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获取准确的期货基面
㈠ 如何对期货商品进行基本面分析
这个分几个方面:
一是供求关系。比如铜期货,需要分析铜的产能,库存,需求企业,需求行业等。
二是现货市场。期货市场的价格与现货市场的价格有密切联系。
三是外盘情况。内盘与外盘有一定的联系。
四是其他的信息。如政策,经济形势,各种消息等等。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㈡ 期货中基本面如何分析,具体一些
相对于股市来说,期货市场更注重基本因素分析,原因在于两者的定价机制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说,股市定价是资金定价,对于流通股本固定的个股来说,介入资金量的大小决定了股价的高低(当前我国股市没有做空机制);而期市却是以现货定价,或者说是以现货价格的预期值定价。资料表明,近十年来我国大豆期价与现货价格的相关系数为0.90,所以说,在期货市场中,研究影响或决定期价走势的基本因素非常重要。
对于基本因素分析的方法,现结合连豆市场简要阐述。
一、在分清主次因素的基础上,把握影响阶段性行情的关键因素。
所谓主要因素,是指一定时期内影响期货价格的最重要的因素,如播种面积、自然灾害、农业政策等。所谓关键因素,是指主要因素中决定阶段性行情的最根本的、最实质的因素。在2000年3至5月,连豆期价在100余点的区间内振荡,方向不明,影响当时行情的主要多空因素有:现货坚挺、美盘上涨、入世进程加快、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增加等。最后一条是决定后市走向的最根本的实质性利空因素,也是关键因素,这样就不难理解和预测5月底至今的下跌走势了。
二、区别长期因素与短期因素,并分析其对市场的影响深度。
长期因素引导期货价格的长期趋势,即大势,它是由各方面因素综合而成的,如商品总供求关系、经济波动周期、金融及政策因素等。连豆从1996年开始的为期三年的熊市是由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现货供应充足、东南亚金融危机、国内紧缩市场需求不旺的长期因素决定的,而从1999年6月开始止跌企稳,也是由于国内外宏观经济趋好、需求趋升、世界气候及环境日益恶化、粮食品种供大于求的状况逐步改善等长期因素所决定的。长期因素对市场的影响也要经历一个由弱到强,由强到弱的过程。例如,中国入世问题一直是连豆市场的长期利空因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对该利空的消化,目前其影响力度已越来越小,而目前的气候及环境恶化、水资源匮乏、需求增长等长期利多因素在连豆市场上的影响则越来越强。
三、全面分析多空因素,正反两面都要研究。
投资者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当他持有多头头寸或在行情看涨时,便会有意无意地搜集各种利多资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而主观地忽视各种利空因素,反之亦然。这种掩耳盗铃式的做法常会酿出苦果,因此,投资者一定要全面地搜集正反两方面的资料,不能只顾一头。
四、辩证地分析和看待投资评论和专家意见。
每天我们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评论和消息,对这些我们要学会辨证的看待。其实,靠别人不如靠自己,特别是对一些含有偏见的评论一定要一分为二地去剖析。譬如,在今年3月4日,连豆刚开始暴跌时,某投资机构在评论中列举了一系列“根据”之后,认为“此次下跌应为空头陷阱,下跌基本到位。”盘后,笔者一查连豆持仓报告,发现该机构为被套多头主力之一,因此判定这篇评论带有倾向性,不值得参考。
五、注重官方报告及自身调研。
美国农业部发布的《世界农产品供求预测》、《油料作物概况》、《作物进展》、《作物进度》;国家统计局每年3月发布的《国内大豆种植面积预测报告》,以及国内权威报刊、电视台有关农业气象、收成、农业政策的报道等,这些都是值得综合研究的官方报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投资者还可亲自去主产、销区实地调查或电话了解,同时也可咨询现货商,实际的调查能让投资者辨明是非,坚定信心。
综上所述,运用正确的方法全面辨证地分析影响期货市场的各种基本面因素,能更准确地把握大势,找到价格变动的根本原因,但需注意两点:一是基本分析更适应于期货大品种,对于某些易受资金操纵的小品种来说,有时基本分析要处于次要位置;二是基本分析要与技术分析结合使用,这样可以提高成功率。
㈢ 期货中关键点定义,怎么能准确找出盘中的关键点
所谓期货,一般指期货合约,就是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这个标的物,又叫基础资产,对期货合约所对应的现货,可以是某种商品,如铜或原油,也可以是某个金融工具,如外汇、债券,还可以是某个金融指标,如三个月同业拆借利率或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买方,如果将合约持有到期,那么他有义务买入期货合约对应的标的物;而期货合约的卖方,如果将合约持有到期,那么他有义务卖出期货合约对应的标的物(有些期货合约在到期时不是进行实物交割而是结算差价,例如股指期货到期就是按照现货指数的某个平均来对在手的期货合约进行最后结算)。当然期货合约的交易者还可以选择在合约到期前进行反向买卖来冲销这种义务。 广义的期货概念还包括了交易所交易的期权合约。大多数期货交易所同时上市期货与期权品种。 期货可以做空,T+0交易,保证金交易
㈣ 做期货,怎样才能准确的看清行情
如果看清了,期货市场就成了提款机了,所以没人能看清,只能不断地去认识他,了解他,提高判断的准确度。
㈤ 怎样准确判断期货行情
在入市之前,要了解期货的基本面:期货的基础是现货,现货走势因素最终会决定期货市场的中长期走势。所以,在参与某个品种的期货交易之前,要首先弄清楚影响该品种行情走势的因素等。技术分析在行情研判中占有重要位置:前者主要通过对影响行情走势的供求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能够反映中长期行情的变化。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是反应比较迟钝,不能准确把握短期内行情的波动。怎样选取适合的交易指标:可以采用不同的分析工具,如形态分析、波浪理论、道氏理论等,此外还有多项辅助技术指标。这些指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期货价格运行的规律,但是由于分析的角度不同,有时候这些指标给出的预警信号也会有所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因此,作为期货市场的交易者,只要根据自身的交易习惯选择一两种分析工具就可以了。研判趋势是关键:行情可以分为中长期走势、短期走势。中长期走势主要反映的是两三个月、一~两周之内的行情变化,短期趋势则主要反映的是近一两个交易日甚至是单日内的行情变动。在进行期货交易时,一定要遵循短线交易符合中长期走势的原则,因为只有这样,获利的机会就会多,交易者所承担的风险也会较低。在经过基本面、技术面分析之后,一定要对得出的结论深信不疑。所以,行情分析之后要和市场保持一定的距离,过度的关注短线行情的走势很有可能扰乱对中长期行情的正确分析。止损在期货交易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在确定单方向之后,即使过去预测的准确率再高,也一定要设定止损的价位,把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㈥ 如何准确确定日内期货走向
林肯名言:“如果我想用八分钟砍一棵树,那我会用八小时去磨斧子。”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话可应用于各行业技术,如果我们尊敬期货,并且愿意将之当做一门技术的话,就应该踏踏实实的用好功,但现实是很少人愿为之付出努力,而是更想得到一些快捷的致富方法,这里我很遗憾地告诉大家,这样的方法很多,如果你多看看书一定能找得到,但之后会导致你的财富快速毁灭。为何?和其他行业修练技术的原理一样,你的基础不牢。因此我们在把技术拿到市场来应用之前,必须经过大量的训练,得到百分之百肯定的答案之后才能上实战。 第一阶段,我们必须通过大量看盘找到盘感。什么是盘感?在市场即将变化之时你已经有强烈的感觉,或是市场经历一阶段的发展你有强烈预期会继续发展下一阶段即为盘感,对于初学者来说,盘感即是无法解释的东西,但准确率很高,而且会让交易者感觉很爽。在这个阶段,交易者要杜绝实战,个人感觉甚至要杜绝看实盘,完全利用历史行情来煅练。 第二阶段,寻找交易信号。在市场发生改变之前一定会有蛛丝马迹出现,有人说为什么价格会突然产生快速变化而来不及反应呢,这种事情在高手看来是不存在的,因为任何价格变化之前,盘面一定会出现一些不同寻常的表现,这些就是操作信号,只不过信号的形成时间和形态各不相同,就算一个相当成功的操盘手,每天不断进行训练,一样有反应不过来的信号,就不要说根本不训练每天只知道操作的交易者了。交易者如果每天不看盘,能静下心来进行训练,平均每天能专心用功四五个小时以上,不出一个月,属于自己的信号就可以形成。在这一阶段,交易者也要杜绝实战。 第三阶段,区分真假信号。这个本领见仁见智,有人能把真假信号区分得神乎其神,这不是偶然,是需要付出常人难以理解的努力的,这是钻研指标的阶段,很多指标都可以做到区分信号,就看交易者对哪个最有感觉,要把指标参数通过巨量的训练调到一个最佳数值,说到这里,我想说句不中听的话,很多人有自己的参数,但为什么还区分不了假信号呢?答案很简单,只懂抓信号还不能实战。 第四阶段,建立交易模型。如果能找到信号,只能证明你用了一点心,但要想准备实战,就必须建立一个交易模型。这个模型包括开仓点,止损点和止盈点。如何建立?答案只有一个,熟悉你操作的品种。怎样熟悉?还是训练。而且训练量要加大,我过这一关每天的睡眠只有四五个小时,能利用的时间全部用上了,之后对于如何开仓,如何止损,如何止盈就有了一个大致的观点,模型也就能初步建立起来。但这能实战吗?不行,这把斧子只磨到了一半。开仓、止损和止盈表面上看很简单,但实际上要练到不亏钱的地步还需要大量功夫,因为不同类型的行情这三点会有区别,必须针对每个行情各个击破,拿跳空来说,开仓点很独特,而且风险往往较高,因此开仓的方法也比较复杂,止损点也是随行情变化而变化,止盈点也很与众不同,原因在于跳空后形成缺口,那有人问了,如果是向上跳空,缺口补回后会不会继续下跌?不一定,这要看跳空之前的形态,是不是很复杂?但只要把这些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掉,模型就出来了,以后再遇到跳空按模型操作就行,如果哪天出现别的方式,止损后再研究就行,模型永远处于动态。这一阶段还是要杜绝实战。 第五阶段,初试实战。交易者建立一两个交易模型之后,在确认准确率达到100%以后,可以进行小规模的实战,但要记住,只操作这两个模型,因为你只有这两个武器,别的还没开发出来,这意味着机会不多,但没办法,交易者永远要记住,我们的交易是世界上专业性最高,也是要付出最多努力的工作,经过几个月的实战,应该能对模型的实用性有了较深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交易者的心理能直接影响到模型的准确度。在这几个月时间里训练要继续,而且不能减量,因为新的模型还会被开发出来。 第六阶段,深度理解。当模型数量开始均加,并且应用纯熟之后,交易者的操盘水平就会加速上升,经常会感到每个月都有脱胎换骨的感觉。在此阶段,交易者的交易机会会大量增加,但要记住,只是交易机会在增加,不等于真实交易增加,为什么?因为往往等不到真信号,或是等到真信号而指标或均线不配合。这些是不符合交易模型的标准的。在此阶段,交易者的交易心理会得到进一步磨练,至此这把斧子已经比较锋利了,可以正式开始砍树了。 第七阶段,训练还得继续下去。这时的训练已经是盘后结合实战的阶段了,模型可以说已经开发得七七八八,这是开始积累财富的阶段,只有帐户的资金真实增长才能说明交易者的水平真实上升,如果达到这一阶段,即标志着训练和实战都已成为交易者最重要的工作,和每天必须吃饭一样重要。达到这一步,交易者会时常为自己的技术和不断增长的帐户自傲。 来源: http://blog.eastmoney.com/wfcx123/blog_160089162.html
㈦ 期货用什么指标最准确
最广泛使用的期货技术指标:移动平均线、随机指数KD线、相对强弱指数、保利加通道、移动平均值背驰指标、黄金分割、MovingAverage、STC、RSI、Bull、MACD、ibonacci。
移动平均线(MovingAverage)
移动平均线是将过去若干时段的收市价格进行平均,所画出的线。和蜡烛图不同的在于,它更可靠地反映了价格的趋势。
以下为2种不同的移动平均线:
简单移动平均线(SMA)-简单移动平均线就是将若干(n)时段(如5或10分钟,每天等)内的收价逐个相加起来,再除以总时段n,就得到第n时段的平均值。再将各时段的平均值标在图上,并用曲线连接起来,就得到n时段平均线。
平滑移动平均线(EMA)_由于移动平均线是一个滞后指标,为了更贴近市场走向,平滑移动平均线在计算平均值时,给近期数据更高的权重。这样可以更早地看出市场的趋势。
移动平均线有很多用途,主要用于识别/确认趋势,以及识别/确认阻力位,支撑位。比如:快线向上超过慢线,称为“金叉”,为买入信号。当快线向下穿越慢线,称为“死叉”,为卖出信号。
随机指数(STC)
随机指数也称为KD线,它衡量收盘价在最高价,最低价区间所占的位置,以判断趋势,及进出市场点。随机指数坐标在0-100比例范围内。K线表示收盘价与一定时间内最高价,最低价的百分比,例如,20表明价格在最近一段时间内的20%位置。D轴则平均了K轴。
RSI的应用
1.一般而言,RSI在高位掉头向下为卖出讯号,在低位掉头向上为买入信号。
2.RSI出现M顶可以卖出,出现W底可以买入。
3.RSI出现顶背离可以卖出,出现底背离可以买入。
4.RSI跌破其支撑线是卖出信号,升越其阻力线为买入信号。
5.RSI的参数常见取5~14。参数大的指标线趋势性强,但反应滞后,称为慢速线;参数小的指标线灵敏,但易产生飘忽不定的感觉,称为快速线。若慢速线与快速线同向上,升势较强;若两线同向下,跌势较强;快速线上穿慢速线为买入信号;快速线下穿慢速线为卖出信号。
保利加通道(Bull)
保利加通道是由保利加博士发明的一个由标准差来判断市场阻力位/支撑位的方法。
通道由三条线组成。中线为其一简单移动平均线,通常为20天简单均线。通道顶为20天平均线加2倍标准差,通道底则为20天平均线减2倍标准差。
如果价格在移动平均值的上部表明宜“卖出”,反之,如果在变动平均值的下方,则宜“买进”。
交易者经常使用保利加通道洞察价格突变、捕捉趋势变化、辨别潜在的支持/阻力位及通过波幅的拓宽及缩窄寻获突破位。
(7)如何获取准确的期货基面扩展阅读:
期货,英文名是Futures,与现货完全不同,现货是实实在在可以交易的货(商品),期货主要不是货,而是以某种大众产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为标的标准化可交易合约。因此,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交收期货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后,一个月之后,三个月之后,甚至一年之后。
买卖期货的合同或协议叫做期货合约。买卖期货的场所叫做期货市场。投资者可以对期货进行投资或投机。
历史上最早的期货市场是江户幕府时代的日本。由于当时的米价对经济及军事活动造成很重大的影响,米商会根据食米的生产以及市场对食米的期待而决定库存食米的买卖。
在1970年代,芝加哥的CME与CBOT两家交易所曾进行多项期货产品的创新,大力发展多个金融期货品种,令金融期货成为期货市场的主流。1980年代,芝加哥的交易所开始发展电子交易平台。踏入1990年代末,各国交易所出现收购合并的趋势。
中国古代已有由粮栈、粮市构成的商品信贷及远期合约制度。在民国年代,中国上海曾出现多个期货交易所,市场一度出现疯狂热炒。
伪满洲国政府亦曾在东北大连、营口、奉天等15个城市设立期货交易所,主要经营大豆、豆饼、豆油期货贸易。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期货交易所在中国大陆绝迹几十年,到1992年郑州设立期货交易所,展开另一波期货热炒风潮,各省市百花齐放,最多曾经一度同时开设超过50家期货交易所,超过全球其他国家期货交易所数目的总和。
中国在1994年及1998年,两次大力收紧监管,暂停多个期货品种,勒令多间交易所停止营业。自1998年后,中国大陆合法的商品期货交易所只剩下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期货交易所、郑州期货交易所三所,前者经营能源与金属商品期货,后两者经营农产品期货。
到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挂牌成立,首项推出的产品为沪深300股指期货。
2021年6月15日,上海证券报消息,我国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效率在90%以上的品种超五成,期现相关性在0.9以上的期货品种超六成。铜、棉花、大豆等成熟品种的期货价格已逐步成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定价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