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炒股时代终结是什么意思
① 2007年“五一”长假后,中国股市大盘相继突破四千点,创下历史新高。面对中国股市的巨大诱惑,更多的中国
(1)理财观念较为传统的国内老百姓一向倾向于储蓄是因为:①储蓄存款都能获取利息。②银行的信用比较高,与债券和股票相比较,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 (2)股票投资的收入,一部分是股息和红利。公司有盈利才能分配股息,如果公司破产倒闭,股东不但不能获得收入,反而要赔本。这是购买股票的一种风险。另一部分收入来源于股票差价。由于股票价格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波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可能使股票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 (3)建议:普通百姓理财时,一要注意安全性:让钱流向安全的、低风险的地方。二要注意收益性:即研究最大获利的可能。三要注意分散性:不要将你的资金投在一个地方。四要注意变现性:在需要时一定要能还原为现金。 |
② 全民炒股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全民炒股现象不正常。或许全民炒股有种种弊端,但依笔者浅见,全民炒股起码有十大好处,现以理服人的列举如下:
一、全民炒股能提升国家形象,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规模,体现着国家经济实力,股市走牛,市值扩张,象征着大国崛起。
全民炒股,众人拾柴火焰高,使国力增强,本币坚挺。中国股市以前在全球是“小儿科”,牛短熊长,无国际资本关照,而今牛气十足,成为最有动力的股市引擎令全球瞩目,正展露出领头羊风范,可以说打个喷嚏,都会让全球股市感冒。
二、全民炒股利国利民, 政府每年能从股市直接融资数千亿,为国有企业脱困输送了滚滚财源,还转嫁了银行的呆死坏帐,变不良资产为优良资产,提高了上市公司质量,股改后全流通又使国有资产增值了数十倍。
三、全民炒股能增加全民财富。曾几何时,中国股民成了亏损的代名词。漫漫熊途,使多少家庭财富缩水,倾家荡产。而眼前的大牛市,才有机会让他们唱起“翻身道情”。美国是一个全民炒股和买基金的国度,十年牛市,股指从二千点涨到一万二千点,使每一个股民和基民的帐户平均增值了六万美元。中国公民难道没有理由去分享经济高速增长,人民币增值造就的十年等一回大牛市的“盛宴”吗?。
四、全民炒股能使国库日进斗金,股市摆脱长期下跌市,反转向上,激活了人气,在赚钱效应的引导下,全民入市的热情高涨,深沪两市日成交量上千亿元,国家每日能坐收印花税上亿元,再加之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的盈利税,上市公司盈利税,每年少说也有数千亿元,国家才是最大的赢家。
五、全民炒股挽救了濒临全线倒闭的证券行业。证券行业在全世界都公认为是朝阳行业,但就在两年前,中国证券行业98%都大面积亏损,15%的证券公司倒闭,证券公司收缩营业部,大量裁员逃命为上,造成大量的银行贷款难以收回,数十亿上市公司委托理财资金血本无归。全民炒股使股市火爆不仅挽救了整个证券行业,还使证券公司成为业绩增长最快的公司,朝阳似锦。
六、全民炒股能恢复股市是国民经济晴雨表的功能。股市是一个国家经济最直接的反映,而在以前我们的手里却被拿倒了,东边日出西边雨,一边是国民经济艳阳高照,一边股市却下着暴雨。而今股市和经济形成了和谐共振,良性互动,股市不断扩大的规模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又支撑股市稳步上涨,芝麻开花节节高。
七、全民炒股能拓宽再就业 渠道,为政府缓解了就业压力。下岗职工入市炒股,使股市具备了企业劳动力“蓄水池”的功能,如今每天新开户入市的股民基民达到数十万,开户数目超过8000万,炒股成了最时髦的职业。
八、全民炒股使退休职工找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场所。交易厅里以退休老头老太居多,每天来股市报到,告别孤独,广交股友,无论输赢,聊聊天谈谈股都开心,加之炒股要做功课,开动脑筋研究报表,是治疗孤独症、抑郁症、老年痴呆症的良药。同时炒股风险自担,也大大锻炼了心理平衡的能力,真乃其乐无穷。
九、全民炒股缓解了银行压力。长期以来数万亿居民存款,躺在银行吃利息,使银行存大于贷,不堪重负。股市走好,人心所向,基金收益显赫,使银行资金搬家,也使流动性泛滥找到最佳出口,使资金良性循环,难道不正常吗?
十、全民炒股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以前有句顺口溜,美国人在股市中赚车赚房,中国人在股市中赚大豆高粱。而今股市繁荣,股民荷包鼓了,买车买房的不在少数,股民花钱大方了,消费品走俏,连茅台酒都不断涨价。股市火,内需旺,咱老百姓呀,今儿个真呀真高兴!
③ 韩国是怎么了,为什么全民炒股
韩国已经变成了一个全民炒股的国家。上至政府高官,下至小学生,全都在炒股。
9月28日,韩国综合指数(KOSPI)创下两年两个月以来最低纪录之际,韩国政府率先站了出来,官宣救市。韩国金融委员会当日表示,为了稳定金融市场,将准备重新启动股市稳定基金。如今,这个基金重新被提起,意味着韩国的救市行动正式开始。与此同时,韩国财政部还在不断回购韩国国债、研究禁止卖空的方案。
韩国的内卷压力导致国民对学历、工作的回报越来越不抱希望:竞争压力过大、回报却不高,普通人的增长路径趋向停滞,已经触碰到某种隐形的天花板,短期内很难被打破。
④ 介绍下中国股市发展中经历了哪几起牛市
牛市
第一次
行情特点: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一年内仅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而当时股票交易前先手工填写委托单,被编到号的人才有资格拿到委托单,能买到股票等于中了头彩,因为没人愿意抛出。
这使得沪指从90年12月开始计点,一路上扬,造就了第一次牛市。92年5月21日,上证所取消涨停板,将牛市推至顶峰,当日指数狂飙到1266.49点,单日涨幅105%,这一记录至今未破。
第二次
行情特点:1992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了一个坎上,资本市场既有5 21的暴涨又有8 10暴动,但中国经济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邓小平南巡。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中,有关股市未来怎么发展的问题成为一大热点,而他讲话里最重要的是“坚决地试”这四个字。
11月17日,天宸股份人民币股票上市,沪指完成最后一跌,第二轮牛市启动。三个月内快速上涨,301%的涨幅至今为股民津津乐道。
第三次
行情特点:1993年至1994年间,我国宏观经济偏热并引发紧缩性宏观调控,同时A股实现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容,使得大盘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证券市场一片萧条,94年7月29日大盘创下325.89的最低点。
7月30日(周六)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94年8月1日沪指跳空高开,第三次牛市启动。井喷行情随即展开,市场在不到30个交易日的时间上涨至1052.94点。
第四次
行情特点:1993-1995年,我国为了推进与大力发展国债市场,开设了国债期货市场,立即吸引了几乎90%的资金,股市则持续下跌。
1995年2月,327国债期货事件发生;5月17日,中国证监会暂停国债期货交易,在期货市场上呼风唤雨的资金短线大规模杀入股票市场,掀起了一次短线暴涨。第四次牛市仅3个交易日,是A股史上最短的一次牛市,股指却从582.89涨到926.41。
第五次
行情特点:经过连续的下跌,1996年1月股市终于开始走稳,最低点已经探明512点,新股再次发行困难,管理层被迫停发了新股,而政策也开始偏暖,券商资金面开始宽裕,各路资金也开始对优质股票进行井井有条的建仓。
第五次牛市启动,崇尚绩优开始成为主流投资理念。火爆行情非同寻常,管理层连发12道金牌亦未能阻止股指上扬,直到1997年5月10日(周六)印花税由3‰上调至5‰。
第六次
行情特点:第六次牛市俗称5 19行情。由于管理层容许三类企业入市,到99年5月,主力的筹码已经相当多了,市场对今后将推出的一系列利好报有很高的期望,5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中国股市会有很大发展,投资者踊跃入市。
2000年2月13日,证监会决定试行向二级市场配售新股,资金空前增加,网络概念股的强劲喷发推动沪指创下2245的历史最高点。
第七次
行情特点:第七次牛市起点来自2005年5月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展开,开放式基金大量发行,人民币升值预期,带来的境内资金流动性过剩,资金全面杀入市场。
而之后伴随着基金的疯狂发行和市场乐观情绪,在5 30调高印花税都没能改变市场的运行轨迹,一路冲高至6124点。此轮牛市曾被媒体称为全民炒股的时代。
第八次
行情特点:伴随着四万亿投资政策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A股市场掀起了新一轮大牛市,股价从1664点涨至3478点,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股价大涨109%。3月3日后的逼空上涨性质能与06年和07年的超级疯牛相媲美。即使IPO重启这样特大利空也未能改变牛市的前进。
直到09年7月29日第一只大盘股上市和紧缩的宏观政策才阶段性结束了第八轮牛市。
股市中,股票的持续上涨叫做牛市,股票的持续下跌叫做熊市。
牛市就是那些市场行情普通看涨的并且能够持续一段时间的,也称为多头市场。
相反,有着空头市场之称的熊市行情就显得普通看淡并且还持续性下跌,
简单定义了牛熊市后,很多人会感到好奇,当前的市场是熊市还是牛市呢?
点击下方链接,立马告诉你答案:专属沪深两市的投资日历,掌握最新一手资讯
一、如何才能看出熊市还是牛市呢?
要判断当前是熊市还是牛市,可以通过分析这两个方面,一个是基本面,一个是技术面。
首先,我们可以从基本面判断市场行情,基本面是从一下两个方面作为依据的:宏观经济的运行态势、上市公司的运营情况,阅读行业研报就能知道个大概:【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场一手资讯播报
其次,从技术面来观察的话,我们可以通过量价关系、换手率、量比与委比等指标、走势形态或K线组合等,对市场行情做一个大概的判断。
譬如说,倘若当前是牛市,买入股票的人远多于卖出股票的人,那么大多数个股的k线图的上涨幅度就非常的显眼。反观,如果当前是熊市 ,抛售股票的人明显高于买入股票的人 ,那么有很多个股的k险图的跌势就比较明显。
二、怎么判断牛熊市的转折点?
假使说我们赶在牛市快要结束的时候才陆续进场,这时买入股票大概率会被套牢,因此这时很有可能是股票的高点,而最容易赚钱赚得多的时机就是熊市快结束的时候进场。
于是,我们只要能弄清楚熊牛的转折点,就可能用比较低的价格买进来,在价格比较高的时候卖出去,这个差价就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收益!多种方法都能确定牛熊转折点,推荐使用下面这个拐点捕捉神器,一键获取买卖时机:【AI辅助决策】买卖时机捕捉神器
应答时间:2021-09-24,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⑤ 日本全民炒股时代是哪一年
是1972年-1973年。
1972年,以流动性过剩为背景,日本企业法人大量买入股票,外国投资者也不断追高,伴随着通胀的高涨,散户的参与,更将股市推向新高。
以钢铁、重电机械、造船为中心的大盘蓝筹股,出现了持续高涨并持续到1973年。
1971年,以投机德国马克为起点,世界卷起了一股,预期日元等货币兑美元升值的货币投机之风,市场上大量买入因日元升值而大幅获益的石油股票。
随着对景气上升认同程度的增加,仓储、铁路等以内需为中心的股票也出现了上涨。
⑥ 97年股市牛市,全民炒股来龙去脉
96年牛市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启动阶段。从512启动到突破年线。
1996年初,国内股市沿袭了95年冬天的寒气,此时的证券公司大堂内,难得找到一两个投资者,人气之淡前所未有。1月19日指数探底512点,这一天不经意间成为重大转折点。这一天距离333行情起点76周,重大时间之窗开启,我们只有从时间周期规律找到牛市启动信号的先兆。
在寒气逼人的背后,《基金条例》年内出台的消息,已经刊登在有名有姓的央行官员讲话中;三年清理整顿初见成效,经济有望实现软着陆的判断也成了经济学家、政府官员对新年经济的统一观点;市场已开始传闻央行可能择机降息的消息,一旦落实,那么意味着宏观经济政策将出现根本转机,由紧缩银根转变为放松银根,对股市构成直接利好。
96年5月1日,央行果真减息,人们在怀疑中已经错过了三、四月的绩优股行情。减息的前一天,4月29日上证指数冲高739点,已经上涨227点或40%。指数稳稳的站在年线上方,从技术上确定了牛市已经启动。
年初启动时,四川长虹仅7元,而95年该公司每股收益达到1元。此外,深科技仅2元,陆家嘴、深发展市盈率都只有5倍,价值规律已经决定这批股票必然有价值发现的爆发性行情。三、四月间的绩优股行情便是具备价值判断能力的机构与专业投资者推动产生,深科技上涨了3倍,深发展上涨了1.6倍,长虹上涨了1倍,涨幅一倍以上的股票总共达15只。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正是低股价凸现投资价值,点燃了大牛市。宏观信息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决定了长期走牛的基本面。
第二段,普涨阶段,从5月28日632点启动到12月13日大跌前1258点。
在绩优股以惊人幅度和速度上涨之后,做多热情迅速向二线、三线股传递,市场也迅速被烧热,迅速进入了疯狂的普涨阶段。在此阶段,指数涨幅接近一倍,从11月22日开始进入最疯狂状态,指数在短短三周上涨300点或30%。
从8月开始,监管部门开始调空市场,希望达到降温股市之目的,连续出台了著名的十三道金牌。可是股市是高度市场化的,直接受供求关系决定涨跌,政策调控再次显现出它的局限性,股指继续势如破竹,直逼1200点上方。
96年12月13日,第十四道金牌祭出,《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引起市场暴跌。这次暴跌来得如此惨厉,指数连续四日跌停,连续四日所有股票封死跌停板,几乎没有交易。这是史无前例的,未来的九年里也没有再发生过。
使用非常规的手段降温股市,起因是监管者无法容忍市场普遍性的暴涨,尤其是垃圾股的暴涨引来巨大怀疑。但是,股票普遍性上涨又是牛市的典型特征,政策显然悖市场规律而动。换言之,政策做空时,往往处在大牛市,而政策做多,往往处在大熊市中,政策都逆大趋势而动。政策调控的目的是防止市场力量走向极端,以有形之手抗衡无形之手,所以政策调控的方向悖逆市场规律是可以理解的。
第三段,分化阶段,从97年2月28日870点起涨到97年5月12日1501点。
市场当时有一种猜测,重拳打击股市是为了应付不测,也是为97年7`1香港回归留股市空间。这种猜测不无道理,尤其在97年2月28日,深受中国人民爱戴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与世长辞,人民沉侵在深深的悲痛之中,已经深幅下跌的股市再度出现接近全线跌停的惊险走势。
但是股市毕竟处在牛市里,十四道利空金牌也只能短暂压制做多力量,突发事件造成大跌的第二日,股市就再度发力,并且一发就势不可挡,连续走出12根周阳线,气势如虹,丝毫不逊色于96年任何一段涨势。上证指数一口气上涨630点,涨幅高达80%左右。
但是在指数大涨的背后,股市微妙变化却往往被人忽视。
首先是股市的群体已经大大扩大,96年初沪深A股总共有311只股票,而一年后的97年初,已经达到554只股票,股票扩容了243只,相当于扩大了80%。
其次是股票出现了明显分化。统计结果显示,此段涨幅在一倍以上的股票有153只,占上市公司总量的3成。而多数股票涨幅不及指数,指数上涨80%,却有三成以上的股票涨幅不到40%,众多涨幅在50%上下。股票涨幅出现如此悬殊差异,正是牛市失去动力的信号。
再次,此段涨幅居前的又回归到绩优股,是牛市启动以来涨幅最大的群体。股票没有永恒的牛股,涨得越高风险也就越大,少数股票不计后果的上涨,实际上掩盖了其他多数股票滞涨的现实,牛市开始走近尾声。
终于,97年5月16 日,上证指数跳低108点低开,跌幅达7.6%,深市跳低460点,跌幅达8%。深科技、深发展跌停,四川长虹跌7.14%。牛市至此告一段落,下跌4个月后到达1025点,此时距离512点启动又达84周,开始了新的循环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