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价格如何来的
① 期货价格多少钱一手是怎么算出来的
期货的一手价格与品种有关,不同的品种每一手都有不同的期货交易单位。比如铜,铝、锌、天然橡胶、5吨/手,燃料油钢材10吨/手,黄金1000克/手等,您要确定一下您的交易品种才能计算。
应答时间:2020-10-2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② 期货开盘价是怎样产生的
期货开盘价通过集合竞价产生,具体的竞争原则参看如下:
(一)交易系统按照价格优先和时间优先原则,对所有有效的买单按申报价由高到低排列,对所有有效的卖单按申报价由低到高排列。
(二)交易系统依次将排在队列前面的买单和卖单配对成交,直到不能成交为止。
(三)如果最后一笔成交是完全成交,即买单数量与卖单数量相等,则取最后一笔成交的买入申报价和卖出申报价的算术平均价为开盘价;如果最后一笔成交是部分成交,则取部分成交的定单申报价为开盘价。该价格按期货合约的最小变动价位取整。
(四)如果没有成交,则以集合竞价后的第一笔成交价为开盘价。
(2)期货价格如何来的扩展阅读:
竞价范围
沪市:
买卖无价格涨跌幅限制的证券,集合竞价阶段的有效申报价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股票交易申报价格不高于前收盘价格的200%,并且不低于前收盘价格的50%;
(二)基金、债券交易申报价格最高不高于前收盘价格的150%,并且不低于前收盘价格的70%。集合竞价阶段的债券回购交易申报无价格限制。"
深市:
一、有涨跌幅限制证券集合竞价期间有效竞价范围与涨跌幅限制范围一致。
二、无涨跌幅限制证券的交易按下列方法确定有效竞价范围:
(一)股票上市首日开盘集合竞价的有效竞价范围为发行价的900%以内,连续竞价、收盘集合竞价的有效竞价范围为最近成交价的上下10%;
(二)债券上市首日开盘集合竞价的有效竞价范围为发行价的上下30%,连续竞价、收盘集合竞价的有效竞价范围为最近成交价的上下10%;非上市首日开盘集合竞价的有效竞价范围为前收盘价的上下10%,连续竞价、收盘集合竞价的有效竞价范围为最近成交价的上下10%;
(三)债券质押式回购非上市首日开盘集合竞价的有效竞价范围为前收盘价的上下100%,连续竞价、收盘集合竞价的有效竞价范围为最近成交价的上下100%。
③ 期货价格怎么算出来的
期货价格是指期货市场上通过公开竞价方式形成的期货合约标的物的价格。
期货价格=现货价格+融资成本
如果对应资产是一个支付现金股息的股票组合,那么购买期货合约的一方因没有马上持有这个股票组合而没有收到股息。相反,合约卖方因持有对应股票组合收到了股息,因而减少了其持仓成本。因此期货价格要向下调整相当于股息的幅度。结果期货价格是净持仓成本即融资成本减去对应资产收益的函数。即有:
期货价格=现货价格+融资成本-股息收益
一般地,当融资成本和股息收益用连续复利表示时,指数期货定价公式为:
F=Se^(r-q)(T-t)
其中:
F=期货合约在时间t时的价值;
S=期货合约标的资产在时间t时的价值;
r=对时刻T到期的一项投资,时刻t是以连续复利计算的无风险利率(%);
q=股息收益率,以连续复利计(%);
T=期货合约到期时间(年)
t=时间(年)
考虑一个标准普尔500指数的3个月期货合约。假设用来计算指数的股票股息收益率换算为连续复利每年3%,标普500指数现值为400,连续复利的无风险利率为每年8%。这里r=0.08,S=400,T-t=0.25,q=0.03,期货价格F为:
F=400e^(0.05)(0.25)=405
我们将这个均衡期货价格叫理论期货价格,实际中由于模型假设的条件不能完全满足,因此可能偏离理论价格。但如果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那么实证分析已经证明实际的期货价格和理论期货价格没有显著差异。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法律生活常识全知道系列丛书》
④ 请问期货的开盘价是如何定的
期货市场开盘价是通过集合竞价产生,而集合竞价的产生原则又与正常交易中的价格成交原则有区别,所以在个别情况下就会产生申报买价高于开盘价或申报卖价低于开盘价而不能成交的现象。
开盘价即集合竞价,它的产生原则是:某一个股票在9:00——9:25之间由买卖双方向深沪股市发出的委托单中买卖双方委托价一致股价,但值得说明的是一这个“一致股价”是指能够单笔撮合量最大量的那个“一致股价”,它不一定是买卖双方委托价一致的最高价。
在9:00——9:25之间产生的“集合竞价”不执行在9:30以后“连续竞价”中当委托价一致时所执行的“时间优先”原则。
(4)期货价格如何来的扩展阅读:
开盘价格位于收盘价格与最高点之间,表示多方有信心和能力继续上扬。但是买方的力量有限,股市要看卖方的实力以后再采取下一步的行动。
如果最后一笔成交是完全成交,即买单数量与卖单数量相等,则取最后一笔成交的买入申报价和卖出申报价的算术平均价为开盘价;如果最后一笔成交是部分成交,则取部分成交的定单申报价为开盘价。该价格按期货合约的最小变动价位取整。
⑤ 股指期货是如何定价的
对股票指数期货进行理论上的定价,是投资者做出买入或卖出合约决策的重要依据。股指期货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种证券的价格,而这种证券就是这上指数所涵盖的股票所构成的投资组合。 同其它金融工具的定价一样,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定价在不同的条件下也会出现较大的差异。但是有一个基本原则是不变的,即由于市场套利活动的存在,期货的真实价格应该与理论价格保持一致,至少在趋势上是这样的。 为说明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定价原理,我们假设投资者既进行股票指数期货交易,同时又进行股票现货交易,并假定:
(1)投资者首先构造出一个与股市指数完全一致的投资组合(即二者在组合比例、股指的"价值"与股票组合的市值方面都完全一致);
(2)投资者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很方便地借款用于投资;
(3)卖出一份股指期货合约;
(4)持有股票组合至股指期货合约的到期日,再将所收到的所有股息用于投资;
(5)在股指期货合约交割日立即全部卖出股票组合;
(6)对股指期货合约进行现金结算;
(7)用卖出股票和平仓的期货合约收入来偿还原先的借款。 假定在1999年10月27日某种股票市场指数为点,每个点"值"25美元,指数的面值为66745美元,股指期货价格为2696点,股息的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年3月到期的股票指数期货价格为2696点,期货合约的最后交易日为2000年的3月19日,投资的持有期为143天,市场上借贷资金的预期年化利率为6%。再假设该指数在5个月期间内上升了,并且在3月19日收盘时收在2900点,即该指数上升了这时,按照我们的假设,股票组合的价值也会上升同样的幅度,达到72500美元。 按照期货交易的一般原理,这位投资者在指数期货上的投资将会出现损失,因为市场指数从2696点的期货价格上升至2900点的市场价格,上升了204点,则损失额是5100美元。
然而投资者还在现货股票市场上进行了投资,由于股票价格的上升得到的净预期年化收益为(72500-66745)=5755美元,在这期间获得的股息收入大约为美元,两项收入合计美元。 再看一下其借款成本。在预期年化利率为6%的条件下,借得66745美元,期限143天,所付的利息大约是1569美元,再加上投资期货的损失5100美元,两项合计6669美元。 在上述安全例中,简单比较一下投资者的盈利和损失,就会发现无论是投资于股指期货市场,还是投资于股票现货市场,投资者都没有获得多少额外的预期年化收益。换句话说,在上述股指期货价格下,投资者无风险套利不会成功,因此,这个价格是合理的股指期货合约价格。 由此可见,对指数期货合约的定价(F)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现货市场上的市场指数(I)、得在金融市场上的借款预期年化利率(R)、股票市场上股息预期年化收益率(D)。即: F=I+I×(R-D)=I×(1-R+D)
其中R是指年预期年化利率,D是指年股息预期年化收益率,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如果持有投资的期限不足一年,则相应的进行调整。 现在我们顺过头来,用刚才给出股票指数期货价格公式计算在上例给定预期年化利率和股息率条件下的股指期货价格: F=×(6%×143/365=同样需要指出的是,上面公式给出的是在前面假设条件下的指数期货合约的理论价格。在现实生活中要全部满足上述假设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为首先,在现实生活中再高明的投资者要想构造一个完全与股市指数结构一致的投资组合几乎是不可能的,当证券市场规模越大时更是如此;其,在短期内进行股票现货交易,往往使得交易成本较大;第三,由于各国市场交易机制存在着差异,如在我国就不允许卖空股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指数期货交易的效率;第四,股息预期年化收益率在实际市场上是很难得到的,因为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市场在股息政策上(如发放股息的时机、方式等)都会不同,并且股票指数中的每只股票发放股利的数量和时间也是不确定的,这必然影响到正确判定指数期货合约的价格。 从国外股指期货市场的实践来看,实际股指期货价格往往会偏离理论价格。当实际股指期货价格大于理论股指期货价格时,投资者可以通过买进股指所涉及的股票,并卖空股指期货而牟利;反之,投资者可以通过上述操作的反向操作而牟利。这种交易策略称作指数套利(Index Arbitrage)。然而,在成离市场中,实际股指期货价格和理论期货价格的偏离,总处于一定的幅度内。例如,美国S&P500指数期货的价格,通常位于其理论值的上下幅度内,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风险套利的情况。
对于一般的投资者来说,只要了解股指期货价格与现货指数、无风险预期年化利率、红预期年化利率、到期前时间长短有关。股指期货的价格基本是围绕现货指数价格上下波动,如果无风险预期年化利率高于红预期年化利率,则股指期货价格将高于现货指数价格,而且到期时间越长,股指期货价格相对于现货指数出现升水幅度越大;相反,如果无风险预期年化利率小于红预期年化利率,则股指期货价格低于现货指数价格,而且到期时间越长,股指期货相对与现货指数出现贴水幅度越大。
以上所说的是股指期货的理论价格。但实际上由于套利是有成本的,因此股指期货的合理价格实际是围绕股票指数现货价格的一个区间。只有在价格落到区间以外时,才会引发套利。
⑥ 期货价格的涨跌是如何形成的
心理因素:投资者对于市场是不是有信心这一点也很重要。若是对某一商品比较看好的话,即便是没有一点儿利好因素,这一商品的价格依然会上涨;而对于其比较看淡的时候,没有任何的利淡消息,价格也是会跌。
大户操纵:虽然说期货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但是还会有一些资金实力雄厚的大户参与进来对期货价格进行操控,最终使得商品价格出现投机性的波动。
供求关系:期货投资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其价格变动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供大于求时,期货价格下跌;反之,期货的价格就会上升。
发展
历史上最早的期货市场是江户幕府时代的日本。由于当时的米价对经济及军事活动造成很重大的影响,米商会根据食米的生产以及市场对食米的期待而决定库存食米的买卖。
在1970年代,芝加哥的CME与CBOT两家交易所曾进行多项期货产品的创新,大力发展多个金融期货品种,令金融期货成为期货市场的主流。1980年代,芝加哥的交易所开始发展电子交易平台。踏入1990年代末,各国交易所出现收购合并的趋势。
⑦ 期货开盘价格是怎么决定的
期货的开盘价主要是根据前一天的收盘价和早盘竞价来定的。在集合竞价期间,投资者可以随意挂单报价;而集合竞价之后,系统就会将所有买单和卖单按报价的高低来进行排列;而在某价位,高于此价位的买单数量和低于此价位的卖单数量相等的话,那这个价位就是开盘价。而若是集合竞价没有产生成交价格的话,那就会以集合竞价后第一笔成交价作为开盘价。
拓展资料:
集合竞价是指对一段时间内接收的买卖申报一次性集中撮合的竞价方式。以我国竞价交易制度为例。
集合竞价时成交价格的确定原则是:在有效价格范围内选取成交量最大的价位;高于成交价格的买进申报与低于成交价格的卖出申报全部成交;与成交价格相同的买方或卖方至少一方全部成交。
两个以上价位符合上述条件的,上海证券交易所规定使未成交量最小的申报价格为成交价格。若仍有两个以上申报价格符合条件,取其中间价为成交价格。深圳证券交易所取距前收盘价最近的价位为成交价。集合竞价的所有交易以同一价格成交。集合竞价未成交的部分,自动进入连续竞价。
所谓集合竞价就是在当天还没有开盘之前,你可根据前一天的收盘价和对当日股市的预测来输入股票价格,在集合竞价时间里输入计算机主机的所有下单,按照价格优先和时间优先的原则计算出最大成交量的价格,这个价格就会是集合竞价的成交价格,而这个过程被称为集合竞价。
到9:25分以后,就可以看到各股票集合竞价的成交价格和数量。有时某种股票因买入人给出的价格低于卖出人给出的价格而不能成交,那么,9:25分后该股票的成交价一栏就是空的。
当然,有的公司因为要发布消息或召开股东大会而停止交易一段时间,那么集合竞价时该公司股票的成交价一栏也是空的。因为集合竞价是按照最大成交量的价格成交的,所以对于普通股民来说,在集合竞价时间,只要打入的股票价格高于实际的成交价格就可以成交,当然如果按涨停价买或按跌停价卖则保证优先成交。
所以,散户如果希望在集合竞价时优先买到股票,通常可以把价格打的高一些,目的是获得优先成交权,因为你的成交价是较低的集合竞价。另外,散户买入股票的数量不会很大,一般不会对该股票的集合竞价价格产生什么影响。
⑧ 期货成交价格怎样确定
期货价格是未来交易中商品的成交价格。其实质是对未来现货市场价格的预估值。
决定期货价格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供求关系。
市场供求关系一般包括商品近期、远期的供给和市场需求情况,替代商品的供求和价格情况。 具体包括:上年可结算的库存量、当年产量的预测值、替代产品供求、国外的产量与需求等。
(2)市场间的运输成本,亦称空间成本。
现货商品要交运到期货市场指定的交割仓库需要运输支出,运输成本越大对期货价格影响也就越大。
(3)持有成本,亦称时间成本。它反映持有或储存某一商品由某一时间到另一时间的成本,包括贮藏费用、利息费用、保险费和损耗费。
其中利息费用是资金占用的成本,受利率变动的影响很大。
(4)季节性价格波动以及国家政策变化等因素。
上述几个方面是构成期货价格变化的基本因素。实际上,期货市场上期货价格的具体形成是由许许多多的买方与卖方根据当前现有的各种信息,公开竞价决定买进或卖出所产生的结果。
从理论上说,由于期货市场具有公开性、透明性、信息深入性与广泛性,期货价格一般可以反映未来现货市场的供求关系。但也不排除期货市场中价格受到操纵市场行为的影响,出现期货价格带动现货价格暴涨暴跌,冲击现货市场正常价格水平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