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股权 » 东软为什么出售股权

东软为什么出售股权

发布时间: 2022-07-24 05:33:42

『壹』 东软医疗港股上市能过吗

应该可以的。
11月24日,贝多财经了解到,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软医疗”)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已经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这意味着,东软医科通过境外发行股份,并将在港交所上市。 目前,东软医疗暂未通过港交所聆讯。信息显示,东软医疗于2021年5月31日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至今已有接近6个月的时间。按照进度,东软医疗或将在近期举行聆讯。
拓展资料
1、此前招股书显示,东软医疗成立于1998年,为全球医学影像解决方案及服务的提供商,为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医疗服务提供商开发、制造和分销各种先进的技术化影像、治疗和诊断产品。 据了解,东软医疗的背后为东软集团(600718.SH)。本次赴港上市前的股权架构中,东软集团持股29.94%,威志环球持股26.52%,东软控股持股15.51%,大连康睿道持股8.92%,员工持股平台天津麦旺持股5.00%。
2、其中,东软医疗董事长刘积仁通过大连康睿道实际控制东软控股40.47%的股份。同时,东软控股也是东软集团的最大股东,持有后者12.97%的股份。这代表着,刘积仁为该公司的最终实际控制人。
3、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按2019年的已安装系统总数和总收入计,东软医疗是中国CT系统的最大制造商。按2019年的销量计,东软医疗亦是中国CT系统的最大出口商。
4、而此前东软医疗在科创板递交的招股书则显示,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称,截至2019年底,东软医疗在中国市场的CT设备保有量为2573台,占中国市场保有量的10.4%,位列国产品牌第一,仅次于GE、西门子、飞利浦三大跨国公司。
5、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东软医疗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9.12亿元、19.08亿元和24.59亿元,均保持增长态势;净利润分别为1.69亿元、8204.0万元和9275.8万元,其中2019年、2020年均低于2018年。
6、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东软医疗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05亿元。相比之下,2019年同期为7.76亿元,而截至2018年12月31日则为11.57亿元,逐年减少。 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东软医疗的研发支出分别为1.70亿元、1.81亿元和2.22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91%、9.47%和9.02%;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为3.35亿元、3.33亿元和3.61亿元,约为同期研发费用的两倍。
7、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东软医疗的全球研发团队聘用了865名研发专业人员。根据招股书,其研发团队成员在医学影像器械设计及制造以及软件工程、AI、云计算和其他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广博。
8、据智慧芽数据显示,东软医疗的专利申请量高达283件,最早专利申请是2002年,近3年专利增长率为48.49%。其中,非外观专利1241件,占比96.73%,包含发明专利1150件,实用新型91件。
9、在技术领域布局方面,东软医疗的专利专注在探测器、CT扫描、图像重建、医疗设备、扫描床等技术领域。从研发团队情况来看,东软医疗有839个发明人,其中发明数量最多的发明人为楼珊珊。
10、值得一提的是,东软医疗曾有多条专利转让信息。据了解,核心专利的转出可能会导致原有业务的业绩下降。不过,智慧芽数据显示,东软医疗共有205条专利转让记录,多数为其关联公司,部分和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有关。


『贰』 东软集团老总刘积仁的简介!

以前是东北大学的一个教授 计算机的博士 后来带领学生创业
中国培养的第一位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也是中国第一家软件上市公司东软的创办者。作为东软集团董事长
1955年8月生于辽宁省丹东市,1980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1986年赴美国国家标准局计算机研究院计算机系统国家实验室留学。他是我国培养的第一位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33岁时被破格提拔为教授,是当时全国最年轻的教授之一。他如今身兼多职:全国政协委员,东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沈阳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东北大学副校长,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
1988年,东北工学院计算机系软件与网络工程研究室成立,刘积仁刚从国外回来满怀雄心加入研究室,但现实令人绝望:一间半的研究室房间,三台破电脑,经费是一穷二白。当时刘积仁还拉不下脸来做企业,所以刘积仁的第一个目标不是做商业,而是试图做一个技术转移中心,口号是“架设学校研究与社会应用的桥梁”。结果在一段时间之后,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企业活得好的都没有几个,自己都没有钱,谁还能给刘积仁钱花。而且都拼命做短线,所以后来就迫使刘积仁自己试图成立这样一家有长远理想的公司,把刘积仁自己的技术转移给这家公司,然后自己慢慢做起来。最大的问题还是没有钱,做了一段时间刘积仁很沮丧。尽管刘积仁是留美博士,33岁从讲师直接提升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教授,但刘积仁还是没有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一天,学校通知刘积仁开会,说是日本阿尔派株式会社到中国考
人物近照(12张)察,希望找到一个研究团体承接汽车内部的软件系统,与东北大学在机电一体化方面进行合作。刘积仁作为其中一个代表像其他人一样做了发言。刘积仁谈了对这个研究计划的一些看法,当时让日本人为之一振,他们认为刘积仁的发言是前所未闻的。会谈之后,日本人就说想和刘积仁合作,想让刘积仁去日本讲讲这个题目。刘积仁很尴尬地告诉他没有钱,连机票钱都没有。于是,他们全程买单,请刘积仁到日本讲这个课题。这次日本之行促成了东北大学与阿尔派的合作。这是刘积仁们东软迈出的第一步。当看到阿尔派有合作意向时,谈到开发经费,刘积仁咬着牙开了一个天价──30万美元。没想到对方一口答应,倒让刘积仁有些措手不及。其实那时刘积仁们公司设备不行,人也没有几个,能表现的就是刘积仁们的科研能力;其次是创业的饥饿感与激情,一群教授被人骂做不正经,还没日没夜地干。刘积仁坚持要诚实。刘积仁跟日本人合作的时候,没有钱就是没有钱,哪里不行就是不行。阿尔派的人质疑刘积仁们,说刘积仁们不会经营,刘积仁很坦白地说,刘积仁们是大学教授,确实不行。刘积仁不喜欢过分地夸张。
出席活动会议(20张)学者和搞企业的人本质上是没有大的不同的。比如说成就感,你要当教授就要想你怎么最快地当上教授;如果对照企业来说,就是你经营成长的速度和营业额。其实刘积仁开始并不是很情愿做企业,心理上还是很排斥的。这种心理体现在最初成立的实体叫东大阿尔派软件研究所,而不称其为公司。但在注册时,不是公司就不能注册,这时刘积仁才很不情愿地在研究所后面加了一个括号──加上“有限公司”。但真正用的时候却很少把那个括号加上去。 而刘积仁一直是做学术,做研究的,现在为赚钱而开公司,坦白讲自责的心理很重。而且创业之初,刘积仁除了研发之外几乎什么都不懂。比如不懂财务,会计说“这台设备今年值一万,明年只能当五千算”的折旧道理,刘积仁总是不明白。为了搞明白那五千元到底哪儿去了,刘积仁翻了很多本财务书籍。刘积仁当时的想法是不仅要活下去,而且要吃饱。当时没有人相信东北大学、沈阳人可以搞软件。为了建立形象,刘积仁不得不在北京、上海建立办事处。别人问刘积仁们是哪里的公司,刘积仁吞吞吐吐地说刘积仁们是北京或上海来的。 员工大多数都刚刚大学毕业,训练时间很短。刘积仁对这些年轻人没有什么要求,唯一的要求是允许他们犯错误,允许他们浪费。刘积仁给每个人发几千元,让他们住三星级以下的宾馆,买辆自行车从早到晚拜访客户。并将客户的名单制成表单,哪些是拜访过的、哪些是有潜力的需要公关,都一一标注。这个经验很快在这些年轻人中自发复制并形成标准。 东软集团现在的市值大概在150亿左右,高的时候可能是200多亿,东北大学在其中至少拥有30亿的资产。大学投资一个企业能够拿到这么多资产是相当罕见的一件事情。当现在有几十亿的财富贡献给东北大学的时候,当初指责刘积仁的声音一点都没有了。几年前,学校让长期“不务正业”的刘积仁回去述职的时候,热讽冷嘲都不见了,他意外地获得中层以上干部几十次经久不息的掌声。
编辑本段投身教育
当人们都开始做外包的时候,刘积仁决定重返校园,投身教育领域。2000年,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成立,2001年东软又在广东南海、两年后在四川成都分别成立了软件学院,完成了全国的布局。到2004年,这3所学院已经拥有2万名学生,除了满足东软自身的需要之外,还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软件人才。 刘积仁参加“解决方案的融合之道”会议
表面上看,教育虽然被单列为东软的一大业务部门,但是短期内并不能给东软带来多少利润。而且,东软在教育上的投入力度非常之大:以大连信息学院为例,校园建筑面积多达35万平方米,30多个专职的外教,所有的楼都装有空调,90%的教室都有投影,校园内遍布的3万多个无线热点,所有这些条件即使与重点大学相比也毫不逊色。公司内部很多人对刘积仁的决定感到不解,甚至说他陷入了“校园情结”当中。 实际上早在1995年以前,刘积仁陪国家领导人到印度和爱尔兰考察了一圈之后,就已经对中国软件人才的缺乏有了很深的印象。当时为了保证人才的充足供应,东软就曾经采取与东北大学合作定制毕业生的方式。因此,他觉得教育是打通整个中国软件产业链的关键所在,如今软件外包行业出现的“人才荒”也证实了他当初的判断。在这里,艺术又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单个颜色好看或者不好看并不重要,关键是看整体的最终效果。而办教育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别人办教育就是为了教书育人,而刘积仁办教育的思路则有所不同——办教育本身虽然赚钱有限,但是如果和东软的业务核心软件结合起来,就能够极大程度地提升东软的品牌,还能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刘积仁认为把学校看成是客户,是跟客户之间搭建的一个更好的桥梁。通过这种途径,刘积仁把教育作为东软搭建的一个平台,成为公司整个业务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此后,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选择与东软合作也都是看重了东软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强大能力。在他看来,搞教育是自己的理想,但现在也绝对是个商业意义上的重大的机会。数字医疗和教育这两块看似与软件不相关的东西,已经成为东软的两大新业务和未来的重要竞争力。2004年6月,东软就要迎来自己的15岁生日,这家曾经被人们说成不知道“我是谁”的公司,却极有可能成为第一家员工超万人的国内软件企业。他觉得今天的东软依旧不能做微软,但是至少可以向IBM学习,做一个SolutionProvider(解决方案提供商)。 2005年,由于与东软的解决方案定位冲突,刘积仁将6年前收购的财务软件公司金算盘出售。在刘积仁看来,做什么不做什么,抓什么机会放弃什么诱惑,在执著和投机之间,关键还是看自己的整体感。
的确,过去18年,刘积仁领导下的东软走的是一条非常独特的道路:在软件还卖不出价钱的年代,即提出了将软件与产品工程相结合的概念,将东软的软件植入全球各大品牌的汽车音响、手机乃至医院的CT机中;很早就打入了日本市场,实现了中国软件企业的跨国经营;很早预见到中国软件业的人才瓶颈,率先在大连、成都和北海开办东软信息工程学院培养软件人才......刘积仁的这些行动,在当时都让人看不懂,也无法理解,但是在几年后却让人恍然大悟。
出席活动(8张)作为刘积仁的好朋友,管理大师大前研一见证了东软的成长过程,他每次来中国,或者刘积仁去日本,两人都会做深入的交流。大前研一对刘积仁提出的“超越技术”的理念颇为欣赏:“正如刘积仁所说,超越技术,就是营造一个能达到共赢的‘生态系统’,这是我从事管理咨询35年来在任何一本商业书籍中都不曾见到过的创新理念。”据说每次刘积仁出去见客户的时候,他都会很直接地说:“你看,我能给你带来这些价值,你能给我带来哪些价值?” 在经济危机肆虐、企业抱团过冬的2009年,刘积仁却做了几件大事:东软成立了欧洲公司,加大了在美国的拓展力度。在尝试收购国内软件外包领域排名第二的大连华信未果之后,东软果断地收购了芬兰Sesca公司旗下的3家手机软件公司100%的股份,预计最多耗资1200万欧元。 东软在大连新建的软件园坐落在两座小山上,中间由一座桥梁相连,灰褐色的石头外墙,加上圆顶的建筑群,就像一座座城堡,这也是刘积仁的创意。在过去的岁月里,他没有走过寻常路;未来,他还将带领东软继续这么走下去。

『叁』 吸收合并的吸收合并的主要形式

1.母公司作为吸收合并的主体并成为存续公司,上市公司注销
母公司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由于母子公司发展的需要,便于股权的集中管理,提高公司资产运营效率,通过换股吸收合并,母公司将实现在证券交易所整体上市,同时注销原上市公司。如2008年10月,上海电气集团股份公司吸收合并上海输配电股份公司实现整体上市。在这次换股吸收合并中,母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A股与吸收合并上电股份同时进行,母公司发行的A股全部用于换股合并上电股份,不另向社会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吸收合并完成后,上电股份公司的股份(母公司持有的股份除外)全部转换为母公司发行的A股,其终止上市,法人资格因合并注销,全部资产、负债及权益并入母公司。
2.上市公司作为吸收合并的主体并成为存续公司,集团公司注销
集团公司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随着集团公司的业务发展,为了避免潜在的同业竞争,提高集团整体运作效益,上市公司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其控股股东,上市公司作为存续公司,集团公司注销法人地位。如2008年1月,沈阳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东软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这次换股吸收合并,东软股份作为合法存续公司,东软集团法人注销,股东对集团公司的出资按照一定比例全部转换为东软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集团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全部并入东软股份。这种吸收合并是以上市公司存续,通过换股改变上市公司股东的过程,集团公司可以是有限责任公司也可以是股份有限公司,相对前一种吸收合并,这种方式程序略简单、时间更快、成功率更高。
3.非上市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
企业上市前为了整合内部资源、加快公司的发展,对从事相同或相近行业的企业进行吸收合并。非上市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是以某一天为基准日,经过审计确定各个公司的净资产,根据各出资方所占的股权比例,计算出其拥有的净资产值,以此再确定各出资方在存续公司中所占的股权比例。被吸收的公司解散,存续公司在工商部门办理变更手续。在下面的案例中,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是典型的非上市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

『肆』 东软股份整体上市的具体时间谁知道如何知道

如果有消息这里可以查到。
http://share.jrj.com.cn/cominfo/gsgg_600718.htm

『伍』 东软集团的性质

大股东虽然是国有单位,但股权相对占比少,不形成绝对控股权。因此算民营企业。股份制有限公司。

『陆』 关于东软股份和东软集团还有IS部

大连东软股份的is事业部主要从事汽车音响方面的嵌入式C/C++编程工作。目前的项目是为阿尔派做汽车音响与导航产品的嵌入式软件的研发。

『柒』 东软人进来看看 高分

东软股份(600718)公告称,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东软集团的申请获中国证监会有条件通过,待收到证监会核准后将另行公告。
点评:公司整体上市方案获有条件通过意味着东软集团整体上市进程最关键的一步已经完成,我们预计公司整体上市进程将在2008年一季度完结。
整体上市后,东软股份作为存续公司将成为合资企业,总股本将由原来的2.8亿股扩大到5.2亿股。存续公司的股权结构较为分散,东北大学科技产业集团拥有17.6%股权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员工持股的沈阳慧旭科技公司持有17.2%股权,阿尔派、东芝、Intel、飞利浦和SAP等外资公司则合计持有28.6%的股权。我们认为存续公司的股权结构较为合理,有利于利用股东资源促动软件外包业务发展,有利于对管理层充分激励以实现业绩长期增长,有利于充分利用东北大学资源保障人力资源供应和研发能力提升。

『捌』 东软股份-接受现金选择权申报具体谁能讲解一下什么意思啊到底要不要行使啊不行使股票会不会没有了

我不知道你那个票是不是只让你行使现金选择权

前段时候中铝并购包铝,当时有两个选择:

一是行使现金选择权,也就是把你所持有的包头铝业的股票全额出售(按照当前市场价格或者它给定一个价格),你手里拿着钱回家,就是出让股权了.

二是换股,根据一定比例将包铝的股票换为中铝的,继续当股东

具体怎么办要计算一下,哪个会让你获利多或者能长期预期收益可观你就怎么办.如果你还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去东软的股吧看看,肯定有很多人发表意见的...

『玖』 阿尔派为什么转让百分之五的股权给东软集团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718.SH,以下简称“东软集团”)对外发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宣布公司将面向员工授予限制性股票。今天,东软控股与阿尔派中国分别发布了《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披露东软控股将收购阿尔派中国持有的东软集团的部分股权。这意味着东软将通过股权激励方式,面向公司管理层和核心员工正式启动新一轮激励计划,而由东软管理层参股的东软控股增持东软集团股份,也预示着东软的核心管理团队将更聚焦于公司的整体发展。此轮激励计划的实施,将持续并充分与员工分享公司发展成果,进一步增强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形成东软在战略转型升级时期的重要助推力.

『拾』 东软集团的主要事件

2012年7月24日,东软集团爆出知识产权商业犯罪案,涉案人数多达28人,十余人被警方拘捕,案值总计6400余万元。公开的案情显示,“2011年5月份起,出于经济利益目的,东软某公司现任副总经理李某伙同东软某公司CT机研发部负责人张某、采购负责人岳某等人,以许诺高额经济利益为手段,相继鼓动原东软公司CT机研发部17名核心技术人员窃取公司医用CT机核心技术资料后,相继离职,聚集于北京某公司,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某机械厂一厂房内,继续进行医用CT机的技术研发工作。”
该案没有走完调查审理阶段,最后的定刑和案值金额还没有确定。 2014年12月11日,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将与弘毅投资、高盛等投资者签订协议,由上述投资者对东软集团旗下的两家子公司——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软医疗”)和东软熙康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软熙康”)进行增资扩股,交易涉及金额约38亿元。
其中,东软熙康将获得弘毅投资、高盛、东软控股、协同创新等投资者共1.7亿美元(约合10.52亿人民币)的增资,同时为东软熙康管理团队及员工设置股权激励。投资完成后,东软集团仍是东软熙康的第一大股东,将持有32.81%的股权。

热点内容
股票交易收入要交增值税吗 发布:2025-05-20 02:12:55 浏览:693
社保卡金融账户怎么在网上查询 发布:2025-05-20 01:49:17 浏览:163
为什么美国政府提升货币供给量能 发布:2025-05-20 01:11:38 浏览:801
网上银行理财产品没了怎么理财 发布:2025-05-20 00:33:39 浏览:978
三星堆怎么看货币 发布:2025-05-20 00:16:03 浏览:149
上海理财保险工资怎么样 发布:2025-05-20 00:12:13 浏览:651
股票做空就会退市吗 发布:2025-05-19 23:18:03 浏览:847
股市顶级lv2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5-19 22:56:57 浏览:928
18大对股票有没有影响吗 发布:2025-05-19 22:52:48 浏览:624
什么是股市反拍 发布:2025-05-19 22:46:40 浏览: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