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如何炒股
A. 中国股市传奇人物北大演讲录的目录
前言
第一讲 毛泽东军事思想与中国的证券市场/谢百三
一、分清战争的性质,决定是否要投身于商战股海
二、股权分置改革赢得全国人民信任与参与
三、敌强我弱时,认清形势,坚持游击战、运动战
四、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倾全力攻克战略要点
五、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六、坚持十大军事原则,机动灵活地运用在股市之中
第二讲 股市里首先要选的公司应该是一个赚钱机器/林园
一、我计划用30年复制100个林园
二、投资股市的本质,就是投资中国最赚钱的企业
三、投资第一重要的事情就是赚钱的确定性
四、投资一个公司前,最少要跟踪三年
五、股市里首先要选的公司应该是一个赚钱机器
六、选股的三个技巧
七、我的经济利益是第一位的
八、现在买58倍市盈率的茅台,三年股价至少涨三倍
九、借鸡生蛋买招商银行
十、对优质、稀缺的资源股,我的策略就是不断地买进
十一、算企业的三年利润账,就把利润与收益锁死了
第三讲 中国股市风雨兼程一路疾行/谢百三
一、风云初会星河转——中国股份制崭露头角
二、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新中国的股票破土而出
三、霹雳一声惊寰宇——上交所、深交所应运而生
四、满园春色关不住——初生的股票市场生机勃勃
五、风雷怒,鱼龙惨——非“牛”非“熊”,“朱”市也
六、中国股市十大特点
七、阳光总在风雨后——中国证券市场伟大的制度性改革
第四讲 继续演绎成功散户的真实神话/石开
一、成为名人,弊大于利
二、不炒房产炒房股,净挣漂亮一套房
三、春风又绿江南岸,赚回一辆帕萨特
四、机械地倒金字塔补仓,大亏一场
五、大公司的研究报告每篇必读
六、股权分置改革迎来人牛市
七、牛市里要大胆做、坚决做、敢重仓参与
第五讲 熊市是杯苦丁茶——股市下跌期生存发展的心得体会/谢百三
一、牢记巴菲特“尽量不榆钱”的投资规则,对风险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二、尽可能选择价格较低、刚刚启动、买进可放一段时间的安全品种
三、防止坐“电梯”,年年有进步
四、止损原则极重要,铁的纪律要执行
五、要算总账,不要过于计较个股的得失
六、在具体操作时不要过于崇拜名人权威,“股市无专家”这话有道理
七、不要随便教人买卖股票,听错了建议也不要让别人赔偿
八、该满仓时就满仓,该休息时就休息
九、成本推进型牛市及货币从紧政策下股市的策略
十、事业高于一切,同时兼顾投资
十一、要像关心自己的小妹妹、小弟弟那样对待自己的资金和股票
十二、每天学习,锲而不舍,不要舍不得买报刊
十三、坚持基本分析、政策分析,坚定地站在中小散户一边,说真话
十四、细心领会政策精神,要为人民鼓与呼
第六讲 论盛世牛市/陈钢
一、盛世牛市,我们这一辈子只有一次
二、A股将引领H股
三、牛市的基础是国家经济的蓬勃增长
四、如何看这轮牛市
五、尽管中间有多次大的震荡、回调,中国的牛市会到2021年
六、牛市里的牛股类型
第七讲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经济/钱伟
一、最近争论的焦点是汇率和利率
二、从“全球视野”来讨论这个问题
三、对一些投资的判断
四、不要再从局部、国内、单角度讨论中国经济问题
第八讲 平民金融家30年的传奇经历/杨百万
一、我是草根,但是我很爱学习
二、炒股要有远大的眼光,需要社会的历练和知识做支撑
三、倒国债起家,政府说我是良民
四、中国的股市绝对是国家主导的市场
五、投资股票要有6分心态,3分技巧,1分运气
六、不做死多头,不做死空头,做坚定的滑头
七、做股票不能太浮躁、急功近利
八、新股民切忌自满,牛市熊市全不同
九、追黑马,不如自己养黑马
第九讲 我是怎样在商年半内从3万元变成87万元的/陈小明
一、向中国的索罗斯、巴菲特学习投资理念
二、我的小资金的盈利模式
第十讲 精益求精的技术分析是炒股的法宝/倪勇
一、技术分析就是要找大概率机会
二、2005年7月21日我说:“牛市来了。”
三、如何数浪形
四、挑选个股也可以运用波浪理论
五、千万不能忘记基本面分析
第十一讲 从一千四到一点四亿/X先生
一、我的投资经历
二、我的投资理念
三、抓住主要矛盾
四、战胜自我,忘记成本价
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照搬经典理论
六、重基本分析,轻技术分析,不要太迷信财务报表
七、不看庄家看股票
八、做自己熟悉的行业,不盲目投资
第十二讲 人民币升值及对房地产与股市的影响——兼谈从紧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影响/谢百三
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中国股市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肩膀起飞
二、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朱镕基总理领导的汇率改革使中国受益12年
三、真金在,岂销铄——人民币从来没有贬值压力
四、真金不怕落蒸炉,愁气尽抛且笑舒——人民币存在潜在升值压力
五、一个时代的终结——从盯住美元汇率制度到人民币升值
六、杯盈捧持须谨慎——小心对待人民币的升幅和升速
七、利弊权衡明辨得失——人民币升值的正效用和负效用
八、以史为鉴知兴替——从别国历史看本币升值的影响
第十三讲 绿色的认购证掀起中国第一场金融狂飙/应健中
一、兴业房产发股差点挤出人命
二、认购证30元1份
三、207万份认购证造就了很多富翁
四、黑市交易应运而生
五、过了此村还有那店
六、认购证掀起了上海第一场金融狂飙
七、终点又回到起点
八、集体致富的故事
九、申购新股:中国股市的独特一景
第十四讲 惊心动魄的中国证券市场维权运动/严义明
一、出于良心二进一出律师业
二、艰难的维权运动启蒙阶段
三、联络港民告“科龙”
四、起诉上市公司C反受累,不做庸人为社会
附录
附录一 沃伦巴菲特的金融投资思想与管理实践研究(节选)/蔡英明
一、巴菲特的金融投资理念
二、巴菲特的金融投资策略
三、巴菲特的管理经营原则
附录二 索罗斯的投资实践、投资思想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节选)/焦巍巍
一、索罗斯的投资实践
二、索罗斯投资思想的启示
三、索罗斯投资思想对中国投资者的启示
B. 林园炒股赚了几千倍那个故事是不是真的啊
其实是忽悠人的,真以为8000元能够炒成4亿元的,都是不懂股票的人。仔细去看一下,一个记者跟着林园采访报道的文章,你就知道林园投入的是多少钱了。
C. 成为股市高手要读多少书
不在于你读多少书,而在于你会不会用比较法则选股,用正确的技术分析和筹码分析针对不同主力类型计算合理买卖点。然后有适合的止盈止损策略,严格按照纪律执行操作。
书上教的和网络搜来的炒股资料实际在炒股中能使用的不到15%.举个实际例子给你看。
比如k线组合中的阳线吞噬,也就是常说的阳包阴。你无论哪本书,或者是网上搜的资料,都是告诉你出现后看多看涨对不对?
大盘4月11是阳包阴,8月7日也是,但是大盘之后怎么走的?
D.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
新手学习炒股掌握以下几点规率会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步:了解证券市场最基础的知识和规则,了解股票概念,如股票的竞价机制、各种术语、运作原理规律等书本上的知识,虽然在实际操作中,它们价值不大,但这是基础。
第二步:学习投资分析传统的经典理论和方法
第三步:在前两步基础上,对股市投资产生自己的认识,对股价变动的原因形成自己的理解和理论
第四步:在自己对证券市场认识和理解的指导下,形成自己的方法体系和工具体系以及交易规则。
上述过程中,下个模拟炒股软件去模拟操作,像我用的牛股宝模拟炒股软件,里面每一项指标都有详细说明,如何运用、在怎样的形态下该怎么操作,适用哪个方面等,还有模拟资金可以用于虚拟买卖股票,行情跟实盘同步,对于新手有一定的帮助。
努力提升自己对市场的理解和认识,这是想在股市有所造诣之人的唯一途径。愿这些可帮助到你,祝你成功
E. 从滴滴这事看北大金融学教授的水平
1
新闻大家都看到了,「滴滴出行」 刚刚在纽交所上市,就受到了来自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的审查。
审查的目的是「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
另一方面,看看这个审查目的和力度,其实也没啥好说的。
不过看了几篇分析文章,觉得也挺没意思的,逮了个机会使劲踩,落井下石也是没谁了。
这些人吧,看似分析的头头是道,有鼻子有眼的,可滴滴都成立这么多年,都已经在美国上市了,早干嘛去了?
而且早在2015年,新华社就联合滴滴公开发布过一个基于大数据的研究分析,标题可以说是正大光明:《通过大数据监测国家各部委出行规律,公安部最忙中纪委最低调》。
6年了,这份可以说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数据分析,竟然成了很多人口中的「罪证」。
现在滴滴被调查了,这才引起他们的注意,才知道还有这么危险的、还傻的可以的「滴滴」。
这些人啊,是吹什么风就唱什么歌,才不在乎什么逻辑不逻辑的。
当然这里只是吐槽一下那些媒体分析师们,最终结果以官方调查结论为准。
毕竟, 资本家不能被惯着,时不时就该敲打敲打。
2
北京大学金融学副教授香帅,在其公号也发了一篇文章《滴滴被“网络安全审查”透露了什么信号?》
比其他作者稍微好点,主要分析政策走向,没有太多落井下石的内容,但其中一个生活细节却暴露出作者对经济学基本常识的无知。
作者原文是这样写的:
杀熟不杀熟的问题暂且不说,就单单说下作者特地试了一下的快车涨价问题。
6公里,一般情况下快车大约是29元;而早上9-10点左右涨价到40+,甚至更多。
这是作者的基本观察,作者认为这个价格上涨冲击到她了,虽然她的年收入和消费水平对这个涨幅应该是完全无感(香帅和她老公的年收入应该在几百万到千万级别)。
冲击是直观感受,但作为既懂经济学又懂金融的学者,连涨价的原因都不去思考一下吗?
至少在她的文章里没有体现出她应有的思考来,要么是意识问题,没有去深入思考涨价的底层逻辑。
要么就是能力问题,想不通为什么同样距离的路,你滴滴却要涨价。
好,我们不禁要问,同样是 6 公里的路没有变化,为什么要在上午 9 点到 10 点选择涨价?
其实原因再简单不过,涨价可以增加供给。
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很多公司晚上都会加班,而白天上班时间一般都会推迟。并不一定都是朝九晚五,很有可能十点才是到岗打卡的时间。
如果这个时间点在北京有打车经历的话,大概不难知道,这个时间段正是出行高峰,打车难是普遍现象,就是路边招停,也很难打到车。
滴滴是平台,也没有要求说注册成了滴滴司机就什么时间必须出车,司机有着充分的自由度决定什么时间出车,以及什么时间不出车。
简单说就是,想开就开,不想开就不开,非常灵活。
那么在出行的高峰时段,但凡开过车的人都知道,这个时段,即便是同样的距离,通行时间变长、油耗增加、开车体验下降,还容易路怒或者发生事故。
假如你是滴滴司机, 如果不涨价,同样是一个小时,你载客更少、风险却更高,你会选择这个时间段出去跑车吗?
很明显, 如果不涨价,出车的司机一定更少,打车的需求也就越是难以得到满足。
而滴滴在高峰时段选择涨价,增加了司机们的收入预期,也就增加了司机们的出车动力,也就是增加了供给,能够有更多的司机满足出行需求。
也就是说, 涨价增加供给是好事,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大好事。
这篇文章的作者,在这个短暂的涨价过程中,是受益的而不是受损的。
如果不允许涨价,她可能完全打不到车。
打到车了,却又觉得涨价吃了亏,这不应该是一个北大金融学教授应有的思维素养。
这个认知水准,恐怕连我的读者都不如,要知道这可是北大金融学教授。
滴滴高峰时段涨价,跟下雨天出租车涨价、外卖涨价一个道理,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
但这篇文章的两位作者,看来完全没有这类生活现象的观察,也缺乏对这类问题的深入思考,以至于文章的推理判断,完全不过是基于自己生活经验的直观感受,得出的结论就更离谱了。
原文这一段的结论是:
很明显, 这并不是一个数量问题,而是一个逻辑问题。
前面逻辑已经很明确,涨价本身就是好事,是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本身就不是什么问题。
看不懂这点的香帅,才会把高峰涨价行为当成是「宰客」,才会把好事当成悲剧。
还反过来教育别人要入脑入心,这TM才是最大的悲剧。
「运满满」、「货车帮」、「BOSS 直聘」,也都受到了审查,这事恐怕不会这么简单过去,波及面恐怕不会就这几家。