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股权 » 生产企业套期货盘有什么风险

生产企业套期货盘有什么风险

发布时间: 2023-01-11 23:47:10

1. 股指期货中。什么叫套期保值面临的风险

基差风险
在传统的套期保值理论中,假设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走势相一致,基差在合约到期时为零。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套期保值并不是那么完美。比如对于金属、农产品 等商品期货,由于供需不平衡以及仓储等原因,特别是存在逼仓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基差变化较大,基差风险就较大。

决策风险
套期保值并不是简单的买或卖,作出何种决策,必须根据对市场趋势的判断。如果对期货市场行情判断失误,则可能作出相反的决策。企业在判断市场为牛市状态 时,则倾向于对原材料进行买入套期保值,但当判断为熊市时企业倾向于对产品卖出保值。如果仅仅根据简单的套期保值决策,则企业很容易发生亏损。
另外实际操作中,对期货市场的进入时机和进入点位置的判断也非常重要,即使只相差一两天,套期保值的效果差距也可能会非常大。

财务风险
企业进行套期保值时,要根据采购数量或产品销售数量计算最优套期保值头寸,当生产经营规模较大时,期货头寸数量也较大,而且由于生产经营的连续性,头寸持有的时间也相对较长,即使套期保值方向正确,也容易产生财务风险。
一是保证金不足的风险。在保值期内期货价格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剧烈波动,虽然卖出保值方向正确,但现货企业也可能面临追加保证金的极大风险。
二是在某些情况下套期保值头寸暂时出现亏损,面临股东的压力,特别是对于一些上市公司套期保值周期没有结束,但又临近报表公布日期,企业往往被迫对期货头寸平仓。

流动性风险
对企业来讲,一般根据全年的原材料采购计划或者产品销售计划制定套期保值方案,现货采购或销售时均衡的,企业必须在与此相对应的期货合约月份进行操作。但 是,期货市场的不同合约之间,活跃程度不同,其流动性也不同,如果相对应的期货合约流动性差,企业只能选择比较接近的合约进行替代,到期时进行移仓。如果 不同月份之间基差比较小,则对保值效果影响不大,如果基差出现异常,则会严重影响套期保值效果。

交割风险
虽然期货交易中交割仅仅占总量的5%以下,而且套期保值也并不一定进行交割了结,但是作为现货企业,在期货市场采购原料或者销售产品价格有利可图时,实物 交割也是企业在套期保值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现货交割环节较多,程序复杂,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套期保值效果。交割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交割商品是否符 合交易所规定的质量标准;交货的运输环节较多,在交货时间上能否保证;在交货环节中成本的控制是否到位;交割库是否会因库容原因导致无法入库;替代品种升 贴水问题;交割中存在增值税问题,等等。

投机风险
期货投机有时能够给企业带来巨额的利润,使得企业经常放弃套期保值的宗旨,或者并不严格执行套期保值方案,导致期货操作名为套期保值,实为投机,在市场方 向发生变化或判断失误时给企业带来损失。期货交易总量应与其同期现货交易总量相适应,也就是说企业对套期保值头寸数量应作出限制,以不超过现货商品规模为 限。一些企业初期进入期货市场的目的是为了套期保值,但由于后来对头寸未能进行有效控制,超出其生产或加工的规模,导致套期保值转为了期货投资,最终损失 惨重

按照这个理解。。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其实差不多了太多。。。本质都是一样的

2. 期货有哪些风险

期货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市场环境方面的风险、市场交易主体方面的风险、市场监管方面的风险。

环境方面的风险
股票指数期货推出后将引起证券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而带来各种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过度投机的风险。
股指期货推出的初衷是适应风险管理的需要,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市场的过度投机,但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交易者的投机心理和行为,指数期货对交易者的吸引力主要来源于其损益的放大效应,一定程度上,指数期货工具的引进有可能是相当于又引进了一种投机性更强的工具,因此有可能进一步扩大证券市场的投机气氛。
(2)市场效率方面的风险。
市场效率理论认为:如果市场价格完全反应了所有当前可得的信息,那么这个市场就是高效的强势市场;如果少数人比广大投资者拥有更多信息或更早得到信息并以此获取暴利,那么这个市场就是低效的弱势市场。
(3)交易转移的风险。
股指期货因为具有交易成本低、杠杆倍数高的特点,会吸引一部分纯粹投机者或偏爱高风险的投资者由证券现货市场转向股指期货市场,甚至产生交易转移现象。市场的资金供应量是一定的,股指期货推出的初期,对存量资金的分流可能冲击股票现货市场的交易。国外也有这样的例子。如日本在1998年推出股指期货后,指数期货市场的成交额远远超过现货市场,最高时曾达到现货市场的10倍,而现货市场的交易则日益清淡。
(4)流动性风险。
如果由于期货合约设计不当,致使交投不活,就会造成有行无市的窘境。撇开其他因素,合约价值的高低,是直接影响指数期货市场流动性的关键因素。一般而言,合约价值越高,流动性就越差。若合约价值过高,超过了市场大部分参与者的投资能力,就会把众多参与者排除在市场之外;若合约价值过低,又势必加大保值成本,影响投资者利用股指期货避险的积极性。因此,合约价值的高低将影响其流动性。

交易方面的风险
在实际操作中,股票指数期货按交易性质分为三大类:
一是套期保值交易;
二是套利交易;
三是投机交易。
相应地,有三种交易主体:套期保值者〔Hedger〕、套利者〔Arbitrageur〕和投机者〔Speculator〕。而参与交易的投资者包括证券发行商、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以及中小散户投资者,投资者因参与不同性质的交易而不断地进行角色转换。虽然股票指数期货最原始的推动力在于套期保值交易,但利用股票指数进行投机与套利交易是股票指数期货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1)套期保值者面临的风险。
参与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相当数量是希望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以规避风险的投资者。虽然开设股指期货是为了向广大投资者提供正常的风险规避渠道和灵活的操作工具,但套期保值交易成功是有前提条件的,即投资者所持有的股票现货与股票指数的结构一致,或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在实际操作中再高明的投资者也不可能完全做到这点,尤其是中小散户投资者。如果投资者对期货市场缺乏足够的了解,套期保值就有可能失败。
套期保值失败主要源于错误的决策,其具体原因包括:
第一是套期保值者在现货市场上需要保值的股票与期货指数的成分结构不一致;
第二是对价格变动的趋势预期错误,致使保值时机不恰当;
第三是资金管理不当,对期货价格的大幅波动缺乏足够的承受力,当期货价格短期内朝不利方向变动时,投资者没有足够的保证金追加,被迫斩仓,致使保值计划中途夭折。
(2)套利者面临的风险。
套利是跨期现两市的。根据股指期货的定价原理,其价格是由无风险收益率和股票红利决定的。从理论上讲,如果套利者欲保值的股票结构与期货指数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则套利几乎是无风险的。但获取这种无风险的收益是有前提的:即套利者对理论期货价格的估计正确。如果估计错误,套利就有风险。由于我国利率没有市场化,公司分红派息率不确定,并且,股票价格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也不是由股票的内在价值决定的,种种原因使得套利在技术上存在风险。
(3)投机者面临的风险。
投机者面临前面所讲的三大风险:“杠杆作用”、“价格涨跌不具确定性”、“交易者自身因素”。简单地说就是,投机者是处在一个不具确定性的市场中,任何风险在杠杆作用下都将放大了几十倍,包括自身的一些因素。
投机交易在股指期货交易成交量中往往占很大比重,香港期货市场1999年市场调查表明:以投机盈利为主的交易占了整个市场交易的74%〔避险占17.5%,套利占8.5%〕。期货市场中,参与交易的资金流动快,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一般比别的市场更为剧烈。

监管方面的风险
对股指期货的监管依据不足,带来股指期货的交易规则上变数较大,游戏规则的不确定性将蕴藏着巨大的风险。虽然这种风险不会时常出现,但在出现问题时,不可避免地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干预市场。
证券、期货市场是由上市公司、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及其它市场参与者组成,由证券、期货交易所的有效组织而得以正常进行。在这一系列环节中,都应具有相应的法律规范。

3. 期货套利怎么做 风险和收益怎么样

期货套利风险相对于单纯投机风险小,但收益见效时间长,收益保持中下。

期货套利是指利用相关市场或者相关合约之间的价差变化,在相关市场或者相关合约上进行交易方向相反的交易,以期在价差发生有利变化而获利的交易行为,如果发生利用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价差进行的套利行为,那么就称为期现套利。


股指期货与现货指数套利原理:

指投资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和相对应的一揽子股票的交易策略,以谋求从期货、现货市场同一组股票存在的价格差异中获取利润。

  1. 当期货实际价格大于理论价格时,卖出股指期货合约,买入指数中的成分股组合,以此获得无风险套利收益,称为“正套”。

  2. 当期货实际价格低于理论价格时,买入股指期货合约,卖出指数中的成分股组合,以此获得无风险套利收益,称为“反套“。


市场中常常出现价格分布不寻常的合约组合,有些可以成为投资者套利交易的良好对象,有些则是“套利陷阱”,其存在由于种种原因,并不能很好的价差回归,有时甚至会出现令人诧异的变化,导致套利失败。因此投资者要格外小心下面几种“套利陷阱”。

1.不做跨年度的跨期套利

2.不做非短期因素影响的正向套利

由于套利机会是依据中长期价格关系找到短期价格呈现偏离的机会,发生套利机会的因素一般都是短期或者突发事件引起的价格异变,所以,一般不应介入非短期因素影响的正向套利时机。

3.“逼仓”中的套利危险

其风险重要在跨期套利中浮现,一般而言,跨期的虚盘套利不涉及到现货,而逼仓的风险就在于没有现货头寸做维护,当市场行情呈现单边逼仓的时候,逼仓月合约要比其它月份走势更强,其价差未涌现“理性”回归,从而导致亏损的局势。

4.不做流动性差的合约

如果组建的套利组合中一个或两个期货合约流动性很差,则我们就要注意该套利组合是否可以顺利地同时开仓和平仓,如果不能,则要斟酌废弃该次套利机会。此外,如果组合构建得足够大,则组合的两个合约都存在必定的冲击成本。在期现套利和跨期套利中,参与到交割的套利须保证有足额的资金交付。

5.资金的机遇成本和借入成本

在实际投资中,两个交易账户均须备有足够的预留保证金,这会增添利息成本,从而下降收益率。我们需要斟酌资金起源是自有资金还是借贷资金,而资金借入的期限和套利头寸的持有期限可能并不匹配。

4. 期货有哪些风险

据宗迹期货数据(一站式期货数据决策,提供期货基本面数据、资金数据、研报等)官方了解到:

炒期货的风险:

1、杠杆使用风险:资金放大功能使得收益放大的同时也面临着风险的放大;

2、强平和爆仓:交易所和期货经纪公司要在每个交易日进行结算,当投资者保证金不足并低于规定的比例时,期货公司就会强行平仓;

3、交割风险:普通投资者做多大豆不是为了几个月后买大豆,做空铜也不是为了几个月后把铜卖出去。

期货弊端有以下四点:

1、严重做空。股指期货的推出,本指望它改变过去的单边市场,即减少和避免单边上涨。但是,由于做空机制没有一定的限制,结果使得这种做空机制在某些情况(如利空)下会严重打压股票现货市场,尤其是做空沪深300标的物,可以产生羊群效应,使广大股民随着股指大幅下挫斩仓割肉,这样让境内外机构乘机抄底,渔翁得利。

2、严重违规。股指期货交易与股票市场的交易密切相关,这使得股指期货交易中的违规行为常常涉及到股票市场,其影响面较广,手法也更为复杂。如果这种现象不及时制止,那么会出现严重的不公平交易。因此,为了维护现货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的公平交易,国外股指期货市场采取了多项措施,对两个市场之间的市场操纵行为进行防范。这些措施包括:一是加强市场监察及早发现可能扭曲市场价格的各种交易行为和交易状况,并针对这些交易行为或交易状况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市场各种功能的实现。二是加强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跨市场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管理,另外还有规范结算制度等。我国的股指期货却未能做好这两点,出现违规行为在所难免。

3、严重不公。主要指目前的交易制度。目前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对股票和基金交易一律实行“T+1”的交易方式。即,当日买进的,要到下一个交易日才能卖出。而我国的股指期货则实行“T+0”交易制度。其结果是,机构和股指期货投资者就会利用这一制度漏洞,针对股票市场的标的物严重做空,而在股票市场的投资者眼睁睁地看着别人疯狂打压,无法出货而出现严重亏损。我国股指期货推出不到20天,大家已经领教了这种不公平。

4、严重投机。股指期货交易包括投机和套期保值,其中后者是主要的交易方式。但是,由于存在前面三个问题,那么目前我国股指期货的投机行为非常严重,有些股指期货投资者利用杠杆作用,一天内可以用少量的投入赚几十万元。目前还没有发现谁在做套期保值。因为国内外的投资者利用各种利空消息大肆做空,获得了大量好处,至少在中国还没有出现失误过。

5. 股指期货套利中的风险

保证金追加风险:由于指数期货市场实行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使得套利者必须承担每日保证金变动风险。当保证金余额低于维持保证金时,投资者应于下一营业日前补足至原始保证金水平,未补足者则开盘时以市价强制平仓或减仓。若投资者的保证金余额以盘中成交价计算低于维持保证金,期货公司有权执行强制平仓或减仓。
若套利者资金调度不当,可能迫使指数期货套利部位提前解除,造成套利失败。因此,投资组合的套利时要保留一部分现金,以规避保证金追加的风险。
纯粹套利者与准套利者共同竞争的风险:套利者可依据是否持有现货指数区分为纯粹套利者和准套利者两种。准套利者本身已拥有现货部位,当套利机会出现时,不用在市场上建立现货头寸,支付的套利成本较小。而纯粹套利者则须在建立现货部位上付出比较高的套利成本。因此,纯粹套利者所面临的价格区间相对于准套利者来说更宽。这样,对于有准套利者参与的套利机会,纯粹套利者处于不利地位,获利难度较高。
流动性风险:套利者在买卖现货时若遇到现货涨停或跌停而无法当日买入或卖出时,则面临延迟至第二个交易日交易的价格波动风险。当两市流动性不一致时,同样的交易量会引起期、现价格变化程度不一致。所以应密切关注两市流动性差异以及控制仓位。
股利发放不确定性风险:指数期货套利区间的计算中涉及到上市公司现金股息,但由于我国股市中股利发放时间不确定,因此在计算套利区间时必须考虑股息发放时间。
变动成本:冲击成本和等待成本的准确估计比较困难,它不仅取决于套利资金量的大小,与交易当日市场流动性也有很大关系,变动成本的错误估计可能导致套利失败。
跟踪误差:由于在用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套利时完全复制沪深300指数比较困难,而且复制成本较高。在用沪深300指数的替代现货进行套利时,要注意两者在套利期间出现较大偏离的可能,如果在套利期间两者出现较大偏离就可能导致套利失败。

6. 期货交易有 哪些风险

你好,艾德一站通解答:
1.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期货交易所、期货公司、客户等市场参与者由于缺乏内部控制、程序不健全或者执行过程中违规操作,对价格变动反应不及时或错误预测行情,操作系统发生故障等原因造成的风险。主要表现为:越权交易、隐瞒头寸、隐瞒亏损、超限持仓、过度投机、误导客户、挪用保证金等等。
2.市场风险
包括价格的波动、市场的不确定性、期货交易“以小博大”的特点等都会使投机者面临更大的风险区间。
3.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交易者难以及时成交的风险。
4.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期货市场中买方或卖方不履行合约而带来的风险。

7. 什么是期货套利 期货套利过程中的风险有哪些

1.套利操作过程中会面临指数期货保证金追加风险,若投资资金调度不当,可能迫使指数期货套利部位提前解除,造成套利失败。因此需要保持一定的现金比例,掌握好资金调度,以规避保证金追加风险。
2.进行反向套利(初期买指数期货、卖现货指数)时,如果相应操作为融券情况,在卖空现货指数后股票大涨情形下,套利操作将面临保证金追加风险,从而加大资金投入额,稀释利润。另外,套利操作过程中融券的股票可能会出现暂停交易、除权除息等情况,造成融券的股票必须强制回补,而使模拟股票组合中部分股票部位暴露在风险中,阻碍套利交易进行。
3.进行套利操作时,套利部位必须迅速建构完成,否则期货与现货关系会改变。而短期间进场买进或卖出大规模的现货,会造成供需失衡进而影响现货价格变化,使得最后成交价与买卖价格出现差距产生买卖价差,即市场冲击成本。因此,因为不同股票的流动性不一致,因此市场冲击成本需要被估计。如果此成本被低估,套利可能转为套损,因此合适地控制市场冲击成本将是套利成功关键之一。
4.在以持有成本模型和期货预期理论来构建套利操作时,因为股利的预期成为期货理论价格估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股利发放的不确定性成为套利操作中的风险因素。

热点内容
如何算卖出基金赚了还是亏了 发布:2025-08-26 04:38:03 浏览:434
基金公司员工底薪多少 发布:2025-08-26 04:31:49 浏览:618
股票交易57 发布:2025-08-26 04:19:25 浏览:14
炒股怎么看七条均线 发布:2025-08-26 04:15:17 浏览:389
海尔为什么市值这么少 发布:2025-08-26 04:00:22 浏览:626
股市场如何走向巅峰 发布:2025-08-26 03:49:25 浏览:633
余额宝长城基金怎么样 发布:2025-08-26 03:41:59 浏览:358
手机在支付宝开通股票交易 发布:2025-08-26 03:33:46 浏览:639
炒股炒错股了怎么办 发布:2025-08-26 03:31:40 浏览:792
etf怎么找金融大圈子 发布:2025-08-26 03:12:51 浏览: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