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股权为什么要退出机制
㈠ 股权激励,员工怎么退出
法律分析:激励期权的退出机制,可以约定员工离职时已行权的股权通过回购、回购价格等方式退出。具体的退出流程是:
将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的,公司可以收购本公司股份。
公司因此事由收购本公司股份的,可以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股东大会的授权,经三分之二以上董事出席的董事会会议决议。
公司收购本公司股份后,公司合计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数不得超过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百分之十,并应当在三年内转让或者注销。
上市公司收购本公司股份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上市公司因此事由收购本公司股份的,应当通过公开的集中交易方式进行。 公司不得接受本公司的股票作为质押权的标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一百四十二条 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份。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二)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
(三)将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
(四)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
(五)将股份用于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
(六)上市公司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
公司因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收购本公司股份的,应当经股东大会决议;公司因前款第(三)项、第(五)项、第(六)项规定的情形收购本公司股份的,可以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股东大会的授权,经三分之二以上董事出席的董事会会议决议。
公司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收购本公司股份后,属于第(一)项情形的,应当自收购之日起十日内注销;属于第(二)项、第(四)项情形的,应当在六个月内转让或者注销;属于第(三)项、第(五)项、第(六)项情形的,公司合计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数不得超过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百分之十,并应当在三年内转让或者注销。
上市公司收购本公司股份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上市公司因本条第一款第(三)项、第(五)项、第(六)项规定的情形收购本公司股份的,应当通过公开的集中交易方式进行。
公司不得接受本公司的股票作为质押权的标的。
㈡ 激励股权退出协议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股权激励中的股权退出,根据授予的激励股权的不同而不同。对于虚拟股权、期权、期股之类的广义上的股权较为容易,因为这些还不是法律上真正的股权,企业在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时,提前与被激励对象沟通退出机制,并在正式实施股权激励方案时签署约定条件的文件即可。至于股权激励退出机制怎么设定,最好问问专业人士,像上海的徐宝同律师团队,北京的于庆钧律师团队,都是股权激励方面做的比较好的律师团队,既懂法律又懂管理,算是国内比较专业的做股权激励的团队。
㈢ 如何设计合理的股权退出机制股东的退出方式有哪些
合伙创业中,股东股份的退出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很多合伙创业的团队,往往只在乎了前期的设计(股份分配问题)但是对于股权的退出问题,却往往并没有做出安排,以至于在最后留下了隐患,这里有四个原则可供大家参考:
1、提前设计退出机制,管理合伙人预期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父子亲兄弟都有分家的时候,有能力的原因、有发展理念的原因、有个人家庭的原因等等,谈好“分家”,才能放心大胆创业,使不上劲、不愿意使劲、闹矛盾,大多数都是因为机制不明确,预期不明朗,提前设计退出机制,最后走到分家的一天,大家有章可循,好聚好散。
四种方法应用的场景不同,也可以再做变形,激励一定是和目标相匹配的,你要确定你的兑现节奏,你就得确定你的激励目标是什么?如果注重短期目标,那么在第一年就要加大兑现力度。另外整个兑现的时间长度,4年是一个极限了,也有2年和3年,1年就太短了。
干一年人就离职了,起不到多大作用 ,激励的时间太长了,比如5年,你想想现在有几个人会在一家公司干5年的?这是违背人性的事情,除非你的公司是华为,别人都求着来你这里。创业黄金法则:先小人后君子,先分好家,后才能干好活。
㈣ 股权激励,员工怎么退出
新商业新股权,和你一起开拓新时代,这里是名庭股权内参。
今天的话题是,企业设置股权激励,员工怎么退出?

那么到底该怎么制定退出机制呢?
根据我们合一团队(微信:名庭聊股权)的经验,名庭可以给你一些参考方案:
已成熟的股权可以由公司回购。
如果是正常离职的话,价格可以这样定:员工购买股权的原价+银行同期存款利率(利率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上浮)。如果员工是因为违纪、泄露机密、失职渎职等原因过错离职的,价格可以这样规定:以员工购买股权的原价,或者“本金+期间损益”,二者按照低价收购。
没有成熟的股权,直接原价回购。
当然了,退出机制的设计还有很多种,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股权激励也不可能有一个医治百病的模板。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真要操刀股权激励,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更靠谱。
ok。今天的内容就是这样,我是合一股权的股权架构师房名庭。咱们下期内容再见。
㈤ 股权激励的退出机制是怎么样的
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中,对于股权的授予时间有一定限制,对于股权授予的条件和方式也有一定的设定,这样来约束激励对象,让激励对象在既定的时间内尽可能为公司服务更长的时间,作出更多贡献,保障激励效果。
希望能帮到您。
㈥ 什么样的股权激励退出机制靠谱
为了留住员工,或者为了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很多企业都在做股权激励,将一部分股权分配给员工。但如果员工要离职,公司激励给他的股权该怎么办?也就是企业股权激励的退出机制该如何设置?
股权退出时的价格
对于员工已经拿到的激励股权和还没有行权的激励股权,企业都要约定一个退出的价格。如果员工离开了,对于他还没有行权的那部分激励股权,企业是无条件收回。也就是,企业不需要支付给他任何对价。而对于员工已经行权得到的那部分股权,企业必须约定一个明确的退出价格。如果企业没有约定明确的退出价格,一旦双方协商不成,员工很可能把公司告到法院,法院会按照公司的评估价格来决定他所持有的股权对应的价格。一旦法院判决,这会让企业背负沉重的现金代价。
比如,某公司的一个高管,他因为股权激励在公司持有100万股激励股权,按照公司的估值,这100万激励的股权,可能就对应的是100万人民币。如果公司在他退出的时候,没有进行价格的约定,那么很有可能在他离职的时候,该公司需要真正的支付他100万的现金。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人,一旦公司的员工出现大面积离职,那公司需要付出的现金代价会相当大。
如何约定激励股权的退出价格
第一个价格标准,按照员工实际出资金额的本金,加上一定的利息作为他退出的价格。
第二个价格标准,按照员工退出时公司的每股净资产的价格作为标准,来算出他的激励股权的价格。
第三个价格标准,按照公司上一轮估值或者最近一轮估值的一个百分比,作为他退出的价格。
实现股权退出的程序是什么
当然,企业在做股权激励退出机制时,除了要清楚激励股权的退出条件以及股权的退出价格外,在做股权激励协议时,还要约定一定的退出程序。通常的做法是企业在协议里直接约定,未行权的股权期权认购权,员工不再享有。已行权的股权期权转让给持股平台或者公司指定的第三方,由公司或者持股平台支付员工约定的价款。那么如果激励股权采取代持方式持有的,公司可以直接解除股权激励协议。还有一种情况是,员工会通过机构来实现激励股权的持有。比如说,你在做股权激励的时候,直接让员工成为持股平台的持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