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为什么对股权激励没有兴趣
『壹』 员工该如何看待公司的股权激励
文/李文君
最近股权激励的兴起,很多公司跃跃欲试进行股权激励。作为员工,这个时候就要擦亮眼镜了。既不要错过挣钱的机会,也不要跳进不良公司的火坑。
有几个关键点大家一定要注意:
1、公司的发展情况
拟上市公司的股份、占有一定行业地位公司的股份等。公司的发展趋势是上升期还是淘汰期,决定了你手里股权的价值,没有价值的股权给你100%也是没有用的。
2、老板的为人
关心员工、懂感恩、有格局远见,有社会责任感的老板,更容易使员工信赖和跟随。股权激励是把老板的做成大家的,做成社会的。
老板的高度,决定股权激励方案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高度不够,股权激励就是给你画饼。
3、公司的估值
进行股权激励之前,一定会有对公司进行估值,不估值,随便说自己值多少钱的公司,这样是不科学的。
通过科学的估值,才能合理的计算股本。才知道所购买的数量股权的价值。
4、你目前所在的岗位
股权激励不是对人的,是对岗的。股权激励是对企业重要岗位和核心人才进行激励的,如果你不是,那就努力吧。
5、股权协议,一定要签,很多公司做股权激励不签协议的都是耍流氓。
1)、股权激励的形式:期权、注册股、分红股等。不同的方式,条件也是不一样的。
2)、股权激励的行权期:3-5年,如果你不想在你所在的企业长期服务的想法,建议你也是少买。
3)、退出机制:中途退出的处理方式。
4)、上市期权的约定,上市公司的期权是根据股票的价格而动的,假如你到了行权期,股票价格低于你购买的价格,这个时候跟公司的约定如何行权的问题。
6、是否有专业的咨询团队指导实施
从三藏了解到,股权激励也是一套科学的方法,从企业调研、方案讨论、方案落地都是需要专业的咨询团队指导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达到激励的效果或者未来引进投资留下良好的基础。

『贰』 股权激励为什么不成功
根据你的提问,经邦咨询在此给出以下回答:
经邦咨询股权专家根据多年的服务经验,整理出以下四个实施股权激励的误区。
误区一 推行股权激励可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推行股权激励的前提条件,而不是相反。一个治理结构不完善的企业若贸然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甚至会引发企业生存危机。
一方面,大多中小出版企业“船小好调头”,决策权与控制权可以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另一方面,由于规模小、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企业的经营权和决策权掌握在部分管理层手中,造成企业的个人决策多于集体决策以及经营决策的经常性转变,造成企业发展的不稳定。企业得不到有效监管时,很难保证股权激励的透明,所以只有建立了与激励机制相配套的经理人员约束机制,这种股权激励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另外,选择好的实施时机才能使股权激励更好地发挥作用。激励在不同时间进行,其作用与效果是有很大差别的。超前的激励可能会使员工感到无足轻重;迟来的激励可能会让员工觉得多此一举,使激励失去意义,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激励如同化学实验中的催化剂,选择何时运用,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误区二 激励对象越宽泛越好
在制定股权激励计划时,如何确定被激励人员是一个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敏感的问题。中小出版企业往往容易把股权激励当成员工福利,利益均沾,鼓励大家入股,内部融资,而企业中个别员工对股权激励缺乏认识,只图眼前利益,不愿与公司长期发展。导致了很多中小出版企业无法实施股权激励,即使分配了股权也留不住人才。应当明确,股权激励属于长期激励的一种形式,直接目的是吸引和激励优秀人才,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构建一个充满活力、忠诚、团结奋进的核心团队,终极目的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创造优秀业绩、实现可持续发展,它的目的并不是为员工提供福利待遇或者实现企业内部融资。
目前很多企业采取的方法是,划定一定的持股范围,比如主要经营层、中层管理人员等,在划定范围内的员工自然就具有享受股权激励的资格。这种方式简单易行,但需要注意的是:划定范围内的人员中也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需要建立一套系统的考评体系,对不同的人员进行横向比较,从而明确他们的相对重要性,并与股权激励数量挂钩,适当拉开差距。出版企业可以从给予激励对象分红权开始,根据情况逐步变成期权和真正的股权。
误区三 持股时间一成不变
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有了一部分股份,但是企业也会有“一次持股,终身享受”的担忧,也就是担心员工持有股份以后,具备了被雇用者和企业所有者的双重身份,如果工作表现不好,反而比原来更加难以约束。有的人拿到股份后就不像以前那样努力了,企业里只领分红不作贡献的人越多,这个企业的未来就越危险。
要解决上述问题,出版企业就必须建立股权流动机制和相应的考评体系。所谓“股权流动机制”主要是依据“以岗定股、股随岗走”的原则,对员工持有、增减、退出股份的条件、时间、价格等做出一系列约定的一种机制。其核心目的就是要体现员工股权激励的特性,把持股与员工的工作表现有效结合起来,并且形成制度化、规范化。
误区四 考核标准越高越好
合理的考核指标能够激励管理层努力经营,但又不至于让他们认为高不可攀而放弃努力。大多数中小出版企业没有上市,股票不流通,对以股票净资产定价来决定企业业绩的激励机制难以实施,这时企业可以选取关键财务指标来代替以股票作为计量标准,这样的评价在企业监管到位基础上会更有效。另外,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设定适合于本公司的绩效考核指标。绩效考核指标应包含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这些规定应是善意的,具有可行性与合理性,而非一味地从高从严。
以上就是经邦咨询根据你的提问给出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经邦咨询,16年专注于做股权这一件事。
『叁』 股权激励对员工真的好的吗
股权激励对员工是真的好的,员工在获得了股权后,就成为了公司的胶东了,就被赋予了主人翁的地位和责任,这样员工就会认真努力的工作,同时也能从股权中获得丰厚的回报。
『肆』 股权激励白菜价员工不领情 当代东方怎么了
这是因为当代东方主推的文化产业概念不被员工看好,以电视剧为例,易观国际分析师黄国锋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产电视剧仍存在供大于求的现状,且“一剧两星”政策(一部电视剧最多只能同时在两家上星频道播出)的出台,使电视剧制作公司的产能和销售倍感压力。
但从当代东方2015年度报告来看,其对文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持乐观态度,2016年电视剧拍摄、发行计划表就涉及19部,电影涉及3部。
当代东方高管放弃股票认购原因可能是多样的,要么是公司给的是股票期权,行权的时候市场价格低于行权价格了;要么是给的限制性股票,股价行权的时候股价太低,一半股价也没有太多差价,或者激励者自己都不看好公司,或者有跳槽打算不希望受限,总之很多因素可能影响到限制性股票激励。
『伍』 为什么很多企业都在做股权激励,但结果却差强人意
因为很多企业急于求成,违背市场规律的在做股权激励,从而忽略了股权激励的关键点,因此,导致结果差强人意。企业选择股权激励的方式来提高工作效率,需要重点关注及选择股权激励的关键点。其关键点如下:
1、激励模式的选择:
激励模式是股权激励的核心问题,直接决定了激励的效用。
2、激励对象的确定:
股权激励是为了激励员工,平衡企业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特别是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确定激励对象必须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即选择对企业战略最具有价值的人员。
2、人才价值的回报机制:
人才的价值回报不是工资、奖金就能满足的,有效的办法是直接对这些人才实施股权激励,将他们的价值回报与公司持续增值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公司增值来回报这些人才为企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3、公司控制权激励:
通过股权激励,使员工参与关系到企业发展经营管理决策,使其拥有部分公司控制权后,不仅关注公司短期业绩,更加关注公司长远发展,并真正对此负责。
『陆』 为什么你股权激励也做了,可员工就是不领情,甚至起到
确实非常用心,出发点好,但结果不尽人意,有些事自己尽力就好,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理解的.
以下有几点个人建议供参考:
管理者做决策前,先做民意调查,做风险评估和综合评估.
每种激励手段都会有反对,有赞成的,需站在企业利益角度出发,结合任性化管理.
企业稳定长久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优化管理和制度,具备与时俱进的能力.所以管理的目的是对的,方式和手段需结合员工自身需求与素质而定.
『柒』 为什么很多企业都在做股权激励,但是没有起到激励作用
你好,没有起到激励作用是因为没有针对性的执行,比如这个股权激励是对员工的长期激励。但是短期、中期的激励还是要有的。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斯在《行为管理学》一书中指出,通过对员工的激励研究他发现,实行计件工资的员工,其能力仅发挥了20%~30%;在受到充分激励时,其能力则可发挥至80%~90%.也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在收到充分激励后发挥的作用相对于激励前的3~4倍。
推荐使用橡树云。
橡树云是一个以激励为核心的企业管理软件云(SaaS),核心价值是为每个企业员工提供一个员工钱包,让每个员工有属于自己的积分账户、现金账户、股票账户、期权账户、企业年金账户等。橡树云还提供了以激励为核心的应用生态,包括如团队协作软件、绩效管理软件、CRM软件等,这些软件也正是员工钱包的数据来源,让协作、绩效、销售等工作能实时体现对员工工作的认可,并奖励对应的积分、现金、股票或者期权等,让管理更具有激励效果。
一、让每个员工都拥有三个动态储存激励价值的账户
1、积分账户(量化过程,认可反馈)
目的:量化过程(认可反馈) 来源:行为、任务、汇报、销售 应用:触发奖励的依据之一
2、现金账户(奖励成果,短期激励)
中短期激励,可按节点提现或可购买福利的账户,触发奖励获得现金,高目标达成获得现金。按项目节点、时间节点、里程碑节点触发奖励。
3、股票账户(留才,长期激励)
目的:留才(长期激励),来源:奖励(由积分排名、绩效、关键成果等触发),应用:分红、股东身份。触发奖励获得股票,根据绩效和积分排名等指标固定获得股票。
4、开放式对接第三方系统API
用激励串联的管理工具:团队协作、绩效管理、C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