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资产缩水是什么意思
1. 什么叫缩股或者什么是缩股上市这个代码cdsg,ob是什么意思
"历史成本法缩股全流通"我个人理解是按历史成本法核算该公司的非流通股本在公司股票上市流通之前的真实价值,然后以这部分价值扣除通货膨胀和利息收益等因素后计算现在这部分非流通股票上市流通的价格,然后缩股。这样可以在不损害全体流通股股东利益的情况下实现该公司股票的全流通。
如何缩股?
缩股的方法是:选择一个时点,以每只股票的每股净资产与该股的收盘价(或一定时期平均价)进行缩股,缩股后重新进行股权登记,缩股后的非流通股可以进行流通。
步骤为:
A:选择一个时点,如11月30日市场休市一个月开始缩股。
B:每支股票开始缩股。缩股率=每股流通股的某时点收盘价(或一定时期加权平均价)/每股净资产。非流通股经过缩股后的数量=某支股票非流通股量/缩股率。缩股后可流通股数量=原流通股数量+非流通股缩股后数量。
C:在这一个月之内进行工商重新登记和股权注册调整。
D:恢复开市,有条件地允许缩股后的原非流通股流通。
以天士力(600535)为例:
天士力总股本19000万股,流通A股5000万元,境内法人股14000万股,三季度每股净资产5.4元,每股收益0.40元。11月15日收盘价为21.2元。
缩股率=21.2/5.4=3.9
非流通股经过缩股后的数量=14000/3.9=3590万股。
缩股后可流通股数量=5000+3590=8590万股。
每股收益0.885元,如果股价仍维持在21.2元,市盈率为23.9倍,比现在的市盈53倍降低很多。
缩股会不会给非流通股股东造成很大损失?
不会!非流通股的价值体现是以净资产为基础的,财政部允许国有股以净资产或略高于净资产的价格转让给民营企业或外国投资者的政策,已经说明财政部承认其所持有的非流通股中的国有股部份的股票价值。按净资产卖方和按净资产缩股后在二级市流通在理论上价值是相等的,以天士力为例,缩股前的14000万非流通股以每股5.4元的净资产计算的价值总和与缩股后3590万股以每股21.2元的市价计算价值总和相等,都是7.5亿元。当然,缩股后,个股的股价是有分化的,上涨的股票,非流通股股东的财产就会升值,下降的股票的股东的财产就会缩水。
缩股会不会给二级市场造成很大冲击?
不会!二级市场资金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市场具有投资价值时,就会吸引部分场外资金,相反,场内资金也会离去,如果实现了缩股,市盈率下降到价值区域,社保基金的入市,外资的进入才会成为现实;缩股后的原非流通股的流通会受到分期卖出或卖出报告等规范性的限制,不会给市场造成集中性冲击;很多股票的大股东并不需要将全部手中股票卖出,为了加强控制权有些还要从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缩股对市场是会有些冲击,但决不是供求引起的,而是心理因素,是短期的。
说白叻 缩股就是减少公司的股本规模,减少公司的注册资本。
可以按比例缩股,比如自某天起,所有股东手里的股票,每10股只算8股,另2股注销。
最常见的是回购, 即公司用钱在市场上购买自己公司的股票,然后注销这部分股票,公司的总股本就减少了。
我国的国有股取得流通权时,需要给流通股东补偿,补偿的方法之一是“缩股”,方法是:自某时刻起,国有股股东手里的股票每10股只算比如说8股,另2股无代价地注销。这样,公司总股本减少了,但减少的是国有股,而且是无代价地减少,所以流通股东的权益就增加了
2. 市值缩水意味着什么
最近股市上流传的一个故事可以回答你的问题: 假设一个市场,有两个人在卖烧饼,而且只有两个人,姑且称他们为烧饼甲、烧饼乙。假设他们的烧饼价格没有物价局监管。假设他们每个烧饼卖一元钱就可以保本(包括他们的劳动力价值)假设他们的烧饼数量一样多。——经济模型都这样,假设需要很多。再假设他们生意很不好,一个买烧饼的人都没有。这样他们很无聊地站了半天。甲说好无聊。乙说好无聊。看故事的你们说:好无聊。这个时候的市场叫做很不活跃!为了让大家不无聊,甲对乙说:要不我们玩个游戏?乙赞成。于是,故事开始了。。。。。。甲花一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一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甲再花两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两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甲再花三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三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于是在整个市场的人看来(包括看故事的你)烧饼的价格飞涨,不一会儿就涨到了每个烧饼60元。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烧饼数一样,那么谁都没有赚钱,谁也没有亏钱,但是他们重估以后的资产“增值”了!甲乙拥有高出过去很多倍的“财富”,他们身价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这个时候有路人丙,一个小时前路过的时候知道烧饼是一元一个,现在发现是60元一个,他很惊讶。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00元一个,他更惊讶了。又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20元一个了,他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个,因为他是个投资兼投机家,他确信烧饼价格还会涨,价格上还有上升空间,并且有人给出了超过200元的“目标价”(在股票市场,他叫股民,给出目标价的人叫研究员)。在烧饼甲、烧饼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甚至路人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接下来的买烧饼的路人越来越多,参与买卖的人也越来越多,烧饼价格节节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兴,因为很奇怪:所有人都没有亏钱。。。。。。这个时候,你可以想见,甲和乙谁手上的烧饼少,即谁的资产少,谁就真正的赚钱了。参与购买的人,谁手上没烧饼了,谁就真正赚钱了!而且卖了的人都很后悔——因为烧饼价格还在飞快地涨。。。。。。那谁亏了钱呢?答案是:谁也没有亏钱,因为很多出高价购买烧饼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认的优质等值资产——烧饼!而烧饼显然比现金好!现金存银行能有多少一点利息啊?哪比得上价格飞涨的烧饼啊?甚至大家一致认为市场烧饼供不应求,可不可以买烧饼期货啊?于是出现了认购权证。。。。。有人问了:买烧饼永远不会亏钱吗?看样子是的。但这个世界就那么奇怪,突然市场上来了一个叫李子的,李子曰:有亏钱的时候!那哪一天大家会亏钱呢?假设一:市场上来了个物价部门,他认为烧饼的定价应该是每个一元。(监管)假设二:市场出现了很多做烧饼的,而且价格就是每个一元。(同样题材)假设三:市场出现了很多可供玩这种游戏的商品。(发行)假设四:大家突然发现这不过是个烧饼!(价值发现)假设五:没有人再愿意玩互相买卖的游戏了!(真相大白)如果有一天,任何一个假设出现了,那么这一天,有烧饼的人就亏钱了!那谁赚了钱?就是最少占有资产——烧饼的人!
3. 公司股权稀释是什么意思呢能具体说说吗
当公司股权结构复杂,即除普通股和不可转换优先股外,还有可转换优先股、可转换债券和认股权证,可转换债券的持有人可以通过转换成为普通股股东,认股权证持有人可以按预定价格购买普通股,其行为选择可能会增加公司的普通股,降低每股收益。这种情况通常称为股权稀释,即每股收益因普通股增加而减少的现象称为股权稀释。
由于购并后联合企业实行同股同利,从而目标企业股东能够以同量投资获取比主并企业股东更高的收益。企业购并支付所造成的股权稀释是就主并企业股东而言的,或者说是主并企业的股权内在价值的缩水。因为在这场零和游戏中,目标企业股东所获的股权非但没有被稀释反而获得了升值。
4. 什么是股权缩水
通俗的来讲,就是贬值了。比如你100元买的股票,股价下跌后,只值30元,就缩水70%了。
5. 王健林财产竟缩水682亿,资产缩水的过程是什么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王健林资产缩水682亿,大致过程如下:
一是主动降低负债。万达通过转让酒店、文旅城项目,清空海外资产,万达的负债短短一年多,就缩减了近2200亿,负债率也降到了60%以下。
二是股票下跌。万达集团多支股票下跌,也是万达资产缩水的重要原因。
三是经营亏损。
6. 为什么股票下跌会导致公司资产缩水
上市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的。如果股票票面价值下跌,很多持股者就会抛售,导致公司资产缩水。
7. 公司股权稀释是什么意思呢
在上市公司股权方面,咱们常常听到公司股权稀释这个术语,许多出资者不知道公司股权稀释是什么意思,那么公司股权稀释是什么意思呢?
股权稀释是指当企业由于分段出资的战略再追加出资时,后期出资者的股票价格低于前期出资者,或发作配股、转增红股而没有相应的财物注入时,前期出资者的股票所包括的财物值被稀释了,即股权稀释。
在私募股权出资进程中发作股权稀释时,有必要添加前期出资成优先股转化成普通股时的最终所取得的股票数来平衡,即调整转化份额,使前期什么是公司股权稀释?
出资者的股票价格与所有融资进程中所发行股票的加权平均价或最低价相同。在或许存在有后期出资者的情况下,私募股权出资家们一般都是选用反稀释股权法来防备本身股权被稀释的风险的。
股权稀释能够区分为两种类型,即短期股权稀释与长时刻股权稀释。
1.短期股权稀释
所谓股权短期稀释,是指单位股利的暂时性下降。当企业购并溢价小于或等于企业购并协同效应时,尽管从理论上或长时刻来说,是不会导致股权稀释的。但短期单位股利摊薄仍然不可避免。这是由于,企业购并协同效应的完结首先取决于方针企业潜在价值的发掘,而发掘方针企业潜在价值,则不只需求具有特定条件(资金、技能、高效管理等),而且需求一定的整合时刻。由于在方针企业潜在价值没有彻底发掘出来之前,企业购并增值额肯定会小于购并溢价,然后会呈现主并企业股民的股权稀释现象。同时,一旦企业购并协同效应彻底完结,企业购并增值额就会大于或等于购并溢价,然后主并企业单位股利稀释现象就会主动消失。因而,咱们把这种由于企业购并整合所形成的单位股利暂时性下降,称之为短期股权稀释。
2.长时刻股权稀释
所谓长时刻股权稀释,是指单位股利的永久性下降。形成这种股权稀释的根本原因是购并溢价大于企业购并的协同效应。在这种情况下,即便购并协同效应彻底得以完结,企业购并增值额仍然不能补偿购并溢价,然后单位股利摊薄现象无法主动消失。由于这种股利摊薄现象并不随购并协同效应彻底完结或企业购并整合的完结而主动消失,所以咱们将其称之为永久性股权稀释。
股权稀释一般会形成两层结果:
一是股权内涵价值缩水,
二是企业财富在新老股民之间的搬运与。
股权稀释之所以会形成股权内涵价值缩水,首先原因在于,股权内涵价值是股票预期收益的折现值,而股权稀释的明显特征则是单位股利下降,由于股权内涵价值的计算公式为:
股权内涵价值=股利/折现率
因而,假如折现率不变,由股权稀释所形成的单位股利下降必然会形成股权内涵价值下降。股权稀释之所以会形成财富或收益在新老股民之间的重新,这是由于,在过度支付情况下,方针企业股民以价值含量较低的财物换取了价值含量较高的主并企业股权,同时由于购并后联合企业实行同股同利,然后方针企业股民能够以同量出资获取比主并企业股民更高的收益。从某种意义上说,股权稀释是一种零和游戏。在这场游戏中,老股民是受损者,新股民是受益者,而且新股民的所得与老股民的所失彻底持平。从这一意义上说,股权稀释也能够理解为新股民对老股民利益的切割。只不过这种切割并不是方针企业股民的强制行为,而是企业购并支付决议计划的结果与产品。清楚明了,企业购并支付所形成的股权稀释是就主并企业股民而言的,或许说是主并企业的股权内涵价值的缩水。由于在这场零和游戏中,方针企业股民所获的股权非但没有被稀释反而取得了增值。
测算股权稀释程度的公式为:
股权稀释程度=[(购并前主并企业单位股利一购并后主并企业单位股利) 主并企业购并前单位股利] 100%
西方国家经历标明,企业购并所形成的股权稀释程度的临界值为6%。
以上便是今日给我们介绍的所有内容了,期望能给你们带来一些相关协助哦~
8. 股权的稀释意味着什么
当公司具有复杂的股权结构,即除了普通股和不可转换的优先股以外,还有可转换优先股、可转换债券和认股权证的时候,由于可转换债券持有者可以通过转换使自己成为普通股股东,认股权证持有者可以按预定的价格购买普通股。
其行为的选择有可能造成公司普通股增加,使得每股收益变小。通常称这种情况为股权稀释,即由于普通股股份的增加,使得每股收益有所减少的现象称为股权的稀释。
(8)股权资产缩水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增资完成后,如果卡联科技再次增加注册资本,新股东增资前对公司的估值不应低于本次投资完成后的估值,以确保PE所持的公司权益价值不被稀释。
广义的每股收益,将发行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债券、认购股权证等能够转化为股票的因素都考虑在内所计算出的每股收益。
在西方一些国家,凡资本结构复杂的公司,其损益表通常列出两种每股收益数额:一是以实际发行的股份总额为计算基础的每股收益;二是完全稀释每股收益。后者较之前者要小。
9. 请问股票缩股是什么意思
缩股是股本分割的一种。缩股是指为了实现股份的全流通,根据历史成本原则,按流通股发行价与非流通股折股价的比例关糸,将现有的非流通股进行合并后,使非流通股合并后的每股估值与流通股的价格基本一致,然后在二级市场上减持。
缩股的方法是:选择一个时点,以每只股票的每股净资产与该股的收盘价(或一定时期平均价)进行缩股,缩股后重新进行股权登记,缩股后的非流通股可以进行流通。
(9)股权资产缩水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优缺点
优点:心理上更容易接受,缩股后上市公司总股本会减少,市盈率会有所降低。
缺点:与送股方案无质的不同,缩股比例上同送股方案一样存在博弈。
缩股后的原非流通股的流通会受到分期卖出或卖出报告等规范性的限制,不会给市场造成集中性冲击;很多股票的大股东并不需要将全部手中股票卖出,为了加强控制权有些还要从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缩股对市场是会有些冲击,但决不是供求引起的,而是心理因素,是短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