中信集团是国务院直属央企,2011年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整体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更名为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信集团),并发起设立了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信股份)。2014年8月,中信集团将中信股份100%股权注入香港上市公司中信泰富,实现了境外整体上市
(7)中信集团股权为什么分散扩展阅读:
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原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是在邓小平同志支持下,由荣毅仁同志于1979年创办的。成立以来,公司充分发挥经济改革试点和对外开放窗口的重要作用,在诸多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创新,成功开辟出一条通过吸收和运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创新发展之路。
1993年3月,荣毅仁同志当选国家副主席,国务院调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领导班子,魏鸣一同志任董事长,王军同志任总经理。从1993年起,公司围绕发展战略、业务重点和经营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研讨,注重克服重开拓、轻管理的倾向,加强经营管理,强化宏观控制。
㈧ 中信集团1元底价转让股权,此举的原因是什么
29日,据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信息显示,中信集团提交产权转让申请,以1元底价转让所持36%的北京中赫国安足球俱乐部股份。若股权成功转让,北京国安这一名字即可被保留。
对于这场 “国安” 保卫战结果如何,圈内人士众说纷纭。就连北京当地媒体都觉得,国安的保名大战,面临着三种结局:中赫集团收购和另有企业接手,都将让国安这个名字得以延续。但如果公示期后,包括中赫在内没有企业接手,中赫和中信的股权结构保持不变,将意味着 “国安” 将成为京城球迷心中的记忆。
㈨ 关于中信公司的问题,谢谢
据我所知,中信公司不单单是经营证券和银行业,他还有庞大的实体企业,分布很广,目前虽然大多数子公司分公司企业处于不赢利状态,甚至破产状态,但是正像你所说,他这个机构太庞大了。
㈩ 中国中信集团公司的发展阶段
创业时期
(1979年—1984年)
公司成立初期,主要通过吸引和利用外资,服务于国内经济建设,发挥对国民经济“拾遗补缺”的作用;同时在管理体制、经营方式和业务领域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创新,率先对外发行债券,开辟了多种融资方式,最早开展了融资租赁、海外投资、国际经济咨询等业务,积极开展中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在许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快速发展
(1985年—1988年)
这一时期,公司继续开拓创新,利用外资发展投资业务,取得快速发展。为适应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公司进行了机构改革,将主要业务部门分别独立出来,先后成立了若干个专业子公司、地区子公司和海外子公司,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从事生产、技术、金融、贸易、服务等综合性业务的企业集团。荣毅仁董事长制订的“中信风格”,成为中信人的行为准则。
调整时期
(1989年—1992年)
根据国家对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公司围绕加强管理、压缩投资规模、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调整措施,公司业务在调整中继续取得发展。1992年7月,公司制订了十年规划和
八五计划,确定了“加强管理,提高效益,抓住机遇,积极发展”的基本方针和发展目标。
稳步发展
(1993年至今)
1993年3月,荣毅仁同志当选国家副主席,国务院调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领导班子,魏鸣一同志任董事长,王军同志任总经理。从1993年起,公司围绕发展战略、业务重点和经营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研讨,注重克服重开拓、轻管理的倾向,加强经营管理,强化宏观控制。 1979年1月17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约见胡厥文、胡子昂、荣毅仁、周叔弢、古耕虞五人提出吸引外资解决经济建设资金问题。
1979年2月,荣毅仁提出成立“中国国际投资信托公司”。
1979年7月1日,全国人大五届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7月8日正式公布。同日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Trust & Investment Corporation)宣布成立,简称“中信公司”,注册资金2亿人民币。
1979年10月4日,中信董事会在人民大会堂台湾厅正式成立。董事会成员共44人,荣毅仁、雷任民、吴志超、陈树梓、王兼士为常务董事,荣毅仁为董事长,雷任民为副董事长。公司总经理为荣毅仁,雷任民、吴志超、陈树梓任副总经理。其他董事包括马万祺、王少岩、王光英、王纪元、王宽诚、叶林、古耕虞、刘希文、刘靖基、孙孚凌、孙晓村、华煜卿、芮沐、肖桐、何贤、何郝炬、李文杰、李嘉诚、杜新波、邱纯甫、陈希仲、汤元炳、周志俊、周宝芬、张敬礼、张遗、段云、茅以升、胡子婴、经叔平、郭棣活、钱昌照、资耀华、曾定石、常彦卿、童少生、裴先白、缪云台、霍英东等。
1980年6月2日,中信与日本东方租赁合资成立中国东方租赁公司。融资租赁成为中国唯一向外资开放的金融领域。
1982年1月18日,中信与野村证券达成协议,以年利率8.7%发行12年期武士债,总额100亿日元,其中80%投入仪征化纤。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发行海外债券。
1984年,中信旗下中国国际经济咨询公司与英国[朗文]合作出版了《中国投资指南》,这是中国第一部完整介绍中国对外开放有关政策法规的书籍。
1986年,中信利用杠杆租赁收购澳大利亚波特兰铝厂10%股权,被评为“1986年世界十大融资案例”之一。
1986年3月22日,中信以3.5亿港元收购因挤兑风波遭到严重打击的嘉华银行92%的新股。
1987年1月27日,中信香港以19.36亿港元收购国泰航空12.5%股份,成为第三大股东。
1988年2月24日,中信、大东电报局、和记黄埔三方合资成立亚洲卫星有限公司。1990年4月7日,亚洲一号由中国长城工业公司的长征火箭送入太空。中国正式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1988年8月15至1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北戴河会议,通过《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物价指数突飞猛进,五大“官倒”——光大实业公司、中国农村信托投资公司、中国康华发展总公司、中国工商经济开发总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遭到国家审计署审计。
1990年1月,中信收购泰富发展,更名中信泰富。中信香港将资产和业务注入中信泰富,中信泰富由小型地产公司一跃成为超过40亿港元的大型上市公司。
1990年2月14日,中信香港以每股4.55港元,斥资103亿收购香港电讯20%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
1992年2月13日,中信泰富收购香港最著名老牌洋行——恒昌企业。
1995年2月,中信证券成立。2002年,中信证券上市。中信证券是中国最大的券商。
1995年3月26日,中信与伊朗德黑兰城乡铁路公司签署协议,承包修建德黑兰地铁一、二号线。德黑兰地铁工程被称为“总统一号工程”,是中东、北非第一个地铁系统。
2001年,中信集团成立。
2002年12月5日,中信控股成立。中信控股是中国第一家金融控股公司。
2003年,中信集团参与的联合体中标“鸟巢”。
2005年11月25日,中信实业银行改名“中信银行”。2007年4月27日,中信银行A+H股同步上市。
2008年10月20日,中信泰富因外汇期权合约巨亏,面临破产危机,引发港股震动。中信集团紧急注资拯救,损失不详。
2008年1月,中信集团、中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中信汽车公司等共同发起设立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信网络有限公司获得卫星转发器出租出售和VSAT业务经营许可证。
2008年3月,中信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
2008年4月,中信国安集团无偿受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资委持有的51%新天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股权。
2008年5月,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特大地震。中信集团组织力量全力投入抗震救灾,累计向地震灾区捐款人民币7,322亿元。中信海洋直升机公司选调12架主力直升机和骨干人员组成抗震救灾飞行队,出色完成救援飞行任务。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0.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中信证券国际有限公司11.61%股权,完成收购后中信证券国际有限公司成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2008年6月,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员会有条件通过安信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向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发行股份购买暨重大资产出售事宜申请。
中信集团、中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7月,中信资源控股有限公司配发股票7.89亿股,募集资金约25亿港币。
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首次获准进入全国银行间同行业拆借市场。
中信资源澳大利亚公司斥资9,973万澳元增持澳洲上市公司麦克阿瑟煤炭公司股权至20.39%,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
中信国安通信有限公司及江苏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投资有限公司等17家单位共同发起设立江苏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8月,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中信集团承包建设的国家体育场(鸟巢)作为主体育场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做出了贡献。中信国安第一城在奥运会期间成功接待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三国总统等奥运贵宾。
2008年10月,中信集团、中信国安集团共同出资32.6亿元投资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占股49%,成为其最大股东。
中信泰富有限公司就投资外汇期货合约形成潜在亏损发布公告,预计投资外汇期货合约亏损金额超过150亿港币。
2008年11月,中信集团和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成功私有化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完成私有化后中信集团持有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约70.32%股权。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增持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至10.07%。
2008年12月,中信泰富有限公司召开特别股东大会,高票通过中信泰富向中信集团发行可转换债及由中信集团承接部分外汇期货合约的方案。中信集团按每股8港币价格认购中信泰富约14.5亿股股票,完成认购后中信集团对其持股比例增至57.56%。中信集团按澳元兑美元汇率0.7水平承接中信泰富有限公司约53亿澳元期货合约,中信泰富支付中信集团对价约91.6亿港币。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中信产业基金发起设立金额约60亿元的绵阳科技城产业投资基金。
2010年5月,中信集团启动整体上市。
2011年9月01日由山西太原钢铁集团与宝钢集团、中信金属公司、 鞍钢和首钢集团共同出资成立的中国铌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成功以19.5亿美元收购世界最大铌公司巴西矿冶(CBMM)15%的股权CBMM由巴西Moreira Salles家族控制,五大企业完成入股权后,该家族仍持有七成控股权。
2013年1月,中信集团控股天津贵金属交易所,成为天津贵金属交易所最大股东。
2013年4月,中信集团控股昆明贵重金属交易所,成为昆明贵重金属交易所最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