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股权怎么激励
『壹』 股权激励的模式有哪些
股权激励的主要模式
(一)期权
期权激励,赋予员工未来取得公司股权的期待权利,员工或其他激励对象到期(或满足条件后)行使期权,取得公司相应股权或股权的受益权利,是创业公司最常见的股权激励模式,主要适用于公司员工,范围较大,逐步推进可以保持公司股权稳定。
期权激励对应的激励股权池通常由创始人从自己名下的股权份额中预留,员工行使期权取得公司股权通常需要支付对应股权的票面价(原始出资价格,即1元注册资本认购价为1元),而且需要满足预设的行权条件,例如市场主流约定激励对象四年的服务期,每满一年,员工可行使1/4的期权总额。
(二)虚拟股权激励
虚拟的股权激励形式,又可称为纯协议模式,主要包括虚拟股权、股权增值权等。
1、虚拟股权
虚拟股权不同于公司法项下的实际股权,而是公司股权的虚拟化,公司人为地将股权拆分为若干等值单位,并将一定数量的虚拟股权授予给公司核心员工。核心员工可以按照所持有的虚拟股权的数量和比例,而享有相应的分红。
2、股权增值权
在股权增值权项下,被授予权利的核心员工在一定的时期内,将有权获得规定数量的股权价值(市场公允价格)上升所带来的升值收益。股权激励对象不拥有这些股权/份的所有权,也不拥有股东表决权、分红权。
值得注意的是:利用虚拟形式进行的股权激励,无论是虚拟股权还是股权增值权,被激励的员工均不实际持有公司股权,没有表决权,而仅持有相应的分红权(虚拟股权项下)或增值收益权(股权增值权项下)。被激励员工单纯通过与公司签署相应协议的方式获得上述权利,并且该等权利一般由公司无偿赠予或者奖励给核心员工而无需员工支付任何对价。
(三)现实股权形式
现实的股权激励形式,包括员工直接持股以及员工通过持股平台间接持有公司股权。员工(或持股平台)获得公司激励股权,可以通过对公司增资的方式,亦可通过受让公司预留的员工激励股权方式。
1、员工直接持股
员工直接持股,即被激励对象以其本人名义直接持有公司股权。
在这里提示创业者,创业企业在初期一般为有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严格限制在50人以内,因此被激励对象人数不宜过多。被激励对象在公司层面直接持股,除了收取股息、享有公司分红之外,也同时可以参加股东会议、行使表决权、参与公司决策,一旦未来被激励对象与公司创始人就公司的发展产生根本分歧,将对创始人掌控公司构成最直接的威胁。因此,除了创业元老、核心员工中的核心或者公司发展不可或缺、无可替代之人等极少数人员可通过直接持股模式之外,其他被激励对象应当通过持股平台或者创始人代持等方式间接持有激励股权。
2、通过持股平台持股
设立特殊目的实体(可以采用公司或者合伙企业形式)作为持股平台,被激励对象作为持股公司股东或者合伙企业的合伙人,间接持有被激励股权。
利用持股平台间接持股,除了可以在创业公司层面维持股权结构的相对稳定之外,也可以通过一定方式,例如由创始人作为持股平台(公司形式)控股股东,或者作为持股平台(合伙企业形式)的执行事务合伙人,来实现创始人实际控制持股平台,从而维持其对创业公司的掌控。
在我们看来,利用有限合伙企业作为持股平台来实施员工股权激励将是最优化的选择。其一,创始人或其指定的人员作为持股平台的普通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从而掌控了持股平台所持公司股权的表决权;其二,作为持股平台的普通合伙人,创始人或者其指定的人员可以用劳务而非现金出资,节约财务成本;其三,合伙企业以每一个合伙人为纳税义务人,被激励员工作为持股平台的有限合伙人,就通过持股平台而取得的收入(尤其是持股平台转让被激励股权而取得的收入),仅需缴纳个人所得税,避免了以公司形式作为持股平台时,持股公司层面以及被激励对象作为持股公司股东层面的双重税务。
『贰』 如何做股权激励方案
制定股权激励方案的六要素,即定人、定股、定价、定量、定时、定考。根据企业留存利润及未来测算确定激励数额,根据员工岗位贡献度和绩效、核心价值观多维度确定激励人员、期股期权参考上市公司案例或同行业股权价值确定购买价格、以及管理层决定释放股权数量,后期绩效考核决定员工是否有行权资格。
『叁』 股权激励办法
法律分析:一、 股权激励的载体 拟新成立一家有限合伙企业用于获得、持有、出售、运作用于股权激励的股份。有限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由公司总经理潘爱霞女士担任,全部激励对象为该有限合伙企业的有限合伙人。该有限合伙仅作为实现本股权激励计划而设立,不从事任何经营活动,不做任何其他用途。
二、 激励对象的确定 1、激励对象及其获授的股份价格及数量上限由董事长提议并报董事会经全体董事一致通过确定(请见附件一)。 2、激励对象的范围包括公司股东、董事、监事、全体在职中高级管理人员、核心人员及其他董事长根据具体情况提名的员工。 3、激励对象应当每年确定一次,每次确定的激励对象不超过八(8)名,所 我们让医疗数字化 有被记载为有限合伙人的激励对象在同时期一共不得超过五十(50)名。 4、与公司有全职劳动关系的激励对象从公司离职(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即解除与公司之间的全职劳动关系时,丧失股权激励资格。其所持有的尚未行权的激励股份应当按照其购买股份的股款金额按照其持有时间加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出售给有限合伙的普通合伙人。其他非与公司具有全职劳动关系的激励对象如欲放弃未行权的激励股份时,其所持有的尚未行权的激励股份应当按照其购买股份的股款金额按照其持有时间加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出售给有限合伙的普通合伙人。
三、 激励股份的来源及数量 1、激励股份自于公司向有限合伙定向增发。 2、激励股份数量:总计为4447753股,为公司现有全部已发行股份的百分之十(10%)。 3、激励股份价格:人民币2元/股。 4、激励股份的性质为:限制性股份,具体表现为:自获授之日起三年内不得出售。 5、用于激励的股份与其他股份享有同等权利义务。
四、 有限合伙认购股份的资金来源 1、合伙人认购激励股份的资金应当自行筹措,公司不得向其提供资金,亦不得对其融资提供担保。 2、鉴于在本股权激励计划实施的前几年激励对象获授的股份数量小于有限合伙认购的公司股份数量,而授予激励对象部分以外的股份由有限合伙 我们让医疗数字化 企业的普通合伙人代持,该部分资金暂时亦由普通合伙人代垫,待后续激励对象确定后,由普通合伙人释放(转让)其获授部分的股份。 五、 激励股份的行权 1、激励股份限售期过后,持有股份的激励对象可以通知有限合伙企业行权,即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出售记载于其名下的股份,激励对象每次申请出售的股份数量不得超过其所持有的全部股份的三分之一。 2、行权申请提交时间为每年5月1日到5月31日,行权时间为每年6月的第一个交易日,行权价格为上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 3、有限合伙将激励对象要求行权的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出售后所得的资金应当在到账后十个工作日内分配给激励对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一百二十五条 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划分为股份,每一股的金额相等。公司的股份采取股票的形式。股票是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
第一百二十六条 股份的发行,实行公平、公正的原则,同种类的每一股份应当具有同等权利。同次发行的同种类股票,每股的发行条件和价格应当相同;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所认购的股份,每股应当支付相同价额。
第一百二十七条 股票发行价格可以按票面金额,也可以超过票面金额,但不得低于票面金额。
『肆』 股权激励有哪些方法
我们常见的股权激励持股形式主要有三种:员工直接持股、创始人代持和持股平台持股。
第一种,员工直接持股。这种持股方式的优点就是股权清晰明了,谁持股了,持股多少,一目了然。但是缺点也很明显。
第二种持股形式是创始人代持,即股权在创始人名下,但是跟员工签订代持协议,实际部分归员工所有。
最好的持股形式是第三种,持股平台持股,即员工通过一个持股平台来间接持股公司。持股平台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包括资管计划、有限责任公司、有限合伙企业、信托等。
『伍』 几个朋友合伙创业,该如何分配股权呢
几个朋友合伙创业是让人非常苦恼的,因为这个时候大家都不知道怎样分配股权,怎么样分配才会更加公平,也是大家都很烦恼的问题。那么,应该如何分配股权?
1.职能越大的人,股权比例越高
如果三个人初创公司,一个负责公司的内容,一个负责公司技术,一个负责去销售大家的资历都是差不多的,这个时候应该怎样分配股权,可以依照这个标准。我们可以给每个人的职能排序,从高到低可以排为技术市场跟销售,也可以在短期,中期跟长期给他们的比例排序,越长期的人比例越高,职能越高的人比例也越高。这样的分配方法非常公平。2.要了解企业的股权结构
你们建立的公司可以分为绝对控股型,跟相对控股型,还有不控股型。如果是绝对控股型,一个公司的创始人应该占2/3以上的股权,可以分配为67%的股权,而合伙人占18%的股权,还要留15%的股权作为预留股权。可以把预留股权分配给后期能力比较强的人,但是老板拥有一票否决权。如果是相对控股型,那么创始人应该占51%的股份,而合伙人应该占34%的股份,15%的股份留给员工。不控股型的公司创始人应该占34%的股份,合伙人团队占51%的股份,然后留15%的股份作为激励。3.股权要分期兑现
可以约定四年,每年兑换四分之一。第二种可以满两年兑换50%的股份,三年兑换75%的股份,四年兑换100%的股份。也可以逐年增加,每增加一年,增加10%的股份。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一定要制定严格的制度,防止发生冲突,不要轻易作出变动。
『陆』 股权激励的方式有什么
通俗的来说,拥有某个公司的股权(股票)意味着公司这个酮体的某一局部被你给承包了。
你对这一局部的核心权益有:
投票权:举手表决,参与公司决策
分红权:简单来说就是分钱
增值权: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公司更加值钱了所以你手中的股权也就跟着涨价了
处置权:能卖、能抵押、还能送人。
除此之外,还有知情权、查询权、质询权、建议权、股东大会召集权、提案权、提名权等权利。
通常,当老板的最愿意给的是分红权,其次是增值权,不愿意给的是投票权。
正因为股权代表着上述各种权益,因此对上述各权益“挑挑拣拣”、“排列组合”、“摩擦摩擦”后,各种股权激励方式就诞生了。
1.分红权
简单来说就是公司将可分配利润的权利奖励给企业的高管与核心骨干。
正常情况下,公司赚钱了,扣除了乱七八糟的成本、法定公积金、税费后,老板们可以按照自己对公司的持股比例进行分红,但法律允许公司内部不按照持股比例进行分红,因此便有了赋予员工分红权的这种激励方式。
举个例子,A公司有俩股东,50:50的持股比例。某年公司发达了,一共赚了2块钱,正常情况下大家你一块我一块就拉倒了。但这俩股东采取了分红权的激励方式,决定自个俩人只分5毛,其他5毛给表现好的员工。
这个就是分红权。
2.增值权
增值权说的是公司赋予激励对象一种权利,如果公司估值(市值)上升,激励对象可以通过行使该权利获得相应数量的股价升值的收益。
激励对象无需为购买股权付款,行使权力后也不实际拥有股权,整个就是完完全全模拟股票市场(公司估值)价格变化,在规定时间段内获得由公司支付的行权价格与行权日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即:被激励对象的收益=股权市场价格-提前约定好的行权价格。
是不是,有点空手套白狼的感觉?
3.分红权+增值权
如题,混合拳。具体含义为前两俩方式所叠加。
采用这种组合拳方式,最知名的公司是:华为。
4.现股(员工持股计划)激励
这是真爱,有两种表达方式。
一种是老板直接给股权,还亲自陪员工去工商局登记,这种情况属于极少数,遇上这样的,啥也别说了,干吧。
另外一种是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是现股的一种,和前面所说现股的区别在于,现股是在一级股东层面对公司直接进行持股,员工持股计划是在二级层面对公司间接持股。通常老板会拉上一帮被激励对象共同设立一个有限合伙企业,然后老板当GP(有限合伙人),其他人当LP(有限合伙人),这个有限合伙企业作为股东对公司进行持股,员工按照老板给到的股权比例在有限合伙企业里头按照对应股权比例分配合伙企业的持股份额。
采取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依照合伙企业法的规定,GP负责合伙企业的日常经营,大事小事都能说了算,而LP则不行。
可以说,有限合伙企业中的LP身份,限制了你对公司运营权的想象力……
『柒』 怎么进行股权激励
创始人和管理团队在引入员工期权计划之前,对于启动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的目的、如何实施等需要进行周全的考虑。
首先,创始人和管理团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公司为什么需要启动员工股权激励,是为了绑定关键员工,同时减少初期运营成本以之作为员工薪酬福利的一部分,亦或是有其他诉求,如根据公司发展策略,为公司的顾问、董事、关联公司员工、合作供应商等非员工提供激励工具(拟上市公司选择性适用)。
其次,员工期权池如何预留?是全部或部分老股东低成本甚至免费出让部分自持老股,还是可获得全部股东同意发新股,哪种方案更适合自己公司的现状,以及本次计划发多少、预留多少?
再次,员工期权计划由谁管理。包括决定授予对象及其期权授予数量,或期权兑现时的税费缴纳(对拟上市企业尤为重要),或员工流动导致的授予取消或股权回购等后续变动的管理,以及期权池扩大的决策机制的安排。
最后,期权池设在境内或境外,选择个人持有或平台持有,是否行权时当即变更股东名册,以及在后续融资或资本化运作时是否会存在境外重组的可能等等商业侧应当适当考虑的问题。
『捌』 合伙问题与股权激励
合伙的三个基本条件:
第一, 合伙的必要性(能力互补) ,明确自己需要的,知道对方擅长什么,对方能够弥补我的需求。
第二, 价值观是否一致? 短时间的合作靠利益,长时间的合作靠价值观。价值观是我们认定事物、分辨是非的一种取向。
第三, 一定要有明确的老大 ,尤其是创业性公司·,你愿意无条件追随谁?
附加条件
第一,人品经得起考验。有合作意愿、有能力、有钱的人是最好的合作伙伴。
第二,先合作再合伙,先虚(分红)后实(注册股),循序渐进。注册股一定要用钱购买。
对于一家创业公司来说,合伙人非常重要。那些短命的公司,往往是因为初期没有合适的合伙人,或者说没有给合伙人足够多的股权,让他跟公司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才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如果不跟别人分享你的股权,那可就没人帮你分担责任了。 徐小平说“ 不要用兄弟情意来追求共同利益,这个不长久,一定要用共同利益来追求兄弟情意 ”。
投资人看重创始人的三点,第一, 他是不是有格局、人品和野心。第二,创始团队的利益分配。第三,项目本身。
融资要融别人可有可无的钱,而不是别人身家性命的钱。
股权激励做加法还是减法?增发的股份从哪里来?有两种方式:做减法和做加法。
做减法是指把原有的100%股份逐步释放出去。做减法的激励方式,等于把原有股份当作一个固定的存量,然后不断向外分发,其结果是原有的存量越来越少。做加法,是将原有股份虚拟成100股,如果要给激励对象股权,那么就在原有100股的基础上增加股数。例如,如果要给CEO,5股,那么就在100股的基础上加上5股,总股数变成105股。以此类推。
做股权激励方案时不要再用百分比了,一定要首先确定公司股份虚拟为多少股,打算增发多少股,而不是拿出多少股来进行激励。拿出多少股叫做减法,增发多少股叫做加法 。不要做减法,要学会做加法。
不要看比例,要看绝对值 ,10%的股权值钱还是1%的股权值钱,就要看你在哪家公司持股。如果小公司100%股权可以和腾讯的1%能比吗? 股权激励是让大家有动力帮公司赚更多的钱,从而让自己的股份更值钱。说到底就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方式。
股权激励的本质是用社会的财富、未来的财富、员工及企业上下游的财富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利益相关者共赢的机制 。股权激励是用增量而不是存量。
股份永远留给对企业有贡献的人,谁创造的价值多,股份就应该多给他。只有为公司创造价值的人才能拿到股权。
股权没法为过去扯明白,最好用加法为未来定好机制!有智慧的老板不是等出了问题再找答案,而是在没出问题之前就提前掌握方法避免出问题,这叫做防患于未然。股权就是为企业买一份保险,不要等出现了问题,再去解决,而是要防患于未然。
不要把股权激励做成股权奖励。 股权激励不是基于过去的贡献,而是基于未来的创造。 基于过去的贡献是奖励,基于未来的贡献才是激励。 基于未来的创造需要通过为未来设置工作目标,并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去落实。
在职分红:享受股东待遇没注册。超额分红:定目标,超出部分拿出来分。
所有者的身份对应股东分红。经营者的身份对应股权激励。
怎么能让员工拼命干活呢? 目标难度和分红的额度相匹配,他就会激发自己的潜能,完成目标。 对核心高管的激励机制——135渐进式激励法,“135渐进式激励法”,其中的“1”指的是一年的在职分红,“3”是三年滚动考核,“5”是五年锁定。所以,这个“1”是包含在中间的三年之内的。三年考核、五年锁定,这是国际上通用的股权激励的标准周期。也就是说,从一个职业经理人变成企业注册股东,通常需要用八年的时间。所以,作为老板,你的企业必须有更长远的规划和更宏伟的愿景,才能够使员工愿意追随你。
为什么要做股权激励?是谁的,谁操心。
股权激励不是分老板的钱,股权激励是先赚钱,在赚到钱之后再分钱。股权激励的第一步是定目标,有目标做约定,并且达成目标再给股权才是股权激励 。岗位上的人是否可以拿到,看考核。
关于别人技术或资源入股的问题,如果对方的资源能够给公司带来业绩,给股份完全没有问题。但是 资源最大的问题就是很难量化 。对方在跟我们合作之前,可能会过度吹嘘资源的价值和变现的能力,如果我们轻易相信别人,轻易把股份给出去,到时后悔都已经晚了。所以对于这一类的股东,我们一定要要对方对赌,你能创造多少业绩,我就给多少股份。比如你能为我创造100万的业绩,我给你10%,如果创造不了,就要按比例折扣。
股权=股份+表决权,老板可以把股份分出去,但是要把表决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所以,把股份分出去,也不会让老板失去控制权。可以通过公司章程约定。
股权激励要对岗做,而不是对人做。分配要有激励性,必须先有公平性,对人不对事——永远不公平,对事不对人——客观公平性。
股权对岗不对人,人走股留待下任,股随岗走非人走,人走股走大悲人。岗位越重要,预授越多。 同样一个人担任不同的职位,拿到的股权是不一样的。
导入股权激励会导致员工离职吗?如果员工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主动离职不是很好吗?这样可以帮企业筛选出优秀的人才。
股权激励,员工不接受怎么办?就好比你对一个人使用美人计,前提条件是他喜欢美女,股权代表的未来,人有兽性,人性,灵性。
员工的兽性靠制度来约束,人性要靠分配机制来满足,灵性要靠伟大的梦想来唤醒他。 股权激励是老板以虚换实的智慧,以虚拟出来的未来去换员工,实实在在的付出。梦想最大的价值不一定实现,而是让跟随你的人相信能实现它。所有让别人相信都能实现的梦想背后都有一个清晰的战略规划,战略规划需要思考6个板块,第一,行业未来的发展规律分析。第二,对标对象的优劣势分析。第三,三层业务链如何设定?第四,企业资本价值如何创造,第五,股东基因如何加强方式,第六,财务合规性改造。
老板一定要明白,只有交钱才会交心。很多员工嘴上说看好公司,要和公司一起发展,但你真让他交钱就说自己没有钱。刚开始员工信心不足,可以先让他交押金,比如,店长交10万元押金成为公司合伙人,每月享受10%的门店收益,不干了押金可以退。只有他交了钱,他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员工愿不愿意交钱,和他有没有钱没有关系,有恒产者有恒心、恒产等稳定的预期。
『玖』 合伙人股权激励怎么做比较好
不同层级的合伙人应该给予不同的激励,在不同层级的合伙人的高度与维度上,应该给予不同的合伙人权益。这个配比非常重要,给多了不好,凡事过犹而不及;给少了则激励体现不出来;给错了也不行,会引起错误的恶性循环,会给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与麻烦。
至于怎样设计合伙人股权激励方案,每家公司的发展阶段和情况不一样,没有可以照搬的方案,需要调查和分析。这方面的问题需要有特殊的专业和经验,专业股权激励律师的门槛比较高,需要掌握的不同专业的技能,一定要熟悉公司股权法律规则、财务、人力资源以及相关的管理等。碰到这类问题,如果不想留下后遗症,免得股东日后惹上麻烦,最好问问专业人士,像上海的徐宝同律师团队,深圳的韩德晟律师团队,都是股权激励方面做的比较好的律师团队,既懂法律又懂管理,算是国内比较专业的做股权激励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