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股权 » 铜期货合约为什么大跌

铜期货合约为什么大跌

发布时间: 2022-09-16 07:40:33

① 为什么今年我铜价这么不稳定还有何趋势

CASE 江西铜业伦敦期市失足

江西铜业的证券事务代表潘其方并不讳言在期货上的亏损。他表示,以铜生产为主营业务的江西铜业判断,2005年上半年全球铜供应略有过剩、库存逐步回升,铜价可能产生下滑的局面。为了保证自己产品的利润水平,江西铜业选择在期货市场上卖出部分铜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
江西铜业除加工自身拥有的铜矿外,还进口大量的铜精矿、废铜等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而这部分原材料的进口价格受到国际市场铜价格不断上升的影响,也越来越高。一旦国际铜价下跌,若无期货套期保值,高价原材料将给江西铜业带来巨大亏损。潘其方说,江西铜业的期货投资就是为了避免原材料价格的波动,锁定这加工费利润。
根据江西铜业董事长何昌明透露,截至2005年6月底,江西铜业生产铜22.66万吨,对其中的三分之一,江西铜业按照目标价格在期货市场上进行了卖出的套期保值。江西铜业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都有相关的期货头寸。
这7万多吨的期货空头头寸规模,大致相当于江西铜业上半年进口原材料加工生产的铜,也正是这部分合约产生了巨亏。
今年上半年江西铜业对外销售的铜平均价格为32893元(抵扣17%的增值税后为28114元),这一价格较去年相比上升了29%。而在期货市场上,江西铜业的卖出价格为32000元,偏低于直接销售价格。
潘其方说,由于铜现货市场较期货市场有相当部分的升水(现货价格高于期货交割价格) ,因此江西铜业选择在期货市场平仓,而在现货市场卖出来完成整个套期保值。但是由于平仓价格很高,因而产生了2.5亿元的亏损。
根据计算,7万多吨的套保规模,每吨的亏损在3000元左右,因此江西铜业实际平仓价格在每吨35000元左右。
随着国际铜价连续创出历史新高,国际市场对铜价的预期分歧也越来越大。潘其方说江西铜业不一定会加大套期保值的力度,但是对于进口原材料加工的部分还将继续给予保值。
目前中国的铜加工企业超过1300家,中等规模以上的大约700家,每年的铜加工能力超过500万吨,实际消费2005年进口120万~140万吨左右,消费350万吨以上,交易额超过1000亿,交易期货的比例即使不大,规模也相当可观。
这些套期保值企业产生的亏损,要综合其在现货领域中获得的利润来看,整体上,这些公司都是稳定的获得了相当的利润水平,仅仅是降低了利润总额而已。但是,该人士也指出,江西铜业、豫光金铅之所以亏损的幅度都比较大,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是这些企业的专业研究水平有待提高,对于套期保值目标价格的确定出现较大的偏差,而且在止损操作上还有待成熟。
研究、操作能力的差距,是很多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进行期货投资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的期货市场品种稀少,相当部分企业必须要在国际市场上对冲企业风险,但由于遇到的对手多是极富经验的国外投机基金,对于价格上的判断出现误差则会很快的遭遇“狙击”。
因此,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投机也不是中国期货投资遭受损失的主要原因。期货投资如果没有投机部分的存在,永远也无法完成发现合理价格的目的,而缺乏足够的投机能力,即使是在进行套期保值,也会承受不应有的损失。“如果江西铜业目标价格更合理,平仓更快,他们在期货上也不会损失那么大,利润会更高。”
实际上,顺应市场趋势的变动,发现现有价格与实际价值之间的差异,控制仓位的适当投机,甚至有助于市场的活跃,和操作水平的提升。这种投机获得的利润,包括造成的损失都是可以接受的。参考资料:21世纪经济报道

② 手里有点铜,请问在期货上可以怎么套利

期货套利主要是交易价差,多强的空弱的,理解上是有点绕。建议可以找个专业团队跟着做。推荐你关注下钱多多团队,我在和讯跟了他们很久,后来跟着他们做了,是国内较早成立的期货团队,他们的技术和服务都做得不错,提供很多指导意见,我现在是忠实客户了。。你的采纳 是我回答的动力。

③ 废铜价格是否受铜期货价格的影响

经济步入“W”中顶部 期铜加剧宽幅震荡-5月报
摘要:

1、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萎缩放缓,然没有走出衰退

2、 中国经济触底反弹,后市面临不确定性回落压力

3、 中国电力消费将继续是铜消费的亮点

4、传统消费淡季即将来临和空调冰箱销售低迷给予后市铜价沉压

5、LME铜库存大幅减少,注销仓单保持高位

6、废铜紧缺有所缓解,精铜替代消费减少

7、国储暂停收储,国内面临消化大量进口铜的压力

8、沪铜伦铜比值下降,进口铜利润锐减

9、全球铜过剩量缩减,欧美日消费依旧疲软

自4 月16日期铜创下09年新高以来,后面连续5个交易日大幅崩溃式回落。4月中上旬伦铜创下4819美元的08年10月20日以来的新高,而沪铜0908合约也在16日也创下08年10月30日以来的新高40740元/吨。期铜4月下旬连续大幅下跌后又在4月底再次展开了一轮反攻浪潮,伦铜连续三天的涨势,补回来大部分的跌幅,再次收在3600美元。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寒暖交织,期铜震荡剧烈。

美元贬值引发的期铜凶猛涨势也在美元强势回升的打压下落下帷幕,市场传闻国储暂停收储,美银行季报引发的对经济继续恶化的担忧、经济数据再爆疲软和未来国内金属消费淡季的来临等因素对期铜下挫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美元28日再次走软,再度引发流动性过剩担忧,期铜跟随再次发力走高。

欧美日经济萎缩放缓、国内经济工业回升、电网建设和改造,特别是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将继续刺激国内铜消费,而伦铜库存继续减少和注销仓单保持高位也支撑铜价不至于回调太深。随着目前铜价反弹至相对高位,国储收储铜或将不再出手,而国内贸易商套利进口铜对后市国内铜供应紧张起到缓解作用,铜矿商和冶炼商也会恢复开工,5月份的国内消费淡季来临也对期铜形成沉重打压。

而后市全球经济可能再次回落,夯实经济底部而寻找新的增长点来走出衰退,形成真正的复苏。期铜目前多空双方将继续交锋,伦铜后市交投估计在4000至4800美元之间,而沪铜估计在3200至40000之间宽幅震荡。

宏观经济:

一、 欧美日经济萎缩放缓但没有走出衰退

1、 美国、欧洲和日本经济触底回升,萎缩放缓

各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回升,暗示工业制造业也在触底反弹。美国供应管理学会(ISM)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生产和订购活动升温,美国4月份制造业萎缩速度放缓。4月份ISM制造业指数升至40.1,3月份为36.3,市场预估38.3。

欧元区4月份制造业活动继续萎缩,但萎缩幅度为去年10月份以来最低。据Markit Economics周一公布的数据,欧元区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36.8,3月份该指数为33.9。德国4月份制造业PMI升至 35.4,强于预期,同时创2008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法国4月份制造业PMI由3月份的38.1升至6个月高点40.1,高于初步数据即经济学家们预测的终值40.0。

4月份英国制造业连续第十三个月出现萎缩,不过萎缩程度弱于预期,显示出英国制造业滑坡可能已经见底。Markit Economics和英国皇家采购与供应学会在一份声明中公布,英国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升至42.9,3月份制造业PMI经向上修正后为39.5,初步数据为39.1;继2月份触及纪录低位39.5后,制造业开始持续复苏。

2、 欧美日经济还没有走出衰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三指出,全球经济衰退正在加深,在国际金融体系现有问题得到解决之前,全球经济不会出现复苏。IMF下调了全球经济预期,预计2009年全球经济将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为严重的下滑。

IMF 预计全球经济2009年将萎缩1.3%,远远低其1月份做出的增长0.5%的预期,也低于3月份做出的下滑0.5%-1%的预期。发达经济体今年将萎缩 3.8%,2010年不会出现增长;欧元区经济今年将下滑4.2%,2010年将下滑0.4%;预计英国经济今年将萎缩4.1%,2010年将萎缩 0.4%;日本今年经济将萎缩6.2%,但2010年有望增长0.5%;新兴经济体总体上有望维持增长,预计2009年整体将增长1.6%,明年增长 4%;但是新兴经济体中陷入衰退的数量正在增加,东欧国家表现最糟糕;中国经济今明两年将分别增长6.5%和7.5%,但这仍略微低于1月份6.7%和 8.0%的预期。

欧洲、美国和日本最新数据显示,房市低迷、汽车销售疲软、工业订单继续下滑、工业产出下滑和失业人数高企,这都暗示主要发达经济体依旧没有走出衰退。

美国商务部公布3月新房销售年率为35.6万户,较上月下滑0.6%,市场预估为34万户,2月份修正后35.8万户。新房销售再次下滑暗示美国房市以及不乐观,但成房销售和房屋空置率。

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份新房开工率大降10.8%,折合年率为51万套,比去年同期减少了48.4%,低于市场原先预期的54万套,这也是自上世纪40年代以来的第二低点,仅高于1月的48.8万套。同时,房屋建筑许可发放数量下降了9%,折合年率降至51.3万套,低于54.9万套的市场预期,创历史新低。在过去12个月中,美国新房开工率累计下降48%,较三年前的峰值回落了78%。

美日汽车业依旧疲软,通用依旧半死不活,克莱斯勒和菲亚特合并重组,而日本汽车销售数据依旧疲软,汽车工业往往代表经济的整体景气指数。

美国4月份汽车销量比预期更为糟糕,这让汽车市场可能复苏的乐观情绪烟消云散。美国4月份轿车和轻型卡车的总销量为819,540辆,较上年同期下降 34%。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汽车销量折合成年率为932万辆,低于3月份的986万辆。丰田销量下滑了42%,在2008年年初以来的月度调查中首次落后于福特汽车公司,而福特的销量也下降了32%。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的销量则分别下降了33%和48%。本田汽车美国销量下降了25%,日产汽车下降 38%。

日本汽车经销商协会和日本全国轻自行车协会联合会5月1日公布,日本4月包括660CC迷你车在内的整体汽车销售较上年同期下降23%至28.4035万辆,1-4月包括660CC迷你车在内的整体汽车销售同比下降23.6%至151.2422万辆。

受企业大规模清理库存影响,美国3月份工厂订单下降,降幅超过预期,再次显示出经济状况的脆弱。美国商务部5月1日公布,3月份工厂订单下降0.9%,这是美国工厂订单近8个月来第七次下降;2月份的数据经向下修正后为上升0.9%,初步数据为上升1.8%。

二、国内经济触底反弹,后市面临再次回落的压力

5 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了4月制造业PMI指数为53.5%,该指数出现连续5个月上升。这是该指数连续第二个月处在50上方,此前自去年10月份以来PMI有五个月低于上述水平。该指数高于50表明制造业活动处于总体扩张趋势,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出现萎缩。

前期公布的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发挥作用,成为经济增长点最突出亮点。 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129亿元,同比增长28.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3562亿元,增长28.6%;农村投资4567亿元,增长29.4%。

一季度消费也对经济增长有不俗的表现,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98亿元,同比增长15.0%。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80.4亿元,同比增长15.2%。

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幅明显回落,进出口贸易继续下滑,尽管降幅缩减,但是后市出口拖累经济的压力依旧很大。

作为反映中国经济的重要指标——发电量4月份继续下滑,暗示经济反弹可能小于预期。国家电网公司调度中心(下称“国网调度中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发电量2747.6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55%。较3月份发电量有大幅下滑。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4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3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7809.9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02%,其中3月当月用电量2833.8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01%。

铜基本面:

三、 中国电力消费将继续是铜消费的亮点

国内自去年推出4万亿刺激计划以来,一季度末二季度初国内经济出现了触底迹象,很多经济数据出现回暖,这刺激国内铜消费回升。而国内有色金属振兴规划,也加大了产业重组、国家收储和提高出口退税的力度,对过剩的产能有一定的控制和刺激下有加工企业复苏。

国家4万亿刺激计划分配到交通和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上就站整个资金的45%,约合1.8万亿人民币,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9%资金也有很大部分包括电网改造。国内电线电缆和电力设备占铜消费的53%以上,从而国内铜消费今年至少保持5%的增幅。

易贸金属4月底对25家电线电缆企业进行调研,调研结果发现4月份开工率较3月份保持小幅上升势头,4月电线电缆企业整体开工率为69.1%。其中大型企业开工保持稳定,中性企业开工复苏明显,总体处于缓慢复苏中。一些大型工程有所延后,从而建设周期较长,电线电缆会保持较长稳步回升势头。

在国内另外消费大领域汽车业也缓慢的复苏,特别是汽车回暖很明显。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一季度,汽车产销逐月回暖低速增长,乘用车明显好于商用车,汽车库存下降。一季度汽车产销分别为256.76万辆和267.88万辆,同比增长1.91%和3.88%。3月产销分别完成109.54万辆和110.98 万辆,环比增长35.59%和34.10%,同比分别增长5.55%和5.01%。

四、传统消费淡季即将来临和空调冰箱销售低迷给予后市铜价沉压

国内电线电缆消费在去年的金融危机中冲击不大,消费大幅下滑主要是冰箱、空调销售低迷和铜材等下游订单萎缩。从铜材的产量可以看出,国内铜材在一季度依旧低迷。3月份铜材产量同比增长21.4%至81.52万吨,而2月份铜材产量为67.17万吨,同比增长45.5%,3月份的增幅明显下滑。1-3月份铜材产量同比下降1%至180.5万吨,1-2月份铜材产量同比下滑0.8%至109.38万吨,较1-2月降幅增大。

从冰箱、空调和发电设备的产量看,3月份增幅比2月份增幅明显回落,空调和发电设备甚至再次出现大幅下滑。3月家用电冰箱产量为595..53万台,同比增长15.3%;然而3月空调产量为955.97万台,同比增长下滑28.6%;3月份发电设备同比下滑22.8%至861.75万千瓦。

而从销售看,尽管“家电下乡”消耗了前期的库存,销量明显增长,但是却出现“增量不增收”的尴尬局面,而出口更是不景气。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前两个月家用空调实现内销351.96万台,同比下降11.14%;实现出口518万台,同比下降了22.84%。

五、LME铜库存大幅减少,注销仓单保持高位

从库存看,自4月9日以来伦铜库存减少至50万吨以下后连续10个交易日库存都在持续减少,截至4月24日库存更是降至43万吨左右,短短10个交易日库存降幅达14%以上。在5月1日LME铜库存再次减少7075吨,库存是1月19日以来首次降至40万吨以下。不过库存水平依旧处于高位,在07年3月17日至08年9月5日以前伦敦铜库存一直处于20万吨以下。

而伦铜库存注销仓单自4月6日增至总库存的10%以上后再也没有降至10%以下,由此可见伦铜大多流入国内市场。5月1日伦铜库存注销仓单达到83100吨,占整个库存的20%以上。

流入国内市场的铜不管是进入国储的仓库还是捏在贸易商手上,这也体现了国内表观消费额大增,这对国际铜价的刺激力度都是有大的。

而上海期货交易所库存在4月24日更是创下08年1月14日以来的新低15051吨,较17日当周库存减少7654吨。随后传闻国储暂停收储铜,市场铜供应紧张局面有所缓解,4月30日上海交易所库存增加4013吨至19064吨。

六、 废铜紧缺有所缓解,精铜替代消费减少

中国3月份进口铜强劲依旧,由于废铜紧缺和国内消费复苏。进口自去年9月份铜价大跌以来急剧下滑,进口亏损严重导致废铜贸易商损失惨重,废铜进口和回收陷于停滞,从而废铜供应紧张,精铜替代废铜消费局面显现。

去年同期废铜3月份进口53.9733万吨,而今年3月份环比增长50%至32.9266万吨,同比下滑38.99万吨。

然而随着铜价回升,国内废铜进口贸易商重新步入市场,进口废铜将逐步增加。从现货商了解情况,4月底进口废铜也大量到港。

而精铜废铜的比价看,精铜替代废铜消费局面缓解,再生铜冶炼有利可图。根据易贸资讯对下游铜板带箔企业调研的结果,企业精铜与废杂铜使用比例已经由去年11月24:1的高点回落到目前的3.17:1。

七、 国储暂停收储,国内面临消化大量进口铜的压力

随着铜价目前重上4600美元,远高于国储的目标价位3000美元,国储暂停收储铜自然而然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文献军在25日的“2009上海铜铝峰会”上表示,国储希望达到的效果已经达到,收储已经没有多少余量了,国储应适可而止。

国家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3月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进口374957吨,较2月的329311吨上升14%,再创月度纪录新高。第一季度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进口较去年同期增长32.9至93.0734万吨。而进口铜中精炼铜份额最大,其中精炼铜3月进口29.684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37.63%,环比增长9.55%。

国内进口铜强劲在很大程度上减弱时国际市场过剩的压力,伦铜库存连续半个月的减少都暗示这点。而精铜大量进口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废铜的缺口,国内冶炼商的复工和开工回升,这都将加大国内的供应量。

国内精铜矿进口大增,也暗示国内产能开始复苏。3月份精铜矿进口同比增长10.92%至46.1026万吨,2月份进口则同比增长仅0.21%至 44.4832万吨,3月份不管是同比和环比都在增长。一季度国内精铜矿进口同比增长3.24%至141.1325万吨,1-2月则同比下滑0.2%。

八、 沪铜伦铜比值下降,进口铜利润锐减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铜走势一直强于伦铜,而2月份后国内铜加工企业逐渐复苏,对铜消费也逐步增加,再加上国内铜冶炼商减产力度较大,使得国内精铜供应紧张。

特别是3月20日以来,沪铜伦铜比值一直8.2以上,这样就导致进口铜利润丰厚,3月30日的比价计算,进口一吨铜利润达6000元,而平均利润也在4000元/吨。在4月24日利润降至600元/吨左右。

而尽管5月1日后,比值再次上升,但随着5月中旬过后国内下游企业备货结束,比值将再次回落。因国内买盘逐渐退出市场,缺乏下游企业订货,进口贸易商就算惜售也难以改变铜价回落的命运,隐形库存将使得进口也大幅减少。

九、 全球铜过剩量缩减,欧美日消费依旧疲软

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28日公布的报告显示,今年1月全球铜市供应过剩15.5万吨,而2008年1月则为缺口2.2万吨;1月全球精炼铜产量为152.5万吨,消费量降至137万吨,去年同期为151.4万吨,去年12月为138.8万吨。

而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3月23日称,去年全球铜市供应过剩为36.3万吨,2007年则为28.6万吨。从中可以看出,1月份过剩量较08年全年过剩量缩减了20.8万吨。其中中国消费的复苏功不可没,预计一季度国内实际需求增长5%左右,而表观消费则更高在50%以上。

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4月2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铜市场出现了严重的过剩状态,供给较消费高出11.2万吨,而去年同期全球铜市场还有10.9万吨的缺口。1-2月全球铜矿产量同比增长4%至250.7万吨;精炼铜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4%至307万吨,而同期消费量为295.5万吨,同比下降 3%。而3月19日WBMS报告显示1月全球铜市供应过剩15.1万吨,去年同期为供应短缺0.44万吨。

从以下两大国际知名组织统计的过剩量可以看出,过剩量在缩减,而其中中国消费复苏功不可没。

最新数据来看日本铜消费继续疲软,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日本3月阴极铜库存较上月增加9.3%至49507吨。 3月库存较去年同期增长27.3%。日本3月铜产量较上月增加13.3%,但同比下降12.5%至117838吨。3月精炼铜出口装船较上月下降 6.3%,同比下降13.1%至74706吨。

后市展望

4月份期铜演绎了过上车式的走势,经历了一轮暴涨暴跌,这其中美元一度成为期铜走势的风向标。近期一轮上涨和一轮的回调都是有美元下挫或回升引起的,而国储举动和进出口贸易的变动对铜价的影响很大,国储收储铜或暂停出手收储引起了铜价的暴涨暴跌,而进口铜盈利状况引发了沪伦两市的套利举动。

随着国内消费淡季的来临,国内下游消费厂商备货基本上在5月中下旬结束,缺乏中国买盘的介入,国际铜价难以维持目前的高位。而国储对目前的铜价比较满意,远高于国储的目标价4000美元,从而在铜市上暂停收储,这将导致国内现货供应盈余压力大增,勉励天量进口铜消化的压力。

当前支撑铜价的主要因素有,流动性、伦敦铜库存减少和经济复苏心理预期,但在5月份以后,起码有两个因素支撑力度小散。随着国内下游厂商订单下降,铜消费也将进入淡季,国内贸易商就算惜售也面临很高的仓储成本压力,何况前期进口铜大大增加了隐形库存,加工商和贸易商手上库存不少,需要一段时间消化,从而进口铜的增幅将大幅回落,伦敦铜库存减少局面缓解,欧美的铜消费基本上无望增长。

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在三季度也面临再次回落到的压力,因实体经济并没有真正好转,失业问题、信贷再次收缩、工业制造业订单下滑等都拖累三季度的经济。而在过去十几个衰退的时期,都有一个季度出现扩张大特征。总之,支撑铜价继续强势上涨的经济基础和基本面基础并不牢固,后市宽幅震荡的可能性很大,关注沪铜 32000至40000的震荡区间,伦铜也关注4800至5000的压力区间能否突破。

④ 1手铜期货跌停亏多少

按照当前上期所期铜价格5万多一吨来算,由于合约一手10吨,且现在过节期间会扩板,今年过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和过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其涨跌停板幅度是按10%算的,粗略这样算跌停的情况下价格要跌5000多,一手亏5万多。
按主力合约2011为例,9月30日的结算价50940,10月9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跌停可能是需要跌5100吧(也可能是只能跌5090,不知道其是计算涨跌停板是四舍还是四进),5100乘以10即5.1万,即跌停亏5.1万元。
如果是平时非过节也不是单边涨跌停行情则按8%,跌停大约就4万元。

⑤ 哪位给详细解释一下住友的那个叫滨中泰男的那个家伙最后栽跟头的那次铜期货事件

世界最大的金融丑闻:住友事件

早在16世纪时,住友家族因在四国岛上开创并经营一座铜矿而日益发展壮大,成为日本官方指定的供铜商,主要服务于当时日本一些极具实力的名门望族,其中包括在1603—1868年间统治日本长达200多年的德川幕府。当时,该家族的掌门人自豪地宣称,住友商社是全球最大的铜出口商。

19世纪中叶,日本市场逐步对西方开放,住友商社也更为广泛地在冶钢及炼钢等领域发展起来。到20世纪初,住友家族已经迅速发展成为日本国第三大金融财阀。

本世纪30年代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颇具政治影响力的垄断集团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追随者,住友财团也不例外。在此期间,住友财团的家族集中化更加明显,该财团的大部分产业都集中到了住友家族手中。到1937年,住友家族的第16代传人已经掌握了财团股本总额的90%之多。

日本战败后,各财阀在美国的限制下纷纷解体而改组成为企业集团。住友家族在日本政治经济上的影响力也大大削弱。但是,随着战后日本经济的复苏,住友财团又东山再起,日益发展壮大。从那以后,住友商社更加广泛地参与国际间金属、机械、石油、化工、食品及纺织等领域的贸易活动,成为住友财团的核心企业及日本四大贸易商之一。

1995年会计年度,住友在全球的总销售额达16兆日元,合1468亿美元之多。

1996年6月,住友家族面临着历史性大灾难。而且这一灾祸又恰恰是在曾给住友家族带来滚滚财源的法宝——铜闯下的。肇事者是有色金属交易部部长首席交易商滨中泰男。

滨中泰男有两个绰号十分耐人寻味,一个是“百分之五先生”,一个是“锤子”。前者是圈内人对他能力的尊称,而后者正刻画了他的性格。

圈内人士之所以称他“百分之五先生”,是因为滨中泰男所带领的住友商社有色金属交易部控制着全球铜交易量的5%之多。由此可见滨中泰男在国际铜期货交易上的显赫战绩,同时也反映出住友在这上面的买卖决策对国际钢市场所能造成的重大影响。

“锤子”是从滨中泰男的英译名称yasuo hamanaka演绎而来的,因为滨中泰男在英语中的读音与“锤子”十分类似。但这个雅号之所以能叫开来,更主要是因为它正反映了滨中泰男在交易中所具有的锤子一般坚硬的性格。这种性格促成了他的成功,但或许也正是这种性格又铸就了他的失败。

1970年,年仅22岁的滨中泰男加盟住友商社。从那以后,他在国际铜市上连续征战了20多年。滨中泰男能长期保住这一身份,是极不寻常的。据日本商业内部人士介绍,日本的交易行通常在两至三年间便调整一次交易员。由此可见滨中泰男在交易中的能力非同一般。

70年代末,滨中泰男终于有机会到伦敦金属交易所参与金属期货交易,当时他主要做的是锡和镍的期货合约。

刚开始时,他没有什么名气,只不过是一名普通的职员。但仅仅几年时间,滨中泰男就开始显露其英雄本色。到l983年,他的铜交易量每年就已经达到1万吨。到80年代末,他已经在国际期铜大户中拥有了一席之地,“百分之五先生”和“锤子”就是这时候喊出来的。

但是,可能谁也没有想到,滨中泰男后来会犯下如此“前无古人”的超级失误。在他给住友商社带来高达40亿美元的损失后,人们已完全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住友商社总裁秋山富一不得不承认重用滨中泰男是一个错误,并宣布解除滨中泰男的职务。他十分沮丧地说:

“在我的印象中,他十分富于自制力,而且也十分讲究逻辑,于是我信任他,并委任他为首席金属交易员。但我现在感到非常失望!”

滨中泰男的错误是利用公司的名义以私人账户进行期铜交易,正是他的“锤子”性格,给他、也给住友商社造成了19亿美元的巨额损失。

滨中泰男在期铜交易中所持有的是多头头寸,即大量买进期铜合约,这在铜价上涨之时无疑是获利的,滨中泰男曾经为此暗喜。但是,自1995年以来,国际铜价一跌再跌,1995年1月20日有国际铜价还高达每吨3075美元,到1996年初,却跌至每吨2600美元以下。铜价的连续下挫使得滨中泰男的多头头寸赢利不仅损失殆尽,而且造成了相当严重的亏损。

其实,据伦敦金属交易所总裁大卫·金介绍,早在1991年末,他们就已注意到了滨中泰男的行为,并数次对他提出过警告。

1991年11月,金收到了dlt经纪公司总裁施瑞尔凯德的来信,信中披露了滨中泰男要求他向其非法提供虚假交易证明,并建议对滨中泰男进行调查。

这位负责交易的总裁还不止一次地召见滨中泰男以及另一位交易员。1991年底以及1993年,伦敦金属交易所几次对住友在该交易所铜市中所持有的头寸规模表示担忧。

1995年10、11月份,有人已经意识到期铜各月合约之间价差的不合理状态,要求董事会展开详细调查。在对每个客户各个合约上所持有的头寸,及交易所仓库中仓单的所有权有了清晰的了解之后,伦敦金属交易所专门成立了一个由相互之间毫无联系、没有根本利害冲突的专业人士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就如何处理进行了探讨。这个特别委员会包括行业著名律师和资深监管人员等。

但是,正是滨中泰男的“锤子”性格再次将他推出深渊。他天真地认为,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必将扼住铜价连续下跌的强劲势头。基本面的不佳表现在他日益发胀的头脑中已经显得不再重要,于是在他的操纵下,伦敦交易所铜价果然在1995年末略微持稳。

铜价的反常波动再度引起了英美两国证券期货监管部门的共同关注,滨中泰男企图操纵市场的行为也逐渐败露。监管部门的追查以及交易大幅亏损的双重压力,使滨中泰男难以承受。1996年5月,伦敦铜价已经跌至每吨2500美元以下,有关滨中泰男将被迫辞职的谣言也四处流传。业内人士担心,一旦这样一位对铜价起巨大支撑作用的显赫人物退出,国际铜价又如何能挺得住?于是,在这些传闻的刺激下,大量恐慌性抛盘使得随后几周内铜价重挫25%左右。

1996年6月5日,滨中泰男未经授权参与期铜交易的丑闻在纽约逐渐公开。1996年6月24日,住友商社宣布巨额亏损19亿美元并解雇滨中泰男之后。铜价更是由24小时之前的每吨2165美元跌至两年来的最低点每吨1860美元,狂跌之势令人瞠目结舌。

按照当时的价格计算,住友商社的亏损额约在19亿美元左右,但是接踵而来的恐慌性抛盘打击,使住友商社的多头头寸亏损扩大至40亿美元。

事发之后,人们都在捉摸到底是谁赚走了住友的钱,因为这不是一般的商业好奇,而是这些资金的去向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未来谁会在期铜市场上起更大的作用。

期货交易是零和交易,有人亏必定有人赚。那么住友的巨额亏损资金到底流到了谁的手中呢?

目前,在国际期铜中放空的主要有一些国际基金,其中包括美国金融大户。在80年代英磅危机中一举“打败”英国政府而举世闻名的索罗斯旗下的量子基金,以及罗宾逊的老虎基金,加拿大富豪布莱克和至少一名欧洲知名金属交易商。

一些交易人士认为,目前这些基金已经或多或少地控制住了大局。但是它们在这场风波中获利多少,以及对今后铜价能够带来的影响依然鲜为人知。

不过索罗斯的发言人6月18日在纽约极力否认,并表示索罗斯并未介入这个市场,而且与滨中泰男无任何业务往来。这样,是谁赚走了住友商社的钱顿时成为一团迷雾——毕竟与财大气粗的住友财团作对还是小心点为好,赚了钱也不要声张。

目前,国际铜价虽基本持稳,但是风光已去,而且交易商们普遍认为一旦住友多头平仓,铜价必将继续走低。但是美国信孚银行和美澳交易商们都在猜测,住友可能早已平仓,因而市场不必太过忧虑。然而日本和亚洲的金属交易商们则对此持审慎和怀疑的态度。

总之,一旦住友商社在国际期铜中强劲的多头地位有所动摇,国际铜价势必将继续走软,更何况近年来全世界铜的生产速度远远高于消费的增长。因此,有交易人士预测,今年下半年国际铜价将会在每吨1750-1950美元之间波动,重返每吨2000美元以上只不过是一个奢望。

住友事件发生后,该商社总裁秋水富一仍然在公告中信誓旦旦地强调,住友商社将保持正常运作,并继续积极广泛地参与国际期铜及其他商品的交易。而且,尽管遭受巨大损失,住友商杜的金融体制及资金实力依然强劲雄厚。但是,世界著名的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亚洲)公司已经将住友商社的短期信用评级由a-1+降到a-l,还表示将对住友商社及其两个分支机构继续进行信用考察。纽约的穆迪信贷评级机构也在“住友事件”后发表声明,计划将住友的高级债务等级aa-3降低。

秋水富一还允诺住友商社将积极与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英国证券投资委员会以及日本有关部门进行合作,就此事进一步展开调查。伦敦金属交易所也召开紧急会议,拟定了许多应急措施稳定交易,纽约及日本国内各金融部门也相继采取了行动,力求把“住友事件”给市场带来的动荡控制在最低限度。

住友事件(1995年—1996年)
住友公司是日本集金融、贸易、冶金、机械、石油、化工、食品和纺织为一体的一家超大型集团。在全球500强企业中,一度排名第22位。公司通过控股或参股等形式拥有全球包括智利、菲律宾等国众多铜矿山和冶炼厂部分或全部股份。住友公司很早就参与LME的金属交易,1987年初,当伦敦金属交易所期货铜价在1300美元徘徊时,住友公司的操盘手滨中泰男在期货市场逐步建立了大量的铜远期合约。到1988年中,伦敦铜价暴涨至2500美元。滨中泰男从期货市场套取了巨额利润。从八十年代中期到1996年住友铜事件之前近十年的时间里,滨中泰男在伦敦铜期货市场“叱咤风云,呼风唤雨”,屡屡得手。由于其经常控制着伦敦铜市场5%以上的成交量和未平仓合约,因此获得“百分之五先生”称号。应该说,住友本身就是在LME非常活跃的大鳄。
90年代前期,中国和南美的一些企业纷纷败在“西方列强”默契的攻击中。一批弱者被消灭后,这些强者一时难以找到对手。于是,烽烟在列强之间燃起。由于住友商社是当时伦敦和纽约市场的大多头,终于被欧洲和美国大型基金锁定。
据当时业界人士估计,1994—1996年期间,滨中泰男控制的铜期货头寸在100—200万吨之间。与此同时,伦敦三月期货铜价从1993年年底的1650美元/吨左右一直飚升至1995年年初的3075美元/吨高位。1994年至1996年年初,滨中泰男通过人为地控制现货,长期大量控制LME的铜仓单。他控制的LME铜仓单最高时占交易所的90%之多,使得伦敦铜期货市场长期处于现货升水的状态,远期大大低于近期,以此遏制市场的远期抛盘,人为抬高价格。
但是,对手也非常强悍,据说其中有量子基金、罗宾逊老虎基金,加拿大金属贸易商Herbert Black,美国基金Dean Witter以及欧洲一些大型金属贸易商。他们针对住友的多头大量抛空,从3000美元/吨以上一路抛压,伦敦铜价从3075美元/吨高点跌至1995年5月份2720美元/吨左右。但顽强的滨中泰男并没有轻易就范,当年7、8月份又把铜价拉升至3000美元以上。
1995年年末,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开始对住友商社在美国国债和铜期货市场的异常交易情况开始调查,在美国的通报与压力下,伦敦金属交易所也开始了调查。在调查压力下,伦敦铜价下跌至2420美元左右。但滨中泰男并没有放弃战斗,经过顽强的抵抗,铜价在1996年的5月份时又拉升至2720美元以上。多次较量后,索罗斯等基金也感觉到筋疲力尽,几乎都想放弃了。然后,就在基金欲放弃战斗时,5月份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和伦敦金属交易所宣布准备对住友采取限制措施,有关滨中泰男将被迫辞职的谣言也四处流传。基金终于捞到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在新一轮的强大攻势下,伦敦铜价从5月份2720美元/吨高位一路狂泄至6月份1700美元/吨左右,短短一个多月,跌幅超过1000多美元。住友商社以彻底失败而告终,据估计,住友的损失高达40亿美元。

⑥ 铜期货是什么铜期货基本概况及全方位介绍

一、铜期货基本概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铜被广泛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中。铜价与整体宏观经济形势也相当密切,当经济周期处在扩张阶段,铜的需求增加,价格也处上涨周期;反之,铜价将会低迷。因其良好的金融性,铜期货交易受到了全球投资者的青睐。
国内铜的期货交易自1991年以来,已有14年历史,是具有相当规模的期货品种。沪铜价格与国际期铜价格的联动性较强,其走势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充分发挥了价格发现功能,成为我国铜生产、消费、流通企业进行现货销售、原料采购和贸易流通的定价基准。
全国一定规模的铜生产贸易厂商80%参与了期货交易,2004年,沪铜交割量占全国铜产量的近1/4,交易活跃,套利交易量增加,铜期货市场投资功能显著增强。个人投资者参与铜期货交易的程度也大大提升,比例由1994年的低于10%升至的80%以上。(铜期货如何开户?有哪些交易规则?)
二、铜期货交易所
铜期货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
三、铜期货种类
1、上海期货交易所 铜期货合约
交易品种 阴极铜
交易单位 5 吨/手
报价单位 元( 人民币)/吨
最小变动价位 10 元/吨
涨跌停板幅度 不超过上一结算价4%
合约交割月份 1—12 月
交易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11:30 13:30—15:00
最后交易日 合约交割月份15 日(遇法定假日顺延)
交割日期 合约交割月份16—20 日(遇法定假日顺延)
交割等级 1)标准品:标准阴级铜(国标GB/T467—1997)
2)替代品:a. 高纯阴级铜b . LME 注册阴级铜
交割地点 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
交易保证金 合约价值的5%
交割方式 实物交割
交易代码 CU
2、伦敦铜
LME是世界上最大的铜期货交易市场,成立于1876年,交易品种有铜、铝、铅、锌、镍和铝合金。铜的期货交易始于1877年,进行交易的铜有两种:
阴级铜:A级铜
铜棒:规格标准为重量在110-125公斤之间的A级铜
其中阴级铜的交易最为活跃。所有交割的铜必须有伦敦交易所核准认可的A级铜的牌号,符合英国BS6017-1981标准分类规格。
A级电解铜的合约规则为:
合约数量单位:25吨
报价:美元/吨
价格波动最低幅度美元/吨
交割日期:三个月内为任何一个交易日、三个月以上至十五个月为每个月第三个星期三
交易时间:12:00—12:05;12:30—12:35(正式牌价);15:30—15:35;16:15—16:20
LME无涨跌停板限制
3、美国高级铜
纽约商品交易所进行期货交易的铜,一般是高级电解铜,但其他品质的铜如熔炼等也可以通过折算后进行交割,除此之外,COMEX还进行铜的期权交易。
COMEX铜期货合约:(高级铜)
交易单位:25000镑
交割等级:1号电解铜
报价方式:每磅美分
最小价格变动美分/磅
每日停板额:每磅20美分/磅
交易时间:纽约时间9:25-14:00
合约月份:连续3个月份及23个月内的 1,3,5,7,9,12月
最后交易日:交割月的倒数第三个营业日
四、铜期货价格有哪些影响因素
铜期货价格主要受以下八大因素影响:
●供求关系
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当某一商品出现供大于求时,其价格下跌,反之则上扬。同时价格反过来又会影响供求,即当价格上涨时,供应会增加而需求减少,反之就会出现需求上升而供给减少,因此价格和供求互为影响。
体现供求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库存。铜的库存分报告库存和非报告库存。报告库存又称“显性库存”,是指交易所库存,世界上比较有影响的进行铜期货交易的有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的COMEX 分支和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三个交易所均定期公布指定仓库库存。
非报告库存,又称“隐性库存”,指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商、贸易商和消费商手中持有的库存。由于这些库存不会定期对外公布,因此难以统计,故一般都以交易所库存来衡量。
●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铜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其需求量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经济增长时,铜需求增加从而带动铜价上升,经济萧条时,铜需求萎缩从而促使铜价下跌。
在分析宏观经济时,有两个指标是很重要的,一是经济增长率,或者说是GDP 增长率,另一个是工业生产增长率。
●进出口政策
进出口政策,尤其是关税政策是通过调整商品的进出口成本从而控制某一商品的进出口量来平衡国内供求状况的重要手段。我国铜原料的进口关税2%,出口关税5%。
●用铜行业发展趋势的变化
消费是影响铜价的直接因素,而用铜行业的发展则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例如,20 世纪90年代后,发达国家在建筑行业中管道用铜增幅巨大,建筑业成为铜消费最大的行业,从而促进了90 年代中期国际铜价的上升,美国的住房开工率也成了影响铜价的因素之一。2003 年以来,中国房地产、电力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铜消费的增长,从而成为支撑铜价的因素之一。在汽车行业,制造商正在倡导用铝代替铜以降低车重从而减少该行业的用铜量。此外,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铜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拓宽,铜在医学、生物、超导及环保等领域已开始发挥作用。 IBM 公司已采用铜代替硅芯片中的铝,这标志着铜在半导体技术应用方面的突破。这些变化将不同程度地影响铜的消费。
●铜的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是衡量商品价格水平的基础。铜的生产成本包括冶炼成本和精练成本。不同矿山测算铜生产成本有所不同,最普遍的经济学分析是采用“现金流量保本成本”,该成本随副产品价值的提高而降低。20 世纪90 年代后生产成本呈下降趋势。
西方国家火法炼铜平均综合现金成本约为70-75 美分/磅,湿法炼平均成本约45 美分/磅。湿法炼铜的产量约占总产量的20%。国内生产成本计算与国际上有所不同。
●基金的交易方向
基金业的历史虽然很长,但直到20 世纪90 年代才得到蓬勃的发展,与此同时,基金参与商品期货交易的程度也大幅度提高。从十年的铜市场演变来看,基金在诸多的大行情中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基金有大有小,操作手法也相差很大。一般而言,基金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宏观基金(Macrofund),如套利基金,它们的规模较大,少则几十亿美元,多则上百亿美元,主要进行战略性长线投资。另一类是短线基金,这是由CTA(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s)所管理的基金,规模较小,一般在几千万美元左右,靠技术分析进行短线操作,所以又称技术性基金。
从COMEX 的铜价与非商业性头寸(普遍被认为是基金的投机头寸)变化来看,铜价的涨跌与基金的头寸之间有非常好的相关性。而且由于基金对宏观基本面的理解更为深刻并具有“先知先觉”,所以了解基金的动向也是把握行情的关键。从近几年尤其是2005 年以来铜价的走势看,基金是铜价快速大幅上涨的巨大动力。
●相关商品如石油的价格波动也会对铜价产生影响
原油和铜都是国际性的重要工业原材料,它们需求的旺盛与否最能反映经济的好坏,所以从长期看,油价和铜价的高低与经济发展的快慢有较好的相关性。正因为原油和铜都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因此就出现了铜价与油价一定程度上的正相关性。但这只是趋势上的一致,短期看,原油价格与铜价的正相关性并不十分突出。
●汇率
国际上铜的交易一般以美元标价,而国际上几种主要货币均实行浮动汇率制。随着1999年1 月1 日欧元的正式启动,国际外汇市场形成美元、欧元和日元三足鼎立之势。由于这三种主要货币之间的比价经常发生较大变动,以美元标价的国际铜价也会受到汇率的影响,这一点可以从1994-1995 年美元兑日元的暴跌和1999-2000 年欧元的持续疲软及2002-2004 年美元的贬值中反映出来。
根据以往的经验,日元和欧元汇率的变化会影响铜价短期内的一些波动,但不会改变铜市场的大趋势。汇率对铜价有一些的影响,但决定铜价走势的根本因素是铜的供求关系,汇率因素不能改变铜市场的基本格局,而只是在涨跌幅度上可能产生影响。
五、铜期货的相关分析评论
中信期货:2014年下半年,铜价向下方向不变,但仍将延续近两年的特征——振幅较小。而且保税区作了较好的缓冲作用,对铜价的干扰作用较大。因此,铜价单边多空均不太容易,并且面临的风险还是较大。而从整个金属板块来看,的金属品种间分化程度较大,基本面差异也比较大。铜市基本面从紧缺转向过剩,而铝和锌则均是从过剩向短缺方向转变。尤其是锌,基本面在整个金属品种中属于较好的一个品种,上游矿产面临较大的问题。铝则由于产能庞大,虽然价格上会维持底部震荡偏强走势,但很难有持续性的良好表现。
因此,从基本面出发,我们认为可以首选买锌抛铜的策略,其次是买铝抛铜。 另外,铜的跨市套利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上半年,铜市场再次发生逼仓事件。但此次与前两年不同的是发起于国内,LME市场后期跟涨。从的价差情况来看,3月期货为基准的铜进口亏损已经明显收窄,而现货进口则持续处于小幅盈利状态,有利于实际进口。如果期货亏损继续收窄,企业通过期货进行套利进口的行为将会明显增加。另外,国内市场价格坚挺,但我们认为缺乏持续性,后期比值仍会回落的概率还是偏大。

⑦ 铜期货的变动因素

精炼铜的供求情况是影响铜价变动的最直接、最根本因素。一般来说,若供过于求,则铜价下跌,反之,若供不应求,则铜价上涨。通常,我们可根据库存增减、现货升水变化及权威研究机构(如 ICSG、安泰科)发布的供需预测来判断精炼铜的供求情况。供应方面,国家统计局每月发布的产量数据及海关每月中旬公布的进口数据为衡量供 给情况的主要指标。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有:铜精矿供需情况、冶炼厂产能及开工率、进口情况、副产品收入、行业生产成本、铜企罢工等。其中,全球最大产铜国智利的铜企罢工事件较多,对期价影响较大。
需求方面,铜作为最基本的工业原料之一,宏观经济的景气程度基本决定了铜市需求的大小。通常,海关每月发布的出口数据及按(产量+净进口量)计算的表观消费数据为衡量需求情况的主要指标。此外,我们可根据 GDP 增长率、制造业指数、订单指数等宏观指标粗略判断需求强弱,根据终端消费领域,如电线电缆、建筑、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发展情况衡量实际需求的大小。由于我国铜消费量位居世界第一,且 70%以上的铜资源依赖进口,故“中国需求”成了国际资金炒作的重要题材。
体现供求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库存。铜的库存分报告库存和非报告库存。报告库存又称“显性库存”,是指交易所库存,目前世界上比较有影响的进行铜期货交易的有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的COMEX 分支和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三个交易所均定期公布指定仓库库存。
非报告库存,又称“隐性库存”,指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商、贸易商和消费商手中持有的库存。由于这些库存不会定期对外公布,因此难以统计,故一般都以交易所库存来衡量。
用铜行业发展趋势的变化:消费是影响铜价的直接因素,而用铜行业的发展则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例如,20 世纪90 年代后,发达国家在建筑行业中管道用铜增幅巨大,建筑业成为铜消费最大的行业,从而促进了90 年代中期国际铜价的上升,美国的住房开工率也成了影响铜价的因素之一。2003 年以来,中国房地产、电力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铜消费的增长,从而成为支撑铜价的因素之一。在汽车行业,制造商正在倡导用铝代替铜以降低车重从而减少该行业的用铜量。
铜的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是衡量商品价格水平的基础。铜的生产成本包括冶炼成本和精练成本。不同矿山测算铜生产成本有所不同,最普遍的经济学分析是采用“现金流量保本成本”,该成本随副产品价值的提高而降低。目前国际上火法炼铜平均综合现金成本约为62 美分/磅,湿法炼平均成本约40 美分/磅。湿法炼铜的产量目前约占总产量的20%。国内生产成本计算与国际上有所不同。 铜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其需求量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经济增长时,铜需求增加从而带动铜价上升,经济萧条时,铜需求萎缩从而促使铜价下跌。
在分析宏观经济时,有两个指标是很重要的,一是经济增长率,或者说是GDP 增长率,另一个是工业生产增长率。 基金业的历史虽然很长,但直到20 世纪90 年代才得到蓬勃的发展,与此同时,基金参与商品期货交易的程度也大幅度提高。从最近十年的铜市场演变来看,基金在诸多的大行情中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基金有大有小,操作手法也相差很大。一般而言,基金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宏观基金(Macro fund),如套利基金,它们的规模较大,少则几十亿美元,多则上百亿美元,主要进行战略性长线投资。另一类是短线基金,这是由CTA(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s)所管理的基金,规模较小,一般在几千万美元左右,靠技术分析进行短线操作,所以又称技术性基金。
尽管由于基金的参与,铜价的涨跌可能出现过度,但价格的总体趋势不会违背基本面,从COMEX 的铜价与非商业性头寸(普遍被认为是基金的投机头寸)变化来看,铜价的涨跌与基金的头寸之间有非常好的相关性。而且由于基金对宏观基本面的理解更为深刻并具有“先知先觉”,所以了解基金的动向也是把握行情的关键。 原油和铜都是国际性的重要工业原材料,它们需求的旺盛与否最能反映经济的好坏,所以从长期看,油 价和铜价的高低与经济发展的快慢有较好的相关性。正因为原油和铜都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因此就出现了铜价与油价一定程度上的正相关性。但这只是趋势上的一 致,短期看,原油价格与铜价的正相关性并不十分突出。
伦敦铜LME
LME是世界上最大的铜期货交易市场,成立于1876年,交易品种有铜、铝、铅、锌、镍和铝合金。铜的期货交易始于1877年,进行交易的铜有两种:
阴级铜:A级铜
铜棒:规格标准为重量在110-125公斤之间的A级铜
其中阴级铜的交易最为活跃。所有交割的铜必须有伦敦交易所核准认可的A级铜的牌号,符合英国BS6017-1981标准分类规格。
A级电解铜的合约规则为:
合约数量单位:25吨
报价:美元/吨
价格波动最低幅度:0.5美元/吨
交割日期:三个月内为任何一个交易日、三个月以上至十五个月为每个月第三个星期三
交易时间:12:00—12:05;12:30—12:35(正式牌价);15:30—15:35;16:15—16:20
LME无涨跌停板限制

⑧ 商品期货价格远低于现货价格,在临近交割的时候,是不是都会出现一波上涨来拉近跟现货的价格

期货市场存在套利机制,一般期货价格在高与/低于现货价格超出套利区间之后,套利者即会进场进行套利,由此会慢慢将期货价格向合理间隔区间拉近,期货与现货之间存在着比较紧密的关系,除非是大行情,比如最进的铜期货,一波大跌之后价格回升,但是具体的上升时间和上升空间,也不是那么容易把握住的!

⑨ 为什么铜期货大跌,江西铜业主力却不断的加仓呢股票

看股票不能只看表象,要多方面综合考虑。在低位出现利空消息可能是庄家借机吸酬。在高位出现利空庄家有时会借机洗盘。如果长期大量交易出现的话,也不排除换庄的可能,大奖金对股票的分歧比较大。

⑩ 目前股市大跌,铜的价格受到影响也大跌,不知道还会不会继续下跌。目前工厂有些废铜,现在该不该卖出呢

铜价格受股市影响较小,主要受铜期货影响较大。近期受美债危机影响,大宗商品(包括铜)期货都在下跌,因为市场担心经济崩盘,所以资金主要流向黄金这一避险品种(近期黄金大涨可以看的出来)。近日,G20联手救市,国际金融市场暂得到稳定,美联储推出QE3(货币宽松量化政策)的可能性极大,如QE3推出,则大宗商品还会上涨(因为QE3是超发美元,而美元超发会造成美元贬值,而大宗商品在国际上都以美元计价,故而QE3推出大宗商品还会上涨)。所以,你的产品在这个价位向上可以逐渐出货,边涨边出

热点内容
重卡金融服务有哪些 发布:2025-09-16 04:33:54 浏览:615
春节最后两天股市一般如何 发布:2025-09-16 04:05:07 浏览:428
不会选股怎么炒股可以买指数 发布:2025-09-16 03:50:54 浏览:852
股票投资这方面的知识 发布:2025-09-16 02:55:54 浏览:80
期货白银2012和2006什么意思 发布:2025-09-16 02:36:14 浏览:753
邮政银行日日升理财怎么提现到银行卡 发布:2025-09-16 02:09:24 浏览:503
散户股票退市后价值还有吗 发布:2025-09-16 02:07:30 浏览:596
股市大多什么时候结束 发布:2025-09-16 00:02:08 浏览:856
吉利金融逾期一天会怎么样 发布:2025-09-15 23:21:48 浏览:530
股市怎么找到钱 发布:2025-09-15 23:20:52 浏览: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